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非常重要而特殊的群体。“院士”的获得意味着极高的荣誉,是国家和学术界、科学界对科研人员的最大肯定;院士群体更代表着中华民族在当今世界科技之林的水平和声誉,集中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2.
是什么力量在改变着世界?不是地球引力。不是核裂变。也不是基因图谱。其实,全凭人类听说我要去采访申泮文先生,南大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好几项全国之最:他是年龄最大的仍坚守在教学一线的中科院院士。他曾就读于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是“血统”最纯的“南开人”。他极力倡导爱国主义教育,建议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灵魂,是科教界呼吁爱国主义最殷切、最执著者之一。他还是老院士中体质最好,教龄最长的大学教授。南大的院士楼尚未建成,申先生仍住在校园内的平房里。十几平方米的书房,只留出走道的地方,其余空间全被…  相似文献   

3.
“宝石”与“牛粪”,是两种不可比的物质。说到宝石,人们常会用“价值连城”的字眼来形容它;而牛粪呢,一般只用来做肥料而已。可祖籍在浙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毛河光,却能用世界顶尖的高压技术将“牛粪变成宝石”。  相似文献   

4.
平生 《科学之友》2005,(6):41-41
在近日召开的“数学是什么”的少年数学论坛上,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在回答学生提问时,阐述了自己对奥校的看法。“重点学校对数学奥赛的重视可以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我表妹还在读小学一年级,可她的作业中就有涉及鸡兔同笼的问题。”一位来自西北地区的高中生的提  相似文献   

5.
《世界科学》2014,(1):F0002-F0002,F0003
<正>两年一次的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2013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于12月19日发布。中科院新增选院士53名,中国工程院新增选院士51名。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平均年龄54岁,中国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龄56.9岁。经过此次增选,两院院士总人数分别为750名和807人。其中上海新增8人(5名中科院院士、3名工程院院士)。至此,在沪院士扩容至165名。以下是上海这次新当选两院院士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新华社高级记者张继民,长期从事科学报道。工作中,他结识了很多科学家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以至同吃同住同探险,因此对院士们严谨的科学作风,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献身于科学的忘我精神,有着真切的体会和理解。在他的“感受院士”中,让我们看到院士们与记者间也有着不朽的友谊,并让我们对院士们的追求、才情、个性和生活有了新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有句名言:“我有时开玩笑:‘院士院士,在院子里是院士,出了院子就不是院士。’这个‘院子’指的就是物理学。”他这段话可以给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之争:需要反思的与值得回味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波 《科学之友》2007,(1):84-85
新闻背景:近来,一场围绕中医的存废之争引起轩然大波。尽管卫生部已针对所谓的“万人签名取消中医”的行为公开发言称“这是对历史的无知”。并坚决表示“反对取消中医”,但还是有人从各方论证中医的“不科学”与“不安全”。譬如科普作家方舟子撰文质疑中医药的疗效,并称“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格格不入”,是“伪科学”;而以揭批伪科学著称的中科院院士何祚庥也公开表示“支持批评中医”,并坦言“如果打分的话,西医可得90分,中医只有10分。”  相似文献   

9.
潘建伟院士     
《科学24小时》2013,(7):32-35
2012年8月9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了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潘建伟团队的研究新成果:他们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实现了百千米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团队的领军人物、中国科学院迄今最年轻的院士潘建伟兴奋地说:“由于自由空间信道的损耗小,借助卫星将有可能实现在全球尺度上进行超远距离量子通信的梦想。”这个“量子梦”已在他心中做了十多年。如今,这个梦想在潘建伟和其他团队成员的努力下,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0.
报载:一位在美国波士顿攻读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的杨姓医师,神采奕奕地走进一位院士的办公室。院士一见他,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他走来,迫不及待从包包里拿出几篇他发表在几份重要物理学期刊上的论文复印本,还附上波士顿当地报纸(Boston G lobe)的一篇报道,报上对他的论文大为称赞,因为他所写的一个有关侦测心脏疾病的心电图的程序,居然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解开了几百年来有关莎士比亚作品真伪的一些争论。院士读了真是兴趣盎然,遂抬头说,“愿闻其详!”杨医师随即在院士的桌上打开他的计算机,以缤纷绚丽的图表向这位院士做…  相似文献   

11.
由5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选举的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近日揭晓。  相似文献   

12.
《世界科学》2006,(8):22-24
10年前的1996年7月5日,世界上第一头“无性繁殖”的绵羊——“多利”在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培育成功,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只用动物的体细胞复制出来的哺乳动物。几个月后,英国《自然》杂志刊文,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一重大科学成就。旋即,“多利”羊、“克隆”等名词风靡世界,一批批克隆动物此后相继问世。“多利”羊对经典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冲击是根本而深远的,以至于10年后的今天,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学家依然在思考“多利”羊留下的遗产,由“多利”羊引出的一系列课题依然在考验当代生命科学家的智慧。为了纪念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问世10周年,同时也想借此机会梳理一下未来克隆技术领域若干有待攻克的突破口,《文汇报》记者江世亮回访了9年多前参加该报召开的探讨“多利”羊问世科学意义的两位知名学者——中科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施履吉先生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子遗传学家曾溢滔先生。  相似文献   

13.
"中国院士"的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榕生 《自然杂志》2004,26(4):242-248
文章针对目前有关"院士"的一些混乱现象,提出"中国院士"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考证、澄清了某些具有相当权威性机构、媒体和出版物的有关差错,提供了不同时期"中国院士"的统计数字.  相似文献   

14.
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获得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谷超豪,我国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非线性科学”首席科学家,现任复旦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5.
韩沛 《科学之友》2002,(1):18-19
2001年12月10日,上海某报刊出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两名院士因严重违背科学道德被除名。这则消息称,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张存浩院士在公布《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时说,已有两名中科院院士因违背科学道德而被除名,其中一人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消息并没有透露出这两人的姓名。据南方周末记者报道,据了解,中科院历史上还从未有过院士除名的记录。被除名的两名院士到底是谁?作为社会中最有智  相似文献   

16.
满头银发,精神矍铄,慈祥而可亲——眼前的这位老人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更另。 刘更另的家比较简朴,家里最打眼的是那些书籍、盆景和一张放大的院士标准像。旁边小书架上一盆绿萝的藤条随意又有序地垂搭下来,书与绿色都在阅读问沁人心扉。到底是我国著名的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专家,刘更另把家“建设”得这样本色自然。兴致所至的聊侃中,年近八旬的刘更另更让记者无意当中发现了湖湘子弟特有的率直、质朴和书生意气。和刘更另交谈很让人受启发。他的话语间常常透露出对理想、对未来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今年9月3日13点30分(北京时间)左右,欧洲宇航局(ESA)发射的探月装置SMART-1(智能一号)在绕月飞行7800万公里,圆满完成其预定任务后,以每秒2公里的速度撞向月球西南部的“卓越湖”平原。这一撞月之举不仅令大批天文学家倍感兴奋,也引发了全世界天文爱好者的浓厚兴趣。就SMART-1的一般情况及其撞月之举的科学意义,记者电话采访了中科院院士、我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相似文献   

18.
首创适合开采深部油层和稠油的链条抽油机;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浅海座底式石油钻井船“胜利一号”;发明步行座底式钻井平台以及液压蓄能钻井机……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的工作“成绩单”上写满了共和国给予他的肯定。从20世纪50年代华北地区第一口钻探井开始,顾心怿参加了该地区早期石油勘探和胜利油田的发现、开发和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伸出食指放到双眼正中,大脑可以瞬间为你呈现食指的立体图像。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工作如果交给电脑去完成,就需要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系统。”去年在上海中学举行的院士科普论坛上,中科院院士杨雄里的一句话把听众的思维引向深邃的脑部世界。大脑有多“大”?杨先生说,组成人体神经系统的神经元细胞个数多达10的21次方,相当于银河系所有星体的总数,然而人体内的这些单个“星体”又非常小,每个神经元细胞只有十几到几十微米。人类所有的智慧就藏在这些微米之间。“大脑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最重要工具,脑科学则是研究这个工具的科学。”近30…  相似文献   

20.
《知识就是力量》2011,(2):83-F0002
2011年1月14日,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颁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