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界首市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健全创新机制,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有效发挥了科技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走出了一条具有界首特色的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与发展有效衔接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全市7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荣誉称号,先后被授予"全省科技管理先进单位""安徽省发明专利授权十强县""安徽省专利申请十强县"安徽省首批  相似文献   

2.
科技资讯     
正安徽省新增3家省级高新区近日,安徽省政府分别批复同意黄山经开区更名为黄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裕安经开区更名为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亳州经开区更名为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省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达19家。依据国家"十三五"创新发展规划提出的"每个地级市布局一个国家高新区"要求,安徽省实现了省级以上高新区在16个设区市的全覆盖,为申报国家高新区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河南省各地市投资环境的优劣,全省区域开发的发展战略要求以及全方位开放,重点发展,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原则,对全省开发区建设的布局作了总体规划,提出了首先在应用郑州,洛阳,新乡,南阳等八个地市重点建设开发区的缘由,并从微观角度,结合典型开发区实例对开发区的区位选择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建设》2009,(8):15-16
“开发区”是我国继经济特区之后又一个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自1984年首批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起,一批又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这里茁壮成长,见证了开发区经济腾飞的步伐,这块“试验田”所起到的窗口、示范、辐射和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日益明显。“亲商”成为我国开发区发展的特色理念。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全省的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对安徽省城市群建设研究成果的回顾,依据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和区域发展梯度理论,借鉴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的经验,提出安徽省城市群发展应采用"雁型"模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安徽省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框架,并从社会、经济、资源、人口和环境层面,提出了安徽省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安徽省紧扣创新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规范技术合同登记和科技成果登记工作,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200亿元,为促进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提质增效、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一、安徽省技术合同交易情况技术合同交易分为技术输出(向省内外转移技术)和  相似文献   

7.
李林 《安徽科技》2013,(5):9-10
正2012年,安徽省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工作奋勇争先谋进位,在宏观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复杂态势下,实现了高新技术产业的稳中有进,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支撑全省经济逆势上扬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跨上万亿台阶,达到10255亿元,比2011年增长16%;高新技术实现增加值2624.1亿元,比2011年增长16.5%,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4.8%,占GDP的比重达到15.2%,比2011年提高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推进安徽省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培育地方经济增长新动能,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在全省开展安全应急产业调研工作。本文从产业基本情况、区域分布等方面梳理了安徽省安全应急产业的现状,分析安徽省安全应急产业存在的问题,并从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发展环境、推进产业集聚、建立运行监测体系、完善保障体系等方面,对安徽省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一场攻坚战。2014年,安徽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两大重要驱动之一,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省首轮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高起点谋划,强力度推进,全省科技体制改革在攻坚克难中实现大突破,有力地促进了安徽科技创新潜力和活力的充分释放,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对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浅析开发区与城市的互动发展——以漳州市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区与城市有先天的内在联系,开发区从属于它所依托的城市,同时开发区的发展又推动城市自身的发展.文章以漳州市区为例,分析了开发区因城市的发展而产生,开发区的建设依靠城市的基础设施及科研基础,而开发区的发展也带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城市的产业空间重构、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并吸引人口向城市集中,二者的良性互动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民营科技园区建设是促进地方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其作用主要表现为聚群、示范、转化、规划及服务等方面.从当前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民营科技园区建设主要是体现政府行为,包括政策引导和环境平台建设.日前,安徽科技厅政策法规处调研组就安徽省民营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状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促进安徽省民营科技园区建设的建议.本刊现刊发此篇报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求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走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乏力的困境.采用安徽省1991年~2015年统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测算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标,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安徽省城市化因子、公共服务因子、城乡统筹因子是影响城镇化的主要因素;从长期来看安徽省城镇化建设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短期存在推动作用不足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完善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发展、增强产业支撑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火炬计划实施十五年来,安徽省始终坚持贯彻邓小平同志"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思想,紧扣"加快发展,富民强省"这一主题,围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以政策引导为手段、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以孵化器建设为突破口、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火炬计划项目为重点,积极发展具有安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从1988年的1059万元发展到2002年的543亿元,年平均增长40.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3.2%,高新技术产业出口4.7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19.3%.  相似文献   

14.
地方     
<正>广州开发区6经济指标全国夺冠2009年,广州开发区积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三促进一保持"为主线,一手抓应对危机保增长,一手抓调整结构促转型,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广东科技》2011,(5):16-17
【序曲】全省高新区迈上发展新台阶 2009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意见》,并决定从2010年起,三年内省财政共安排5亿元,设立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引导资金,推动高新区加快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自1992年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合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全省已有各类孵化器91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7家,省级孵化器28家,备案孵化器46家。孵化器的蓬勃发展为全省科技事业进步、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新的经济形势和创业环境下,孵化器肩负着服务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促进全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使命。当前,安徽省孵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2002年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发展态势良好。2003年。浙江的技术创新工作将以提升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来引导和带动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对经济成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发区)、特色基地内的企业来提升区域经济的技术含量,通过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努力提高项目实施的总体成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愈来愈重要;而高等教育的发展,又会带动经济的发展;经济的高速发展必将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持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任鸣 《安徽科技》2009,(10):4-6
安徽科技发展60年历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安徽省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充分展现,科技进步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决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回顾安徽科技发展60年的历程,概括起来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两年多来,我县经济开发区在上级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各大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招商引资为中心,以基础设施和入区工业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多渠道筹措资金为抓手,以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和实现园区经济倍增为目标,求真务实,紧张快干,开发区从小到大,经历了艰难启动—发展萌芽—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三个发展阶段,在相继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59家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之一、被省政府列为全省50个中小企业促进工程创业基地之一,其中纺织工业园被列为省“861”项目和30个产业集群之一后,今年2月又顺利地被省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安徽望江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一、开发区近三年来财政指标情况:1、3年来开发区GDP分别是:2004年7300万元;2005年11000万元;2006年18500万元。2、2005年底开发区专业技术人员情况:工业企业从业人员3978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3338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860人,具有高、中级职称人员420人,研究与开发人员存量数86人。3、2005年度开发区工业增加值9500万元。4、2005年度开发区工业产品销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