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于春萍 《科技信息》2010,(23):J0213-J0213
由于企业自身的局限性以及面临的制度、政策和法律环境等问题,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在执行中还存停留在审计的最初层次:导向上对风险关注程度不足;防护性有余,建设性不足;信息系统不完善的问题。通过正确认识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增加内部审计职能,建立审计信息系统;分析内部控制失效点利益关联几种途径提高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内审机构建制不适应质量控制要求;内审人员素质不适应需要;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其次,从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健全内部审计工作机构、完善内部审计运行机制等方面, 探讨了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企业资源管理计划(ERP)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集财务、采购、销售、质量管理等功能为一体,能充分优化配置企业的内外部资源。企业实施ERP系统后,对内部控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有助于优化控制要素和实现控制目标,具体为:完善内部环境、优化业务流程、强化信息共享、改善经营效益、提高财务报告可靠性和确保企业经营依法合规。为避免传统控制环境下存在的业务层级冗余、流程不畅通、信息不透明、权责不清晰等问题,提出了基于ERP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案。建设基础信息数据库,将设备实物与资产管理相结合,确保账、卡、物一致;搭建内部控制体系,对固定资产施行全寿命周期管理;将成本监督与岗位职责挂钩,对成本进行精细化控制。  相似文献   

4.
刘晓凌 《科技资讯》2007,(9):169-170
我国进入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在激烈竞争中,我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还很薄弱,不少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由于没有建立或不健全,造成了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财务收支管理混乱,甚至发生携款外逃的恶性事件,使国家和企业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本文从内部控制的作用,组成结构、基本方式,局限性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措施等几方面说明了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在安然公司等一系列的企业丑闻爆发后,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和立法行动深受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关注。目前,国内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仅限于单个的法人企业,而不适合于企业集团,尤其不适合于企业集团对子公司的控制。探索一条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张秀婕 《科技信息》2009,(16):326-327
当前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主要存在企业内部制约机制不完善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严或流于形式、会计信息失真、存货管理不佳、风险管理不善等问题,从而导致企业业绩不佳,因此现代企业要不断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存货的日常管理,并要合理规避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7.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薄弱、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审计人员素质不高以及企业轻视审计工作等原因,因此要降低企业审计风险,不仅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也要从企业内部实际出发,从制度和人员两方面入手降低企业的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8.
郭磊 《科技信息》2008,(17):300-300
内部审计工作凭借在现代企业中具有审计知情权的独特地位,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监控和分析、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测评价,从而成为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促进者,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不可代替的角色。新形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要求内部审计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监控分析、对企业内部控制割度检测评价,实施过程控制、改善管理;进行深层次分析,做好参谋和咨询助手,发现制度不完善之处,促进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
郑凤媚 《海峡科学》2006,(10):66-67
在西方国家,企业内部控制经过漫长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已主导着国际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然而,在我国,全面认识内部控制还刚刚开始,会计信息失真、经营失败及不守法经营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失灵。笔者拟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问题的成因,以提出健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分析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的目标、制度建设、企业治理机制、组织结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上存在的不足,以及导致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缺失和缺陷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认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内控程序设计不全面,风险评估机制缺乏,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以及监督活动不到位.这一结果为企业针对自身运营情况制定了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意义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出发,以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基点,进一步阐述了该基本规范的实施,为企业规范内控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贯彻内部控制制度措施提供了有力后盾;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提供了评判标杆;为企业自我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有效性等方面提供了明确指引;同时为我国其他经济体加强和规范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12.
云小妮 《甘肃科技》2009,25(18):101-103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诸如内部会计控制体制不合理、内部审计弱化、监督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大大影响了企业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和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针对上述问题,通过构建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强化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等措施来构建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对于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的规范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企业内部控制在现今社会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企业生命力的重要保证,但由于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负责人缺乏内部控制意识、执行内部控制人员的独立性较低、会计从业人员道德水平有待提高等种种原因,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失真、内部职务犯罪、内部控制混乱等后果,内部控制总体仍处于待完善的状态。通过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企业管理混乱的局面、能够更好地控制资金、能够保证会计信息高质量、更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许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进而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做好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不变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举例,并有针对性地对举例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个控制系统。管理实践证明,企业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从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开始的;企业的一切决策,都应统驭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之下;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无法游离于内部控制之外。因此,内部控制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企业持续健康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出发,对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其演进与发展作了多层面的理解;分析了内部控制的五个构成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和传递、监控;指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加强内部控制的意义;建议企业着重在组织结构及职责分工、授权批准、会计记录、资产保护、职工素质、预算、风险控制和报告制度等诸多环节组织实现.  相似文献   

16.
黄英 《科技资讯》2014,12(16):162-162
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意义、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普遍问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及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Internal Control System)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组成.本文探讨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立有效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位进行创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环境;建立完善的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体系;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  相似文献   

18.
企业内部环境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必要保证.健全的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基本前提;企业文化通过意识观念的渗透和同化,影响着企业的内部控制;人力资源是内部控制科学有效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一些企业因为缺乏良好的内控环境而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必须梳理内部环境.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以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为平台,展开了对内部控制风险的研讨,在分析内部控制工作对施工企业重要价值的前提下,分析了施工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存在内部控制风险的类型,提出了规范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高施工企业财务人员和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素质,强化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监督等具体措施,希望能够从施工企业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预防内部控制的风险,提升施工企业管理工作、财务工作和内部控制工作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丁志娟  王兆祥 《科技信息》2013,(13):454-454,493
严格的内部控制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重要保障,我国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中存在因职责不清、人员素质差等导致的各种无人管、无法管、管不好的问题,致使企业资产大量流失,其深层原因则有外部环境不利、理论支持不够、环境变化快、技术手段落后、企业体制不完善等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