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新华字典》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的、迄今最有影响、最权威的一部小型汉语字典,其注释的科学、准确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所公认。2011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新华字典》第11版。本文介绍了《新华字典》第11版的修订、编辑出版以及版本等情况。  相似文献   

2.
从《新华字典》在国内外的翻译、出版、发行及获奖等方面阐述了《新华字典》在国际上的影响,指出《新华字典》作为中国最权威的小型汉语语文辞书,在中华文化传播、对外友好往来和国际汉语教学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国家“八五”重点图书《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简称《规范字典》)已于 1 998年面世 ,这对辞书的规范化建设将会开创一个新局面。但《规范字典》部首检索某些汉字仅查末笔 ,如“暨乓乳”三字各查末笔“一、乙”等共计 1 4个字 (见附表 )是否规范 ?引起了笔者对八部现代通用辞书 (见附表 ,简称八书》有关笔画检索的全面深入了解。八书的笔画检索 (其中有 1 998年发行并严格按国家最新规范标准修订的《新华字典》) ,查末笔外 ,还有查中间笔画、“多开门”的笔画兼部首之混合检索等设置 ,对此 ,有必要进行检讨。为了便于讨论 ,文中将统称的“部首…  相似文献   

4.
《新华字典》是我国当代最权威的一部小型汉语字典。这部字典从1951开始编写,到2011年商务印书馆推出修订第11版,已有60年的历史。本文介绍了《新华字典》在这60年中,在编纂、修订等方面的若干史料。  相似文献   

5.
通过叶圣陶先生的日记,以及一些当事人的回忆资料等,对《新华字典》第一版的若干史实做了探讨.主要包括:语言学家魏建功先生等在20世纪40年代撰写的《编辑字典计划》是如何成为《新华字典》的编纂纲要的;魏建功先生与出版家叶圣陶先生如何共同领导编纂;《新华字典》第一版的排版、校对、审读、修订等情况.由出版家与语言学家合作编纂的《新华字典》标准高、范围广,其编纂意义已经上升到国家文化战略高度,因此《新华字典》第一版达到了较高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实用性,经过不断修订,成为现代汉语小字典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6.
后世历代学者对《文心雕龙》进行注释时,不同学者由于自身思想和理论观念的差异,在对同一文本进行注释时有着不同的解释。通过对“梗概”、“少算”、“嚣俗”、“黎献”、“技诈”五则词语的注释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文心雕龙》的特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周予同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文选》(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堪称中国高校历史专业教材的优秀之作,但其中的某些注释仍难免有值得商榷之处。《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北向户”,不能理解为“门户向北开以避免直射的阳光”;《汉书.食货志》的“分田劫假”和《后汉书.仲长统传》的“取一切而已”,皆不宜采纳唐代颜师古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新华字典》是中国最权威的小型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字典部分释文存在有重复、歧义、循环论证、举例失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陆机《文赋》研究在《文选》钱氏学中占重要位置,特别精彩处有四:一、揭文胆;二、辨“警策”与“警句”;三、释工拙相参;四、证灵感。对李善注肯定少否定多,且有嘲讽口吻。《管锥编》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经典,是粉碎“四人帮”后文化界的第一声春雷,在中国学术史上的价值和影响难以估量;不可“臆说”。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博览》2012,(15):13-13
厚达711页的《新华字典》是世界上最畅销的参考书,最新的第11版收录了很多新词汇,并首次收入网络语言。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试图从新加入的词汇中寻找最有代表性的七个,用来描述中国的新变化。他们选择的七个词分别是:一、房奴,在过去十年中,北京、上海和其它大城市的房价飞速上涨,买房变得尤为困难;  相似文献   

11.
<新华字典>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字典,也是迄今最有影响、最权威的一部小型汉语字典.它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对普及全民族的文化知识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就<新华字典>1998年版的又音、旧读等注音内容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关于《新华字典》第10版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华字典>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字典,也是迄今最有影响、最权威的一部小型汉语字典.它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对普及全民族的文化知识做出了重要贡献.<新华字典>第10版的修订情况,包括六个方面:一、条目与义砜例证的增删,二、对部分释文不够准确的条目的修订,三、部分体例的修改和统一,四、汉字的字形和顺序,五、插图和附录,六、版式设计与印制.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词典》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都按有无国家试行标准两大类分别收录处理异形词,但它们在分条立目、对同组异形词推荐词形与非推荐词形的界定、对异形词推荐词形与非推荐词形词语间语义关系的认定及对非推荐词形异形词的标注形式等方面都有差异。差异主要成因在于两者对异形词收录原则有不同理解。相对而言,《现代汉语词典》更强调“从简”、“系统性”,《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更强调“理据性”、“规范性”。《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异形词所做的整理性收录,正在并仍将对现代汉语异形词表的审定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现代汉语词汇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语料库(CCL语料库)对部分常用热点成语的语义进行考察,对照成语词典(主要是《新华成语词典》)的释义,发现部分成语发生了语义变异,即在现实使用中出现了偏离词典释义的用法,分别统计出符合和偏离词典释义的用例数和所占比例。观察成语在语料库中的语义分布特点,基于考察结果确立了一些成语的新义位,分析了新义位产生的途径和依据,并在真实语料中印证了词语的义位与其在词典中的义项不能完全对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经过八年修订,第十一版《新华字典》正式出版,新版《新华字典》增加了诸如"房奴"、"和谐"、"晒工资"、"学历门"等热词,这是这些流行语得到社会高度认可的表现。从模因论角度出发,探析了这些流行语得以收录和传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对《中华大典》作了简单介绍,探讨了《中华大典》的编纂过程对现代人的意义,提出了培养古籍编纂人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上世纪词典学界最重要的成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中词目漏收问题比较严重。文章以唐宋笔记《邵氏闻见录》为语料而设定词条,指出《大词典》存在漏收词条的问题,并给予补正,以期对《大词典》修订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