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3603工作面开采的3号煤层厚度大、瓦斯涌出量高、采面瓦斯容易超限等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分析确定了覆岩冒落带、裂隙带发育高度及最佳瓦斯抽采区域,提出采用低、中、高三种抽采钻孔对裂隙瓦斯进行抽采,并进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3603综放工作面开采后最佳瓦斯抽放区域为顶板上覆35~55m,采用低、中、高抽采钻孔抽采裂隙瓦斯后,采面上隅角、回风巷瓦斯浓度降低至0.6%、0.5%以内,确保了厚煤层综放开采工作面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金能煤业分公司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3132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且瓦斯来源主要是采空区及邻近煤层卸压瓦斯。本文以金能公司3132综采工作面为例,阐述了金能公司高位钻孔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原理、钻场布置工艺、钻孔抽采参数优化选取及现场试验过程,分析了采空区瓦斯抽采参数随时间变化规律及高位钻孔现场应用效果。现场试验表明,高位抽采钻孔抽采采空区瓦斯效果较为明显,瓦斯抽采浓度最大为43.1%,平均为35.0%,瓦斯抽采纯量平均为8.35m3/min,瓦斯抽采率平均达到34.6%,工作面回采期间回风流瓦斯浓度降到0.36%,使综采工作面回风巷瓦斯浓度及上隅角瓦斯浓度超限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3.
在瓦斯治理过程中,根据111304综采工作面刀把式的布置特点,结合煤层瓦斯赋存、瓦斯涌出情况进行分析,对工作面采空区瓦斯采取不同抽采方式,对工作面西段刀把回采阶段采用上风巷顶板倾向钻孔对采空区瓦斯进行抽采,在工作面东段正常块段采用高抽巷对采空区瓦斯进行抽采。本文主要分析了两种瓦斯治理方式,保证了工作面安全回采,实现了采空区瓦斯治理效果,为类似条件下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春光 《河南科技》2013,(14):28-29
为有效防治受邻近工作面瓦斯涌出影响产生的综放工作面瓦斯超限事故,以安阳主焦矿为例,采用专用钻场与工作面上安全口及上隅角埋管抽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瓦斯抽采。结果表明,经过5个月的现场试验,单个钻场有效控制范围为200m,平均单孔流量0.482m3/min,瓦斯浓度在90.6%~50.12%之间,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控制在0.7%以下,有效地解决了综放工作面瓦斯超限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申家庄煤矿2303工作面瓦斯进行治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对工作面瓦斯来源进行分析,确定主要瓦斯涌出源为采空区瓦斯。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瓦斯富集区域,提出高位钻孔抽采技术和采空区埋管抽采技术措施,并进行了工业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治理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问题,对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及其来源进行分析。同时,为解决原瓦斯治理措施顺层钻孔抽采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U+I型通风和高抽巷瓦斯治理方案。现场实践表明:工作面回风巷和尾巷瓦斯浓度达到工作面管理要求;高抽巷瓦斯抽采纯量随工作面推进逐步增加,呈现小幅度的波动现象,瓦斯纯量最高达到121.61m3/min,工作面瓦斯得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7.
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是上隅角及工作面瓦斯超限治理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新安矿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影响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效果的关键性因素,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现场抽采试验研究了高位瓦斯抽采钻孔终孔的合理层位。研究得出:高位钻孔终孔合理层位应落在距煤层顶板15~28.1m,距风巷巷帮距离应控制在30.6~44.5m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吴昕 《河南科技》2006,(2):36-36
平煤四矿丁5-6-19200工作面属高瓦斯突出危险工作面,为预防各类瓦斯事故的发生,先后采取了在风巷安装FSD-2×18.5型抽出式风机抽排上隅角瓦斯、每隔80m一个高位钻场抽放等一系列综合防治瓦斯措施,因煤层透气性极差瓦斯难以释放等因素影响,效果不佳。为缩短打钻时间,确保打钻时瓦斯不超限,该面采取了利用防突措施孔在工作面内进行瓦斯抽放。一、工作面概况该工作面位于丁九采区西翼下延最下部,为西翼最后一个工作面,地面标高240~360m,工作面标高-511~-444m,回采工作面垂深684~842m,机巷可采走向长841m,风巷832m,采长159m。受通风路线长…  相似文献   

9.
<正>矿井防治瓦斯治理工作是煤矿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高突矿井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需进行高位裂隙钻孔抽放,而高位裂隙钻孔抽放也是工作面瓦斯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高突采煤工作面过高位裂隙钻场期间瓦斯治理技术,对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一、注水钻孔位置布置义安矿FD003工作面注水方式采用巷帮双向长钻孔注水为主(工作面浅孔注水为辅)。工作面总长135m,上、下巷帮注水孔深度设计为65m,在工作面中部留下5m空白带;注水孔参考湿润半径为5m,上、下巷注水孔间距为10m,瓦斯预抽巷间注水孔间距为12m;巷帮注水孔距离切眼、瓦斯预抽巷  相似文献   

11.
<正>瓦斯治理是煤矿工作面安全回采的重要保障。工作面周期来压时,会带出大量上覆层老空区瓦斯,如治理不及时,会造成瓦斯积聚、瓦斯超限、瓦斯爆炸等事故,严重威胁井下人员的生命和矿井的生产安全。对采空区提前进行瓦斯抽放是解决瓦斯涌出的最有效办法,为了提高抽放效果,需要掌握老空区瓦斯量和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等参数,从而确定抽放设计。一、矿井及工作面概况任楼煤矿是皖北煤电集团大型骨干矿井,矿井自1997年投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祁南煤矿1015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在该采空区布置了遗煤自燃参数测试系统,对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等参数进行了实测,通过测试结果分析,配合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进行计算机模拟验证,在此基础上得出该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有效防止采空区遗煤自燃,此研究成果对综采工作面煤炭自然发火防控技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加科学地对煤矿采空区煤层气(瓦斯)进行开采,通过对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井钻井、完井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三开井身结构、合理的钻(完)井工艺和施工设备优化配置方案;通过对比研究,选择适用于采空区瓦斯抽采井钻井各个阶段的循环介质;通过计算,选择符合实际的空气钻井最小注气量标准;通过对气体钻井井筒压力计算,给出了井筒环空和钻柱内气体压力和流速的变化规律;并将研究的部分成果应用于现场试验,获取了有益的施工经验,对类似穿越煤层采空区的钻井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高瓦斯易自燃煤层回收矿井残的实际观察以及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并找出残采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涌出规律。当矿井逐步封闭风井或者残采工作受到采空区自燃影响的时候,要及时观察矿井压力的变化,并进行合理且系统的疏导工作,从而能够有效保证残采工作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安煤矿11240采煤工作面上巷进入厚煤区,上隅角瓦斯浓度居高不下的实际情况,为最大限度地提高采空区瓦斯抽采效果,本文结合工作面上巷正在进行的压架作业,提出了压架期间分段预埋、回采期间分段抽采的分段式预埋管路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通过合理确定管路的工艺参数和搭接长度,保证了上隅角顶部瓦斯的接续抽采。研究表明:分段预埋管路的有效抽采时间基本维持在10d左右,单管瓦斯抽采浓度稳定在25%~35%,抽采流量维持在1~1.8m~3/min,预埋管路工艺流程简单,抽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的该矿隐伏突出煤层顺层钻孔20m长距离带压封孔成套技术,提高了钻孔的抽采浓度,减小了钻孔的废孔率,增加了钻孔瓦斯抽采量,更缩短了回采工作面抽采达标时间,保证回采工作面不受瓦斯制约能够快速推进。该矿通过实践应用,建立了一整套的适用于贵州地区隐伏突出煤层顺层钻孔20长距离带压封孔成套技术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王涛 《河南科技》2013,(8):96-97
新田煤矿在首采工作面的底板瓦斯抽放巷施工抽采钻孔时,钻孔在施工过程中瓦斯大,经常发生喷孔现象,见煤段采用压风排渣工艺施工煤尘大,造成作业地点和回风系统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超限及煤尘浓度大,危及安全生产,且影响钻孔钻进度及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8.
<正>6179工作面位于吕家托矿-950首采区7煤层。里工作面长180m,外工作面长113m,工作面范围煤层赋存稳定,煤层倾角13~26°,平均19°。煤层平均厚4.1m,上采面长65m、下采面长116m。采煤工作面缩面是工作面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回撤效率,减少工作面停产时间,是一  相似文献   

19.
抽采半径是抽采方法选择、钻孔布置参数及抽采时间的重要依据,新安煤矿自建井及生产以来,仅在2009年期间由河南理工大学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测定,其所提供《新安煤矿瓦斯基础参数测试报告》中:抽采时间为30d左右时,抽采有效影响半径取1.5~1.8m。随着新安矿开采范围的不断延伸,为更准确地服务矿井生产,新安矿对东西翼采区煤层瓦斯基础参数进行了大量的测定,并选定在东翼15120下巷顺层钻孔进行抽采半径的测定工作。此次考察是对早期测定参数的验证,对新安矿的瓦斯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康秀华 《河南科技》2013,(4):67+114
为解决复合突出煤层采面回采时发生瓦斯动力灾害这一难题,在掘进期间至回采前,采取了本煤层区域抽放钻孔措施。同时在煤层中进行高压水力压裂增透措施后进行瓦斯预抽,瓦斯预抽率达到45.36%。在钻孔控制范围煤层残余瓦斯含量6.4413m3/t.控制了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灾害的发生,确保了采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