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使血液病患者安全渡过化疗期,提高化疗成功率,以达长期无病生存及为进一步骨髓移植创造条件。方法:我科自1999年10月至2001年10月,对16例血液病化疗患者应用护理程度的方法实施临床护理。结果:15例患者安全渡过化疗期,且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小。结论:应用护理程分进行临床护理使患者达到最佳健康状况,发挥了化疗药物的最大功效,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天津科技》2012,(6):2
<正>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创建于1957年,目前是我国最大的集医疗、科研、教学、产业于一体的国家级科研型血液病专业医疗机构,在血液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血液病防治、新药研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是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内科学(血液病)、药物药理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全国重点学科点,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是世界血友病联盟国家成员单位(中国)的执行部门,  相似文献   

3.
黄玉珠 《海峡科学》2009,(9):64-64,67
我院自2009年1月至6月对11例慢性肝衰竭患者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介入治疗,移植后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文章对相关临床护理与观察情况做简要报告。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肿瘤患者和血液病患者红细胞输注后的效果及疗效影响因素,对中心近两年临床输注悬浮红细胞的50例血液病和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对输注红细胞后的疗效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血液病和肿瘤患者受本身疾病影响,输血后的预期效果与实际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与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说明对不同的血液病和肿瘤患者要根据病情和临床实际情况制定切实的输血方案,充分考虑影响输注效果的不良因素,确保输血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今年,自体吞噬(Autophagy)已成为细胞生物学家谈论更多的话题。在自体吞噬中,细胞分解细胞质分子和部分细胞膜,以在紧迫或饥饿期间提供营养物。在若干年的研究未获进展后,当科学家们已鉴别出驱动这一过程的基因,并利用这一基因显示出,自体吞噬在细胞生长、发育甚至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年1月出版了“自体吞噬”新期刊。研究“自体吞噬”的会议,将于明年春天在意大利举行。  相似文献   

6.
王惠红  可喜来 《甘肃科技》2011,27(22):149-150,95
探讨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原发性翼状胬肉40例50眼,男10例,女30例,年龄40-72岁,平均56岁。10例双眼。分别行翼状胬肉逆行切除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应用裂隙灯观察植片成活情况。非接触式眼压测眼压,术后口服中药,随访6个月~2年。术后植片均成活。48眼治愈,1眼复发,1眼出现复视。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重建角膜缘的正常结构,有效地阻止异常结膜源性组织的再侵入,术后口服中药调理以后,大大降低了翼状胬肉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液病患者红细胞输血效果影响因素,为血液病患者精准输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9年8月~2021年1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接受输血治疗的血液病患者834例,其中男性483例,女性351例。利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输血效果的显著风险因素。结果:(1)本院血液病患者红细胞输注无效发生率为26.9%(224/834);男性输注无效率为28.4%(137/483),女性输注无效率为24.8%(77/351);(2)不同性别血液病患者红细胞输血效果影响因素结果:妊娠次数(OR=1.813)、本次住院输血袋数(OR=2.701)、既往红细胞输注袋数10~19袋(OR=3.632)、既往红细胞输注袋数≥20袋(OR=7.421)、临床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OR=6.923;白血病、淋巴瘤,OR=12.779)与女性血液病患者输注无效显著正相关。本次住院输血袋数(OR=2.824)、既往红细胞输注袋数10~19袋(OR=2.467)、既往红细胞输注袋数≥20袋(OR=2.859)、临床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  相似文献   

8.
陆道培: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血液病重点学科首席专家,曾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2009年1月获得了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然而他的昔日恩师、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却举报他存在伪造数据、剽窃他人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9.
竹安新治疗血液病合并感染临床观察宋飞雪,张连生,易良才,梅家琦(兰州医学院附二院血液科730030)血液系统疾病合并感染临床多见,需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且疗效较差。竹安新(氟嗪酸)是一种含氟的喹诺酮类新药,抗菌谱广,作用强,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0.
刘诚 《遵义科技》2004,32(2):40-41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启体角膜缘结膜移植在防止翼状胬肉复发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82眼翼状胬肉行广泛翼状胬肉切除,巩膜裸露区用0.02%(0.2mg/m1)丝裂霉素C棉片接触3—5分钟,彻底冲洗后再行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结果 随访半年至3年,平均18个月,翼状胬肉复发率1.4%。结论 翼状胬肉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在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中使用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与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关系,为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对临床药师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参与使用伏立康唑治疗的7例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药物监测(TDM)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与临床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ADR)之间的关系。结果仅2人的初测谷浓度在1~5.5μg·m L-1的目标浓度范围内,2人偏低,3人偏高,通过剂量调整后复测,均在治疗窗范围内。经过治疗,6人有效,1人无效。治疗过程中4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其中2人谷丙转氨酶升高,1人发生注射部位疼痛、面色潮红,1人发生视觉障碍。结论在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中,伏立康唑谷浓度的个体差异较大,预测性差,应常规进行TDM,临床药师可以根据TDM结果积极参与临床治疗,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郭剑峰 《科技潮》2006,(6):36-36
师晓东首都儿科研究所血液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儿科血液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儿童各种疾病尤其是儿童血液和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备受医学界关注,但细胞供应短缺和免疫排斥是阻碍这一疗法临床推广的主要难题。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此矛盾。文章综述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脑、肝、心等重要器官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现状,以及骨髓动员剂在骨髓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用自体带骨膜髂骨板移植修复距骨骨折并软骨面缺损可行性。方法2004年2月~2009年2月期间,对距骨骨折并软骨面缺损病例29例,用自体带骨膜髂骨板移植进行修复后随访1.5~4年,同时对其临床效果采取Baird踝关节评分。结果采用Baird踝关节评分系统对29例患者进行功能评分,其中优8例.良13例,可2例,差6例,有效率79.31%。距骨穹解部硬化并创伤性关节炎5例,踝关节融合6例。结论应用体带骨膜髂骨板移植修复距骨骨折并软骨面缺损的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5.
造血干细胞移植为近40年来新兴的临床应用科学,它作为血液病和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在现有临床治疗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已被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急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淋巴瘤等。造血干细胞.移植程序繁杂、并发症多、对患者的身心都造成巨大的影响,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挑战。我们总结了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此分析了移植前后的主要问题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总结了包括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等在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整体护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能够对以后的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红卫  张玉芳 《甘肃科技》2003,19(2):60-60,45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治疗恶性血液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治疗前后进行骨髓穿刺涂片细胞学检查、血常规检查,结果:32例患者中有19例有效,总有效率为59.4%,结论: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恶性血液病患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7.
魏一  王金环  孙伟正  龙岩 《甘肃科技》2022,(11):119-121
在中医体系中,从经络角度出发论治血液疾病的医家甚少,经络思维多与针灸理论相联系,运用经络学说治疗各种疾病,但在古代文献中,经络与血息息相关。本研究通过对经络与血液的整体审视,阐述经络与血液的生理和病理联系,以及药物归经理论指导治疗血液疾病的应用,分析整理了名老中医的用药经验,进一步从经络角度论治血液病的理论基础与可行性,将经络思维纳入血液病临床辩证体系中,为中医诊疗血液病拓宽视野。  相似文献   

18.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胸腺近期输出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血液病患者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后外周血中的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TRECs)水平,从而了解其胸腺近期输出功能和T细胞免疫重建情况。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9例血液病患者经auto-HSCT治疗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中的TRECs水平;22例正常人外周血样本作为对照。结果:PBMNCs中的TRECs水平有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年龄与PBMNCs中的TRECs水平呈负相关;auto-HSCT组的每1 000个PBMNCs中的TRECs平均拷贝数(2.533±4.194)明显低于正常组(4.367±3.626)(P<0.05),但部分病例的TRECs水平已基本达到正常水平。结论:在一定时间内,auto-HSCT后的胸腺近期输出功能仍较低,不同个体T细胞免疫重建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白血病、癌症等恶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采用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国际、国内治疗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异体干细胞移植配型困难,因此自体干细胞移植(APBSCT)受到极大的关注。自体干细胞移植中,干细胞冷冻效果直接影响到移植是否成功。笔者利用-80℃冰箱、普通医用分浆袋在对外周血白膜层进行冷冻实验研究成功基础上,应用该方法为四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外周血干细胞进行冷冻保存,用于干细胞移植。1病例和方法1.1病例选择4例患者中,非霍奇金氏淋巴瘤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例,三男性、一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VFC)加自体骨、人工骨,结构性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0年2月。2008年2月对16例股骨下段骨缺损6-12cm的病例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双折叠组合式移植加自体骨、人工骨,结构性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结果16例股骨下段骨缺损患者经8~6年的随访(平均18月),组合式移植的腓骨达骨性愈合,X线摄片显示移植腓骨增粗变大,自体骨、人工骨与腓骨融合为一体,患肢能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结论带血管的游离腓骨双折叠组合式移植加自体骨、人工骨是治疗股骨大段骨缺损的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