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基于激光跟踪仪的轨道静态平顺性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于激光跟踪仪的轨道静态平顺性检测方法,集成激光跟踪仪、轨检小车(位移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靶球及靶球支座等硬件设备,开发了轨道静态平顺性检测系统软件,建立了基于激光跟踪仪的轨道静态平顺性检测系统(TDS).在上海地铁13号线某区间,利用TDS进行了轨道静态平顺性检测试验,并采用SGJ-T-CEC-Ⅰ型客运专线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进行了对比测量.TDS测量系统轨道检测数据结果与SGJ-T-CEC-Ⅰ型客运专线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测量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TDS测量系统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浑匀沉降消光颗分法—文主要的内容是两点:(1)对由黄委,华水等单位联合研制的GDY-1型光电颗分仪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减小误差的方法.(2)研究了用浑匀沉降方法延长施测范围,使得浑匀沉降消光颗分法在全部悬移质颗分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3.
设备动力轴和传动轴的内部缺陷检测采用超声波探伤,大多使用A型脉冲反射超声波探伤仪。支架的大梁、底架以及采矿挖掘机大架等焊接件细微的开焊、开裂以及钢板因应力集中造成的损伤可以采用渗透检测技术以及磁粉探伤技术进行检测,对一些不太容易检测的焊缝最好采用射线方法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速铁路运营时间的逐步增长,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中的一些伤损病害也逐渐积累并显现出来,当前对其进行有效检测已成为保障高速列车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从系统性梳理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病害型式与成因入手,将当前较为典型的无损检测技术在无砟轨道中的应用及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对今后轨道病害检测新技术展开介绍.经研究分析,超声波技术在检测较浅的无杂质裂缝或空洞时精度较高,较深的裂缝可采用冲击回波法;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预测轨道板浅表裂缝的具体位置和演化趋势时有显著效果;地质雷达技术则广泛用于检测内部较大病害的轨道混凝土结构或砂浆层脱空等.在轨道结构病害检测新技术方面,三维激光技术可自动获得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高精度病害信息;光纤光栅及机器视觉等图像识别技术可及时获取无砟轨道发生伤损的数据信息,达到将损失降至最小的目的;基于列车载荷动力下振动响应与刚度特性的差异,可在非天窗时间对轨道结构病害进行识别监测与状态评估;而多种检测技术协同或多源特征融合可进一步提升轨道病害识别精度与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5.
甄相国 《科技信息》2012,(20):410-411
我国铁路经过第六次提速,行车速度大幅提高,对线路的平顺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通过先进的轨道检查车检测轨道状态,再对检测出的轨道状态进行科学评估,有效利用轨检车提供的检测资料,才能提高轨道养护维修质量,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路基压实度是路基施工质量检测的重要指标.目前路基压实度检测的主要方法有:灌砂法、环刀法和核子仪法等.目前公路建设中灌砂法是应用最广泛的压实度检测方法,但灌砂法也存在缺陷.基于此提出了1种新的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并设计了1种路基压实度检测用取土设备.  相似文献   

7.
为整治北京地铁钢轨的异常波磨,基于工程类比法,从轨道刚度的角度研究钢轨异常波磨的成因及整治措施.以北京地铁4号线钢轨异常波磨为研究对象,工程类比无钢轨异常波磨的北京地铁1号线和2号线,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曲线试验段,采用轨道刚度测试仪对轨道垂向、横向刚度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轨道横向刚度低是导致曲线地段钢轨异常波磨的直接诱因,轨道垂向刚度对钢轨异常波磨的影响不大;适当增加轨道横向刚度使轨道垂横向刚度比小于3,可较好地避免钢轨异常波磨的产生.现场整治试验段表明,提高轨道横向刚度后,钢轨异常波磨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客运专线有砟道岔轨道刚度组成的基础上,建立了有砟道岔轨道动刚度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我国时速250 km客运专线有砟道岔轨道动刚度特性.结果表明:心轨的动静刚度比最大,基本轨、尖轨和导轨次之,翼轨最小;在小于100 Hz的频段上,各钢轨的动刚度随着激振频率增加而减小;在0~250 Hz的频段上,各钢轨会出现3个共振峰.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掌握理想工况下机床承受的最大载荷,依据静刚度计算原理建立了主轴组件的静刚度数学模型,采用LABVIEW开发了主轴静刚度检测系统。以CA6140型机床主轴为检测体,通过施加不同载荷获得了主轴组件的位移。结果表明:主轴组件在外载荷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载荷增加,主轴变形量也增大。外载荷达到5000N时,主轴组件的静刚度达到最小,主轴变形最大。当外载荷大于5000N时,主轴组件的静刚度不再增加,开始出现振荡。若继续增大载荷,主轴达到强度极限后会发生断裂。该检测方法直观、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路桥过渡段作为刚性桥台与柔性路堤的结合部位,在结构上是塑性变形和刚度的突变体。因此,必须从过渡段的地基条件、软基处理方法、填料选择、压实标准、质量检测上采取措施,以减少两者之间的塑性变形差,实现平稳过渡。由于两种结构物刚度不同,会引起轨道竖向刚度的突变。因此,必须在路基和桥梁之间设置一定长度的过渡段,使轨道的刚度逐渐变化,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路桥间的沉降差。  相似文献   

11.
目前,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且正处于从定性检测到定量研究的过渡阶段。本文介绍了红外热像仪测温技术原理及特点,重点阐述了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12.
禹颖莉 《科技信息》2009,(29):I0444-I0444,I0443
本文结合多探头相关仪的工作原理及功能特点,结合实际使用情况介绍多探头相关仪在漏水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用小波分析轨道刚度变化对轴箱加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轨,轨下垫层,道床的状态对客车的运行具有很大的影响,也是最主要的三个因素,据此运用车辆-轨道垂向系统统一模型对不同轨道刚度情况下引起的车辆和轨道响应进行仿真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小波分析和功率谱处理,主要分析了钢轨,轨下垫层,道床刚度的变化对客车轴箱加速度的影响,同时对用客车轴箱加速度的变化反推道床的刚度状态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小波分析在检测道床状态中显示了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京沪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通过建立无砟轨道结构-下部基础结构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到了结构前10阶模态和不同列车速度下无砟轨道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桥梁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自振频率都比规范的限值大,说明桥梁有足够的刚度保证列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桥梁上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前10阶振型中大部分振型表现为横向扭转,桥梁结构横向刚度相对较小,在实际的高速铁路桥梁结构中应注意桥梁的横向稳定性;无砟轨道结构各个构件的竖向位移、竖向加速度、板底水平拉应力及CA砂浆层竖向压应力均随列车速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线下基础结构顶面竖向压应力存在转折变化点.  相似文献   

15.
利用LC-01A型甲醛检测仪对西宁市区30户新装修居民住宅进行检测,检测后发现近80%的新装修住宅的甲醛含量超过国家标准所规定的限值.西宁市新装修住宅室内存在着严重的甲醛污染,人们对此应当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河南科学》2016,(5):770-774
针对高速铁路轨道几何状态检测问题,从高速铁路工程测量体系的建立出发,提出了轨道检测系统内部几何参数和外部几何参数测量一体化的设计方案,随后建立了轨道三维检测方法的数学模型和理论体系.最后,对客运专线轨道三维检测系统的架构、技术、界面及功能进行了设计和测试,并在Visual Studio.Net平台上进行了软件集成开发.  相似文献   

17.
该文根据高铗无砟轨的主要病害特点,通过常用无损检测方法的优却点对比,确定探地雷达法为高铁无砟轨道无损检测的最佳方法。采用中国电波所探地雷达LTD2100主机和900MHz、400MHz3~线对镇江高铁某段和信阳高铁某段的探测实验,为高铁无砟轨道病害检测提供了方向和研究基础,为专用化算法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基于全状态反馈的考虑轨道板振动的柔性磁悬浮控制算法,并与传统的不考虑轨道板振动的刚性控制算法进行比较。分析了轨道板刚度对磁悬浮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探究了存在轨道基础激励时不同控制算法下的磁悬浮系统响应。结果表明:不考虑轨道板振动的刚性控制器对轨道板刚度的要求很高,并且对轨道基础激励敏感,极易造成振荡和失稳;考虑轨道板振动的柔性控制算法对轨道板刚度要求低,在基础激励作用下稳定性仍旧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航空电子设备的检测效率和降低维修成本,解决监测设备种类多、通用性差的问题,提出了1种基于总线的航空电子设备检测系统及其设计方法.该系统以工控机为核心、以各种总线为接口、以I/O接口和A/D变换器为输入输出装置、以ICD文件和测试流程为测试准则,经在某型多普勒导航雷达的检测设备制作中加以验证,测试结果准确有效.该系统适用于大多数的航空电子设备的检测过程,可有效减少检测设备数量,实现检测设备的通用化.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多层梁系统在任意移动荷载列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基于有限傅里叶变换,提出一种求解移动荷载列作用下多层梁系统动力响应的解析计算方法.利用本研究的解析计算方法分析了梁的抗弯刚度、层间阻尼及层间刚度对一跨长32 m的梁-轨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改变轨道抗弯刚度、层间刚度或层间阻尼对主梁跨中动力响应的影响可以忽略;随着轨道抗弯刚度、层间刚度或层间阻尼的增大,轨道的跨中动力响应都缓慢减小;随着主梁抗弯刚度的增大,轨道及主梁的跨中动力响应均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