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产品扩散的多阶段动态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决策理论框架下应用动态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包括价格与广告影响因素的多阶段创新产品扩散模式.在耐用品情形下,扩散系统是稳定的,免费商品只能影响产品的扩散进程,但不能影响其最大采用数量.在重复购买情形下,并在一定条件下,扩散系统会趋向于创新产品与竞争产品共存.分析表明多阶段模型包括了Mesak模型与Bass模型为其特例.最后以Internet采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拟合比现有研究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2.
基于复杂网络的创新扩散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Bass模型提出了创新扩散的主要渠道是大众传媒和口碑,但这2个渠道间是如何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创新扩散的,由于工具的限制一直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运用复杂网络的研究方法,从传媒网和亲缘网综合层面上对Bass模型进行了扩展,构建了相应的随机阈值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对其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复杂网络上的创新扩散的基本特征.其主要结论:①对于创新扩散,传媒网和亲缘网之间存在内在的正反馈机制,2种网络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相互替代;②创新扩散对率先采用者的数量和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具有敏感性;③创新扩散程度受制于社会网络结构,当扩散进行到联系很多而且小团体还未形成的采用者时,预示着扩散进程将要停止.  相似文献   

3.
社会关系网络密度对创新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微观个体角度研究创新扩散是近年来创新扩散颁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运用复杂网络工具来精细刻画个体的微观结构,并以此研究了社会关系网络密度对创新扩散的影响.通过对原有阈值模型进行网络化扩展,结合创新扩散的两个基本渠道--传媒和口头交流.建立了基于复杂网络的随机阙值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测试了不同社会关系网络密度下的创新扩散程度,指出社会关系网络密度对创新扩散的影响取决于消费者对传媒网争社会关系网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4.
创新产品扩散的免费商品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企业向消费者提供免费商品的促销方式进行研究.在考虑价格因素的前提下,应用创新产品扩散理论,对免费商品赠送水平进行量化分析.着重讨论了市场撇脂价格策略与市场渗透价格策略下的免费商品赠送水平问题,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免费商品赠送水平的确定步骤.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时代下,创新扩散的模式和机制正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发生重大变化.鉴于此,本文对数字经济中的创新归纳出信息数字化、组织网络化、用户参与化等特征,基于察觉-动机-能力分析模型对创新的扩散机制进行过程建模,并基于多智能体仿真分析创新扩散.仿真结果表明,随着信息数字化的发展,创新扩散的网络分布不均匀性增加,引起信息资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有向加权网对集群网络进行更加现实的刻画,从企业微观创新决策行为角度出发,通过构建随机阈值模型,运用仿真方法探讨了不同网络类型集群创新扩散的稳定性和脆弱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集群网络结构对创新扩散的稳定性和脆弱性具有明显的影响;小世界网络集群的鲁棒性较差而脆弱性不显著;相比而言,无标度网络集群的稳定性更好但脆弱性更明显;还分析了集群内部企业的决策方式对创新扩散稳定性和脆弱性的影响,进一步从网络角度说明了不仅是网络连接的方式包括权重、方向等,而且网络节点企业的决策行为都对集群创新扩散的鲁棒性和脆弱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人工社会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社会作为复杂性科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呈现出向各个研究领域渗透的趋势.探讨了人工社会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领域的应用,并创建了一个土地利用变化的人工社会模型(LUC-ASM).该模型以农户和农民为两类agents,模拟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和不同政策影响下,农户和农民个体对自己承包的土地利用决策上的变化,进而从整体上揭示一些有价值的现象和规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及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效应,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考虑公共媒体对创新传播的影响,本文提出基于网络局域交互和全局广播的创新传播模型,该模型既考虑了创新传播过程中邻居节点之间的交互作用,也考虑了公共媒体对创新传播的影响。实证网络数据集上的仿真结果表明在公共媒体宣传力度有限的情况下,局域交互特性对创新传播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结合网络结构和创新传播机制的节点影响力评价指标可以准确地对创新传播中的节点影响力进行排序,相对于度、紧密度等方法,该方法的Kendall's Tau可以提高39.19%,35.61%和33.03%。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结构的产业集群知识创新和扩散绩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网络角度研究包含二维知识的产业集群的知识创新和扩散过程,将集群内企业的知识增长分为自主创新和交易学习两种途径,并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对集群知识增长过程进行了建模,通过仿真,研究了网络拓扑结构、生产函数中的技术比例、知识交易机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等因素对集群知识创新和扩散绩效的影响,并提出了提升集群知识创新和扩散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New product innovations are emerging in large numbers day by day, and constantly struggling for market acceptance. Various models have been constructed to explore the principles of innovation diffusion and market share at a certain point of time. Most of those models assume that the potential is dynamical and the price or advertising will affect either the diffusion rate or the market potential. However, few of them are on to the fact that the population is increasing and the members of two different colonies with different attitudes of risk and decisive patterns are transferring between each other. For example,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changed their roles to potential adopters of an innovation. Consequently, in this research, we concentrate on developing and analyzing a dynamical rate model for innovation diffusion with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shown above. With the dynamics theory, it is shown that the numbers of the members will trend to a few fixed data through a stability analysis on the model whether the members move or not. At the same time, an empirical analysis has also been given with the data of telephone subscribers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have been estim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historical data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to show the diffusion process for telephone in China. Finally, a comparatively perfect conclusion is obtained.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创新扩散模型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元胞自动机(CA)是一种微观仿真模型,通过在微观层面上模拟个体行为和属性,自底向上地构建模型.更符合创新采纳的真实过程.是研究创新扩散的一种重要方法,CA模型应用于创新扩散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但至今仍然缺乏一个统一的研究体系.尚未见有相关的总结性文章发表。本文对这些模型进行综述性研究.旨在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给出一个该领域的研究分析框架。首先从介绍CA入手,用一个具体的扩散模型说明了CA各要素的定义;接下来借鉴Mahaian对数学模型的分类方法将CA模型分为基本模型和扩展模型,并分别对这两类模型进行综述性研究;最后对当前研究的优势和不足分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一类技术创新扩散模型的稳定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回顾了创新技术扩散研究的发展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种不同群体之间成员流动的创新技术扩散动力学速度模型,并对该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稳定分析,发现两群体之间不管存不存在人员流动,单向或双向流动,两群体成员数最终会趋向稳定.同时,该技术创新市场扩散也会达到一终值.并利用中国城镇和农村的固定电话用户数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新建县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遥感影像和自然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江西省新建县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原因和趋势。变化过程分析先从转入和转出两方面对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转移特征进行分析,然后选取变化幅度和年变化率指标分析了其数量变化特征。变化原因分析得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人口增长、地理位置和政策的影响及自然环境因素是导致新建县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变化趋势预测表明,若继续保持1996-2000年的变化速度,耕地和未利用地将持续减少,林地和建设用地呈增长趋势,而草地和水域相对较稳定,草地有下降趋势,水域呈缓慢上升趋向。表3,参8。  相似文献   

14.
阜康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98年和2006年两期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利用ARCGIS等图像处理软件,完成影像的解译。运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计算研究区各景观指数,对阜康市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研究表明:阜康市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除草地和未利用土地有所减少,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斑块形状指数总体趋于下降,说明阜康市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逐步加强。在类型水平上,癍块的自相似性减小,几何形状趋于复杂化;人类活动驱使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呈现出离散分布的趋势。从景观水平上看,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景观破碎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增加。而优势度指数呈减小趋势。总体来看,人类活动破坏了阜康市绿洲内部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并且这种趋势还在加强。图2,表4,参19。  相似文献   

15.
通化市高程梯度变化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通化市为例,应用30m分辨率的DEM,对高程梯度信息进行提取,结合通化地区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数据,应用Arc/Info软件和Fragstats3.3景观分析软件,选取不同的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分析通化地区的景观格局高程梯度上的分异规律。结果表明:林地是通化地区主要的景观类型,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区域;其他的景观分布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区域,景观格局的分布与高程和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海拔较低的区域,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景观的类型丰富、结构复杂、景观破碎化程度高;海拔较高的区域,景观类型单一、结构简单、景观破碎化程度低。其中400nl~500m的高程梯度是各种景观的集中分布区域,景观格局复杂,是人类活动主要的分布区域。图3,表5,参12。  相似文献   

16.
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探讨企业家精神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内在影响机制,进一步分析知识共享、环境动荡性对上述作用过程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基于279份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在直接促进技术创新扩散的同时,也通过加强知识共享来间接地促进技术创新扩散;环境动荡性,即技术动荡性与市场动荡性均负向调节知识共享对技术创新扩散的促进作用;环境动荡性较弱的条件下知识共享对企业家精神与技术创新扩散的中介效应显著,反之则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且末绿洲耕地变化与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且末绿洲多年的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对该地区耕地资源利用和变化的基本特征、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空间差异以及耕地变化主要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且末绿洲耕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造成人均耕地面积呈现下降的态势;且末绿洲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单一因子考虑主要是由于人口数量增加的驱动.对于且末绿洲的可持续发展,认为应该进一步做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图1,表4,参17.  相似文献   

18.
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6~2004年湛江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在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从时空角度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1996~2004年,湛江市耕地、林地、牧草地面积在减少,其中耕地减少最多,减少了11954.1 hm2;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在增加,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加最多,增加了7696.4 hm2。②1996~2004年,湛江市总ESV在缓慢减少,减少了0.5716亿元,变化率-0.44%;湛江市ESVf变化的总体趋势是: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土壤形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食物生产、原材料在减少,水源涵养、废物处理、娱乐文化在增加;不管是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还是单项服务功能,湛江市各县区都在减弱。表8,参10。  相似文献   

19.
以新疆干旱区中等城市——阜康市为研究区,采用1949~2005年的统计资料,运用Statistica 6.0统计软件,对其绿洲耕地的时空变化以及人口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得出50多年来人口对阜康市绿洲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影响。鉴于该绿洲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解决人地矛盾的对策和建议:控制人口总量、有效地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益、努力保护和节约使用水资源、提高土地的开发整理潜力等措施来减轻人口因子给耕地变化带来的影响。充分体现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图2,表1,参13。  相似文献   

20.
应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我国区域创新生产率变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总体来说.1999-2005年间我国区域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且动力来源主要是技术进步;东、中、西部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存在差异,变化原因也各不相同;全国范围内技术效率存在收敛趋势,后进区域的追赶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