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设计一种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矿井无线报警系统.MSP430单片机为系统控制器,CC1100模块实现信息的无线收发,LCD12864和键盘模块构成人机交互平台,语音芯片ISD4002-120实现报警信息的语音播报,详细叙述了系统设计方案.当矿井中发生突发事故时,可实现自动或手动报警,系统中各报警模块以接力传递的方式将报警信息传递到各个工作点及地面上的监控中心,工作人员根据LCD显示或语音播报信息获得事故种类、事故地点等完整信息,为逃生或抢险提供帮助.通过测试,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基于单片机与串口通信的小区报警信息发送与监控系统.该系统的通信采用了SD-980M3管理中心与PC机通讯协议,用AT89S52芯片负责报警信息的采集与发送;在上位机PC端实现了信息的接收与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3.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是避免电气火灾的关键部分.设计以ST公司的ARM芯片STM32为控制器,通过剩余电流式传感器,红外测温传感器以及离子式感烟传感器在线监测漏电情况、温度及烟雾浓度等参数并实时显示.一旦发生漏电立刻报警,并将时间、地点等信息保存到SD卡中,同时通过CAN总线将报警信息发送到监控终端.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图书馆阅读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的图书馆环境监控系统。该系统以TI公司的CC2530芯片为核心,结合CC2591芯片、各类型传感器及PC上位机构建系统网络的硬件平台。终端节点采集图书馆各处的温湿度、光照强度、有无烟雾以及是否有人等信息,通过Zigbee协议搭建无线通信网络,将数据信息发送到协调器节点,协调器将接收的数据通过串口通信发送给上位机,通过上位机软件对数据分析、显示、处理。系统不仅能实现多重数据的实时监测、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还可以根据管理员的操作实现相应调控。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A R M微处理器平台,设计了一种低成本、高灵敏度的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系统。本系统以STM32F103为主控芯片,通过ADC通道采集现场环境的一氧化碳浓度。通过串口将数据上传至上位机,形成实时浓度曲线图,便于分析浓度的变化趋势,并将历史数据存入数据库,同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方便用户在其他客户端读取信息。  相似文献   

6.
这里介绍的是家庭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人体红外热释传感器、门磁位移等传感器采集报警信息,通过无线传输给由单片机AT89C55WD控制的电话双音频编解码芯片MT8888和语音芯片ISD1420、ISD1110实现电话报警。本系统实现了自动电话报警(紧急求救)、警笛现场提示、在线显示事发地点和用户资料以及常用电话等功能。该系统适用于家庭、居民小区、工厂等易于集中管理地方的安全防护工作。并重点介绍了系统框图、程序设计图、主要原理等。  相似文献   

7.
GSM与安防系统相结合,组成了一个可靠的、实时的基于GSM的远程安防系统。主要介绍了西门子TC35i芯片的工作原理,借助于传感器的感应信号,由程序通过51单片机串口通信控制西门子TC35i芯片向外界发送报警信息或报警电话,实现了一个有效的远程安防信息报警系统。  相似文献   

8.
主要讨论了基于AP5200的嵌入式网络视频服务器软硬件的设计方案.介绍了核心芯片PNX1500和AP5200芯片的性能特点.本系统前端视频处理模块主要包括:在单片机AT89C55WD上用C51语言开发AP5200驱动程序,实现视频采集、视频解码、移动报警、照机报警、断线报警、通道图像切换等功能.该网络视频服务器具有画质清晰流畅,功能全面,实时性好,操作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的分布式火灾报警系统投资大、安装麻烦、工程量大等缺点,设计了1种基于单片机的无线火灾报警系统。系统上位机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可分为主控模块、存储模块、人机对话模块(包括液晶和键盘)和无线射频通信模块。系统下位机以PIC18系列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可分为主控模块、烟感探头以及无线射频通信模块。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主从机结构的无线电量抄表系统。该系统以低功耗MSP430单片机为核心,采用先进的电能计量芯片CS5460A采集处理电量信息,并通过无线射频模块nRF905实现主机和从机的通信。该系统可以完成自动抄表、远程监控、过载报警、断电重启等功能;实现了对电能检测的自动化控制和数字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图像监控系统。以S3C44B0X为核心,通过USB摄像头进行图像的采集,利用JPEG算法将摄像头采集的数据进行压缩编码,采用GPRS无线传输模块将压缩后的信息传输给远程的PC机,通过可视化软件Labview编写能恢复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将图像进行实时的显示和控制的上位机软件。本系统对于数据的采集不局限于固定的地点,并且利用无线传输成功的实现了远程的监控,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静电力驱动在微机电系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采用静电力驱动时所需控制电压较高。设计一种以定点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为核心的传感器高压控制系统,采用USB2.0与PC机进行通讯,接收致动器所需控制电压,并控制D/A转换器输出,经过高压放大后施加到传感器上。测试表明USB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0 Mbytes/s,D/A转换速率达到30 MHz,电压范围在(0—300)V之间,整个控制系统可以满足静电力控制传感器所需高压。  相似文献   

13.
USB(通用串行总线)足一种新的外设连接技术,凭借其速度上的优势和良好的通用性等优点得到了广大使用者的认可,已经逐步成为PC机的一种标准接口.USB设备端接口控制芯片是一个USB应用设备与主机通信的桥梁,而USB内核(USB Core)则是:占片内部的一个关键模块.本文以USB设备端接口控制芯片的设计项目为背景,简单介绍了USB1.1规范的协议层内容,讨论了USB设备控制芯片的整体框架,重点描述了芯片中USB内核的功能结构及设计思路,此外,还介绍了对USB内核的功能仿真和系统验证.  相似文献   

14.
基于LabVIEW的单片机USB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置USB2.0控制器的单片机AT89C5131作为主控芯片设计了单片机USB数据采集系统。针对传统方法开发USB设备驱动程序难度较大的特点,在LabVIEW环境下基于NI—VISA技术开发了USB接口驱动程序,并通过LabVIEW编程实现了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15.
张一兵 《山西科技》2010,25(5):44-45,55
讨论了已成为PC标准的通用串行总线(USB),并以使用USB接口芯片PDIUSBD12为例,阐述USB在水位数据采集系统中应用的具体实施步骤和开发方法。该系统特点是连接方便,支持即插即用,当任一路水位变送器需更换时,可带电拔插,不影响系统工作。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图像监控系统,系统选取基于ARM7的处理器AT91SAM7x128,以μC/OS-II为操作系统.当系统巡逻信号被触发时,图像监控系统可以通过公用电话网自动拨号报警,图像可以通过串口摄像头模块C328采集,存储到U盘中.该设计突破了传统安防报警系统的设计思想,为家庭、店铺等终端用户提供了较好的图像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基于USB2.0接口和DSP TMS320F2812的多路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实现.该数据采集系统中采用TI公司DSP芯片TMS320F2812和16位并行输出的模数转换器ADS8364实现对多路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最后采集的数据通过CY7C68013实现的USB2.0接口传到上位机,由上位机对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和处理并将结果和用户的设置传给DSP进行数据采集的控制.实验证明该数据采集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采集精度高,传输速度快和性价比高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基于STC89C52单片机和气体传感器,设计出对空气中的一些有毒气体进行检测,并传输到PC上位机的监控系统。上位机监控软件采用Lab VIEW制作,实现系统的浓度显示、报警以及与上位机串口通信等功能。MQ135和MQ-7两个气体传感器通过ADC0809模数转换器将数据传输到单片机,经处理后显示到现场的LCD1602显示屏中,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控PC。当空气中监测的气体含量超过预先设定的允许范围时,现场警报声响起,PC机上也会告警提示浓度超标,以提醒人们做好防护措施以及采取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ARM9芯片作微处理器设计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嵌入式Linux系统采集USB摄像头视频数据,经JPEG编码压缩;ARM9芯片的控制数据采集、传输;通过无线局域网技术发送到接收端,再将视频数据提交给监控PC;最后由视频应用客户端将接收到的压缩数据帧重组、复合,实现无线视频监控.  相似文献   

20.
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用串行总线(USB)是一种正在建军速发展的高速外高总线,它具有热插拔、智能化、易于使用等特点.简要介绍了USB协议,讨论了USB技术的原理及其工作流程和实现技术,并结合USBN9602芯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阐述了USB接口电路的硬件设计过程和软件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