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序号编号.内容11一01广西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 战略研究总报告21一02广西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 总体设计的动态仿真研究31一03广西石山地区工业发展战略研究41一04广西石山地区工业开发战略研究51一05对广西石灰岩地区绿化的设想 一广西石灰岩石山地区造林绿化改造 和利用问题的商榷61一。6广西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 靖西县试点实施方案71一07立足本区资源发展食用菌 繁荣石山地区经济81一08广西石山地区粽合治理与开发 战略研究报告摘要集91一09广西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战略 研究数学模型集101一10广西石山通讯集(、1一50期)nl一…  相似文献   

2.
“广西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战略研究”是广西区科委下达,广西科学院主持承担的重要软科学研究项目。本报告(提要)说明了任务的由来及课题组的组织形式、工作区域,简要地介绍了石山课题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概况及战略地位,提出了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战略指导思想:“改善生态环境,注入时代意识,重视庭园经济,发展商品生产,疏导流通渠道,达到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石山地区主要人均国民经济指标达到1985—1986年全国的平均水平,解决温饱问题,初步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以及以“增强‘造血’功能”为核心的战略方针,“协调发展的点线浸润式”的开发模式;把石山地区划分为四个各具特点的经济类型区,按“重点分阶段转移,资金分层次投入”的原则确定了战略重点,拟定了十条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广西石山地区的范围及《广西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战略研究》课题组的工作区域,论述了石山地区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以及民族、文化、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阐述了广西石山地区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粮食产量下降等重大问题。认为应将加速该区域的治理与开发提到决策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4.
广西石山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广西石山地区的范围及《广西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战略研究》课题组的工作区域,论述了石山地区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以及民族、文化、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阐述了广西石山地区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粮食产量下降等重大问题。认为应将加速该区域的治理与开发提到决策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石山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注入时代意识,重视庭园经济,发展商品生产,疏导流通渠道,达到共同富裕”的战略指导思想,提出了到下世纪初,石山地区人均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达到1985年全国平均水平,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战略目标。讨论了石山地区治理与开发的战略方针、重点、步骤、措施,开发模式及优先开发的经济区域,提出了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技术政策及兴办山区经济开发试验区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6.
结束语     
《广西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战略研究总报告》已呈献给读者,若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和取得吁请全社会都来关心石山地区的脱贫致富之效,则达到了我们的愿望!限予我们的水平,必然会有不足或错谬,盼祈读者给予批评指正。软科学研究是为综合治理与开发的项目服务的前期性工作,虽然上级领导谆谆告诫我们,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以便能从较高的境界去统揽石山地区的实际并预测其未来,提出可供决策参考的意见。我们主观上是努力这样做的,而然,我们绝无可能超越自己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历史、经济、生态、社会与民族发展的诸方面,剖析了石山地区贫困落后的原因在于历史,自然、人为三大因素,这些已渗入社会各领域,影响了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配置,导致自我发展和经济开发的启动力不足,使其经济、社会、生态陷入三重恶性循环中。同时也揭示了石山地区三十多年来仍这样贫困落后,还在于自然资源的优势抵不住社会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的劣势的困扰,指出:要全面铲除贫困落后的根源,必须对石山地区的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本文还分析了石山地区在广西、西南和全国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从加深党和老区人民的鱼水之情,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振兴广西经济的战略高度上,论述了综合治理石山地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8.
石山地区是一个贫困落后,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矿产资源、生物种质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的矛盾统一体,如何通过对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彻底改变石山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以系统工程的方法对治理与开发的关系,调整产业结构与综合开发的关系,石山地区资源开发重点、资源开发与新的产业群落的关系,以及对培养人才的预测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广西石山地区综合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石山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战略指导思想和目标,采用传统的研究方法与现代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对石山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态状况进行研究,预测出在今后15年内石山地区较合理的国民经济内部比例;设计出三种可以考虑选择的全面发展模式,这三个方案将以不同的方式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提出了近期使石山地区从“输血型”变“造血型”的一些措施;指出青年是彻底改变石山地区面貌的希望所在,强调要搞好基础教育,加强青年工作,使广大青年成为石山地区向商品经济进军的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10.
广西石山地区气候资源评价及其绿化后对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广西石山地区气候资源的分布状况,探讨植树绿化对石山地区的气候、地表水份平衡以及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从气候的角度提出石山地区综合治理的基本模式和途径。文中比较详细地分析了石山地区光、热、水、干旱、洪涝等气候因素的时空变化特征,估算了石山地区气候—土壤生产潜力,为石山地区综合治理和开发提供有关气候源方面的资料和依据。文中还建立了一个土壤—植物—大气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绿化后可能造成的气候和水份平衡的变化进行了估算。该模型对农业气象学、水文学等领域中的许多问题均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西喀斯特地区的自然环境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采用层次分析模型和多层次多目标模糊综合测度模型,建立由经济、生态、环境3大类46个单项指标构成的评价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从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综合评价广西喀斯特地区50个县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地域分异规律.结果表明,广西喀斯特地区各县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较大,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不强,综合评价总值总体偏低,其中,分值大于11分的仅有河池、南丹、宜州、桂林、武鸣等5个县市,而32个县市的分值在9分以下,最差的是凌云、天等、隆林、都安、那坡、马山、东兰、乐业、凤山等9个县市,评价值为5.00~3.93,是广西喀斯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弱的一类.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地区差异是各县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增长能力成正比,中部和东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高于西部,沿河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高于非沿河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同的地区集中分布.  相似文献   

12.
广西石山地区是个多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造成贫困的客观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主观原因是长期没有摸索到石山地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功路子。为使石山地区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繁荣,我们提出了8条战略措施:①重建适应石山地区生产力水平的所有制结构。这种所有制结构应该是多元化;②重大资源开发可采取联合股份制开发模式;③帮助那些生产和生存条件都十分恶劣的地区的群众向外界转移,开辟新的发展空间;④扶贫工作企业化。通过以扶贫为使命创办和扶持的各种经济实体,开发自然资源,兴办各种企业。⑤建设产业经济群落。每开发一项资源,都要发展成为适应山区经济建设要求的产业经济群落。⑥改革不适应石山地区经济基础要求的上层建筑;⑦经济和社会必须协调发展。配合山区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要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要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习惯。⑧开辟民族经济开发试验区,实施各项改革的超前试验。  相似文献   

13.
广西石山地区能源资源种类繁多,主要有常规能源资源:水能、煤炭等;生物质能源:薪柴、带秆、荒草、粪便等;以及新能源资源:沼气、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石山地区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785.43万千瓦,可开发量为627.23万千瓦,占广西啦能瓷源可开发量1420万千瓦的44.2%。截至1985年底,石山地区煤炭探明储量为8.75亿吨,保有储量为7.8亿吨,占广西煤炭保有储量22.5亿吨的34.4%,人均占有80.6吨。1985年石山地区生物质能源资源的产量为1131.03万吨,人均占有量为5724公斤。石山地区新能源如沼气、太阳能等都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石山地区目前拥有的能源资源总量(不包括新能源)折标煤为4.8544亿吨,人均占有量为50.06吨。其中水电1592万吨,煤炭为4.6397亿吨,秸秆165万吨,薪柴83万吨,荒草154万吨,粪便151万吨。  相似文献   

14.
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流失遥感数据和典型地区监测资料显示,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流失有3个显著的特点:土壤侵蚀模数低,以水土漏失为主要过程,坡耕地是重要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的突出危害是导致严重的岩溶内涝灾害和大面积耕地丧失。21世纪以来,国家和广西区政府对于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高度重视,组织实施了一大批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 000km~2,遏制了石漠化,降低了土壤侵蚀模数,形成了高效生态产业,创建了弄拉、龙何等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土保持模式。但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漏失和内涝灾害防治力度不够,建议进一步加大力度实施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漏失、内涝防治以及耕地资源丧失的水土保持工程。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区域”建设与河北省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地球"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各国争先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的制高点, 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数字中国"、"数字区域"建设在我国得到极大关注并取得广泛共识.本文概述了河北省"数字区域"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我省在该领域具有的各种优势,提出了加快我省"数字区域"建设,促进我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广西石山地区大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业基础薄弱和生态环境恶劣是制约石山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据此,石山地区大农业发展战略是:治本抓基础,走生态农业和开发性农业的道路,发展资源转换型经济,达到不断提高粮食自给率、发展商品经济、尽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以种养为主的庭院经济为突破口,以林业为重点。采取:1.依靠科学技术;2.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3.建立以乡为地域单位,以户为生产和经营管理单位的农业生产商品基地,形成产业;4.稳定耕地和粮作面积,提高复种指数,主攻单产,提高总产;5.重视旱地农业,使旱地农业生产特别是玉米和大豆的生产有一个突破性发展;6.树立长期奋斗思想,进行持久的封山育林,把石山绿化起来;7.调整畜牧业结构,增加草食性牲畜和家禽的比重等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广西岩溶地区经济动物、昆虫和大型真菌等生物资源的实地考察和访问,运用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论证,提出了广西岩溶地区生物资源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的一整套战略方案和发展模式,提交了综合性研究报告4篇;专题报告6篇;典型材料11篇以及生物资源主要开发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3项,以上科研成果对今后大西南岩溶地区发展商品经济、脱贫致富和振兴整个广西经济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战略性新兴技术是我国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和重要支撑,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牵引和支撑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和发展的高技术集合体。战略性新兴技术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遵循系统性、客观性、一致性、目的性和可持续性等开发原则。根据技术开发的创新度,将战略性新兴技术开发分为核心技术开发、辅助性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等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开发主体。在此基础上,构建"管—学—研—产"一体化战略性新兴技术开发共同体模型,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组织策略,这对我国战略性新兴技术开发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石山地区现实社会经济系统和外在环境条件的分析,根据综合治理与开发战略目标集的构成内容和数量特性,建立动态仿真模型,利用模型的重复进行作各种政策的实验,得出多种方案,从而为制定石山地区各项社会经济政策,如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教育政策、人口政策等提供科学依据。由于利用模型对现实系统的变动过程进行模拟,更为清晰地展示石山地区社会经济生态发展演变的动态,以帮助我们对石山地区未来的种种可能状态求得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人口化素质是人口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掌握的各种知识和各种技能的总和;人口化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特别是21世纪随着高科技和劳动技能的提高,知识经济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与地区而言,高素质劳动力都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因此,充分重视和提高人口科学化素质,对加快西藏社会经济化的繁荣,将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作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有关普查资料,分析人口化素质对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