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陶祖贻 《科学通报》1981,26(19):1168-1168
铀的离子交换平衡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用上都很重要,UO_2~( )-H~ 的阳离子交换反应是最重要的交换反应之一。Bonner、walton和Hagiwara等都曾对UO_2~( )-H~ 离子交换平衡进行过研究。尽管他们用的都是Dowex-50树脂,但实验结果却互相矛盾,不但所得平衡常数的数值不同,而且随着树脂上双氧铀克当量分数的变化,树脂对UO_2~( )的选择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茅祖兴 《科学通报》1979,24(4):179-179
沸石岩中沸石含量的测定,通常使用的有X射线法、阳离子交换容量法等。 本文就斜发沸石-片沸石系列的离子交换能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根据样品的总交换容量测定沸石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赵爱民 《科学通报》1984,29(4):214-214
当离子交换树脂被置于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时,可能同时发生三种过程:等当量的离子交换,直至达到平衡;树脂吸水;电解质以非交换方式被吸入树脂。早先有关铀的离子交换方面的研究工作,大多致力于离子交换平衡,很少注意到酸和其他电解质的非交换吸入。然而,在  相似文献   

4.
殷伯海 《科学通报》1965,10(4):350-350
Inoue对磷酸锡的合成方法、离子交换性质,以及耐高温和强放射性等性质曾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证明磷酸锡是一个弱酸性无机阳离子交换剂。其交换容量约为1.3—1.4毫克当量/克交换剂;对不同金属离子具有不同的选择性。Inoue曾采用柱式操作,成功地分离过裂变产物。我们将磷酸锡固定在新华沪纸上作成离子交换纸,用不同盐酸浓度为展开剂对许多金属离子的层析行为进行了探索。一、磷酸锡离子交换纸的制备将新华牌沪纸裁成30×2.5厘米,使之缓缓通过30%SnCl_4·5H_2O溶液,取出,用干沪纸吸除沪纸上多余的液体,然后在空气中任其自然干燥(必要时在不超过40℃的烘箱中烘干);再浸入13%NaH_2PO_4·H_2O(在0.5N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中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N,N-二烯丙基吡咯烷溴盐([DAPy][Br]),采用光引发聚合的方式制备了基于[DAPy][Br]的聚合物膜,经过离子交换后得到OH~-型阴离子交换膜.改变原料配比调控膜的离子交换容量,发现膜的溶胀度、吸水率、离子交换容量与电导率都随着[DAPy][Br]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该阴离子交换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拉伸强度在室温下为10.6~19.8 MPa. 80℃下最高离子电导率可达7.29×10~(-2) S/cm.在成膜过程中[DAPy][Br]发生交联,形成拥有两个五元环的N-螺环结构阳离子,有效提高了膜的耐碱性能,[PSAN]_(70~-)[DAPy][OH]_(30)膜浸泡于80℃下1mol/LKOH溶液中240h,电导率仅下降了11%.上述结果表明,拥有N-螺环季铵盐的脂肪主链的阴离子交换膜有望应用于燃料电池.  相似文献   

6.
殷伯海 《科学通报》1984,29(11):668-668
我们用磷酸锡固着于新华滤纸上作成离子交换纸和涂布在薄板上进行层析的工作已有报告。关于磷酸锡交换纸上的电层析,仅有Qureshi采用无机酸或盐类和低浓度的络合剂为介质进行过探讨;但选择性较差,电泳时间长。本文用磷酸锡做成离子交换纸,以0.25 M柠檬酸和0.25 M酒石酸为电解质溶液,对46种金属离子的电层析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用普通新华滤纸作对照。结果表明,纸上电泳法与磷酸锡离子交换剂和以柠檬酸、酒石酸络合剂为电解质溶液,三者相结合,提高了电泳分离的选择性,并成功地分离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7.
描述海水入侵含水层中交换阳离子运移行为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定量描述海水入侵过程中水-岩间发生的阳离子交换及交换阳离子的运移行为,建立了新的能同时刻画海水入侵过程中交换阳离子Na~+,Mg~(2+),Ca~(2+)运移行为的三维数学模型,模型应用于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马永利 《科学通报》1987,32(18):1375-1375
一、引言 和常规球状离子交换剂相比,壳-核型交换剂能显著提高离子的传质速度,因而近20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高效色谱分离中薄壳型交换剂作为固定相便是其成功的一例。不过,与传质速度得到提高相联系的是交换容量的必将降低。对分析分离而言,后一影响可以不计,但对制备分离及常量物料富集,则希望传质速度和交换容量同时兼顾,因此需适当选择这  相似文献   

9.
许宪祝  宋江伟  李德凤  肖丰收 《科学通报》2004,49(21):2164-2166
在不用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 常温水体系中得到无机有机杂化层状材料(MBH-Mi), 经离子交换反应、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XRD)、红外光谱分析(IR)研究发现该材料具有阴离子交换功能, 其交换能力(3.9 mmol·g-1)要优于常见的阴离子交换树脂. 由于骨架的柔性使其可以交换大小不同的阴离子, 并伴随可逆的相转变.  相似文献   

10.
岳廷盛 《科学通报》1989,34(15):1138-1138
前文报道了在硫酸介质中酸度和反应温度对U(Ⅳ)-U(Ⅵ)同位素交换反应的交换速率的影响,得到了在分别选择合宜的酸度或温度时,都可以使半交换期t_(1/2)达到10s左右。然而,用氧化还原阳离子交换富集铀同位素时,~(235)U和~(238)U单级分离系数仅可达到1.001,对于这样的体系,半交换期应当小于1s才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陈晓银 《科学通报》1995,40(5):477-477
常规合成层柱粘土首先制备含有稳定结构的多聚羟基阳离子络合物柱化剂,柱化剂与粘土混合时这些稳定的阳离子直接交换到粘土层间,热处理后形成柱子撑开粘土层面构成层柱粘土的规整孔道.钛(IV)水解性强,在水溶液中其物种存在形式仍有争议,我们通过对合成钛层柱粘土(Ti-PILC)交换物种的研究发现钛(IV)物种不稳定,与其它稳定阳离子的造孔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2.
陶祖贻 《科学通报》1986,31(14):1061-1061
1953年,Gaines和Thomas导出了严格的二元离子交换反应热力学公式。近年来,Chu、Sposito和Fletcher、Townsend各自导出了三元离子交换反应热力学公式。Soldatov和Bychkora也曾导出了三个等价离子交换时各反离子在交换剂相中的活度系数公式。  相似文献   

13.
凌达仁 《科学通报》1988,33(10):743-743
氧化还原离子交换法分离铀同位素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该法能够成功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足够大的同位素富集系数和足够快的U(Ⅳ)-U(Ⅵ)的同位素交换速率。因此,两者成为离子交换法分离铀同位素的基本研究内容。近年来,不少作者较深入地研究了在各种环境内,特别是盐酸介质中的U(Ⅳ)-U(Ⅵ)的电子交换反应的动力学,得到了半交换期小于0.1s的结果。从而在日本建立了盐酸为介质的阴离子交换法富集铀同位素的中间试验工厂。  相似文献   

14.
《科学通报》1974,19(6):271-271
无机离子交换剂具有耐高温、抗辐射及较高的交换容量等优点,在原子能研究领域中,日益受到重视。Kraus等报道四价金属的钨酸盐和磷酸盐具有显著的离子交换性质。Gal等在磷酸锆柱上,用磷酸三丁酯-硝酸作淋洗剂,分离了毫克量的铀与裂变产物(含有铈~(144)、钇~(90)等稀土元素)。对钨酸锆的研究较少,且多用于碱金属的分离。william  相似文献   

15.
李福安 《科学通报》1987,32(13):1036-1036
域上正交群的结构已被确定。有些结果被推广到局部环和full环的情形。本文从初等正交矩阵出发,利用局部化和环扩张的技巧,确定了任意交换环上正交群O_(2n)(R)(n≥3)的结构。 在本文中,R表示任意含单位元的交换  相似文献   

16.
二茂铁间苯甲酸锌配合物中心金属离子交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鹏  侯红卫 《科学通报》2009,54(17):2449-2453
为了进一步研究有机-无机杂化晶体材料的中心金属离子的交换反应, 以间二茂铁基苯甲酸的钠盐作为配体, 与Zn(OAc)2和辅助配体对二(三氮唑甲基)苯(btx)在常温下反应,得到一个新的双核配合物{[Zn(η2-OOCH4C6Fc)(OOCH4C6Fc)(btx)]2-(CH3OH)(H2O)2} (1). 通过配合物1与Pb(Ⅱ)离子的中心金属离子交换反应, 得到了它的反应产品{[Zn0.83- Pb0.172-OOCH4C6Fc)(OOCH4C6Fc)(btx)]2(H2O)1.5} (2), 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原子吸收以及金属元素分析(ICP)和X射线能谱分析(EDS)的测定. 结果证明, 配合物1到2是通过单晶到单晶的转换产生的, 该结果为金属配合物在有效去除有毒金属离子的应用上提供了理论基础. 并显示了二聚二茂铁基羧酸锌配合物能被用来作为一个有效的阳离子交换材料去除铅离子, 同时为利用类似的金属羧酸配合物选择性地交换阳离子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酸性土壤交换性铝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维君 《科学通报》1991,36(6):460-460
土壤交换性铝(Ex-Al)是酸性土壤的常见的交换性阳离子,是土壤各种形态铝转化的重要环节.它对土壤酸度具有重要作用,对酸度的贡献与其形态密切相关.另外,酸性沉降物所导致的土壤和水体中的过量铝对植物和鱼类等生物的危害也与Ex-Al的形态有关.所  相似文献   

18.
李霞  曹溢  方博  张连营  陈浩  孙红文 《科学通报》2024,(14):1934-1944
全氟/多氟烷基酸类物质(PFAAs)作为一类优良的表面活性剂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半导体和航天等多种商业和工业领域,造成了水体中PFAAs的严重污染.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如絮凝、高级氧化等不能有效去除PFAAs,而离子交换树脂仅能去除传统的长链PFAAs,对于短链替代物C4 PFAAs和全/多氟醚羧酸的去除效果仍然未知.因此,本研究选取不同链长和官能团的PFAAs,探究不同结构PFAAs的吸附动力学特征,以及树脂性质和水化学条件(溶液pH、共存污染物、无机盐离子)对阴离子交换树脂(AERs)吸附去除不同结构PFAAs的影响特征及关键控制因素.结果表明, PFAAs在大孔AERs(A860)上的吸附速率更快,而凝胶型高憎水性的聚苯乙烯基树脂(A600)对PFAAs的吸附容量和去除率更高. PFAAs链长及官能团的电负性对其吸附速率和去除率均有较大影响:相同碳链长度下,全氟磺酸(PFSAs)>全氟羧酸(PFCAs).对于含有相同官能团的PFAAs,短链PFAAs的吸附速率高于长链PFAAs.溶液pH对PFAAs在树脂上的吸附影响较小.短链PFAAs在AERs上的吸附主要受离子交换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19.
张铨昌 《科学通报》1981,26(13):803-803
工矿排放含重金属阳离子的废水,会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目前又无妥善的处理方法。因此,探索天然沸石处理上述废水的可能性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本文介绍我国目前一些主要沸石产地的斜发沸石岩和丝光沸石岩对于重金属阳离子Cu~(2 )、pb~(2 )、Zn~(2 )和Cd~(2 )的交换试验,包括沸石的再生和重金属回收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0.
高分子试剂     
高分子试剂的应用,可以回溯到三十年代中期,以缩聚法制得离子交换树脂作为起点.之后,在1944年又制得以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为母体的离子交换树脂和电子交换树脂,1951年又将生物酶固定在高聚物上.但直到1963年梅里菲尔德(Merrifield)成功地在高聚物载体上进行了肽的固相合成之后,高聚物负载反应的优点才充分被认识.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报告迅猛增加,专题介绍和综述文章也屡屡发表,高分子试剂的研究在国际上受到极大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