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识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实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高职院校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为例,提出高职院校要在通识教育理念下依照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高职人才培养规格,探索高职人才培养路径,构建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以适应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的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李会军 《科技资讯》2013,(29):214-214
当前工程教育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机器人技术》是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本文分析了应用型人才的特征,论述了在《机器人技术》课程中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探索了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3.
郑家佳 《科技信息》2010,(35):J0354-J0355
课程考试作为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功能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针对现有考试方式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的问题,从深入解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出发,详细讨论了课程考试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作用,并就当前考试模式对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约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高职教育课程考试改革提出几点建议。通过对课程考试进行改革,可以为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王晓蕾 《科技信息》2011,(30):237-238
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进步,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围绕培养具有技术素养的高职人才的目标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使我国高职教育办出特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从职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三个方面阐述了技术素养具备的特征,学科型的课程模式,忽视了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课程结构不够科学合理,未能体现技术素养培养目标、忽视了选修课程和隐性课程作用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技术素养养成教育视角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创新思路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以实践为导向设置高职课程、突出培养高职学生的技术能力、增强高职课程的适应性、提高课程设置的开放性和重视隐性课程和选修课的作用等五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玲玲 《科技信息》2012,(33):68-68
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原则体现的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代表了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分析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念、原则和创新点,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模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高职即高等职业教育,既不是普通高等教育,又不是普通中等职业教育。其培养出来的人才应既具有较深厚的基础科学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与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普通高等教学注重的是科学理论教育,其理论性较强。而普通中等职业教育注重的是技能的培养,实践性较强,而理论性及技术含量较低。这样就要求高职的教学要有新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本文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对高职这一新型教育模式及其相应的课程体系进行探讨。 一、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与高等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都有区…  相似文献   

7.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专业和部分非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探讨了高职教育在“2+1”人才培养模式下,课时压缩,课程教学内容精简,同时提高学生动手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要求下,电类专业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需要采用适合该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实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8.
徐春红 《高等职业教育》2009,18(2):27-28,32
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及区域饭店行业对人才需求特征,探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行业企业为依托、校企深度结合“工学交替”、“项目化教学”、“订单式培养”、“课程外包”等育人模式,构建“产学研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区域饭店行业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9.
杨喜录 《科技信息》2011,(7):I0205-I0205,I0304
建构工学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提升、促进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和可持续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积极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打破传统育人模式"重理论讲授、轻实践锻练,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滞后思维定势影响,积极探索创造性高职人才培养之路,努力走出当前高职人才培养发展"高原期",轻松步入快车道的科学有效途径。本文拟以这一理性科学思维为基础,谈谈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高职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也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发展高职教育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中电脑美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培养途径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发展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采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建立,要依托产学结合教育的优势,紧跟行业的发展,突出能力教育,创新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专业特色。本文对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为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高职教育中产品造型专业课程结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层面上,分析产品造型专业学生的文化与专业能力的现状,并从专业课程结构的改革及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等方面,阐述了高职产品造型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办学模式,着重指出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高级设计型的应用人才为目标。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着重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计算机教学是高职教学中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基本课程。本文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计算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师队伍等几个方面就高职计算机教学展开阐述,以加强学生实际上岗能力为主,注重高职学生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新的角度论述了高职高专院校的视光眼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该培养模式以当今社会需求为准绳,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汲取加拿大CBE人才培养模式的精华,成立教学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的调整、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丰富、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教材的建设、“双证书”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等措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抓“三率”的提高和追踪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等方式实施动态监控、评估人才培养的质量。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突出了以能力为中心。  相似文献   

16.
王艳伟  张巍 《科技信息》2009,(32):I0208-I0209
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学生的就业品位,学院的声誉。课程体系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核心和难点。现有的高职文秘专业课程体系,不能以市场为导向调整课程。高职文秘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以高职教育目标为出发点,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规律,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我院文秘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围绕学院办学理念。重构课程体系,形成模块化课程,强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发展为依托,以专业能力为目标,构建一个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新的文秘专业课程体系,以适应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市场需求,这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五重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能够促进高职教育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行"五重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具备成业素质、获得从业资格、培养就业创业能力,能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TAFE是澳大利亚技术扣继续教育(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的简称。TAFE课程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的TAKE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质量观。TAKE课程设置围绕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培养实用技能为主,TAKE课程模式的鲜明特色主要体现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设计、实用性的课程内容和标准化的课程形式。TAFE课程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具有一定的借鉴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沈蕴梅 《科技信息》2011,(33):1-1,16
高职教育必须构建新的课程模式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项目课程代表了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值得探索、应用、推广的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笔者以近年来探索项目课程模式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对高职平面设计项目教材的开发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曹乃志 《甘肃科技》2020,(19):59-61
新形势下研究高职教育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其根本要落到研究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注重产出的教育模式,它聚焦于学生受教育后获得什么能力和对学生能够做什么的培养。国内高职教育一直进行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成果导向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务实和现实的,符合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要求,为我国高职教育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