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短梗茁霉A.Pullulans是一种具有酵母型和菌丝型的两型真菌。该菌在深层培养过程中具有产生胞外多糖的能力。据文献报导,这种胞外多糖可用作血浆代用品,也可用作食品包装薄膜,增稠剂和水果鸡蛋的涂层保鲜。为了获得短梗茁霉胞外多糖的优良菌株,我们进行了菌株的筛选,初步认为AS3.3984和015号菌株具有产胞外多糖能力,由于015号菌株不产生黑色素而优于AS3.3984菌株。经鉴定As3.3984为短梗茁霉黑色变种A.pnllu-lans var.melanigenum.015号为短梗茁霉原变种A.Pullulans var pullulans。  相似文献   

2.
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与短梗霉多糖发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梗霉多糖系短梗霉发酵产物,它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短梗霉是一种多形态真菌,具有复杂的生活史,并且其形态学变化与其多糖合成之间关系密切。本文就短梗霉及其发酵特点进行较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卜多糖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卜多糖系出芽短梗霉发酵蔗糖之主要产物.利用复合诱变的手段筛选到转化率较高的N_(435.3)号突变菌株.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其转化率为45.0%,利用流加糖的方法可使其转化率提高到51.7%.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多糖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种由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多糖,短梗霉多糖(pullulan)、小核菌多糖(scle-roglucan)和黄原胶(Xanthangum)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农业上具有应用潜力。短梗霉多糖可形成透气性能低的膜和具有良好可塑性,可用于农产品保鲜、颗粒肥料和农药成型;小核菌多糖和黄原胶具有优良悬浮性能,可用于流动杀虫剂、液体饲料;小核菌多糖能与多种盐类配伍,可用于悬浮液体肥料。  相似文献   

5.
以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 SDTP1)产胞外多糖粗品为材料,经木瓜蛋白酶-Sevag法除蛋白、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水溶性的拟康氏木霉产胞外多糖纯品(TPP-0),并研究了其单糖组成.采用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法对拟康氏木霉产胞外多糖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拟康氏木霉产胞外多糖具有多糖特征性的紫外和红外吸收峰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拟康氏木霉产胞外多糖的峰值分子量为1.8×104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拟康氏木霉产胞外多糖中单糖的种类和构成比例,结果表明,拟康氏木霉产胞外多糖主要由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等3种单糖组成,含有葡萄糖醛酸,并计算出3种单糖的摩尔组成比例.  相似文献   

6.
短梗霉多糖在海产品保鲜方面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短梗霉多糖溶液很容易在海产品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实验结果表明:以短梗霉多糖溶液做被膜剂处理后,能有效地防止海产品的水分蒸发,抑制挥发性盐基氮的产生和某些营养物质的氧化耗损,保持了海产品的原有风味。该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较冰冻保存法节省空间和能耗,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育药用真菌猪苓的速生高产菌株。方法采用氦-氖激光和紫外线对猪苓菌丝体进行诱变处理,以菌丝生长速率和胞外多糖含量为指标进行筛选。结果筛选出一株高产突变菌株LU-7,与出发菌株相比,其最大菌丝体干重高出25.1%,单位培养基胞外多糖含量增加了83.4%,而且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结论经氦-氖激光和紫外线诱变选育出了菌丝生长和胞外多糖产生能力都明显提高的猪苓突变菌株。  相似文献   

8.
从不同的环境中采集样品,采用LB平板稀释法和苯胺蓝法分析样品中胞外多糖产生菌的丰度并分离胞外多糖产生菌;以发酵产糖量分析进行复筛,对产糖量较高的菌株进行常规生理生化分析和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环境中胞外多糖产生菌的数量和类别有较大差异,其中活性污泥中胞外多糖产生菌数量最多;复筛得到89个菌株,选择其中8个产糖量较高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个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另外4个可能属于新的细菌菌株.  相似文献   

9.
短梗霉多糖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短梗霉多糖系出芽短梗霉的发酵产物,由于该多糖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制造、食品工业、化妆品工业、烟草工业及农业等众多领域,是一种具有极大经济价值的多功能新型生物产品。本文对该多糖的性质及应用进行较详细地综述。  相似文献   

10.
用 Savage法纯化并用薄层层析法鉴定短梗霉多糖 .用 Folin-酚法测定其含蛋白量为0 .5% ;用粘度法测定其分子量为 490 0 0 .用该糖对绿茶进行涂膜保存并跟踪测定绿茶中茶多酚的含量 ,结果表明 ,短梗霉多糖对绿茶中的茶多酚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相似文献   

11.
烷基化普鲁兰多糖的制备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出芽短梗霉发酵产生的普鲁兰多糖进行了烷基化改性,并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元素分析及热分析等手段对其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普鲁兰多糖呈带有孔洞的褶皱结构,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由水溶性成为水不溶,且达到了脂溶性的目的,有利于扩大普鲁兰多糖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用溴乙锭和紫外线为诱变剂,筛选出不产黑色素并具有酵母样细胞形态的卜多糖生产菌种出芽短梗霉SN08.  相似文献   

13.
短梗霉多糖在豆制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对短梗霉多糖的大豆蛋白质絮凝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豆浆中加入一的短梗霉多糖后,由于大大减少了传统豆腐制作过程中卤水的用量,所制成的豆制品不仅具有色泽好、强度高、富有弹性、保持大带头的有的风味和芳香不变的特点,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CP1抗菌蛋白作用下出芽短梗霉胞内蛋白质及离子的泄漏进行研究表明,CP1抗菌蛋白引起菌丝和孢子蛋白质的泄漏较明显,CP1抗菌蛋白可直接引起菌丝体和孢子的外壁穿孔、破裂,胞内物质泄漏;CP1抗菌蛋白还能引起菌丝和孢子内Ca2+的泄漏,说明该抗菌蛋白能作用于出芽短梗霉菌丝体和孢子外膜,形成离子通道,使Ca2+从菌体细胞中释放出来.CP1抗菌蛋白对出芽短梗霉菌丝体和孢子的氧呼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CP1抗菌蛋白浓度的增加,其耗氧百分率减少,呼吸作用从起始到停止经历的时间缩短.表明CP1抗菌蛋白对出芽短梗霉菌丝体和孢子氧呼吸的抑制作用是其活性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从出芽短梗霉原生质体再生菌株中获得4个变异菌株,它们在碳源同化,生长速度、呼吸强度,菌落及细胞形态等特征上均有差异,与亲本菌株也互不相同,在不同的液体培养基中摇瓶培养,多糖产量和产色素变化较大,且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短梗霉多糖是一种高效多功能的新型生物制品,其生产是在细胞内酶系作用下,将培养基中的碳源转化为多糖,用葡萄糖。蔗糖、果糖和乳糖等及其他几种醇和正烷烃都可作发酵的碳源。工艺过程为菌种经种子培养基处理后,加入发酵罐中,与蔗糖、有机和无机营养物一起在发酵罐中发酵,再经菌体絮凝、离心分离、超滤浓缩后,加入蒸汽和空气进行流化态干燥,除去废气和水分后,即得粉状食品级短梗霉多糖产品。短梗霉多糖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其成膜性、成纤维性、阻气性和粘结性极好,且易加工、易降解,在世界上已广泛用于医药制造、…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发现较低的细胞色素水平是导致出芽短梗霉突变体SN08细胞形态,以及卜多糖生成量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用乙锭和紫外线为诱变剂,筛选出不对产黑色素并具有酵母样细胞形态的卜多糖生产菌种出芽短梗霉SN08。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一株从传统酒曲中分离出的高产胞外多糖的菌株,经16S rDNA鉴定,得知该菌株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GSBm-1,采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法优化其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培养基组成为酵母提取物5.0g/L、胰蛋白胨10.0g/L、氯化钠10.0g/L、大豆蛋白胨40.0g/L、蔗糖26.0g/L、pH值6.26,培养温度37℃、培养时间48h、转速140r/min、接种量4%的条件下,胞外多糖的产量达到最大值,为(520.1±1.2)mg/L。对胞外多糖的生物学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胞外多糖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对Fe2+有螯合能力。此外,胞外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作用,因此具有降血糖作用。实验结果以期为微生物胞外多糖的工业生产以及食品产业的功能性原料研发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接合转移将一个带有阿泊拉抗性基因和双交换臂的穿梭质粒pJTU609导入井冈霉素高产菌株吸水链霉菌井冈变种(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var.jinganggensis)DX546中,将负责井冈霉素A生物合成最后一步糖基转移中的糖基转移酶基因valG置换突变,多聚酶链式反应结果显示valG被阿泊拉霉素抗性基因成功置换,通过高压液相色谱检测证实突变株的发酵产物中井冈霉亚基胺A的产量得到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