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研究近三十多年来发生在中国沿海的26次赤潮资料,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引起赤潮发生的赤潮生物有40种,约占世界已记录种类的1/3。在本文统计的资料当中,赤潮主要是由夜光藻(Noctiluca scientillans)和束毛藻属(Trichodesmium)引起的。2.夜光藻主要分布于河口、内湾水深10-20米浅水区,适温范围为12—27℃,适盐范围为18—30‰。3.赤潮通常发生在五、六月份。赤潮区内的赤潮生物密度很高(夜光藻密度高达20×10^4个/升),波及范围上千平方公里,严重干扰渔场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渔业上的重大经济损失。本文还对今后如何加强对赤潮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南海北部沿海的赤潮与赤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深圳沿海浮游植物组成及赤潮发生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了解深圳海域 ,包括深圳湾、大鹏湾和伶仃洋的 9个站位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 .方法 :依据国家海洋局制订的《海洋调查规范》进行调查 .结果 :确认深圳海域共有12 5种 (变种、变型 )浮游植物 ,主要为硅藻 ,占浮游植物总量的 90 %以上 ,以角毛藻 (Chaetoceros)、根管藻 (Rhizosolenia)及海链藻 (Thalassiosira)居多 ;甲藻以原甲藻 (Prorocentrum)为多 .浮游植物的水平分布为 :东部以角毛藻为优势种群 ,西部以骨条藻 (Skeletonemacostatun)占优势 .秋末冬初总体上分析浮游植物数量并不算高 .但个别站位如大鹏湾的盐田海域数量高达 17.2× 10 6 /L ;西部的深圳湾也达 11.7× 10 5/L .叶绿素a含量从 1.10mg·m- 3 (S4 站位 )到 2 .34mg·m- 3 (S2 站位 ) .结论 :浮游植物中有约 2 0种为赤潮生物 ,发现有有毒的塔码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tamarense)及短裸甲藻(Gymnodiniumbreve) ,应引起高度重视 .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较全面地认识赤潮发生的特点,提高赤潮预报的准确性,本文用极值理论的方法对赤潮发生的频率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个极值模型,求出了T次重现水平U(T)从而对赤潮的频率和规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研究明确了我省90年代危害小麦的蚜虫是由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组成的混合种群,以禾谷缢管蚜为优势种;在国内首先报道麦长管蚜可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并明确麦蚜的种群空间格局随有蚜株率而变化,为不同密度下抽样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广西沿海赤潮多发区高浓度氮磷营养元素来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广西沿海赤潮多发区氮磷营养元素的来源,分析广西沿海赤潮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或减少赤潮灾害发生、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场调查以钦州湾海域为研究对象,测定表层海水的溶解态氮(DN)、溶解态磷(DP)含量并分析其分布特征,结合历史资料追溯高浓度DN、DP来源及污染物输运过程。【结果】钦州湾内高浓度DN、DP分布区与入海陆源工业污染排放区不一致,离工业污染区近的地方DN、DP浓度偏低,而离工业污染区远的地方DN、DP浓度反而偏高。【结论】广西主要入海河流各类污染物的增加以及不同的海域通过动力途径输送而来的海水可能是广西沿海赤潮多发区的高浓度氮磷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黑潮和赤潮     
沧海桑田,经亿万年的陆海变迁,如今大自然生物圈中人类活动的陆地,仅占地球表面总面积5.1亿平方公里的29%,另71%的表面是潆潆无际的湛蓝海水。所以,加加林宇航太空时所看到的地球,是被一层蓝光覆盖犹如一盏高悬的蓝色金盘。虽说海水是碧蓝的,但也时而变色。黑潮和赤潮就是因海水水色不同而命名但这二者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海潮”。黑潮是起源于我国台湾省东南和巴士海峡以东海域的洋中“河流”,是世界大洋中两大巨流之一因其水色深蓝似黑而得名。黑潮是一高速带状水流,在巴士海峡和台湾岛东南,其最大流速高约150厘…  相似文献   

8.
石琛 《科技信息》2013,(23):303-303
"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本文从对赤潮发生研究,研究害赤潮能通过改变浮游动物的食物质量及密度,改变环境条件等方式对浮游动物的摄食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沿海污损性无柄蔓足类生态特点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从北往南的顺序,综合分析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污损性无柄蔓足类的种类组成、分布状况和季节变化等特点。污损性无柄蔓足类在中国沿海主要有34种,其中纹藤壶(Balanus amphitrite amphitrite)、网纹藤壶(B.reticulatus)、糊斑藤壶(B.cirratus)、三角藤壶(B.trigonus)、泥藤壶(B.uliginosus)、钟巨藤壶(Megabalanus tintinnabulum tintinnabulum)、高峰星藤壶(Chirona amaryllis)、白条地藤壶(Euraphia withersi)等种类均是沿海污损生物群落的优势种。纹藤壶在北方的渤海、黄海海区是主要的致污种类,网纹藤壶则在东海和南海沿岸海区占绝对优势。由北往南随着纬度的降低,污损性无柄蔓足类的附着期明显延长,甚至出现全年均可附着的现象,而且其种类数量也有所增加。海水盐度和离岸距离也是影响污损性无柄蔓足类分布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长江口赤潮多发区1990年6月观测到的一次赤潮可以认为是夜光藻——中肋骨条藻交替型赤湖.纵观整个赤潮发育过程,夜光藻和中肋骨条藻交替成为优势种,其中夜光藻最大密度为3.49×10~6ccll/mm~3.多发区海域基本上为正规半日潮,与潮汐呈相似波动特征的环境要素有盐度、DO、pH 和 SiO_3-Si.赤潮发生时,表层水体营养盐有不同程度消耗,其中 NO_3—N、NO_2—N、PO_4—P 和SiO_3—Si 的最大降幅分别达10、6、3和3.5倍.此外,在中肋骨条藻赤潮阶段,水体 DO、pH 值升高、盐度下降,而且当赤潮消亡后很快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浙江中、南海域的赤潮和赤潮生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002年至2004年浙江中、南海域赤潮发生的连续监测分析,表明浙江中、南海域的赤潮高发期集中在每年的4月至7月,近年来赤潮发生规模和频率呈上升趋势.2003年5月在南麂列岛附近海域还监测到一次伴有链状亚历山大藻的小规模有毒赤潮.本区主要赤潮优势种为具齿原甲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动汽车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阚萍 《安徽科技》2004,(7):33-34
能源短缺和大气污染是当前全球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两大问题直接威胁着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代用燃料汽车是人类解决这一危机的主要途径.基于此,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发电动汽车,日本、美国等汽车强国已经开发出一些商品化的电动汽车产品.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与国外技术水平和产业化程度差距相对较小,目前中国电动汽车的研发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一些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推出了电动汽车样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重庆南川木香主产区内根腐病的调查,结合不同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初步得出木香根腐病的发生与海拔高度、地势高低、土壤类型、耕作制度及管理水平等密切相关.在土壤含水量高、排水不畅的粘土地块,根腐病发生严重.特别是连作田,随着连作时间的延长,病害发生加重.此外,根据发病率、病情指数与木香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移栽的第2年(3年生)根腐病发病明显,建议此时进行综合防治以减少木香产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在中国海特别是沿岸带,有害浮游植物发生的赤潮已有报导。浮游植物水华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对渔业和水产养殖业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破坏,甚至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在世界许多区域也已有报导。在中国,由于海洋环境跨越三个气候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几乎整个沿岸带都受着强烈的人类活动和开发的影响,由此引起污染和富营养化日趋严重,许多浮游植物种类成为赤潮发生的潜在种类。为了了解、预测、最终控制这些有害于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和质量的有毒藻类的发生,需要有关海洋环境特征和水华的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15.
通过收集整理2001—2017年相关数据, 对我国近海海域赤潮爆发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 我国近海海域赤潮发生规律呈先增后减趋势, 2001—2005年, 近海赤潮面积和频次大幅度增加, 2006—2017年则明显减少。2008—2017年, 我国发生赤潮608 次, 引发赤潮的第一优势物种有65种。其中, 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是引发赤潮次数最多的生物, 共计106次。各海区赤潮的影响因素有差异: 渤海区赤潮面积变化主要受营养盐和总氮影响, 东海区赤潮面积和次数变化与营养盐、总氮、总磷和亚硝态氮显著相关, 南海区赤潮面积变化与污染物入海量和CODcr显著正相关(P<0.05)。为进一步减少赤潮爆发, 提出我国近海海域赤潮防治建议: 建设在线监测站点, 采取因区制宜的管控措施, 加强源头排污管理, 完善应急响应体系, 进行海洋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6.
根据广西涠洲岛附近海域发生的赤潮实况,分析2003年7月和2004年6月广西涠洲岛海域赤潮发生与海洋水文气象的关系。结果表明,涠洲岛雨季来临之前,气温、海水温度增加,海平面气压、相对湿度下降,风速减弱容易诱发赤潮,赤潮爆发后对该海域盐度影响较大。降水量的多少是影响赤潮发生的一个关键因素。海洋水文气象要素条件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启动因子。  相似文献   

17.
利用行业集中度对我国沿海集装箱港口行业的市场结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分析发现,近30年来,我国集装箱港口行业的市场结构由最初的寡占Ⅰ型发展到如今的寡占Ⅲ型,并且集中度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市场结构向寡占Ⅳ型发展.对比美国集装箱港口集中度发现,近10年来,我国集装箱港口集中度略高于美国,两国同属于寡占Ⅲ型的市场结构.但我国集装箱吞吐量是美国的3.59倍,我国前4位港口的平均集装箱吞吐量是美国的4倍,港口运输压力明显大于美国.过大的运输压力会给港口及其所在城市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边缘挑战机制的作用下,我国沿海集装箱港口集中度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和防治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它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水灾旱灾频繁,而且妨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等方面出发,探讨了我国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分析了水土流失对耕地资源、旱涝灾害、水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介绍了水土保持的一些有效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吴淑珍 《科技信息》2013,(10):202-202
本文回顾三十多年来国内ESP研究的三个阶段(1978-2010),对每个阶段ESP的发展历程进行描述和分析,并探讨目前ESP在我国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以及ESP在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赤潮是目前已知的海洋最大的生态灾害之一,它危及海洋渔业资源,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因此建立了多种预警模型综合运用的赤潮预警系统。在赤潮监控预警业务分析的基础上,集成浮标、船载快速监测、航空遥感监测、卫星遥感监测等多种监测手段,实时获取监控海区的赤潮相关各要素的状况与动态变化数据,开展赤潮监测数据的综合处理分析、评价等信息产品制作与服务技术,分析确定赤潮生消过程中的关键影响要素。该预警系统可以通过赤潮预测预报技术研究,实时或准实时地监测赤潮环境要素状况与动态变化,提供实时监测数据和综合信息,并能对重点监控区进行赤潮监控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