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马凯指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的能源政策是:第一,节约优先。中国高度重视能源节约问题,长期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经过不懈的努力,在节能提效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将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强化法治和动员全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全  相似文献   

2.
姚靖  杨敏  刘雷 《科技信息》2012,(7):663-663
我国是能源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80年代初国家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首要位置"的能源发展方针;20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提出以效益为核心的能源开发利用战略和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战略;90年代政府进一步将各项能源方针具体化,如进一步强调了能源发展的总方针,即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2000年以后,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大范围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使节约资源成为我国基本国策,节能减排工作已成为全社会参与的国事、大事。国家将节能降耗提高到立法的高度,足见节能降耗的紧迫性及重要性。本文通过对水轮机冷却塔取代风机冷却塔的技术原理、改造可行性等方面探讨节能改造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谈太阳能     
赵斐 《科技咨询导报》2007,(26):197-197
太阳能是一种潜力巨大的能源,可能成为未来重要的能源之一。科学有效的开发利用这一宝贵能源,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起到节约其它化石能源矿产和改善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能源的消耗量也在急剧增加,能源危机迫在眉睫。中国的能源问题尤为突出:能源总量不足、能源利用率极低、节能技术落后而且措施不充分落实。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是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节约二次能源-电能,也就成为建筑电气设计的焦点。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潜力很大,在工程设计中应精心考虑,采用各种措施节约电能,同时应满足科学性、经济胜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王维芳 《甘肃科技》2005,21(12):12-13,6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重要的物质基础。能源短缺问题已成为世人瞩目的大问题,必须遵循能源节约和能源开发并举,把节约能源放在首位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颁布实施.标志我国节约利用能源步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水利工程节能潜力很大,通过各种节能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要常抓不懈,使我省的水利行业节能工作步入一个新的台阶,促进我省水利事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广东科技》2002,(9):3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自1998年1月1曰起实施,其中明确提出“节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能源法》从节能管理、合理使用能源、节能技术进步、法律责任等几个方面定下准则,促进全社会合理利用能源,并在此基础上鼓励支持开发先进节能技术和利用新能源。  相似文献   

7.
李娜 《天津科技》2006,33(2):10-11
天津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使水源、能源等供给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天津作为水资源短缺、能源输入型城市,如何保持资源与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和建设方针,文章总结、分析了农村能源建设的经验。按照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分阶段提出了农村地区能源资源节约、开发和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战略重点和对策建议。并系统地探讨了县级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的成功模式,指出了农村能源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传感器技术在石油开采测井中应用非常广泛,由于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这些对能源生产企业是很大的挑战,石油开采企业需要开发那些难度更大的地区,这样要求石油企业要开发才开难度大的地区,这些地区在开采的过程石油测井的技术面临很大的困难,传感器测井技术的应用在这方面能够达到很高的要求。该文主要研究传感器测井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当前,我国能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能源税收制度是国家制定并实施的针对能源开发、生产、消耗等行为的税收制度。开征能源税、完善传统税种对促进节约利用、合理开发能源具有独特的作用。为实现新世纪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我国应深化能源税制改革,适时开征新税种,建立完整的能源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11.
能源问题是同四个现代化命运攸关的大事。特别是上海,对全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占有较大的比重,但能源全靠外地供给。现国家要求上海的工业增长率每年达百分之六至八,而能源在近期不可能有很大增长。因此以节约求增产是解决上海当前能源缺口的主要途径。从上海目前的情况来看,节能潜力不小,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12.
从资源利用效率角度浅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200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并指出,缓解我国资源能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显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时至今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资源的循环利用(重点在试点),资源深度开发以及技术创新三个方面论述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13.
新能源的开发,特别是核能源的开发利用,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法国的石油和其他有机燃料资源比较贫乏,它对核能源的利用更为重视,七十年代以来在这方面投入很大力量,在核电站建设和核能工业的发展上,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相似文献   

14.
替代能源汽车成为热门话题在从汽油中提取氢、开发新型燃料电池方面,美国走在世界前面。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1月份解决了这项难题,使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成为现实的时间提前了10年。该公司希望在2005年之前造出电动汽车样车。这种电动汽车的动力来自氢气,比传统内燃发动机节约50%的汽油。9个月之后,美国能源部利利特尔能源咨询公司也宣布攻克了这一难题,并说5年内可设计出样车,2005年可投入商业生产。但是美国在开发混合动力车方面却落在了日本和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浪费问题却日趋严峻,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着日趋尖锐的矛盾,对节能减排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电力能源方面,电力资源的节约是当今尤为突出的工作,下面简要分析了无功就地补偿节电技术在节约电力资源应用。  相似文献   

16.
马宁平 《安徽科技》2005,(10):48-49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现代化和人民生活的先决条件.我国能源的供求平衡一直很紧张,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开源节流.我国制定的能源建设总方针中就明确规定:"能源的开发和节约并重,近期要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大力开发以节能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和结构改革."目前,我国建筑耗能是发达国家的3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会不断攀升,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建筑用能将占总能耗的30%~35%.今后15年将是我国民用建筑的鼎盛时期,预计到2015年,我国民用建筑的保有量将有一半是在2000年以后新建的.因此合理的建筑设计会带来十分可观的节能效果.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榆林市北部风沙草滩区是一个生态脆弱区,同时也是一个能源富集区.自1986年能源大开发以后,农业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运用对比分析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能源大开发前后农业生产现状的分析,得出了研究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农业结构在能源大开发前后的变化,并提出了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发展新的可再生能源,对中国实现对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和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生物质发电产业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在中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在融资渠道、配套服务体系、政府产业政策的支持等方面都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需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配套服务产业建设、强化政府在产业规划和税收优惠方面的支持,以促进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从而为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9.
孙建 《科技资讯》2010,(29):74-74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中的能源耗费问题成为各方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使用过程中,各种电气的能源耗费在其中占有了很大的比例。为了最大程度上节省能源,近年来出现了一些节能环保电气,这些电气在现代建筑中的使用,不仅节省了能源,而且节约了工程成本。本文就针对节能环保电气新技术在现代化建筑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能源节约视角下辽宁省产业结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完全分解模型对辽宁省的能源消费和能源节约进行了分解计算,给出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对能源节约的影响效果和贡献率.虽然计算结果显示能源强度对能源节约起到主要作用,但由于产业结构与能源节约的密切关系,采用统计回归的方法讨论了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节约的推动作用,并发现工业、建筑业和交通业的产值比重与能源节约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通过对回归结果的进一步研究找出上述各产业推动能源节约的临界产值比重,其中工业和交通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趋势推动了省内能源节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