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牧场牛粪收集,使之在沼气发酵罐在一定温度、浓度和隔绝氧气的条件下,厌氧反应产生沼气,经过沼气净化处理储存,达到沼气发电机组对沼气要求条件,通过加压风机输送至沼气发电机燃烧发电。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沼气电机余热利用,一部分提供牧场冬天采暖,一部分提供沼气发酵罐发酵所需热量,另外还有一部分牧场日常所需热水。通过沼气发电厂,沼渣和沼液可以作为种植高档菌类植物的有机肥,整个生态环境中循环利用,创造了经济效益及节能减排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沼气发动机概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热力发动机的一种优良代用燃料——沼气的特征,并且对沼气在发动机上的使用和发展情况进行了评述.沼气具有资源广泛、废物利用、价格便宜、燃烧完全、排放清洁等特点.沼气发动机分为双燃料式和全烧式两种,目前主要用作固定动力源.深入研究沼气的制取和沼气发动机的工作机理以及零部件和整机间的匹配是今后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发展农村沼气工程的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志杰  尹静章 《科技信息》2012,(15):423-423,426
农村家庭沼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农村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为了保障沼气事业健康发展。必须解决沼气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针对农村家庭沼气利用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家庭沼气工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小英 《太原科技》2006,(10):21-22
详细介绍了沼气的生成原理、特点及太原市沼气应用现状,并对沼气的使用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沼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沼气的特性、沼气的效应,探讨了国家对沼气推广的重视以及推广沼气的社会效益和深远影响,指出了多年来沼气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低温野生菌群和低温厌氧颗粒污泥菌群筛选,及其后续的互补复合优化,选育出了低温沼气发酵功能菌群。沼气发酵实验结果表明,该菌群采用后最高日产气量均明显高于单独采用野生菌群和厌氧颗粒污泥菌群,具有显著改善低温沼气发酵性能。以此为基础研制的低温沼气发酵促进剂,在13℃下可使产气率平均提高46.6%,10℃下产气率平均提高41.1%。沼气池试验中,低温沼气发酵促进剂可显著提高沼气的甲烷含量,可使甲烷含量平均提高24%。  相似文献   

7.
结合国内外大中型沼气工程情况,以德青源沼气工程为例,介绍了农村废弃物变废为宝的工艺流程,提供了农村能源解决方案,并结合我国沼气工程现有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使大中型沼气工程走向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元谋县沼气发展调查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元谋县年平均气温21.9℃,沼气发酵原料充足,每年拥有沼气资源5300万m^3,户均拥有沼气资源1282立方米;在该地大力发展沼气前景广阔,沼气及其及沼气发酵残留物综合利用--发展绿色蔬菜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
沼气工程的自动控制直接关系到沼气发酵的效果。本文介绍了沼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成、功能及设计实现方法,并论述了PLC和控制计算机在沼气处理各工序的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我国农村沼气的发展历史和现存问题.提出了沼气、沼渣、沼液循环利用的思路,提倡用沼气循环服务产业模式来带动沼气事业的发展,促使农村沼气发展成为一个大的循环产业.巩固我国农村户用沼气的发展成果,开创农村沼气利用新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1.
解决了沼气利用受气候影响的问题,为沼气在北方地区冬季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沼气发酵与生态农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沼气发酵的微生物学原理、发酵过程及影响发酵的因素和所用原料,综合论述了沼气发酵研究的新进展,并结合生态农业的大背景对沼气发酵的前景、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沼气化学能和物理能综合梯级利用,提出一种基于化学回热的沼气冷热电联供系统。新系统引入重整器,利用透平高温排气驱动沼气重整,生成具有更高化学能的合成气,以提升沼气燃烧前热值。利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通过沼气重整可使沼气转化为化学能更高的合成气,同时可回收大量低温潜热用于沼气池保温。在设计点工况下,新系统效率较参比系统提升了21.88%~31.25%。通过参数分析可知,水蒸气与沼气摩尔比(水碳比)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当水碳比从0.5提升到4.8时,甲烷转换率从0.12增大至0.48,提高了余热回收利用。燃气轮机输入热值的提高使得新系统发电量从13.37%提升到55.55%,最终使得系统的效率从9.68%增大至41.94%。  相似文献   

14.
沼气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可作为生物天然气的来源。利用沼气提纯得到天然气品质的甲烷制氢或沼气原料直接制氢具有可持续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而沼气中杂质的去除、催化剂以及操作条件的优化是提高沼气制氢反应效率和选择性的重点。系统综述了目前主要的几种沼气制氢工艺的研究进展。较优的沼气制氢工艺包括:将沼气提纯得到的甲烷通过催化裂解法制氢,可避免生成COx;消耗沼气主要成分CO2和CH4制氢的干重整法;能够结合H2的分离和纯化、CO2捕集和热整合的化学链重整技术。通过高效的工艺利用沼气制取氢气,对促进生物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以及实现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香蕉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分,并对其发酵产沼气的潜力进行研究,以期为香蕉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方法】分别采用改进后的硫酸-重铬酸钾氧化法、2mol/L盐酸水解法和72%浓硫酸法测定香蕉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在35℃恒温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产沼气,绘制不同原料产沼气过程变化曲线图。【结果】香蕉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别为17.47%、11%、6.86%,其厌氧发酵产沼气最高可达到(155±3)mL/g TS。【结论】香蕉杆纤维含量较高,可作为沼气发酵原料使用,为香蕉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马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5):6420-6422,6427
探讨发酵条件对产沼气的影响。以新鲜猪粪为原料,研究pH、接种量、C/N三个因素在三个水平上对厌氧发酵的启动、产气量的影响。不同水平都能启动发酵,以pH=6.5、接种量=29%、C/N=30%启动最快。接种量是启动的关键因素,pH次之。以pH=7.0、接种量=34%、C/N=35%产气量最高。pH是产气量的关键因素,接种量次之。pH与接种量在启动和产沼气中都无显著差异。说明人为可控的三个因素综合影响发酵过程,pH=6.5、接种量=24%—29%加速厌氧发酵启动。随发酵中间产物的形成和产甲烷菌对原料的利用,接种量=29%,pH=6.5—7.0,利于提高沼气产量,且三因素呈同步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两种作物秸秆进行生产沼气的技术进行研究,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案,结果表明:所供试的两种秸秆均能顺利产生沼气,并且进展良好,其中以1m^3牛粪和400kg玉米秸秆的配比比较理想,产气量较大,产气时间也较长。  相似文献   

18.
沼气发酵是一项具有潜力的开发新能源的技术,在化石能源需缺的今天,研究沼气发酵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探究芭蕉叶厌氧消化产沼气的潜力,让废弃芭蕉叶得到充分的利用,响应国家的号召,推进乡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寻找一种新型沼气发酵原料.特以芭蕉叶为原料,采用批量发酵工艺,在30℃恒温条件下进行芭蕉叶沼气发酵实验,发酵周期为32 d.结果表明芭蕉叶的产气潜力为428 mL/g·TS和563 mL/g·VS,是一种较好的纤维素类沼气发酵原料.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制的1 000 mL厌氧发酵罐研究了经脱水的通榆河浮藻在室温下发酵50 d过程中产沼气量及其发酵物相关特性.结果表明,接种物与浮藻体积比为1 ∶ 2,TS产沼气潜力为365.44 mL/g,VS的产沼气潜力为372.13 mL/g,沼气中甲烷平均含量为61.84%,产气情况最佳.试验可以证明,通榆河浮藻可以用来发酵制取沼气.  相似文献   

20.
我国餐厨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催生了许多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将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生产成能源,是一条高效的利用途径,既可以获得清洁能源又能减少污染排放,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我国餐厨垃圾的特点,通过对餐厨垃圾除杂分离预处理、生物柴油绿色生产、高效厌氧发酵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优化集成油气肥多模块,建立了餐厨垃圾联产生物柴油、生物燃气和生物有机肥的综合利用技术体系,有力地促进了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