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程蔚 《枣庄师专学报》2015,32(1):131-133
中西古典悲剧根植于各自的文化土壤,产生和发展于不同的文化系统之中,无论是东西方的古典悲剧,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本文意欲通过中国地方小戏《徽州女人》和欧洲音乐剧《悲惨世界》中对悲剧女性的对比研究,来解读中西悲剧精神、围绕悲剧女性所设置的音乐主题和抗争内涵。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妻妾成群》对旧中国女性悲剧命运的描写,认为虽然小说中的女性也曾尝试飞蛾扑火式的反抗,但是男权制度下,女性的自我拯救注定没有出路。深刻剖析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呼唤男性中心文化下女性的自省,从而达到对这一文化的更为有力的批判。  相似文献   

3.
论《茶花女》悲剧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玛格丽特风尘妓女哀怨命运的分析,说明在男权社会里,被置于“第二性”的女性只能依附于男性而存在,而妓女成为腐朽阶级各类人的玩物,等待她的命运只是社会的迫害,各个阶层人的凌辱。那些处污浊之中,仍保持着心灵的纯洁,渴望正常人生活的妇女,她们只能以死亡达到对自身的救赎,她们的悲剧既是社会悲剧,也是男权文化对女性人格、尊严的残酷扼杀;又是性格悲剧,是主人公争取某种世俗以外的价值,以反抗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作品塑造了要求人格独立、追求真正爱情、自我意识觉醒的马格丽特这个美丽纯洁的女性形象,揭示了只有自我意识觉醒了,女性才会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价值,才会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女性并不是男性的附庸。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剧中人物分析入手, 认为曹禺塑造女性的形象的基点源于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 其悲剧特点是“悲”而 “惨”而非 “悲”而 “壮”, 有悲剧人物而无悲剧英雄, 这与作者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独特审美心理有关  相似文献   

5.
薛宝钗与林黛玉一起,给中国传统的文化,特别是妇女观和价值观,作出了一个形象性的批判和总结。薛宝钗代表了传统文化中女性美德的极至,但她生活在中国整个文化大厦即将坍塌的时代,因此,她的悲剧就代表了一种文化的悲剧,一种时代和社会的悲剧。应该说,作者否定的并不是薛宝钗的人格和她的自觉意识,而是否定她的人格和才华中所包含的具体的时代内容。《红楼梦》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并未预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命运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张爱玲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出发,探讨张爱玲笔下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通过对其作品中典型女性形象的分析,揭示导致其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一是人性弱点,二是人性欲望的扩张。  相似文献   

7.
论萧红文学创作的女性视角与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红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性女作家之一。她自觉为中国最广大下层女性代言,执著关注中国下层妇女的生存状况和人生悲剧,她始终如一的坚持以女性视角和女性生命体验来进行文学创作,注重对女性悲剧根源的揭示,其创作体现出独立、清醒、深刻的现代女性意识,拓展、丰富、深化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表现内涵,提高了其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8.
《榆树下的欲望》是尤金·奥尼尔的早期名剧之一,讲述的是一个因为争夺田庄而引发的家庭悲剧。剧本触及到了生态女性主义非常关心的众多问题,诸如女性与自然的等值、自然女性化、女性自然化以及女性在男权中心文化中的“失语症”问题。人类只有克服自我中心意识,平等对待自然和女性,认识到两性间的平等互补性,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才能实现男性与女性、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9.
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家》是其代表作之一,为了鲜明突出《家》控诉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罪恶的主题,作家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的悲剧女性形象,他们虽然出身不一,经历不同,但却无一例外地落入悲剧结局。巴金在作品中溶入了自己深刻地情感,倾其心力,成功地塑造了血肉丰满的女性悲剧形象,并通过这些艺术典型深刻揭示了造成其悲剧的社会内蕴、文化根源和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张洁的长篇小说《无字》讲述了女作家吴为母系家族三代女性的悲剧人生,揭示了男性权力意识、政治权力意识和社会上来自包括经济、法律、文化、习俗等各方面的权力对女性生命的压抑和戕害,对这多重权力包裹下的爱的神圣性进行后现代式的颠覆和解构。  相似文献   

11.
《祝福》中的祥林嫂是在宗法礼教、鬼神迷信的桎梏下被迫害而死的一个悲剧性人物。小说作者以勾勒轮廓的白描手法,描述祥林嫂一生颠沛坎坷的遭遇,控诉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鬼神迷信吃人的本质,使祥林嫂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12.
以清代为视角,透过父祖享有的家长权来考察母亲家长权的内容,可以肯定母亲在法律上具有当仁不让的家长地位与权力。结合历史和法律文化来追溯母亲家长权崇高地位的缘由,可以点明母亲家长权的实质与相对性。而《红楼梦》这部以女性悲惨命运为主线的历史文学巨著,对其中每一位女性都作了真实而丰富的性格描写,是作者对社会现实具有深刻洞察力而反映到其作品中的心血结晶。因此,结合《红楼梦》来分析女性家长权这一复杂历史现象,以文学作品与现实问题交融、文史印证的分析,能使这一研究更具创意,更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13.
关剧中有许多身世悲惨、饱受社会压迫和折磨的女性形象,这表面上看是表现妇女的生活遭遇,实则隐喻了知识分子在当时的不公平待遇和政治遭遇;女性强烈的反抗意识代表了士阶层对黑暗、不公平现实的不满;女性依靠外力才能摆脱原有生存境遇的结局则与士阶层所遭受的禁锢、无出路契合。贯穿其中的对女性的认同意识是关汉卿大量创作旦本剧的原因和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4.
Hardy's masterpiece Tess of The D'urbevilles depicts the heroine's miserable life,revealing out the objective cause of society reality and subjective cause of heroine's own character.Society objective reality cause is a hypocritical capitalism morality standard,heroine's own weck character is but:Dare to resist tradition morality being not able to shake off that,and whose double character were yoke her completely.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论述蘩漪这一角色的鲜明的性格特征——反抗封建专制与封建礼教和追求爱情婚姻自由,并揭示其性格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从而引起人们对不幸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人的权利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茨威格是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其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深情感人的女性形象,在她们身上寄寓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激情。她们的生活也暗示了茨威格所希望的人道主义理想实现的途径,而他们的悲惨结局则由于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以及理想的幻灭。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柯尔律治诗歌文本出发,并结合作者生平,分析了女性与其诗歌主题的密切关系.通过女性主要反映了诗歌以下三个方面的主题;(一)浓缩了作者悲郁的人生体验:(二)对爱的渴望和幸福的憧憬;(三)对生命的哲学沉思。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女诗人狄金森和普拉斯的悲惨命运表明她们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同时又是女权运动的先驱。诗歌是这两个痛苦而无助的女性用来减轻痛苦、释放压抑和发泄绝望情绪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在萧红的小说《生死场》中,女性的自然存在是动物性存在,女性的社会存在是奴隶的奴隶,女性的精神存在,则几乎被窒息,她们的人生归宿是无"家"之根,这里是女性的悲惨世界。  相似文献   

20.
苏轼的词中蕴涵着非常丰富深厚的感情。他用大手笔写社会人生,写山川景物,写今古感怀,词作中充满着豪情;另一方面,苏词中也不乏柔情。他的离情词尤其写得韵格婉媚、一往情深;在表现男女恋情和少女、少妇闺情方面,苏词充满柔情,在缠绵中勘破人生。豪爽开朗的性格、挫折多舛的个人经历、儒家道家和禅宗里积极的思想内涵则是他词作的丰富深厚感情的肥沃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