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文字产生后,中国民间故事向书面记载转移,使先秦典藉含有许多小说因素。如《山海经》中的神话,《周易》、《春秋》、《左传》中的卜梦鬼怪故事,《孟子》、《庄子》、《韩非子》、《苟子》诸子散文中的寓言,都有大量虚构的故事情节。同时,历史散文(如《左传》)和诸子散文(如《论语》)中对真实人物事迹的精彩生动地记叙描绘都为小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中国文言小说形成的标志是秦汉之际的《燕丹子》,它写燕国太子丹结好快客荆轲刺秦王的历史传奇故事。同时期,《列仙传》、《列女传》、《孝子传》、《韩诗外传》、《汉武故事》、汉…  相似文献   

2.
《史记》与《左传》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两部历史著作,为我们保留了大量的珍贵资料,中国早期女性形象的记载也大多留于此。但不论从形象塑造内容、人物塑造方法,以及各种形成原因等方面来看,二者都有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左传》作为著名的历史著作,如实地记述了发生在春秋时期的一切重大事件。关于战争,其作者不仅写战场,更阐述自己的军事思想。本文以《左传》所记载的几次重大战役为例,从七个方面对《左传》作者的军事思想作了简要的评析  相似文献   

4.
《左传》是一部严肃的历史著作,它记载了我国春秋时期二百四十多年里,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种事件,为人民提供了丰富、深刻的经验教训,意义是重大的。但是《左传》的作者不是简单地叙述历史,而是以富于文学性的笔法来描绘历史,因此《左传》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左传》的文学成就,大家较多地注意研究它的篇章结构、人物形象,细节描写以及语言运用等,而较  相似文献   

5.
龙的传说由来久远。龙渗入了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先民认为自己确是见到过龙。龙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与我国漫长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不从历代文献中寻找答案。我查阅了各种史籍,将其中有关龙的记载逐一登记,并校对了它出现的古今地域。初步归纳出如下结果:《易经》卜辞中多处提及龙。《史记》留下二龙停歇在夏朝皇帝宫庭并取下涎沫的传说。春秋时代在郑国国都洧渊有龙斗(据《左传》),相当于在今天河南新郑县某处水域,时间在公元前523年(鲁昭公十九年。)西汉  相似文献   

6.
出于《左传》之典影响深远,原因有二:(1)它自身记录了丰富历史资料,可供人们学习借鉴;(2)它的历史地位加深了人们的熟悉程度,取典时可得心应手。出于《左传》之典的应用情况:(1)取典方式多样,典形也姿态万千;(2)应用过程中含义有不同的演化情况。出于《左传》之典在现代主要以词的身分活跃在人们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第一部史传文学的杰作——《左传》,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叙述典型事件,注重矛盾冲突,留意细节描写,突出心理活动和记载富有个性的语言几个方面具体地论述了《左传》在刻画人物方面的成就,给我们以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史记·楚世家》有楚庄王“一鸣惊人”的记载,但在《左传》甚至现在的其他典籍中找不到确切的依据,因此难以通过文献考据的方法证实它的真实性。不过,将其与《史记》中其他几位春秋霸主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太史公无一例外地对《左传》的相关记载作出了有意识的改造,以更加凸现他的“内修而外强”的思想,因此,关于楚庄王的这段叙述又是合理的。同时,从上述这些历史事件中,还可发现太史公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和对人心向背重要性的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9.
出于《左传》之典影响深远,原因有二:(1)它自身记录了丰富历史资料,可供人们学习借鉴;(2)它的历史地位加深了人们的熟悉程度,取典时可得心应手.出于《左传》之典的应用情况:(1)取典方式多样,典形也姿态万千;(2)应用过程中含义有不同的演化情况.出于《左传》之典在现代主要以词的身分活跃在人们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10.
《左传》中大量梦的记载和描述,为我们展现了春秋时期一种特有的"梦"民俗文化。梦是一种无形心意民俗,它反映了人们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观察处理问题的方式。《左传》的鬼魂之梦,表达的是神对现实人生的指引;生死之梦,是人们对死亡恐惧的心理转化;报应之梦,则是对现实人生的纠正。梦对社会人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些梦呈现了春秋时期民俗生活的百态,透射出丰富的民俗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1.
先秦典籍中,由于《左传》注重记载风俗民情,从而为后人探究先秦礼制提供了宝贵资料。《左传》记录了春秋时期丧葬制度与具体礼仪,其关于治丧礼仪和殡葬礼仪的记载虽然分散于各国历史事件中却但其涉及的丧葬习俗比较丰富,呈现着"合礼"与"非礼"的交织存在。  相似文献   

12.
《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二百五十余年的四百八十多次战争事件,包含了丰富的军事思想。古朴性是其军事思想的重要特点。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决定的: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军事思想具有历史继承性;西周文化强大的向心力;《左传》是儒家经典。古朴性主要表现:“事鬼敬神”,在军事行动中伴以卜筮;进行战争要以仁为本,崇礼尚德。  相似文献   

13.
陈蕊 《科技信息》2009,(31):I0261-I0262
前辈学者与时贤对古代汉语双宾句分类问题多所论述,本文在此基础上全面分类考察《左传》中的常规双宾句,并且利用语义学研究成果,从语义类型方面分析《左传》中的常规双宾句,以期为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左传》这部历史著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二百五十余年的四百八十多次战争事件,包含了丰富的军事思想.古朴性是其军事思想的重要特点.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决定的: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军事思想具有历史继承性;西周文化强大的向心力;《左传》是儒家经典.古朴性主要表现:"事鬼敬神",在军事行动中伴以卜筮;进行战争要以仁为本,崇礼尚德.  相似文献   

15.
《左传》中 ,战争描写是最成功的篇章 ,集中体现了《左传》各方面的文学成就 ,通过“鞍之战”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作者的战争思想贯穿其中 ;以言叙事 ,分析性语言通过人物之口嵌入叙事性语言之中 ,使其叙事、记言交汇融合 ;在人物刻画上以细节刻画人物 ,表现人物性格 ,并且体现出“守礼”的时代特色 ,为我们塑造了一批光辉的人物形象 ,其艺术成就卓然。  相似文献   

16.
《左传》叙事艺术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传》的叙事艺术表现在三个方面 :(1)伏笔艺术。以小事作大事的伏笔 ,揭示大事发生的根源 ;(2 )论断艺术。在叙事中寄寓作者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评价 ;(3)跳叙艺术。故事情节大胆跳跃 ,使叙事更精练 ,关键环节更突出  相似文献   

17.
本根据《左传》、《史记》等对这段历史的记载,以史实为依据,通过对史实的考证,试图对晋重耳进行客观的评价,以揭示一个史诗式的英雄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8.
华督是<左传>记载的宋国辅佐国君的行政长官.他贪色杀人,进而杀君窃国,是春秋时代贵族阶层中残暴、骄横、淫秽、腐败的典型.今天将他作为反面教员研读论析,仍不失其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晏子春秋》研究的现状来看,有关晏子形象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总的来说大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为了深层发掘晏子的更加真实的艺术形象,本文将以《晏子春秋》中晏子的事迹为依据,借鉴《史记》、《左传》中记录的有关晏子的事迹,从中找出晏子近乎奸诈以及避世自保的反面形象,从而突出其作为一名历史人物的真实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20.
为摆脱历史叙述所惯用的全知视角,从而避免使叙事陷入呆板机械和拖沓繁冗的境地,作为最早成熟的叙事作品,《左传》开创了化实为虚的叙述手法。这种叙述技巧是一种虚化和空灵的笔墨,它巧妙地利用限知视角来调节叙述色调,从而使某些情节的叙述达到了化难为易、线索清晰的目的;同时,它还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种导源于《左传》的叙述技巧被古典小说广泛而成功地继承、师法,也得到许多小说评点家的推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