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旨在引导新时期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和谐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人生价值取向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本文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以及如何加强引导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提出若干建议,以引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青年与人之间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青年既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具有人的一般本质,又具有不同于人生其他阶段的特殊本质,这也是青年区别于其他人生阶段的根本所在。对于青年本质的研究,必须从人的一般本质出发,再结合青年的特殊阶段研究其特殊本质。  相似文献   

3.
纵观池莉八十年代末期王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其对人生的思考、生存的把握有一个过程。早期作品展示的是受动性的人生模式,表现出知足能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近期作品展现的是主动性人生模式,表现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中透视出池莉对现实人生的理性把握和生存理想.  相似文献   

4.
辛弃疾是我国南宋时代一位杰出的爱国志士,人生道路跌宕起落,其人生领悟丰富深刻。他将自己的人生抱负与时代课题结合起来,确立起以恢复失地实现祖国统一为己任的人生目的,明确否定以功名利禄为终极目标的人生价值观,以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现点来看待生死、贵贱、贫富等人生问题,并形成以积极用世、旷达自适、宁折不弯、真情待人为主要特点的人生态度,达到了封建士大夫在人生哲学思想方面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庄子美学的本质是人生美学,是建立在庄子哲学基础“道”之上的一种指向人生对个体生命进行终极关怀的美学。因此,“道”是其人生美学的基础和核心。以“道”的人生审美精神为轴心,研究、剖析了达“道”者形象的美学象喻。这些形象群诠释着庄子对美的认识和追求,蕴涵着庄子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审美感受。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庄子将自己对审美境界的体认与追求融入到形象体“道”的心灵状态的描绘中。  相似文献   

6.
诗歌应当反映广阔的现实生活,着重抒写当代社会人们的内心世界,内在情愫,其基调应当是积极进取的;诗歌应该把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写给人看。使其成为促进人生的手段;诗歌创作应力求更多的心灵的沟通,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7.
徐青 《世界知识》2014,(1):62-63
晚年在台的宋美龄,在时运不济之下,其个人生命中充斥着诸多的忧郁和无奈。这样的人生际遇,以历史的脉络而言,源于个人立场、理念与时代潮流的相悖;从个体的人生轨迹观察,其以“第一夫人”的身份卷入蒋介石身后的政治权斗漩涡,更昭示了依附而非掌控权势的女人的宿命。  相似文献   

8.
本课教材选自初中一年级思想品德课。 教学设想 品德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积极提供条件,创设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发展,于活动中体验、探究、感悟,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激发其内心对真善美理想的向往和追求,积极主动地去正视人生、体验人生、探索人生,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生活、进行道德修养、有效调控情绪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血色浪漫》是都梁的一部优秀作品,讲述了钟跃民、郑桐、周晓白、秦岭等一批青年人独特的和社会时代相联系的人生经历。文章从钟跃民形象分析着手,通过其人生经历来揭示其独特的具有“血色浪漫”特征的个性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如何批判继承旧传统、旧文化,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值得人们深思。尼采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精神的代表,对旧世纪、旧道德、旧文明进行了犀利的批判,对现代文明的缺陷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本文从人生学的角度评述了尼采的基本人生思想,着重挖掘其积极进取、奋斗开拓、勇于创造、不断超越的思想精华,以求给予现代人生以启迪。  相似文献   

11.
中唐时期,六祖惠能的曹溪“顿悟”法门“明心见性、直指人心”,成为中国传统写意绘画的重要核心基础,曹溪禅绘亦由此产生、形成。禅法思想的融入,使中国文人画逐步走向意境绘画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韩贞是王艮、王襞的弟子,泰州学派的重要传人。受王艮、王襞禅学思想特别是王襞的禅学影响的影响,韩贞虽然从学泰州后弃佛归儒,甚至对佛教有所批评,但他一生也没有脱离佛、道的影响。韩贞修的禅是儒禅,也是吸收了佛道修行方法的综合之禅。韩贞强调内悟、静修,主张无说为妙,所以他修的禅也是一种哑禅。  相似文献   

13.
岭南是佛教从海路传入中国的"第一站"。广州曾是中国早期三大译经中心之一。《六祖坛经》诞生于岭南。岭南在历史上高僧云集,岭南佛教禅宗传续不断、生机勃发。岭南也是南禅向外传播的始发港。因此,岭南对中国佛教发展的意义重大,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在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里可以清晰地发现诸多的"佛教、禅宗"思想痕迹,佛禅成为川端文学作品的思想基础。川端康成将艺术的美感同深邃的佛禅思想相结合,利用艺术与宗教精神上相通的因素服务于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形成他独特的人生态度和创作个性,表现出独特的东方审美韵味,提升了川端文学的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传统佛学,禅学完成了两大转变,第一是由义学走向心学,第二是由出世走向入世。这两个转变彻底改变了传统佛学的发展方向,但其整个过程又显得顺理成章,符合佛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其中,禅学特有的思想方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意义重估。一方面,在生命主体和世界的关系方面,禅学坚持了传统佛学强调意义把握的基本走向,并且贯彻得更为自觉、彻底,最终确立了主体在意义把握中的本体地位,突破了传统佛学非本体化的哲学倾向。另一方面,禅学也更为彻底地坚持了般若扫相的中道方法,最终完全肯定了现实世界和人生的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将现象学同禅宗美学放在一起,现象学的"直观出本质"与禅宗的"顿悟"有惊人的相似.重新认识禅宗美学的异质特性,我认为禅宗美学不仅具有能使人在超脱之后形成崇高人格品质,还认为禅宗美学就是一门关注人的科学,追求自由的人的科学.其最大特征是突出主体,关注主体,追求主体的自由,张扬自我.事实上,一部禅宗美学为人的自由境界的诞生和追求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系统梳理王维山水诗作与禅学观念相共鸣现象的基础上,从创作手法入手,剖析了现量观与白描手法的关系;从写作技法入手,阐述了妙悟与平实的文字、六识互通融情寓景的关系;从写作态度入手分析了精思、独坐与超脱高雅、清幽寂静意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禅宗禅义幽深玄妙,为达到启人顿悟的目的,语言运用中广泛使用模糊语用策略。模糊语用策略具体表现为五种类型。模糊语用的言语行为中,就言内之意Z和言外之意A的关系而言,其具有常规意义的不可推导性。  相似文献   

19.
禅宗既反对北方民间对释迦牟尼的狂热崇拜和偶像化,也反对南方士大夫崇尚义理,苦研佛经的教条化。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指出了“见性成佛”的佛教发展新方向。禅宗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早期印度式坐禅,中期中印融合的参禅,后期中国化的悟禅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禅宗思想与诗歌一直有着很深的因缘关系.禅宗思想传入日本后对日本文学,特别是日本俳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俳句蕴涵着自然空灵、清幽闲寂、凝炼含蓄的禅宗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