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如何让新品牌掉价但不掉品味“如何让新品牌服装掉价但不掉品味呢?”A时装有限公司的品牌负责人谈到即将推出的休闲品牌服装困惑地说。A公司生产旗袍、中式女性服装、中式礼仪服装,以典雅高贵的中式设计见长。它在中国三十多个大中城市有八十多家专卖店,并远销到日本、美国、加拿大、韩国和法国。曾有著名影星身着该公司定做的中式旗袍亮相国际影展,轰动世界,公司总设计师Nancy被称为国服设计师,“A”品牌也被品牌协会评为十大品牌之一。A公司中式服装的设计有着较强的实力,市场认可程度很高。据这位负责人介绍,A公司的服装很多…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学角度解析近代旗袍的发展演变,分析其各个时期的特点,阐述了社会的变革、文化的交融、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给服装带来的巨大影响.表明了旗袍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公认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象征,成为了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同时还指出了旗袍有着丰厚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是服装设计师们宝贵的设计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服装纸样参数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服装纸样参数化设计中,对其几何元素的约束处理是非常关键的。结合约束的概念、分类、表示及其求解的分析,并以旗袍前襟为例,对服装纸样参数化设计方法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上海的旗袍穿用是当时服饰时尚风貌的重要组成.运用史学和服饰美学等的观点和方法,以人物图片为主要素材,研究上海民国时期的旗袍配伍,主要从旗袍与各种服装的配伍、旗袍与发型、鞋袜和饰品的配伍等4方面,分别讨论了其式样组合、外观效果、形象特征和穿用群体,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5.
孙金玲 《科技资讯》2006,(20):196-196
上衣下裳,是我国古代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龙袍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补服是表示官阶高下的鲜明标志,明朝成为定制。清代男子的服装主要有长袍马褂,旗人妇女则穿旗袍。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科技兴国”战备的重要措施之一,更多的职业院校创建及专业的扩招,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加深了高职服装教育的难度。虽然高职服装专业培养目标有别与艺术类大专院校的,其实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就业的困难,使其它艺术类大专院校更重视培养制作、生产、管理等职业技能,这就对高职服装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高职服装专业需要学生富有观察力、想象力、动手能力。它要求学生具有极强的美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7.
旗袍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来,民族大融合而形成的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它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并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本文以旗袍的历代款式变化以及流行趋势为切入点,分析了旗袍的起源及发展历程,揭示了旗袍改良的必然性和在当今国际背景下旗袍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成功范例,以其自身汲取各民族服饰文化精华,保留自身优点,融合时代特色,并不断加以创新的特点,在国际服装舞台上占有了相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浅谈西方文化对中国当代服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灿烂的文化,辉煌的遗物为世人所瞩目.而中国服饰文化更是中国文化表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服装的发展有着您久的历史,在中国,20世纪是受西方文化冲击的一个世纪,是西式服装替代传统的中式服装的世纪,今天,我们把中山装,旗袍看成是中式服装的代表,但的的确确都是在西式服装观念的影响下,是中国服装的缩影.  相似文献   

9.
影响衣领造型结构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子作为服装的零部件之一,它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当人们审视一件服装的时候,它的领占据了最醒目的位置。如果说人们对某件服装产生的第一总体印象是它的衣身造型,那么对服装的第一局部造型则是领型。因为它处在距离观察者眼睛最近的地方,接近平视的视角。往往人们通过领型对整个服装的效果做出评价,可见衣领造型在服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服装的外型即服装的外轮廓,它的变化对服装的款式起决定性的作用。服装的“型”的设计的主要课题就是将目的物做成什么形状。它的“型”状是指眼睛所能把握物体的基本特征,它涉及的是物体的外部形象——物体的边界线。因此,服装“型”实质就是指服装的边界线——轮廓。  相似文献   

11.
Origin of Qipao Fashion in Early Republic Perio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origin of Qipao as women's fashionable wear in the early Republic Period (1911-1949). The origin of Qipao fashion will be discussed in three aspects; 1) discussion of the original time, place and consumer group of Qipao fashion; 2) analysis of initial style and wear combination of Qipao, 3) deduction of the origin of the name Qipao. Besides, the analysis will also be given about Qipao's aesthetic characters, its production, consumption guarantee as well as its social backgrounds. The research will be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history, social psychology of clothing and design, and will use many materials especially historical writings and publications to give a more detailed discussion.Here are some tentative conclusions. Firstly, Qipao as a kind of one-piece dress was not inherited directly from the robe of Banner Style. It was a new fashion in the 1920s, which combined the elements of long vest called Qipao Majia, Wenming  相似文献   

12.
《茉莉花》是我国民歌的经典之作,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它从起源到现在,有着各种各样的变体和版本,经过各地人民的改编创作,加之当地的方言、曲调、演唱风格,展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洋溢着独特的东方神韵,在受到国人喜欢的同时,也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13.
论李清照词的多维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照词历经千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崇高的精神感召力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接受者,接受者从不同的层面接受易安词,形成了丰富多维的接受效应。易安词的接受群体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普通消费型、专业鉴赏型、研究论证型。人们在阅读、接受易安词的同时,也在阐释、改造、重塑易安词。易安词参与了各个时期的文化建设,对构建我国历代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The goal of the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mix and match of Qipao to reveal the dressing conditions and fashion during Republic Period in Shanghai by comprehensively it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history and aesthetics. The photographs of women at that time are the main materials to study on. Four aspects including Qipao combining with clothes, the hairstyle, footwear a1d accessories will be discussed. The conclusion will be drawn on the analysis of its mix and match, appearance, image identity and the group of people who. liked to wear it.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间传统护身装饰品的形式与内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各民族民间传统服饰艺术中,有一种独特而又普遍存在的装饰艺术形式--护身装饰品,民间又称其为“护身符”。本文试就我国民间护身装饰品的起源、特定的形成条件以及在传统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形式与内涵作一初步的研究探索,摒弃其封建迷信之糟粕,从服饰文化的角度分析其艺术特性、艺术风格和形式,使民间传统的艺术瑰宝能够对现代艺术形式有所启示、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徐苏 《镇江高专学报》2010,23(4):19-21,25
文宗阁是以藏《四库全书》而闻名天下,在中国古代藏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可惜,此楼存世不到百年即遭兵燹,留下的史料不多。可从文宗阁题名的内涵、入藏书籍的考证、日常管理的模式、被毁后呼吁重建的过程等方面梳理其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7.
"和而不同"的思想贯穿着中华文化发展的始终,是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随着各家各派对"和而不同"思想认识的深入,中华文化也在不断地创新发展,并且不断地得到世界各民族的认同。今天,"和而不同"思想对解决文化价值冲突,建设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建设国与国之间和谐相处的和谐世界,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有意识的经济活动的加剧,使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影响。人们从实践中越来越认识到自然保护的重要性,寻求并通过各种途径和不同的方式来保护自然,这是一件极有意义的工作,因为这一工作的本身也正是保护了人类的未来。 国外在一百多年前就已提出用划定范围,建立国家公园的方法保护自然。美国早在1872年就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其目的是为了保护自然的原貌,并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