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中国6~66 kV的中低压配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约占配电网故障总数的80%。由于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仅由系统的对地电容引起很小的接地故障电流,故障特征不明显,并且不同类型的单相接地故障之间的特征区分度不高,造成了对其类型辨识的难度增大。对此,提出了一种融合特征分解和深度学习思想的单相接地故障类型辨识方法。首先,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hilbert-huang transform)对配电网采集到的故障录波数据进行初步处理,使不同故障类型间的区分度更高;其次设计深度学习模型ResNet18学习故障事件的复杂非线性特征,从而辨识出故障类型结果。通过国内某真型试验场采集到的录波数据进行验证,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综合辨识方法能准确识别出多种单相接地故障类型,可为后续制定有针对性的故障处理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层次聚类与人工免疫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解决无监督结构健康监测中对结构故障识别和分类的问题.方法通过凝聚型层次聚类实现样本数据的分类,通过模仿生物免疫识别和学习机理来训练记忆细胞集合,进而实现对结构故障的识别与分类.结果在benchmark结构模型上的仿真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在抗原样本数据中采用凝聚型层次聚类和方法能够成功地确定抗原样本数据的模式数目,继而采用人工免疫模式识别算法对实测数据进行模式识别与分类,分类成功率为81%.结论基于层次聚类和人工免疫的无监督结构故障检测与分类算法通过免疫学习和进化产生高质量的记忆细胞,从而有效地识别结构故障模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人工免疫存在的对样本要求高以及压缩阈值难以确定等问题,结合免疫算法和计算机检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双记忆细胞层网络结构和网络邻近细胞消除规则的改进免疫方法.此外,基于物理中量子能级概率分布,提出了一种分层边界的策略.经VC环境下仿真实验,该方法在存在干扰和样本分布不理想时能够简单确定压缩阈值,有较强的适应性,提高了分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的基于无监督聚类的视频关键帧提取方法没有考虑镜头内容的时序性、对初始类的划分较敏感、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人工免疫的有序样本聚类算法.在传统人工免疫聚类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抗原记忆识别机制及改进了抗体的克隆与超变异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人工免疫有序聚类的视频关键帧提取方法.该方法将镜头帧序列看成一个入侵机体的抗原序列,然后基于首次应答与再次应答机制依次为每个抗原产生记忆细胞池,最终每个记忆细胞池能识别的邻近抗原对应一个类别并选取距其类中心最近的帧为关键帧.对大量不同类型的视频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得到较高的保真度和压缩率,能够十分有效地提取出反映镜头内容变化的关键帧.  相似文献   

5.
一种模糊人工免疫网络故障诊断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免疫系统与故障诊断系统在作用机制上的相似性,在建立通用的人工免疫网络故障诊断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模糊人工免疫网络的故障诊断算法.文中的免疫系统故障诊断模型,把故障诊断问题建模为抗体-抗原识别和作用问题;设计克隆选择,免疫记忆等故障诊断的免疫规则;并基于故障诊断问题的先验知识,提出一种模糊人工免疫网络故障诊断算法.UCI(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标准数据集和一个四级压缩机故障诊断试验表明,该算法能充分利用故障数据的先验信息,快速准确地获得数据样本特征,实现数据的聚类,从而完成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代化工过程中数据非线性、高维度以及动态时序等特点,传统的故障诊断模型对化工过程的故障诊断精度较低.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采集的故障数据输入卷积神经网络(CNN),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降维;其次,将处理过的数据输入改进的LSTM网络,进行深层特征提取;最后,把提取的深层特征信息输入到注意力机制进行特征“聚焦”,实现特征融合后输入softmax分类器实现故障分类.由田纳西-伊斯曼(TE)过程诊断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LSTM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在故障分类精度、训练速度方面都更优于递归神经网络(RNN)、门控循环神经网络(GRU)、卷积神经网络(CNN)和深度自编码网络(DAEN),在实际化工过程的应用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aiNet算法中没有定义目标函数,记忆抗体网络动态无规律变化等问题对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目标进化的人工免疫网络聚类新算法,将人工免疫网络压缩聚类抽象为多目标规划问题,提出了免疫网络的整体进化目标和疫苗注射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的聚类质量、特征压缩质量、参数敏感性等优于原有aiNet算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人工免疫网络算法(aiNet)模型,借鉴禁忌搜索算法(TS)的思想,提出一种禁忌搜索与人工免疫的混合算法,即人工免疫网络算法(TS-aiNet).在算法中引入禁忌表,禁忌那些在网络迭代中亲和度连续不再增加的细胞,并通过特赦准则赦免一些被禁忌的优良状态;增加1个记忆表,用于保存成熟的记忆细胞;重新定义高斯变异方式,以保证多样化的有效搜索.利用Markov链证明算法全局收敛性,通过对多个典型系统测试函数的仿真实验定量分析该算法的性能,并与经典克隆选择算法和opt-aiNet算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特征参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多模态搜索空间中具有更强的全局收敛性、稳定性和寻找极值点能力,能够克服早熟现象,是一种有效的全局优化搜索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小样本条件下配电网故障辨识准确率,提出一种门控循环注意力网络模型.首先,通过注意力机制赋予故障相中关键周期较高权重,通过加权运算使得模型更加关注上述关键信息.其次,利用门控循环网络处理波形序列,该网络利用门控信号控制记忆传递过程,并借由记忆传递建立序列中不同阶段输入波形和故障类别概率间的关系,从而提升识别准确率.基于仿真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实验均表明:所提方法在小样本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准确率远优于同等条件下支持向量机、梯度提升决策树、卷积神经网络等常用分类模型,为配电网故障辨识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一种改进的人工免疫网络优化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人工免疫网络算法(aiNet),借鉴禁忌搜索算法的机制,提出一种禁忌人工免疫网络算法(TS-aiNet).在算法中引入禁忌表,禁忌那些在网络迭代中亲和度不再增加的细胞,并通过特赦准则赦免一些被禁忌的优良状态;增加一个记忆表,用于保存成熟的记忆细胞;重新定义了Gauss变异方式,保证多样化的有效搜索.利用Markov链证明了算法全局收敛性,分析了算法的复杂度,通过对多个典型系统仿真分析该方法的性能,并与克隆选择算法和aiNet算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多模态搜索空间中具有更好的全局收敛性、稳定性和寻找极值点能力,能够克服早熟现象,是一种有效的全局优化搜索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双向LSTM神经网络的航空发动机故障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准确的航空发动机故障预测能够为维修决策提供依据,提高装备完好率,避免灾难性故障并最小化经济损失。根据航空发动机传感器数据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故障预测方法,建立故障预测模型,包括数据预处理、网络模型设计、训练与测试,得到在多种工作条件和故障下具有较强泛化能力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使用C-MAPSS数据集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所提出的双向LSTM故障预测模型通过与RNN、GRU、LSTM时间序列模型对比,误差下降33.58%,得到更高的预测精度,非对称评分下降71.22%,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人工免疫网络算法对先验知识应用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人工免疫网络的有监督学习数据分类方法.首先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为免疫网络提供疫苗(初始种群),将此疫苗作为免疫网络的初始抗体群,种群再经过克隆选择、网络压缩、免疫成熟、记忆等算子的不断扩展和压缩,形成一个由浓缩后的训练数据构成的抗体网络,最终基于该抗体网络采用“邻近原则”构造分类器.由于各算子的协调作用,该方法能够在高浓缩率的情况下更好地代替样本空间.UCI(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数据集的仿真实验证明,与aiNet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分类准确率和数据浓缩率上分别高出7.26%和11.16%,而且更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电网拓扑结构复杂、分支众多、潮流分布不平衡、故障样本较少且难以获取。为提高配电网的故障诊断准确性,本文提出将迁移学习的思想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相结合,以此来解决目标域样本不足导致训练效果差的问题,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时序数据进行降维,提升运行速率,形成配电网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PCA和CNN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通过仿真模拟不同的故障条件,生成面向CNN的时序数据。再通过最大均值差异法(MMD)选择出最适合迁移的源域数据,建立源域故障识别的预训练模型。最后使用目标域数据,在预训练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迁移微调训练,得到故障诊断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小样本的情况下迅速完成对故障类型的精准预测。  相似文献   

14.
 针对采用SOM 网络进行多故障诊断时,要求多故障模式相似且不包含标准故障输出的限制,提出将SOM 网络与可拓理论相结合的多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SOM 网络对训练样本进行聚类,得到故障模式及其聚类中心.然后针对每种故障模式的每个特征构造在聚类中心处取得最大值的关联函数,并以各特征的关联函数值为基础,设计多故障评价指标实现多故障诊断.最后采用汽轮发电机组振动信号的频谱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正确识别待诊断样本的单故障和多故障模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的时频域故障诊断方法无法对故障实现自适应识别和分类,且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信息熵(improved information entropy, IIE)的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short time memory network, LSTM)方法。首先对原始信号分别进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EMD)和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将包含故障信息的所有本征模式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s, IMF)进行信息熵的求取;通过信息熵反映IMF的信息量和峭度指标对描述冲击成分的优势改进信息熵,构成特征向量;最后结合LSTM处理非线性数据的优势,利用组合特征训练LSTM网络建立诊断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高效地识别多种故障,准确率要比单一的EEMD-LSTM、VMD-LSTM、人工神经网络等传统方法更高。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MMC)的环状直流配电网因其供电可靠性优势而备受瞩目,MMC环状直流配电网的稳定运行与快速而又可靠的线路保护方法息息相关。为了保证环状直流配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出了基于故障暂态电流的Pearson相关系数保护方法。首先,提取环状直流配电网中线路首末两端电流的线模分量,利用其线模电流的差异完成区内、外故障的识别;根据单极接地和双极短路故障时的特征,利用线路正负极暂态电流相关系数数值差异进行单双极故障判定,并完成故障选极;最后,在PSCAD/EMTDC(power systems computer aided design/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s including DC)中搭建环状直流配电网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2 ms内可以快速可靠动作,可以保护线路全长,耐过渡电阻能力强,在40 dB噪声情况下,依旧可以识别故障,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并且不严格要求同步通信。  相似文献   

17.
邱世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8):7402-7407
在配电网系统中,故障点经高阻接地或者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使得故障电流比较小,无法使用传统的过流继电器动作或者熔断器熔断。因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辐射状配电网的、基于特定频率电压信号叠加原理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新方法。仿真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对于任何形式的接地故障选线都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18.
在非特定人小字表场合下,比较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ANN),动态规划方法(DTW)以及直接比较方法(DC).对汉语10个孤立数字测试结果表明:用多遍样本进行训练时,训练时间ANN至少是DTW的100倍,DTW是DC的5倍以上;识别速度ANN比DC快300倍,DC比DTW快5倍;存储量ANN比DTW和DC需要的都少;识别率ANN比DTW高2.3%,DTW比DC高6.7%;用单遍样本训练时,DTW比DC高3.6%,DC比ANN高8.1%.说明在小字表情况下ANN的总体性能优于DTW,DTW优于DC。  相似文献   

19.
模糊神经网络的记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一种模糊神经网络实现记忆的条件和记忆的特点,并给出了样本组格子点分布的概念。通过定理,证明了在这种情况下,样本组可被模糊神经网络所记忆;证明了若样本组前n-1个样本和整个样本组的模糊矩阵的秩相等,则权向量不能调整, 否则会使模糊神经网络“丧失记忆”同时,也说明了选择记忆法所采用的选择方法中减少运算量,又可保证网络的记忆。  相似文献   

20.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暂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针对已有暂态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建立了基于线路分布参数模型的小电流接地故障模量结构图;根据线路相频特性将频率分为不同区段,再分析不同频段内故障暂态特征。重点论证了零序网络在一选定频段(SFB)下阻抗呈容性的特性及其临界频率应满足的条件,分析了在该选定频段内暂态零序电流及无功功率的分布规律,得出以下结论:在SFB内,故障线路暂态零序电流和无功功率大于或等于任何一条健全线路,且在故障线路中从线路流向母线,与健全线路中的流向相反;在SFB外,故障线路和健全线路电气量分布差异不明显或临界频率不易确定。用电磁暂态仿真程序(ATP)对故障暂态特征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