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排放的渔业污水先进行单胞藻的(栅列藻ScenedesnusobliquasTurp)培养,再接种培养大型蚤,对栅列藻密度的经时变化,大型蚤种群增长及水体中氮、磷、钾在培养过程中的变动作了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①悬浮栅列藻在渔用污水中密度变动状态,开始时在充气、直接光照条件下以逻辑斯谛(Logistic)曲线增长;在投放大型蚤并停止充气与直接光照后,则呈直线型下降.②大型蚤在接种进入含栅列藻的渔业污水后,在静态条件下其种群密度亦是按逻辑斯谛曲线增长.③以大型蚤间收式一次累加收获量作为种群总增长量(产出量),其累加数量及干湿重生物量数学模型均呈双对数曲线.④在间收式培养期间,大型蚤密度动态模型为一复合型指数函数.⑤渔用污水经栅列藻及大型蚤培养后再排放水体中氮、磷、钾含量分别下降了85.5%,81.14%,77.89%.本研究结果既为枝角类集约化培养技术提供了生态学理论参数,也为污水调控及资源化提出一个良好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
利用排放的渔业污水先进行单胞藻的培养,再接种培养大型蚤,对栅列藻密度的经时变化,大型蚤种群增长及水体中氮,磷,培养过程中的变动作了测定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标准方法检测实际生活污水水样时经常会出现氨氮(NH3-N)浓度大于总氮(TN)浓度的不合理现象,本研究探讨了生活污水水样中悬浮物(SS)浓度及过滤处理方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S浓度与标准方法测定偏差呈正比,原水样和0.45 μm膜过滤处理的水样TN浓度测定结果与实际偏差高达11.1%,滤纸与0.45 μm膜过滤处理的水样NH3-N浓度测定结果与实际偏差高达31.4%。此外,标准方法和改进方法的测定偏差与SS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经验校正方程的提出减少了SS带来的测定误差。因此,采用标准方法检测生活污水水样TN和NH3-N浓度前建议使用0.45 μm滤膜过滤预处理,或采用本研究提出的经验校正方程进行校正,以提高标准方法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生态修复器”和藻菌混生系统以及水生植物等措施,使已污染水体的COD降解85.9%,NH3-N降解92.1%,磷,挥发酚分别降解73.5%,85.9%,藻细胞总数下降59.7%、种类增加1倍,原生动物从1种发展到12种,试验后期出现鱼类,水生物多样性得到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和pH值均达到我国地面水卫生标准,从而为水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网站发布的2013年1月?2015年9月上海市空气污染监测结 果,对PM2.5、PM10、O3、NO2、SO2、CO共6种污染物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海空气 污染物PM2.5、PM10、O3、NO2、SO2、CO浓度在逐年降低,显现出近年来上海空气污染治理初见成 效;在每年的12月前后或冬季,PM2.5、PM10、NO2、SO2、CO浓度最高,在每年的8月前后或夏季浓 度最低;O3浓度在每年的12月或冬季最低,7月前后或夏季最高;PM2.5、PM10、NO2、SO2、CO与O3之间的互为消长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6.
对白魔芋实生种子分别进行4℃层积、室内常温层积和25℃层积处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内源激素的质量比,并结合发芽试验,探讨种子中内源激素质量比的变化与其休眠萌发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种子经层积处理后发芽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以25℃层积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② 3种层积处理的种子中IAA,GA3,ZT质量比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层积末期其质量比均高于对照,而ABA与之相反,ABA质量比呈现“V”型变化趋势;所有激素均在层积40~60 d时出现峰值.③ 3种处理的种子中ωIAA/ωABA,ωGA3/ωABA,ωZT/ωABA比值均呈倒“V”型变化趋势,可见,在层积处理40~60 d时,促进萌发的激素质量比较高,而抑制萌发的激素ABA质量比较低.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磷酸化处理对多肽结合钙能力的促进作用,以蚕蛹多肽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种类和添加量的磷酸化试剂对其进行磷酸化改性,再与CaCl2反应制备蚕蛹多肽结合钙复合物,并对样品进行钙和磷含量测定、磷酸化位点检测、红外光谱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Na3PO4、NaH2PO4、(NaPO3)6 3种试剂可与蚕蛹多肽发生磷酸化反应,改性后蚕蛹多肽结合钙含量可从145.12mg/g提高至202.32mg/g ;不同种类磷酸化试剂处理对多肽的结合钙能力无显著性差异,但磷酸化程度对肽结合钙能力有较大影响;多肽结合钙复合物中钙含量随磷酸化试剂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当采用质量分数为0.50%的NaH2PO4时,改性后蚕蛹多肽结合钙含量达到最大值。红外光谱和磷酸化位点检测表明:NaH2PO4处理可使蚕蛹酶解产物中的17种肽段被磷酸化,增加磷酸化位点22个;肽段主要通过与丝氨酸和苏氨酸上的—OH反应接入磷酸基团。研究表明,磷酸化改性方法可显著提高多肽结合钙能力,希望为高效的补钙制品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亚铁(Fe2+)分别联合次氯酸钠(NaClO)、过硫酸钠(Na?S?O8)和过氧化氢(H2O2) 3种氧化剂处理某原油浸染土壤的热脱附废水,考察了pH值、Fe2+投加量、氧化剂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处理效能的影响。Fe2+/H2O2和Fe2+/ Na?S?O8均能有效去除热脱附废水中的典型污染物——石油烃物质,去除率分别达到100.0%和97.8%,但Fe2+/H2O2体系对化学耗氧量(COD)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Fe2+/Na?S?O8。Fe2+/H2O2可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而Fe2+/NaClO和Fe2+/Na?S?O8仅是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中间物质。多元变量分析结果表明,pH值和氧化剂投加量是影响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Fe2+/H2O2处理热脱附废水的吨水处理成本较高,但是综合效果最好;Fe2+/Na?S?O8处理成本次之,但无法彻底降解COD;Fe2+/NaClO成本最低,但对有机物去除效果最差。综合去除效果和经济因素考量, Fe2+/H2O2体系更适用于处理热脱附废水。  相似文献   

9.
光催化剂TiO2在污水有机物降解中有着巨大优势,但由于对光的利用率过低,需要在TiO2的基础上进行掺杂来改善其光催化性能。本研究利用稀土镧元素对TiO2进行了掺杂分别制备了LaVO4/TiO2和La(NO3)3/TiO2复合光催化剂,并将它们应用于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反应,证实了LaVO4对TiO2的光催化效果有较明显的增强作用。另外还研究了不同pH条件制备和不同掺杂比例的LaVO4/TiO2光催化效果,pH在10.56左右制备出的LaVO4和掺杂比例为5%的LaVO4制得的LaVO4/TiO2复合光催化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控制城市生活污水排水管道中由厌氧微生物而产生的H2S所引起的恶臭味,应先对产生恶臭味的H2S气体进行监测,了解污水排水系统H2S的产生特性.对学生宿舍区、居民区和餐饮区中3个检查井的H2S溢出浓度进行现场监测,其结果通过Boltzmann函数的拟合回归分析以及正态分布的P-P图预测,表明城市生活污水排水管道中H2S的溢出与时间具有较大的相关性,随时间的变化符合二项式时间曲线估计的回归;其溢出浓度近似服从于正态分布;在同一天里,随着流速增加,H2S浓度越高;不同污水中H2S的浓度明显不同.这些特性为城市污水排水管道中所产生的H2S而引起的恶臭味的控制与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碱土金属碳酸盐(CaCO3)进行非均相催化乙醇胺(MEA)-CO2吸收试验。催化剂质量为0.0~25.0 g,吸收剂浓度分别为1.0,3.0和5.0 M(mol/L)。在试验基础上,运用图解法开发MEA溶液吸收CO2动力学模型,验证催化剂的有效性。运用积分法处理试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适用于0,1,2级反应速率方程。经验证,在胺转化率XA<0.80时,MEA-CO2反应符合1级反应速率方程。通过简要评估CaCO3的催化效果,发现其可将2级非催化反应速率常数kZ提高至原来的1.1~1.8倍。因此,CaCO3是一种能够有效促进MEA-CO2相互作用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桔黄假单胞菌JD37是一株兼具植物促生与生物防治的根际促生菌,LaCl3是一种稀土元素.从植物生长和土壤生物活性两方面研究JD37与LaCl3联用效果.结果表明:联合处理对菠菜的促生效果优于单独接种JD37或浇灌LaCl3溶液.30天时,联合处理菌体定殖数量高于单独接种JD37菌株,根际土壤和根内的菌体定殖数分别为5.00×104cfu/g和7.63×103cfu/g.菠菜总叶绿素含量在联合处理后达2.73mg/g.土壤酶活性检测发现,联合处理均能显著提高4种土壤酶活性,对土壤纤维素酶的活性增加效果最显著,与单独接种JD37或浇灌LaCl3相比,土壤纤维素酶活性提高了66.08%和70.93%.联合处理高效维持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微生物数量为1.34×107cfu/g和4.73×106cfu/g.本实验旨在为JD37联合LaCl3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制备具有优异自清洁功能的耐久性水基超疏水涂层,以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n-dodecyltrimethoxysilane, DTMS)为有机改性物,通过一步法在纳米TiO2表面嫁接长链烷基官能团得到超疏水TiO2/DTMS涂层。分析了TiO2涂层及TiO2/DTMS涂层的表面润湿性、形貌和化学组成,并对所得超疏水TiO2/DTMS涂层的自清洁性能、机械及化学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超疏水TiO2/DTMS涂层表面水接触角(water contact angle, WCA)达到159°;以亚甲基蓝粉末作模拟污染物,涂覆有超疏水TiO2/DTMS涂层的玻璃具有优异的自清洁性能;经机械磨损(10 min)、酸碱液(pH=1、3、5、7、9、11、13)浸泡、高低温(−20、30、60、90、120、150 ℃)处理后超疏水TiO2/DTMS涂层的WCA仍大于150°,表明其具有优异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可用于室外防污,如建筑物外墙、玻璃、太阳能电池板等。  相似文献   

14.
 污水再生利用是解决水资源与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采用微藻深度处理污水并生产生物质能源是一大热点。针对市政污水深度处理,以活性污泥为固定化细菌,采用小球藻和栅藻,分别比较了固定化藻菌、固定化微藻,以及悬浮态微藻在藻体生长、污水脱氮除磷和微藻产油方面的差异,拟实现对市政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同时实现微藻油脂的诱导富集。结果表明,固定化藻菌对氮磷的去除效果优于固定化微藻和悬浮态微藻,且固定化藻菌中微藻油脂质量分数最高。当市政污水NH4+-N 和PO43--P 的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25 和3 mg/L 时,固定化栅藻菌培养4 d 后能够完全去除水体中的氮磷,而固定化藻菌中小球藻的油脂质量分数可达到16.5%。  相似文献   

15.
利用简易溶剂热—球磨法制备了n型半导体Bi7O9I3,并对其组分、光学性质、电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球磨使粉末材料的颗粒尺寸减小、带隙略微变宽,产生的光生电子和空穴更容易迁移和分离,这都有助于增强体系的光催化氮氧化物(NOx)的去除能力。在可见光照射下,溶剂热—球磨法制备的Bi7O9I3可去除体积分数40%的NO,明显高于溶剂热法制备的Bi7O9I3的活性。物种捕捉试验表明,光催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超氧自由基和空穴,据此初步推测了Bi7O9I3的光催化机制。重复试验表明,溶剂热—球磨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和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采集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A/O工艺回流活性污泥作为污泥样品,利用SBR反应器,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在低碳源下,培养和驯化反硝化除磷菌。第一阶段采用厌氧/好氧/沉淀/排水的运行方式10周期,第二阶段采用厌氧/好氧/缺氧/好氧/沉淀/排水运行方式40周期。反硝化脱氮除磷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经培养驯化得到的反硝化除磷菌处理低碳源废水,PO43-P的去除率达96%,出水浓度稳定在0.4mg/L 以下;NH4+-N去除率达78%,出水浓度稳定在3mg/L 以下;COD的去除率达86%,出水浓度稳定在20mg/L以下;表明采用SBR反应器进行反硝化菌的培养驯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电催化氧化法处理亚麻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自制的Ti/SnO2-Sb2O3/RuO2/Ce和Ti/SnO2-Sb2O3/α-PbO2/β-PbO2为阳极,采用掺Ru活性炭颗粒作电极间填充剂的三维电极法,电催化氧化处理经预处理后的亚麻废水.研究了填充剂的用量、支持电解质种类和浓度、体系温度、槽电压、电解时间等因素对废水化学耗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反应条件.经先Ti基RuO2类电极,后Ti基新型PbO2电极的连续电解处理后效果为:COD,BOD5质量浓度均达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NH3-N质量浓度达一级排放标准,亚麻废水COD总去除率为97.4%,电催化氧化阶段COD去除率达93.6%.  相似文献   

18.
采用Ca(OH)2和Na2CO3(摩尔比1∶1)为激发剂制备碱矿渣-粉煤灰混凝土,分别研究碱当量和粉煤灰掺量对ASFC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内钢环应变、环向拉应力和抗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开裂系数ζt(t)和抗裂性能评价指标Acr(t)表征ASFC的抗裂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碱当量的增加,ASFC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碱当量较小时(4%和6%,除特殊说明外,文中均为质量分数),ζt(t)Acr(t)基本不变,继续增大至8%和10%时,二者明显增大,抗裂性能明显降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ASFC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粉煤灰掺量为20%时,ζt(t)Acr(t)明显下降,抗裂性能提高;继续增大粉煤灰掺量至40%,ζt(t)Acr(t)变化不大,抗裂性能没有明显提升. 碱当量为6%,粉煤灰掺量为20%时,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9.
可注射生物活性陶瓷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能够促进成骨分化和血管生成。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 HA)是人骨的主要成分。采用微流控技术,成功制备出粒径480 μm的均一硅酸钙(CaSiO3, CS)微球,并以其为前驱体,在磷酸三钠(Na3PO4)水溶液中进行24 h水热转化处理,得到具有纳米线结构的含硅羟基磷灰石微球(Si-nHA)。该纳米线直径约100~200 nm,长度约1~2 μm。Si-nHA微球比表面积为7.78 m2/g,远高于纯HA微球的比表面积(0.08 m2/g),高比表面积使得Si-nHA微球具有更加优异的蛋白负载和缓释性能。同时,Si-nHA微球释放的硅(Si)离子能显著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的增殖,以及相关成骨(OPN,OCN)和成血管基因(ANG-1)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Si-nHA微球在微创骨修复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以大型蚤为受试生物,某造纸废水处理厂的处理单元水样为对象进行了毒性试验,对造纸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毒性大小及变化进行调研,为造纸废水的生态风险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参数。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原水的各个处理单元中,进水和一期初沉池出水的24 h半致死浓度(24 h-EC50)分别为16. 02%和17. 35%,经过初沉池的初步物理化处理,毒性降低有限;二沉池出水和深度出水24 h内不会引起大型蚤的死亡。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毒性大小为:进水>初沉池出水>二沉池出水>深度出水。经过处理后出水毒性明显变小,但是仍然具有生物毒性,对大型蚤的繁殖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