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埋隧道围岩稳定性的粘弹性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圆形隧道围岩稳定性的粘弹性力学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对粘弹性本构模型的改进,引用对数函数来描述岩石蠕变的本构模型.通过等代圆半径算法,把一般深埋隧道简化为圆形隧道,使其适应一般断面形状的隧道,最后给出了铁山坪隧道工程算例。  相似文献   

2.
甘肃七道梁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3.
隧道围岩支护系统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点。状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公路连拱隧道是近二三十年来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发展而出现的一种隧道结构形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优越性,尤其适用于用地受限、山区地形复杂、道路展线困难等情况。然而,连拱隧道相对于分离隧道,施工中必然存在对围岩的多次扰动,施工难度较大。在浅埋、围岩软弱、岩溶等复杂地质条件下,这类隧道在不同施工阶段围岩的稳定性问题备受关注。以沪蓉西高速公路恩施至利川段白果坝隧道为背景,结合现场施工,利用三维弹塑性分析程序MIDAS-GTS对白果坝隧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围岩力学性状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隧道开挖施工中围岩的应力变化规律,针对薄弱部位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重庆市某区220kV某输变电工程线路电缆隧道所在位置及邻近地段的地面建筑和地下构造物、管线状况,预测电缆线路开挖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对围岩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分析,并提出有利于电缆隧道工程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卓  方锦 《科技信息》2011,(15):276-276,273
以百丈隧道右线安城段为例,浅析了影响隧道围岩稳定性的两个因素:地质条件影响和人为因素。深入剖析了隧道地质因素,隧道围岩主要以Ⅲ级围岩为主为主、局部为Ⅳ级和Ⅴ级。人为因素中对于隧道尺寸和形状,支护方式,施工方法进行了浅析,并给出了施工中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施工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时何种断层形态对围岩稳定性影响最为显著,以绵九高速公路五里坡隧道不同断层形态为例,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数值模拟正交试验对围岩敏感性分析。此外,为避免隧道开挖至断层破碎带时围岩发生较大变形及破坏,保证隧道施工过程安全,对断层的响应特性进行概括,需对断层段围岩注浆加固提高其稳定性。最后,对注浆加固圈厚度分别为:0m、1m、2m、3m的断层段隧道施工过程进行FLAC 3D三维模拟,采用位移控制率均值K对隧道断层及前后段整个区段的围岩控制效果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断层倾向在各水平条件下变化时,拱顶沉降和边墙位移基本不发生改变,其余两因素对隧道拱顶沉降和边墙位移的影响程度分别为:断层厚度>断层倾角、断层倾角>断层厚度。2)注浆加固圈厚度由0m递增至3m时,隧道轴向位移和塑性区面积依次减少,但注浆加固效果也明显下降。3)通过围岩控制率k定量分析注浆加固对位移的控制效果,断层前后段的位移控制率均小于断层处。可见,在既能保证工程安全,又能减少注浆的使用,加固圈为2m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对走马岭隧道典型隧段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隧段围岩松动圈厚度小,拱顶及拱腰位移,应力在初期支护一定时间后均趋向稳定,支护结构能够满足围岩稳定性要求.通过断面特征点的比较分析证实,模型所揭示的应力场、位移场与现场实测结果较为吻合.同时,依据特征曲线法原理对支护结构做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松软围岩隧道结构稳定可靠性估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分析了深部地下工程围岩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原理,提出了极限状态方程建立准则,然后按照新奥法原理给出最小荷载的估算公式.在分析衬砌力学传递机理基础上揭示了衬砌变形协调的3种基本类型,推导了在不同协调情况下结构实际抗力的计算公式,探讨了极限状态方程的建立方法.根据结构参数和状态函数的复杂性,研究了统计矩方法估算稳定可靠性概率的实用性.由此构成了该类隧道结构稳定可靠性估计的完整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分析了某隧道结构的稳定可靠度,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伍华刚 《山西科技》2010,25(4):72-73,75
以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相互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特长公路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方法为依托,对隧道掌子面所揭露围岩岩体、结构特征进行调查、记录,分析掌子面围岩等级,并与设计资料进行对比,对不同级别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围岩与支护结构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围岩及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深埋隧道软弱围岩支护要求,具体阐述了常规喷锚支护与锚注联合这两种支护方式下的围岩水平位移、边墙水平位移、拱顶及隧底竖向位移、沉降等方面的对比,并提出适合大埋深、软弱破碎围岩隧道的支护技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依托工程实例,对岩溶隧道处于深埋高压富水区域时围岩开挖失稳的影响要素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后隧道周围逐渐产生闭合型塑性变形且塑性区域不断扩大,位移场变化云图形式泡状;隧道埋深、地下水位高度、围岩级别3种因素变化对隧道不同部位的影响程度不同,受埋深变化影响最大处发生在拱脚部位,受地下水高度变化影响最大处发生在拱...  相似文献   

13.
高永贵 《甘肃科技》2004,20(6):115-116
通过宝兰二线新东岗镇隧道施工 ,进一步分析了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探讨了调动隧道深层围岩承载力 ,使之成为隧道结构稳定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4.
刘勇 《山西科技》2010,25(2):96-96,99
文章对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对不同的围岩应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围岩分级是隧道建设的基础资料,对以铁路为主的隧道围岩分级历史作简要回顾。以大量的实践为基础,对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各阶段的岩溶隧道问题进行了总结,对岩溶隧道的关键问题即岩溶围岩分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大跨径隧道围岩应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对处于设计阶段的广东惠州牛湖山双线六车道高速公路隧道的围岩应力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一般隧道及按规范规定的简化公式求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大跨径隧道围岩应力的一些分布规律,为今后类似工程项目的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某大跨软弱围岩隧道的三维模型。结合监控测量数据,研究了隧道开挖扰动区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拱顶下沉计算值与实测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在20d时趋于稳定。隧道开挖卸荷扰动影响范围在掌子面前方约1.2倍洞跨,掌子面后方拱顶沉降最终稳定时距掌子面距离约为1.5倍洞跨。  相似文献   

18.
对某隧道为例,应用工程地质学,地质力学的方法对隧道围岩掉块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围岩的稳定性用赤平投影进行了解析,对围岩的稳定性判断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指出隧道中的不稳定块体主要为由于不良地质界面和临空面的相互组合形成的不稳定滑塌体。构造体系的型式为岩体的结构组合型式划分提供了依据,据此就可定性的评价岩体的稳定性,除此而外,隧道岩性及其组合,地应力及构造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也是引起隧道围岩掉块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辛酉阳 《河南科学》2014,(11):2287-2290
土体在长期自重应力作用下达到平衡,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开挖面土体应力释放,必将打破原有土体应力平衡.在新的应力场平衡过程中,土体颗粒位置发生改变,隧道围岩产生变形,当变形过大的时候,易于诱发工程事故,特别是在偏弱围岩近距双线隧道浅埋暗挖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其围岩变形的研究来合理分析隧道围岩的整体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结合我国中部某市地铁2号线隧道施工工程实例,研究了双线隧道左右线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变形规律,得出近距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区域及最大变形值,其研究的方法及结论能够为类似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包小森  孙卫涛 《甘肃科技》2021,(9):50-51,119
以某富水大跨分岔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 NX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流固耦合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流固耦合对围岩位移场影响程度大于应力场,特别是对竖向位移场具有显著影响.(2)考虑流固耦合后,拱顶产生延伸至地表的漏斗形位移集中区,拱顶沉降为15.7mm,约为无耦合工况的2倍,仰拱隆起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