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含多个抗性基因的聚合品种和单个抗性基因的近等基因系对云南省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抗性差异.基因聚合品种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抗性达到高抗至免疫水平,病斑长度比单基因品系明显缩短,表明聚合抗病基因提高了水稻品种的抗性.单个抗性基因的近等基因系对这些菌株的抗性均不高,对我省生产中的主要白叶枯病菌株多表现为中感;这一研究结果为培育具有持久抗性的品种提供了新思路,它在实践应用方面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云县2000年示范水稻品种多样性混栽2100亩综合效益明显,笔者通过对该示范不同混栽组合与对照的产量比较和效益分析,充分肯定水稻生物多样性品种混栽这一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技术先进性和成熟性,并初步总结出适宜云县低热坝区示范,推广的水稻混栽品种,以期为水稻生物多样性品种混栽推广成效率的提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水稻对白叶枯病菌抗性与活性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 3种水稻白叶枯病菌和 4个抗、感水稻品种为样品 ,研究了水稻对白叶枯病菌抗性与白叶枯病菌细胞保护酶以及氧自由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接种 15d的水稻SOD、POD显示活性 ,而CAT无活性 ;用水稻叶片酶解液培养 3种病原菌 ,菌体显示SOD和CAT活性 ,但未测出POD活性。抗、感水稻对白叶枯病菌的影响不同 ,感病水稻使病原菌SOD和CAT活性升高 ,抗病水稻使白叶枯病菌SOD、CAT活性降低。而抗、感水稻对白叶枯病菌氧自由基的影响 ,正好与对酶的影响相反。  相似文献   

4.
水稻抗瘟育种优选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Magnaporthegrisea防治的生产实践证明 ,化学防治虽能发挥一定的控制作用 ,但在病害流行年份 ,感病品种即便多次施药防治也难有效 ,只有利用抗性品种防治稻瘟病才是最经济、最有效和最安全的措施。然而 ,抗性品种连续使用 3~ 5年 ,品种的抗性“丧失”而感病化。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变异 ,因此 ,抗瘟育种不是一劳永逸 ,而是需要育种不断创新。迄今为止 ,鉴定水稻品种的抗瘟性 ,在稻瘟病选择压力大 ,且病菌群体遗传具有多样性的病圃中进行 ,则是最有效、最可靠和最经济的手段。在病害生态压力下 ,以病圃作为抗病育种基…  相似文献   

5.
生物育种技术快速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引起全球关注。本文从自然界基因转移和物种进化等方面进行了有关转基因争议方面的释疑。提出要根据生物遗传育种的研究条件、改良作物、改良性状等方面的需要,协同发展不同层次的生物育种技术,培育出抗逆优质高产品种。最后根据物种抗性竞争进化的原理,建议要科学利用生物多样性和农艺措施防治作物病虫害,减少环境污染,保障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6.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由细条病菌物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oc)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是我国南方稻区的主要病害.为了探明水稻对细条病的应答机制,我们应用双向电泳联用质谱技术,研究了水稻品种明恢63在水稻细条病病菌侵染后不同时期的全蛋白变化,并对差异蛋白进行了鉴定以及分析归类.共鉴定出17种表达上调的蛋白和10种表达下调的蛋白,这些蛋白参与了水稻对细条病侵染的信号识别及防卫应答,其中包括信号转导类蛋白、防卫相关蛋白、代谢相关蛋白和参与蛋白质合成的蛋白等.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已克隆的部分稻瘟病抗性基因在上海市主栽水稻品种以及新培育的水稻品系中的分布,选取22份水稻为材料,利用分子标记检测技术,对10个已被克隆的抗稻瘟病基因进行基因型鉴定及分析.结果表明,22种水稻均含Pi36、Pi37、Pi-d2、Pib抗性基因,而Pi-kh、Pi9、Pi2、Pi-ta、Pikm抗性基因在22种水稻中分布各有不同,所有被测水稻中均不携带Pi25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8.
西瓜枯萎病抗性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针对枯萎病菌对西瓜幼根的侵染过程进行研究,对西瓜感病、抗病品种受感染后细胞学特征变化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枯萎病菌多从根部受损部位侵入,穿过薄壁组织后进入维管组织,在菌丝体生长处,薄壁组织多坏死,木质部导管中相继出现侵填体及-些灰褐色物质,并发生管壁加厚现象,在筛管中筛板加厚形成胼胝体这种现象在感病品种与抗性品种中都能见到,但在抗性品种中发生更早、频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金大强  赵志敏 《汉中科技》2010,(2):24-24,27
通过对勉县杂交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水平分析,感病和高感病品种占72.1%,充分说明高感品种在种子经营上占比例较大,是造成水稻稻瘟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建议种子经营商在引种和经营中严格按照品种审定公告,了解品种抗性,坚持试验、示范、推广“三步”原则,坚持守法经营,做好售后服务,避免自然灾害风险和经营风险,是农业生产安全用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刘洪梅 《遵义科技》2006,34(2):9-10
近年来,遵义县范围内的水稻品种呈现新老交替的趋势,由于近几年自然气候恶劣,为了筛选出在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下高产优质、抗性强,生育期适宜的优良水稻新品种,2005年在遵义县龙坑镇八里村前进组进行了6个品种的新品种品比试验。  相似文献   

11.
正我校生命科学学院荆胜利博士2017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克服水稻抗性基因BPH15的褐飞虱效应子研究,项目编号:U1704111.褐飞虱是一种重要的水稻害虫,它可以直接取食或间接将病菌和病毒传递给水稻,给粮食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严重威胁着我国粮食持续丰收.目前,对褐飞虱的防治主要采用喷洒化学杀虫剂和种植抗性水稻两种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植物     
(1 )转基因水稻针对褐飞虱严重危害我国水稻包括杂交水稻的情况 ,在国家“863”九五计划项目、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项目的资助下 ,我们同湖北省农科院合作 ,将稻飞虱抗性基因成功地导入我国粳稻品种中 ,提高了粳稻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 目前 ,正同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合作 ,将该项技术拓展到我国杂交水稻和超级稻领域 ,运用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有效控制水稻褐飞虱危害 ( 2 )转基因油菜杂交油菜的推广应用是我国油菜生产上主要的增产措施之一 ,但杂交油菜种子纯度不够和蚜虫抗性不强严重制约了杂交油菜的大面积推广 我们与四川大…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ASD7、IR36、JX89、Mudgo四个抗褐飞虱水稻品种及感性品种TN1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羧酸酯酶活力的影响.两种稻飞虱在各供试的抗性水稻品种上的羧酸酯酶活力均低于在感性品种TN1上的羧酸酯酶活力.在抗性水稻品种上,白背飞虱的羧酸酯酶活力只在Mudgo上低于褐飞虱,而在其余3个抗性品种上均较褐飞虱高.结果表明,抗褐飞虱水稻品种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羧酸酸酶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对褐飞虱的抑制作用显然要大于对白背飞虱的抑制作用.供试水稻品种的这种低抑制作用,可能会导致白背飞虱持续取食抗褐飞虱的水稻品种,从而致使其在这类品种种区植内种群数量上升.  相似文献   

14.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由细条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Xooc)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是我国南方稻区的主要病害.为了探明水稻对细条病的应答机制,我们应用双向电泳联用质谱技术,研究了水稻品种明恢63在水稻细条病病菌侵染后不同时期的全蛋白变化,并对差异蛋白进行了鉴定以及分析归类.共鉴定出17种表达上调的蛋白和10种表达下调的蛋白,这些蛋白参与了水稻对细条病侵染的信号识别及防卫应答,其中包括信号转导类蛋白、防卫相关蛋白、代谢相关蛋白和参与蛋白质合成的蛋白等.  相似文献   

15.
谭福亮 《遵义科技》2010,38(4):25-27
近年来,遵义县范围内的水稻品种呈现新老交替的趋势,由于近几年自然气候恶劣,为了筛选出在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下高产优质、抗性强,生育期适宜的优良水稻新品种,2009年在遵义县新民镇新民居玉丰组进行了6个品种的品比试验。  相似文献   

16.
陈洪宇 《遵义科技》2007,35(4):32-33
近年来,遵义县范围内的水稻品种呈现新老交替的趋势,由于近几年自然气候恶劣,为了筛选出适宜遵义县新民镇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下高产优质、抗性强,生育期适宜的优良水稻新品种,2005年在遵义县新民镇惠民村官田坝组进行了优良水稻新组合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7.
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水稻条斑病菌是水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种下的2个致病变种,其侵染水稻的途径、定殖部位和引起的症状明显不同。本文采用平板法和毛细管法分别对2个病菌的基本表型和趋化性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剪叶接种法和压渗接种法,检测了它们在水稻日本晴Oryza sativa L.japonica品种上的致病性。结果表明,2个病菌在部分检测指标上保持一致,均能形成隆起的黄色菌落,能合成相当数量的胞外多糖和胞外淀粉酶,对蔗糖、多种氨基酸、水稻提取物的趋化反应一致。然而,两菌在胞外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分泌、运动性,以及对葡萄糖、木糖、果糖、柠檬酸、多种植物激素趋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根据生物问遗传学原理,分析了26个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对15个叶锈菌系的抗性状况,抗性最好的品种是徐州174,毒力频率为33.3%,毒力频率低于60%的仅有百农64、徐州8697等7个品种,2号和3号叶锈菌系的抗源品种最多,有22个,而14号和15号叶锈菌系无一抗源品种。总之,供试品种的抗叶锈性较差。  相似文献   

19.
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是动物体内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的第一个酶,克隆水稻害虫褐飞虱的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基因,及研究其在褐飞虱与水稻互作中的表达变化,将为科学防治褐飞虱提供新的线索。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克隆了褐飞虱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51kDa亚基基因的cDNA片段,并进行了序列测定;使用NoRhem杂交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对两种不同抗性水稻的分子反应。分子杂交结果表明,在取食抗性水稻品种B5后,褐飞虱的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51kDa亚基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取食感虫水稻TN1后,该基因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以3种水稻白叶枯病菌和3个抗、感水稻为样品,研究了水稻—白叶枯病菌互作中过氧化氢酶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接种15d的水稻CAT无活性,CAT同工酶电泳也未显示酶带,对照组CAT则显示活性;在NB培养基中生长的白叶枯病菌显示CAT活性;用水稻酶解液培养了3种病原菌,菌体显示CAT活性,抗、感水稻对白叶枯病菌的影响不同,抗病水稻使病原菌CAT活性降低,感病水稻使CAT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