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阳修的歌词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庆历五年以前为第一时期,其词受到“柳体”与“晏体”的双重影响,表现出一种深婉与俗艳并存的风格。庆历五年至治平四年为第二时期。由于人生体验的深化,其词风一变为疏隽。治平四年熙宁五年为第三时期。由于词人彻悟人生,向往山水,其词风再变为俊逸明秀。欧词风格的嬗变,体现了北宋词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唐宋时期,宦游广西的诗人表现出与流贬诗人不同的文化旨趣。宦游诗人的文化策略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力开发自然景观,加速了广西生态环境由自然向人化的进程;二是通过正面的宣传和引导来消除士人对广西生态环境的惧怕心理以及对广西文化环境的偏见;三是通过建学、修祀、劝驾等方式,在当地营造浓厚的儒家文化氛围。宦游诗人的文化策略对唐诗时期广西文化的发展与诗歌的创作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弼在儒家传统的“亲爱为孝”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亲爱为孝”观,它着重强调了“自然”,强调了“体用如一”、“本末不二”。其意义在于:第一,由“自然”引发的对“礼”的重新审视,与汉末的纠弊之风一脉相承;第二,对“自然”的不同理解导致儒学上的分歧,为儒学的再生提供了新的契机;第三,受玄学影响形成的人丧葬景观,折射出魏晋时期世人对人性的自觉呼唤。  相似文献   

4.
朝鲜张维的古文创作深受柳宗元、韩愈等唐宋大家的影响,其《蜃楼记》很大程度上是他学习借鉴柳宗元的《永州铁炉步志》所取得的成果。文体上,都属于“台阁名胜类”杂记文;文章构思上,柳文结构简单明晰,而张文则结构复杂、曲折多姿;语言风格上,柳文全篇散句单行,节奏紧快,而张文则骈散结合、兼用排比,形成平淡自然、节奏舒缓、韵味悠长的风格;在艺术手法的具体运用上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山水游记具有幽深细巧的特点。他所处的地理环境、曲折明灭的命运和内心悲凉合力形成柳文纡徐山水和幽深暗咽的艺术特色,其艺术自叙性是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6.
墨彩瓷是传统釉上彩品种之一,墨彩山水瓷画起源于康熙时期,至雍正时期发展至艺术高峰,有珐琅彩瓷、粉彩瓷等墨彩山水瓷画品种,在艺术上有着浓郁的文人气息,墨色富有变化并融入了西洋技法,具有独具魅力的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7.
逸的精神源于老庄的道家思想,最富有传统美学意味。庄子“逍遥游”其实就是“逸”的精神的反映。中国书法“逸品”的最初的逻辑起点正在于此。逸品的四个特点:第一,隐的状态,虚的品格,模糊的趣味;第二,遗世独立,不随波逐流的艺术倾向;第三,完全自由的豁达的精神境界;第四,以简为尚,炫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艺术定位。  相似文献   

8.
施闰章为清初著名诗人,不仪有清新优美的田园、农事诗歌,充满农村乡土气息,韵味悠长,而其诗集中也还有许多描摹自然山水的诗歌,于山水诗中寄托着自己的山水情怀。这些优美的山水诗,犹如一幅幅逸笔草草,气韵生动,不求形似,自娱其神的泼墨淡染的文人山水画。而其山水诗歌亦具有求其气韵,不求形似雕琢;情景交融;清新简朴,婉转悠扬,灵秀隽美的艺术风貌和丰富而悠然不尽的情蕴。  相似文献   

9.
试论郝经学术传承的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经是元初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在当时北中国的知识分子中颇具代表性。郝经的学术传承有三个渊源,第一是陵川郝氏的家学;第二是以元好问为代表的北方文人的思想、文学风气;第三是以赵复为传播者的北传理学在文人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秦汉园林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园林在中国园林文化中具有开拓之功.其主要特征为:自然山水与人工山水结合,山、水、建筑三位一体景观要素的形成,园林情趣多元化.它奠定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格局与基调,催生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绪,山水怡情成为文人永远的向往.  相似文献   

11.
谢Zao诗歌尤以山水诗创作成就高,其诗歌中描绘的清新秀丽山水多见于仕宦揽游之中,谢Zao不仅将自然山水和都邑风物相结合,而且于山水之中将宦游中的欢快开朗、忧谗畏祸、抑郁感伤和羁旅思乡等情感寄寓山水,从而推动了山水诗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明了郧阳抚治历史阶段划分的理由与相关事件:总体可分为暂设阶段和定设阶段两部分;而按照郧阳抚治面对的主要任务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时期:郧阳抚治暂设阶段与“第一次治乱时期”;郧阳抚治定设阶段之“第二次治乱时期”;郧阳抚治定设阶段之“和平发展时期”;郧阳抚治定设阶段之“第三次治乱时期”。  相似文献   

13.
唐宋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又一鼎盛与重要转折时期,其绘画也是瑰丽多姿。而文人是社会意识的代表,他们所体现出来的审美追求,最为充分地表现中国绘画的社会主流审美情趣。中国的艺术精神,可说由唐代水墨淡彩山水的出现而完成了它自身性格所要求的形式,才完成了文人进入绘画主流审美意识的舞台。随着社会思潮的不断变迁,山水画取代了人物画却在其后不远的北宋时代迎来了它的高峰。  相似文献   

14.
王弼在儒家传统的“亲爱为孝”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亲爱为孝”观,它着重强调了“自然”,强调了“体用如一”、“本末不二”。其意义在于:第一,由“自然”引发的对“礼”的重新审视,与汉末的纠弊之风一脉相承;第二,对“自然”的不同理解导致儒学上的分歧,为儒学的再生提供了新的契机;第三,受玄学影响形成的人文丧葬景观,折射出魏晋时期世人对人性的自觉呼唤。  相似文献   

15.
严肃与荒诞的巨大成功——余秋雨“文化散文”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秋雨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其主要篇什记叙、评说了宏富、深邃的中华文化,似乎别开生面,不同于一般散文的单纯抒写身边琐事、一己情怀,故时人誉之为“文化散文”。两书的特色无疑在于对中华文化的追寻张扬,唤起了海峡两岸亿万读者的思索与共鸣。本文以翔实之史实,严密的考据,论证了娥皇非舜女、唐代无酒壶、李白未避乱天柱山、莫高窟左近非逐三苗之战场、苏轼也未曾突围黄州等,从而证明了两书的作者对中华文化并不甚了解,且学风轻率,形诸篇章,常信笔臆断,似是而非,其失误程度令人惊讶。其中的山水文字,作者自称为“人文山水”,而非自然山水,实则是才子式的“文人山水”,同人文与自然均无甚相干  相似文献   

16.
朱翔 《甘肃科技》2009,25(13):168-169
长距离大面积薄壁混凝土,其后期混凝土养护是一项重要的控制项目。常用的养护方式有三种:第一,直接覆盖并浇水保湿;第二,涂刷养护剂,形成养护膜;第三,覆盖专用节水保湿养护膜。通过施工中不同养护方式的使用,介绍渠道混凝土养护模式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五步一体化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中,“五步”即:第一步为大一新生作学习方法指导;第二步为大二学生作科技创新指导;第三步为大三学生作职业规划指导;第四步为大四学生作就业指导;第五步毕业后教学模式再完善.以德州学院机电工程系为例,对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实践表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良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电影与电视的艺术文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和电视各有独特的文化形态:第一,电影在发生学意义上具有文化实验性,而电视在本体上丧失了实验性;第二,影视的比较是媒介优势的比较,电影是一种艺术型的热媒介,电视则是冷媒介;第三.影视的观赏心理的不同转向了休闲心态的不同和此种心态的生态性构成上:第四.在审美特性上.影视的区别在于技术美感影响下的神奇性和纪实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汉藏语系若干语支的代表性语言——汉、景颇、藏和傣等语言都有“空间隐喻时间”的共性,在时间类型上都有以下五种:1.时间是空间;2.时间是动体;3.时间是容器;4.时间是距离;5.时间是特征。同时这些时间隐喻又具有个性,在词汇层面上各具特色:第一,所选的少数民族语时间词形态理据较为明显;第二,所选的少数民族语更倾向于将时间拟人化;第三,汉语和藏语的时间隐喻在纵向维度上比景颇、傣语的丰富;第四,所选的少数民族语中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是自然特征的借代。  相似文献   

20.
王飞 《当代地方科技》2010,(16):151-151
许多语文教师抱怨,学生不太喜欢上语文课,不重视语文,把语文视作副科中的主科。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原因:第一,人文性缺失,只注重工具性而忽视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第二,过多注重文字技巧的训练,缺乏情感交流、情感浸染和文化陶冶;第三,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知过程,是学生个体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精神财富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