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河大桥是一座新建的大跨度中承式钢箱提篮拱桥(主跨196m)。为准确掌握该桥在服役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验证桥梁结构是否达到设计预期,对该桥进行了成桥荷载试验。其中,静载试验选取了11个控制截面,实测了应变、吊杆索力、挠度、拱座水平位移多个力学参数;动载试验测试了结构自振频率以及跑车、跳车、刹车激励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 静载试验结构校验系数和相对残余均满足规范要求,吊杆索力和拱座水平位移有较大富余;动载试验实测自振频率高于计算频率,实测阻尼比小于5%,实测冲击增大系数为1.176~1.371。结构各项性能达到设计预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与工作性能,为此类桥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养护提供参考.方法以云南省沾益至会泽高速公路牛栏江大桥为工程背景,荷载试验包括静载试验、动载试验,分别测试静载工况下各控制截面的应力状态和整体挠度,动载工况下桥梁的动态响应和振动模态参数.结果截面各测点的实测应力值、挠度值均小于理论计算值,桥梁的实际状况要好于理论情况.部分截面均出现了残余变形,相对残余变形小于20%.桥梁在无障碍行车工况下冲击系数在0.10~0.14;有障碍行车工况下冲击系数在0.20~0.29,说明桥面不平整时冲击效应较为明显.竖向一阶振动频率大于横向一阶振动频率,说明该桥竖向刚度强于横向刚度;同时该桥自振频率试验值均大于计算值.结论桥梁结构的整体刚度满足《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JTG/T J21-01—2015)的规定.桥梁结构承载力及变形满足公路一级设计荷载正常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胡锋  刘艳 《中州大学学报》2011,28(4):114-116
根据平顶山市城东河路湛河桥主桥———斜靠式拱桥的结构特点,借助M IDAS/C ivil桥梁通用有限元程序,建立该桥的空间精细FEM,对不同吊杆损伤工况进行结构动力特性分析。通过与桥梁完好状态下的桥梁动力特性对比,可以得出结论:吊杆损伤对斜靠式拱桥的低阶自振频率总体影响较小,但对桥梁整体竖向自振频率和扭转自振频率相对影响较大,吊杆损伤导致桥梁竖向和扭转自振频率降低;主拱比稳定拱吊杆损伤对该桥的自振频率影响敏感,跨中比1/4跨处吊杆损伤对该桥自振频率影响大。  相似文献   

4.
王丰  瞿阳 《工程与建设》2011,25(4):506-507
动挠度是桥梁动载试验一项重要的检测内容,通常用来分析桥梁的冲击系数。此外,动挠度曲线还可以用来分析计算桥梁的自振频率、阻尼比以及桥梁的影响线。以某两跨一联连续钢箱梁桥为工程背景,通过对实测动挠度数据的分析,详细介绍了桥梁的冲击系数、自振频率以及影响线的分析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全面了解某宽幅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桥在荷载作用下的实际承载力,分析其实际工作状态,评定桥梁运营状况.方法基于静载试验,研究在偏载和中载等不利荷载工况下的主梁的应力和变形,通过动载试验的各项内容研究该桥的自振频率、不同行车速度下的变形响应以及跳车试验下的冲击作用,最后将实测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桥梁在设计荷载下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卸载后归零情况正常,残余应变为5%~11%,没有裂缝产生.动力测试结果显示,其第一阶竖向自振频率为5.47 Hz、阻尼比为0.025、冲击系数为1.122~1.190,测试模态与理论模态吻合较好.结论该桥受力处于弹性工作状态,承载能力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可以按设计荷载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6.
对重庆市大学城南线虎溪河桥进行荷载试验。测试跨中截面在试验荷载下的应变及挠度,测试L/4截面在试验荷载下的应变,测试汽车荷载冲击系数及桥梁结构自振频率,检验梁体是否满足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曹固恩 《科技资讯》2008,(30):77-78
桥梁检测是保证桥梁安全运营的重要手段,对姜眉公路某刚架桥进行了静动力荷载试验,并结合有限元模型的理论计算,对该桥主梁应力与挠度等静力特性、动力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多片刚架拱片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结果表明:实测挠度及应变值吻合良好,横向联结较强,拱片纵向整体性能好;动载试验实测的主梁一阶频率为3.0518Hz,高于理论分析值1.578Hz;实测汽车冲击系数为1.1323,小于《桥规》计算值1.2631,说明桥面铺装平整,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新建预制装配式桥梁的结构性能和工作状态,对遂德高速公路九龄岗大桥40 m T梁段进行单梁静载试验、全桥静动载试验以及有限元仿真分析。通过静载试验测试了单梁与成桥阶段控制截面的应变、挠度,并结合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分析,采用脉动试验和行车试验获得了桥梁的自振特性、不同行车速度下的动力效应和冲击效应。研究表明:单梁与全桥静载作用下结构应变及挠度校验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卸载后相对残余应变及位移远小于规范规定的20 %,结构承载能力良好;边梁在各级加载下的挠度、应变值与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均大于中梁,总体上变形、应力分布较均匀,结构抗扭刚度与强度有一定安全储备;脉动试验实测阻尼比为1.139 %,小于规范规定的5 %,该桥动力特性良好,在结构体系振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能量耗散性能;行车试验中随着车速增加,结构动力效应越显著,动挠度、动应变与冲击系数有明显增大的趋势,实测冲击系数为0.065 ~ 0.133 ,表明该桥面平整度良好。  相似文献   

9.
动载试验是新建桥梁投入运营使用的必备环节,能为桥梁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运用加速度传感器及信号采集处理分析仪结合脉动法进行自振测试以得到桥梁的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比等动力特性参数,并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通过有限元软件得到的桥梁结构的自振频率与振型,两者得出的计算结果很接近。通过比较实测频率大于理论计算频率,根据动荷载试验所测数据,桥梁整体结构的动力性能好,整体刚度强。  相似文献   

10.
以单跨悬索桥为研究背景,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 2013建立该桥空间模型,采用子空间迭代法,研究了恒载集度、中央扣和结构刚度等参数的变化对悬索桥成桥状态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恒载集度能降低主缆振动频率,但对其他振型频率的影响比较复杂;中央扣能增强全桥的整体刚度;主梁刚度的改变对竖弯、侧弯影响较大;主塔与吊杆刚度的变化对结构的自振频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付书林 《工程与建设》2023,(6):1743-1747
钢桁梁桥因整体性能好、施工周期短、工厂预制化程度高等优点,在桥梁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探究此类型桥梁结构在运营期间的静动力性能,文章以跨径为67 m的某高速公路钢桁梁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模拟与现场荷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结构在设计荷载下的静力性能及动力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结构关键截面的应变及挠度校验系数分别介于0.50~0.90与0.45~0.83,且各工况下的相对残余应变及相对残余变形均低于0.1。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在运营荷载下,该钢桁梁桥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安全储备较大;此外,实测的结构一阶竖向频率为2.764 Hz,大于模态分析结果的2.149 Hz,且通过跑车试验得到的桥梁实测冲击系数均低于理论计算值0.149,表明该钢桁梁桥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满足运营期要求。  相似文献   

12.
桥梁荷载试验是分析桥梁静力特性的重要手段.文章阐述了荷载试验加载原则、测点布置、方案设计,并通过大跨径多跨变截面连续箱梁桥荷载试验,分析箱梁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强度、刚度、抗裂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箱梁静力特性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拱梁刚度对大跨度铁路连续梁拱组合桥受力特性的影响,以徐宿淮盐线某(100+200+100)m连续梁拱组合桥为工程背景,分析拱梁刚度对结构内力、变形、动力特性和吊杆疲劳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拱梁抗弯刚度比主要影响主梁和拱肋中弯矩的分配,对结构轴力影响较小;拱梁刚度比的增大有利于抑制由活载引起的变形;拱梁刚度比的增大导致吊杆应力幅增大,且边吊杆变化最显著。  相似文献   

14.
针对桥梁动载试验时实测的冲击系数较现行规范的计算值偏大的问题,指出现行桥规中冲击系数计算公式的不足.综合考虑不同工况、桥梁基频和车辆激励频率3个因素的影响,提出了比现行规范公式更能准确描述车桥系统动力特性的修正公式,并利用邓氏渡大桥的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其计算精度有了显著的提高.该修正公式可为将来公路桥梁规范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某大桥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经现场检测与承载力评定,该桥一些主要承重构件以及桥面系缺损较为严重,承载能力偏低,已不适应现有交通需求,全桥需大修与加固处理﹒针对该桥存在的问题,对全桥进行病害修复和拱圈加固﹒为掌握桥梁加固效果,对该桥在维修加固前后分别对全桥进行了静力和动力特性试验,加固前后跨中,四分点试验结果进行挠度、应力和自振频率对比,其中挠度降低了48%~73%;应力降低了37%~86%;自振频率由2.900 Hz增大到9.625 Hz,说明加固后桥梁的整体承载力和刚度提升明显达到了加固预期效果,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6.
珠海大桥主航道采用最大跨度为1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全桥长3125m,宽31m,属特大型公路桥。为了检测桥架结构的静力和动力性能,对连续刚构和连续梁的应变和挠度进行了重点测试。动力试验包括行车试验,制动试验和跳车试验.结果表明桥梁的静力和动力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实测连续梁和连续刚构的冲击系数大于1.0,实测中小跨度简支架自振频率大于3.5Hz图2,表5,参3.  相似文献   

17.
为了测试某互通立交匝道的整体受力性能,对该桥进行了静、动载试验,通过将理论计算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该桥的整体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桥在静载作用下各控制截面的应变和变形满足设计要求,在动载作用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动阻尼比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该桥的强度、刚度和动力特性皆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某一匝道公路曲线连续箱梁桥的空间车桥耦合振动响应问题,分析曲率半径对该类桥型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为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考虑桥梁阻尼比和桥面平整度的影响,采用通用软件ANSYS模拟桥梁,车辆简化为16自由度模型,再用模态综合法编制了求解公路曲线梁桥车桥耦合方程的MATLAB程序并进行动载试验验证.结果主梁跨中最大位移响应会随着曲率半径的减小而逐渐增大,且当曲率半径R≤120 m时,最大位移响应迅速增大;当曲率半径大于120 m时曲线梁桥的位移冲击系数均小于直线梁桥.结论随着曲率半径的减小,弯矩、扭矩最大冲击系数逐渐增大,而剪力最大冲击系数变化较小;在曲率半径由120 m减小至60 m的过程中,内力相应的最大冲击系数均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9.
针对铁路提速后预应力混凝土简支Ⅱ形梁横向刚度不足的问题,以某4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Ⅱ形梁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横隔板的位置、数量和厚度对梁体自振基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横隔板的位置、数量对梁体的竖向自振频率影响不大,但不同横隔板布置方式对梁体的横向自振频率影响较为显著,梁端横隔板比跨中横隔板对梁体的横向自振频率影响更显著;随着横隔板厚度的增加,横向自振频率增加而竖向自振频率减小。利用分析结果,本文计算分析了不同横隔板的加固组合方式,确定了两侧梁端各3块横隔板加厚至0.7m为该桥横向刚度的最优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20.
采用求解考虑几何非线性的结构特征方程的方法对预应力态和承载态的单自由度预应力钢结构进行自振特性分析,通过与非线性瞬态分析结果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明确了结构自振频率与结构切线刚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索桁架和张弦梁结构的自振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预拉力和外荷载引起的预应力钢结构切线刚度的改变将影响结构的自振特性,预应力通常增大结构刚度和自振频率,而外荷载可能增大或减小结构刚度和自振频率.因此,进行预应力钢结构自振特性分析应同时考虑预应力和外荷载的影响,然而对张弦梁这类结构由于预拉力和外荷载对结构切线刚度的影响相互抵消,可直接采用线性自振频率进行结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