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忧患意识、性爱意识、女性意识是“五四”时期和新时期婚恋小说表现的主要心理内容。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和作家认识的不同,二者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刚刚起步的“五四”时期的婚恋小说,自然是成功的喜悦中伴随着失误的苦痛;而沿着“五四”时期留下的轨迹,向着纵深方向发展的新时期的婚恋小说,在超越历史的同时,也有偏差与迷失。  相似文献   

2.
从“三言”、“二拍”、《幻影》看徽商李令媛中国封建社会是十分漫长的。然而它也在缓慢地向前发展着,到了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在古老的封建社会内部已开始产生新的资本主义的萌芽。这一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带来了市民阶层前所未有的发展壮大,市民阶层的反抗斗争也日益...  相似文献   

3.
晚明文人扎根于市民中间,他们通过文学创作反映出特定时代环境下市民的心态,透过冯梦龙的“三言”,晚明小说创作的意识心态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所编篡的“三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中“偶然”、“自身努力”“友谊”三种致富之道的论述,阐明了明末下层市民致富的原因、途径及其中表现出的市民意识。  相似文献   

5.
作品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反映特殊的时代生活环境和作家思想渊源。拟话本小说“三言”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之作,以其曲折离奇的情节、生动活泼的语言,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形象,不但表现了社会形而下的内容,同时暗舍了形而上的哲学思潮,尤其是明中后期在民间广泛流传的阳明心学,更是不同程度地渗入到作品中来,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内容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冯梦龙创作的“三言”以情反理,“反理学”是“三言”的精华,但并不是“三言”的全部,“三言”部分作品蕴含了中华传统伦理的精髓——“孝悌”之义。“三言”中所描写的孝悌之义有三种:大孝大悌、愚孝愚悌、不孝不悌,我们应当在批判、分析的基础上继承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7.
一九九○年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小说单元节选了冯梦龙的小说《灌园叟晚逢仙女》,课文的“自读提示”第一段这样提示: 我国的白话小说始于唐代,但现在所能见列的最早的白话小说,则是宋代的“话本”——说书人讲述故事的底本。冯梦龙编订的《古今小说》(即“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总称),保存了不少宋、元“话本”,但也有不少明人的“拟话本”,即文人模拟“话本”的故事形式所编写的作品。《灌园叟晚逢仙女》一般被公认为明人的作品。 这段文学知识提示了四个知识要点:(1)白话小说的产生时代;(2)什么是“话本”和“拟活本”;(3)冯梦龙编订的“三言”是哪三本小说的总称;(4)肯定了《灌园叟晚逢仙  相似文献   

8.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之我见黄德修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所编撰的《三言》堪称中国古代短篇白话小说的精髓,它反映了明代中叶以后的社会生活,表现了那个时代新兴市民阶层的生活理想和伦理观念.《三言》的第一言是《喻世明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又赫然置于卷首,可见它...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冯梦龙小说,认为冯梦龙提倡"奏雅"与"适俗"并重,其《三言》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奏雅"的,即传统的劝善与惩恶的教化主题;为了内容上的"适俗",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冯梦龙有意选择了大量婚恋与经商题材的作品,从日常生活中挖掘人性之"奇",以吸引与教化读者,而使得《三言》成为雅俗整合的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始终以普通市民的心态揣摩都市;用“都市摩登艺术”——电影,独特地表现都市;用虚无冷漠的灵魂影像都市市民。在特殊历史转型时期,张爱玲用自己的方式为滋养她创作的现代都市文化时代画上一个凄美冷清的句号。  相似文献   

11.
池莉是当代文坛创作成果较多 ,影响较大的女作家之一。她以人的生存为本 ,站在市民价值立场 ,对市民的思想、情感、生存状态作了深刻描写 ,表现了“活着就好”的生存哲学以及适应社会的生存本领。评论池莉的作品应实事求是地从她的思想、性格、经历等方面进行评价 ,对她描写市民阶层的作品不应按“文学为人生”的传统价值来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三言"是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关于其中作品的成书时代依然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和研究空间。《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一文,胡士莹和郑振铎两位先生认为是宋人话本,实则应为明代作品。首先,对前人提出的"宋人话本"说的研究观点提出质疑;其次,根据宋元明时期刑法制度的差异,"沙门岛"领土所属权的变化,证明这篇作品绝非创作于南宋时期;最后,根据"温州府"和"临安府"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进一步证明这篇小说为明代作品。  相似文献   

13.
沉稳与苍凉——论张爱玲小说的人生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注重于对人生意义的阐发 ,在这一主题上表现出三个特色 :一是取材范围远离时代主流、限于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 ,叙述方式也显得平淡而自然 ;二是在人物设置上 ,她所选取的都是一些处于生活边缘地带的普通人 ;三是由于勘破了人生的无奈 ,她的小说具有一种悲剧性。但由于她对世俗人生的认同与热爱 ,所以她的作品与传统的悲剧不同 ,而带有软悲剧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学创作迅速发展,表现新的作品大量涌现,文学新人层出不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鼓励下,进入了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蓬勃繁荣的时期。广西的少数民族作家群当然不甘落后,他们也拿出了自己的作品,汇合于这股时代的文学大潮中。  相似文献   

15.
晚明文人扎根于市民中间,他们通过文学创作反映出特定时代环境下市民的心态,透过冯梦龙的"三言",晚明小说创作的意识心态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以强调感情、个性与理想的浪漫主义,对“五四”时期青年作家的创作观念影响很大。个性意识、女性意识、性爱意识纷纷萌芽、苏醒,开始深入作家的思想、灵魂,最终影响到作家的创作。他们的婚恋小说也呈现出明显的浪漫主义文学特征。由于当时作家大半和社会处于矛盾对立,其作品一般富于感伤忧郁的情调;在表现现实上,多运用幻想夸张的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在形式上,多采用自传自述的形式,与作家的生活与情感经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论池莉小说中女性存在的市民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池莉始终把市民生存作为创作的基本素材,因此被认为是“非女性写作”或“无性别写作”。然而,从她90年代末发表的一些作品来看,体现出较为强烈的女性独立意识,表达了女性鲜明的个体经验,并且表现了两性关系中,市民阶层女性的人生思考。  相似文献   

18.
苏轼是北宋时期最大的文学家。苏诗闪耀着某种民主自由精神的光芒,表现出鲜明的主体意识,也发展了诗歌的艺术手法。其思想站在“时代前沿”,其诗歌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造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19.
管桦的儿童时代、少年时代和中年时代都是在京东地区农村度过的,这一地区的文化背景对管桦的作品有重要的影响。管桦的作品中体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表现了他对故乡的人民的深厚感情。他的作品中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也具有“慷慨悲歌”式的京东地区文化风格。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40年代的都市女性写作--张爱玲苏青创作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和苏青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区享有盛名的两位女作家,她们的文学创作,以独特的女性视角与观照方式,致力于市民阶层生存境遇和市民文化趣味的展露抒写,独具市民文化女性书写的明显特征。两位女作家的作品在创作观点、视野、题材上都饱含了市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趣味,这使她们的创作有别于“五四”女作家的时代眼光和社会观照,为40年代都市女性文学开辟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