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粘贴碳纤维布在淮南东津渡大桥维修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碳纤维材料(CFRP)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是一项新型结构加固技术。文章介绍了淮南东津渡大桥T梁碳纤维材料加固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赵志龙  尹红霞 《科技信息》2009,(31):J0282-J0282,J0290
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加固修补混凝土结构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结构加固技术,它是利用树脂类胶结材料将碳纤维材料粘贴于混凝土表面,从而达到对结构构件补强加固及改善结构受力性能的目的。本文阐述了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特点,分析了碳纤维加固方式,介绍了碳纤维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从而进一步推广碳纤维加固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CFRP复合材料在加固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廖文 《科技资讯》2006,(25):223-224
介绍了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材料的性能、特点,在混凝上结构加固领域的应用及方法,综述了此种新型加固方法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并进一步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利用CFRP对混凝上结构加固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CFRP材料以其轻质、高强、适用面广、耐久性好、抗腐蚀等优越的性能正在为人们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4.
徐锋 《工程与建设》2006,20(5):464-465,470
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加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结构加固和工程改造中,有着其它结构加固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文章就碳纤维加固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介绍。  相似文献   

5.
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有着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近年来在土木工程加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介绍了CFRP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CFRP的材料特性,同时对CFRP在土木工程加固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的性能特点以及其补强方式、加固机理、加固施工工艺及加固技术的适用范围,分析了碳纤维加固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外贴碳纤维增强材料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设计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目前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加固混凝土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重点研究碳纤维制成织物片材粘贴到混凝土表面用于结构的补强与加固的技术特点,分析二次受力对加固结构的弯矩承载力的影响;同时对外贴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法,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对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中出现剥离破坏也进行了分析,提供了最大剥离正应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交通运输量的大幅度增长,行车密度及车辆载重的日益增加,现有桥梁中相当一部分满足不了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上的要求。因此,对桥梁结构的维修、加固和补强等领域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已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材料碳纤维加劲塑料(CFRP)的大量生产和价格的逐渐降低,用CFRP代替钢板作为外贴加固材料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试图从碳纤维的特性分析出发,论述了碳纤维加固技术在桥梁结构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挠度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碳纤维布对CFRP加固梁刚度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对碳纤维布加固后的混凝土梁的刚度进行了分析,推导出加固后的挠度计算公式,然后通过试验对该公式进行检验。通过13根不同加固形式的CFRP加固梁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公共具有一定的精确度,研究结果对今后碳纤维布在混凝土结构加固中应用的研究与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加固混凝土结构,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现已日趋成熟。目前我国在桥梁加固工程中,正广泛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并已初步形成了一整套工程技术经验和方法。文章以合宁高速公路陇西立交1^#桥加固工程项目为例,着重阐述碳纤维加固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并展望CFRP今后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曲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桥梁后的受弯承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16个钢筋混凝土曲梁和直梁试件进行三点弯曲试验模拟CFRP加固桥梁的抗弯加固,得到了荷载、挠度和跨中CFRP应变,为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曲梁提供试验数据,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2.
唐志宇 《科技信息》2011,(13):524-524,825
碳纤维布(CFRP)与钢板以及由其组成的复合材料加固工程结构都是新型的加固方法。由于材料的徐变性能会导致结构加固效果的削弱,要使这些加固方法在工程上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就必须对其徐变性能进行研究,为CFRP加固钢结构和CFRP与钢板复合加固混凝土结构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18根短柱试件的加载试验,研究了CFRP(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对素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的影响。由于在高腐蚀环境下,表面粘贴CFRP还具有防腐作用,因此还研究了粘贴方式对加固力学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外包CFRP加固对素混凝土方形短柱的轴心抗压承载力有显著提高;采用完全外包的加固方式,在力学性能上不优于分条加固方式,但综合其力学性能和防腐作用后还是可取的;粘贴碳纤维加固素混凝土方柱尽管提高了承载力,但在延性上有所降低,对于抗震要求较高的构件进行CFRP加固设计时,要考虑到该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使用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将预应力引入碳纤维复合增强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中的有效性,本文在CFRP/SMA复合材料回复力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CFRP/SMA复合材料加固梁开展了抗弯性能试验.试验梁中1根为未加固梁,l...  相似文献   

15.
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9根用碳纤维布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抗剪梁为试验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间距、粘贴层数、粘贴角度及预加栽对加固梁抗剪极限承载力及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了碳纤维布的应变变化规律及其破坏模式.根据试验现象,提出了CFRP有效应变、有效长度的概念.基于CFRP布两种破坏模式.在理论和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CFRP布粘贴角度影响的抗剪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布对钢筋混凝土梁剪切加固后,其抗剪强度明显提高.图13,表3,参8.  相似文献   

16.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加固技术日趋成熟,但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所需CFRP的层数却常以经验确定,导致CFRP粘贴层数偏多,趋于保守,造成浪费.以实测材料参数为依据,通过ANSYS有限元模型,计算粘贴不同层数CFRP后梁的受力性能,找到最佳粘贴层数,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计算结果表明,粘贴CFRP的梁承载力及变形性能大幅提高,通过分析,提出两点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可能导致的结果,并推测了试验裂缝的分布模式及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7.
碳纤维加劲塑料(CFRP)是一种高强轻质、耐腐蚀、耐疲劳的新型复合材料,随着对现代复合材料的不断研究与利用,CFRP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也日趋多样化。本文着重介绍CFRP材料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预应力碳纤维布(CFRP)与非预应力CFRP加固钢梁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加固方法下被加固钢梁的受力性能、破坏形态与破坏机理.试验表明:相对于非预应力CFRP加固梁,预应力CFRP加固钢梁可充分发挥碳纤维布高强的特点,提高CFRP的强度利用率,试验梁的屈服荷载、极限荷载和刚度均有明显提高.分为弹性和弹塑性两个阶段,对钢梁屈服前后预应力CFRP加固钢梁正截面承载力进行分析,提出了不同阶段设计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新的内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延性加固的方法,使CFRP在极限状态下发生稳定、有限度的滑移,在充分利用CFRP强度的同时,避免CFRP断裂,从而提高加固构件的延性.介绍了内嵌CFRP延性加固的设计方法,并通过CFRP嵌条的黏结-滑移试验和内嵌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弯曲试验验证了加固方法及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内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圆形隧洞时,弧形加固界面的力学性能是影响CFRP与衬砌混凝土两种材料能够变形协调共同承载的重要因素.考虑弧形加固界面的黏结滑移,建立了界面应力理论分析模型,分析了界面曲率变化对界面应力状态的影响;通过建立CFRP加固圆形隧洞数值分析模型,着重研究了胶层的弹性模量和厚度、CFRP的弹性模量和厚度、CFRP的粘贴层数等加固参数变化时,弧形加固界面应力状态的变化规律;最后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在兼顾隧洞衬砌满足加固条件的同时,从减小界面应力、防止结构出现剥离破坏的角度对上述参数的选择提出优化方案.计算分析与工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界面曲率的存在使得加固界面上不仅存在环向应力,而且会存在径向应力,界面应力状态相比于加固界面为平面而言更为复杂;界面曲率的变化对界面环向应力无明显影响,但对界面径向应力影响显著,随着界面曲率半径的逐渐降低,界面径向应力水平会显著提高;选择弹性模量较小的胶层,适当减小胶层的涂刷厚度,可以显著降低弧形加固界面的应力水平,从而降低结构发生剥离破坏的潜在风险;在满足结构受力与承载要求的前提条件下,建议选择厚度较薄、弹性模量较小的碳纤维材料对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