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韦云密 《科技信息》2010,(23):J0373-J0373,J0397
排水性沥青路面面层采用大空隙开级配的沥青混合料,中、下沥青面层采用密实级配沥青混凝土,并在排水性沥青面层与中面层之间设置防水粘层,同时在路肩下设置纵向侧沟和横向排水管,使渗入到排水功能层的水能横向排除到路面结构以外。本文主要结合排水性沥青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从试验的方面做了相关的评价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2.
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主要是水损坏.在“亳州阜阳高速公路”路面设计中,结合“八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成果,采用路面设计专用程序APDS进行路面结构计算与验算,增加了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低温抗开裂指标,着重强调了封层设计、路床设计和排水设计,为路桥专业在校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南方多雨地区,迅速排除道路表面的雨水是各沥青路面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措施。迅速排除道路表面雨水的结构目前多采用的是沥青透水性路面和排水性路面,这两种路面的结构形式有本质上的不同。重点研究了这两种路面的结构形式、组成材料以及两种路面的排水形式。  相似文献   

4.
设置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的沥青路面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高等级沥青路面的典型结构作为未设置排水层的结构原型,分析了设置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对路面结构响应的影响和可能的破坏原因,通过结构分析对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层材料的模量和厚度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5.
排水性沥青路面是一种骨架嵌挤多孔结构的开级配沥青路面,具有排水。降噪、抗滑的性能。其施工工艺与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有着很大的区别,本文将在拌和,运输,摊铺、压实等方面对排水性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6.
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水是造成路面结构过早损坏的主要原因,针对路面水损坏形式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路面结构水损坏的水分来源,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水损坏的成因与形式。提出路面水损坏的防治措施,首先应从路面材料自身与结构设计入手,尽量减小水进入路面的可能,并提高路面抵抗水损坏的能力。其次是利用路面排水设施,即通过路面表面排水、路面内部排水及排水沥青面层等措施将路面结构范围内的水尽快排除。  相似文献   

7.
贾鹏飞  杨海联 《科技信息》2010,(17):J0110-J0111
将大空隙率沥青混合料表层排水和半柔性复合式路面两种先进技术结合起来,是路面结构设计的新理念,本文基于某省高速公路试验段,借鉴已有的国内外沥青路面设计和应用,通过模拟计算和试验,浅析这种路面结构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损是路面在早期运营过程中暴露的通病。其防治措施应作为工程的重点。阐述道路施工中沥青路面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提出热拌沥青混合料离析控制、路面平整度控制、压实与成型控制、路面排水控制是引起早期破损的原因,应作为施工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9.
杜振忠 《科技信息》2009,(29):I0540-I0540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修筑的沥青路面一排水性路面,具有迅速排出路表面水、降低行车噪音、抗滑能力强等特点,受到道路界人士的密切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排水性沥青的应用现状,并结合相关资料介绍了排水性沥青的主要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赵新创  王梅 《科技信息》2011,(5):339-339,366
沥青路面与砂石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有许多优点,因此沥青路面是我国乃至全世界路面尤其是高等级路面的发展方向。但是沥青路面也有弱点,如果处理不好,极易出现开裂、变脆、推移、拥包等病害,大大消弱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沥青路面出现病害,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地基及水稳层强度和平整度、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摊铺工艺控制、路面养护等方面。在这些因素中。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无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质量、沥青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等几方面对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论述.重点介绍沥青混凝土生产环节。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各向异性和力学性能,对排水性沥青磨耗层进行优化,自行改装设计了车辙板渗水系数测试仪.该装置能够模拟实际雨水在路面中渗流的过程.研究对10种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以及利用自行制作的渗水试验仪进行了渗水特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排水性沥青磨耗层的力学性能与排水性能呈负相关关系;对于同一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随着空隙率的增大,力学性能逐渐减小而排水性能增强;增大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其力学性能和排水性能均有所增强.各向渗水差异性主要发生在横向渗水过程中,竖向渗水差异不大;增大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和公称最大粒径可减小其各向异性.研究得出的最佳空隙率为18%~21%,坡度设置为1.2%~1.5%,可增强其排水性能.研究成果对排水功能性沥青路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APA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沥青路面水损害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沥青混合料缺乏足够的水稳定性.应用沥青路面分析仪(APA)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进行试验研究,对APA浸水车辙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浸水车辙稳定度1/K的评价指标,并利用此指标比较了不同混合料的水稳性能,同时分析了常规水稳试验的不足,证明APA浸水车辙试验能够用于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性.图3,表7,参9.  相似文献   

13.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病害的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分析某二级路沥青路面病害情况 ,提出设计、地质、气候、材料、施工及养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发生病害的主要原因。针对病害原因提出采用合理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重视路面排水设计、采用合理的基层和底基层结构、控制原材料质量、优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严格控制施工、加强养护等预防措施 ,同时针对具体病害提出碾压、塞缝、挖除、填补及罩面等治理措施 ,以求初步解决沥青路面病害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探究空隙特征对OGFC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采用MATLAB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取了功能性沥青混合料(OGFC-13,OGFC-16)试件断面的细观图像,同时本研究对OGFC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与排水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OGFC-13的总空隙数量以及空隙面积在10mm2以上的空隙数量均多于OGFC-16,而后者的连通空隙多于前者;OGFC-16的排水性能好于OGFC-13,但易遭受水损害;OGFC-13的低温性能和水稳定好于OGFC-16,而高温性能则相反;通过空隙形态图像可以更加明显看出,OGFC-13中的空隙被细集料堵塞,而OGFC-16的空隙堵塞程度明显较低,这就使得OGFC-16具有更好的排水性能和较差的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水位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沥青路面的水损坏是路面早期破坏现象之一,它的出现严重地影响了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来研究水位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对掺加熟石灰抗剥离剂的改善效果加以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水位、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厚度以及加载时间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有着显著的影响,沥青混合料掺加熟石灰后其抗水害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沥青种类对灌入式半柔性材料路用性能的影响,本文分别使用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和高粘沥青制备灌入式半柔性材料,进行级配优化,并对其进行试验探究沥青种类对半柔性路面灌注率、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强度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使用不同沥青制备的母体沥青混合料随着油石比增大,稳定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而空隙率则表现为持续减小,相同油石比下使用SBS改性沥青和高粘沥青的混合料稳定度升高,空隙率减小;沥青种类对灌注率影响较小;SBS改性沥青和高粘沥青能提升路面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和强度,提升效果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7.
动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内部孔隙水压力的轴对称弹性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沥青路面视为多层饱和弹性半空间轴对称体,引入比奥渗流固结理论和渗流方程.利用Hankel和Laplace积分变换等数学方法,推导出浸水沥青路面的沥青路面水损害力学模型,并做出如下假设:除渗透性外,沥青混凝土是均质的、完全饱和的理想弹性材料;沥青混凝土的变形是微小的;沥青混凝土和孔隙水均不可压缩;孔隙水渗流服从达西定律,渗透系数为常数.计算了沥青路面结构层孔隙水压力大小.结果表明,沥青面层内的孔隙水压力与面层渗透系数、面层厚度、结构层材料参数以及车辆行驶速度等有密切关系.当路表孔隙饱水时,在荷载作用下,面层中以及面层与基层的接触面附近孔隙水压力最大,在荷载的反复作用之下,导致疲劳开裂破坏,加速路表病害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曹兴海  葛折圣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9):4824-4826,4832
铁矿尾砂利用于沥青路面工程既环保又经济。通过高温车辙试验、蠕变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评价了掺铁矿尾砂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掺铁矿尾砂能够明显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和低温性能,对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较小。铁矿尾砂可以在沥青路面工程中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轻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在高温多雨地区铺筑出具有优良使用性能的沥青路面,对比研究将水泥和橡胶粉同时作为改性剂对沥青性能的作用效果,并通过针入度、延度、软化点、黏附性试验确定合适的水泥掺量。通过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相关研究,并与基质沥青混合料的相关性能进行了系统对比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掺入水泥和橡胶粉后提高了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和抗水损害性能。当水泥掺量为1.5%、橡胶粉掺量为20%时,高温稳定性和抗水损害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0.
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纤维沥青混合料以其优良的技术性能与合理的经济性,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目前对其性能研究尚缺乏系统性。从不同纤维的微观特性出发,通过不同级配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低温弯曲和弯曲蠕变试验、小梁疲劳试验和混合料耐水害性能试验,分析了纤维和级配类型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并从复合材料角度对纤维的加强和改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