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履带车辆稳态转向载荷比的变化规律,根据履带车辆转向过程中履带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履带车辆稳态转向模型和履带车辆转向载荷比模型。分析了转向机构、接地压力分布形式、转向速度对转向载荷比影响。最后对某安装差速式转向机构的履带车辆开展了稳态转向试验,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车辆转向载荷比试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转向载荷比模型的准确性,为下一步履带车辆转向机构动力源的设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汽车转向系统先后经历机械转向、液压助力转向和电动助力转向几个阶段,然而目前电动助力转向或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等难以满足智能汽车对转向技术的需求。线控转向系统作为线控智能底盘重要组成部分,是智能汽车架构中必不可少的智能转向系统。为剖析线控转向中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本文将从线控转向的发展概况谈起,之后分别针对线控转向系统关键软硬件技术进行了全面概述,包括对比分析了4种路感反馈策略、智能算法在位置闭环的应用及双电机协同控制策略、基于线控转向中主动前轮转向的车辆稳定性控制研究、面向功能安全方面的软件冗余方案和硬件冗余方案;最后,对线控转向系统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线控转向系统将朝着真实舒适、精准快速、安全可靠和集成控制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ADAMS的转向机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ADAMS软件建立麦弗逊悬架转向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分析了转向机构中的关键点对阿克曼转向特性和车轮前束角变化特性的影响,对转向梯形进行了优化计算.优化计算过程中把麦弗逊悬架系统和转向机构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运动分析,考虑了车轮跳动对转向误差的影响,并根据转向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权重,使得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改善了转向梯形的运动特性和车轮前束角的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以汽车转向运动学为基础,对某矿用汽车转向四连杆机构进行了参数分析及优化设计。首先分析了转向机构中最小传动角对汽车转向横拉杆作用力的影响。其次,分析了机构底角和转向臂长度两个变量对汽车转向轮转角误差及转向时间的影响。最后,以转向过程中外侧车轮实际转角与理论转角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应用ADAMS软件完成了转向四连杆机构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5.
对电动汽车的线控转向系统结构和基于两自由度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对线控转向稳态增益不变的理想转向传动比进行了设计;同时,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线控转向系统数学模型和主动转向控制策略。在主动转向控制中,通过理想转向传动比和模糊滑模变结构动态稳定性主动控制算法,控制补偿轮边转向电机的转角。通过正弦输入的仿真试验表明,以理想转向传动比为基础,设计的此算法能满足车辆前轮转角实时补偿的需求,进而可有效提高了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翻译技术被广泛地使用,这不仅对传统的翻译模式进行了裂变和重构,也对翻译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翻译学在继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实证研究转向和全球化转向之后,开始了技术转向。本文对翻译学技术转向的历程和认知进行了探讨,对翻译技术应用的三大优势进行了归纳总结,对翻译技术的现状、问题与展望进行了阐释,对翻译学技术转向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本文能唤起更多翻译学领域的同仁对翻译学的技术转向这一全新研究领域的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对前后轮转向比为定值和实现最优控制的两种四轮转向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在建立四轮转向车辆操纵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四轮转向车辆的动力学响应进行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前轮转向车辆做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两种四轮转向车辆在中高速行驶时均显著提高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但前后轮转向比为定值的四轮转向车辆会加重驾驶员负担,而最优控制四轮转向车辆会使驾驶员保持原来的转向感觉.  相似文献   

8.
转向系统刚度和路感是车辆转向系统重要特性,由于助力特性的引入,两者呈现出强烈的非线性特征。通过建立包含转向立柱和扭力杆刚度的转向系统数学模型,研究了转向系统刚度和路感随着助力特性变化率而变化的趋势。通过比较两种典型助力特性对转向系统刚度和路感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该结论为转向系统的准确建模和转向系统特性合理匹配都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汽车操纵性稳定性是汽车重要的性能之一,方向盘是驾驶员操纵汽车的主要部件之一,其对汽车操稳性能的影响不言而喻。国家标准规定要定期用方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检测方向盘"最大转向力"和"自由转角"。该文旨在研发一款装夹方便,操纵简单,而且准确性高的方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建立检测仪编码器装夹位置分析模型,分析编码器安装"偏心"距离对转向角检测准确性的影响,确立了转向角检测理论基础。建立力传感器安装位置分析模型,并对安装位置导致的力矩误差进行了定量分析,确定装夹部分采用"双伸缩臂式"方案,以使偏心距离尽量小,设计检测仪整体机械机构,并用UG画出三维模型,仿真出运动和装夹效果。设计出合理锁紧机构,保证装夹紧固。设计实验证明对转向力和转向角标定"、"转向力-转向角检测"、"自由转角检测"、"最大转向力检测"进行测量。试验结果证明检测仪对转向力和转向角的检测满足检定规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岩溶山区生态服务价值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IS技术,以贵州省麻江县为例,分析岩溶山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退耕还林(草)工程使该区林地和草地增加2 192.45hm2。旱地转向林地比例最大,呈现出旱地转向林地未利用地转向林地旱地转向草地未利用地转向草地的特点;生态服务价值增加4 536.2×104元。从贡献率看,旱地转向林地未利用地转向林地未利用地转向草地旱地转向草地;从生态服务类型看,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履带车辆转向时的直驶滚动阻力、转向离心阻力、直驶加速阻力、转向刮土阻力和转向加速阻力等对转向动态特性的影响,以良好路面(如水泥路、农村公路)上的中心转向、液压转向调速系统工作压力和其最高安全压力关系研究为基础,采用零差速式液压转向综合传动,合理匹配转向传动机构,得到了能够保障车辆应对各种转向工况时的工作压力.试验表明:工作压力为最高安全压力的60%~80%时,可保障车辆具有良好的动态转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鉴于机场运输车特定的应用环境,其转向系统对于响应速度、精确度和稳定性的要求较高,为满足机场运输车转向系统设计要求,提出了2种转向系统设计方案,并建立转向机构数学模型,通过对两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液压马达转向系统更符合大角度转向的实际要求。采用增量式PID控制方法,设计出液压马达转向控制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利用AMESim软件进行建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机场运输车转向系统的响应速度、精确度和稳定性都有很大的提高,证明了液压马达转向系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可为类似产品改良转向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汽车的转向性能主要由车轮转向半径所决定,为提升汽车转向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行星轮系的汽车转向机构——行星齿轮转向桥。该转向桥利用轴转向代替传统的轮转向,达到减小汽车转向半径的目的。利用相关性能指标对比分析了轴转向与轮转向的转向性能。同时对行星齿轮转向桥进行结构与参数设计,并利用ANSYS对转向桥相关部件进行静力学分析,探究其结构可靠性。最后利用MATLAB进行动态分析,对转向桥理论研究进行结果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轴转向的行星齿轮转向桥相较于传统轮转向能够有效减小汽车转向半径、提升汽车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主动悬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模糊集成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包括转向运动模型、俯仰运动模型和侧倾运动模型的汽车主动悬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整车集成系统模型.分析汽车转向时转向系与悬架对车辆综合性能的影响,并应用模糊逻辑控制理论,设计了主动悬架系统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集成控制器.计算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模糊集成控制策略,有效地消除汽车转向时由转向效应对悬架作动器作用力的影响,以及车身姿态对电动助力大小的影响,不但实现了转向时的操纵轻便性,又明显提高了转弯时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整车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5.
液压机械差速转向机构是结合了液压传动无级调速和机械传动高效率等优点的一种新型履带车辆转向机构。本文根据履带车辆的转向特点,对液压机械差速转向操纵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建立转向操纵系统运动模型和仿真模型,仿真分析其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转向操纵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能满足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行驶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齿轮齿条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重要性,根据总布置输入的数据和实测相关数据计算出转向阻力随车速的变化关系.根据转向阻力的分析计算结果对转向泵和转向器进行搭配,并调整匹配转向机特性曲线和转向油泵特性曲线,优化转向系统输出,满足阻力曲线要求.最终得出一种利用经验公式与理论结合建立系统模型进行匹配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正确设计汽车转向轮定位参数,分析了转向轮各定位参数的作用,提出了各定位参数使转向轮形成自动回正力矩和使转向盘需要转向力的计算方法及公式.以东风EQ140和EQ140-1型中型汽油货车为例,按国标设定的条件,定量地计算了各定位参数形成转向轮自动回正力矩和需要转向盘转向力的具体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主销的后倾角γ与内倾角β是形成转向轮回正力矩和需要转向盘转向力的主要因素,而主销偏距c及其他参数对其影响不大;该型货车转向轮总回正力矩65.680N·m偏小,转向盘总转向力22.039N远小于国家标准规定的245N.研究认为:该型货车主销的后倾角γ和内倾角β设计保守偏小,空载时转向轮回正能力和转向盘手感不足.  相似文献   

18.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电磁离合器的节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不是真正的“按需型”转向系统.通过对其工况分析,提出根据转向助力电动机电流的大小用PWM来控制电磁离合器电流的节能方案.分别建立对应具体转向工况和实际路况的EPS系统能耗评价方案,依据实际的转向使用情况,选取了原地转向、大转角转向和方向盘中位附近转向3种典型的转向工况和一段典型的路况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所选路段上,该节能方案降低系统能耗约43.6%.  相似文献   

19.
42t集装箱叉车的转向机构采用由横置液压缸组成的一组六连杆机构,为了保证车轮转向时作纯滚动,需对六连杆机构优化设计.在ADAMS软件中对转向机构进行了建模和仿真,测量了该转向机构的转角误差;实现了转向机构的参数化建模,以转向机构的累计转角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对转向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以优化设计的结果为参数在ADAMS中建立了叉车的整车模型,仿真结果证明优化设计的有效.  相似文献   

20.
谷彦良 《科技信息》2011,(10):I0133-I0134
汽车动力转向泵作为动力转向系统的动力源,是动力转向系统的关键零件。双作用叶片泵和控制阀又是汽车转向油泵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曲线和排量进行分析,然后又对控制阀处在不同工作状态时进行了受力分析。从而为转向泵及控制阀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