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8 毫秒
1.
眼镜鱼Mene maculata(Bloch et scheider)骨骼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泪骨特大,其余的眶下骨为极薄的小骨片.犁骨无齿.翼耳骨发达,较长.有上颞窝.上枕嵴特别发达.前上颌骨无齿,上颌骨较大,厚实.腭骨有齿.角舌骨有长裂孔.1~2鳃弓的咽鳃骨无齿,3~4鳃弓的咽鳃骨瓜仁状,具小齿.下咽骨"S"形,腹侧面具小齿.后匙骨剑形,颇长,腰带骨特异,颇大,左右合一.  相似文献   

2.
常规方法制备大头狗母鱼骨骼标本,记录观测结果并绘图.其主要形态特征为:缺眶上骨,眶下骨7块,第1块特大,第4~7块呈不规则的颗粒状.上筛骨短宽.具眶蝶骨.前耳骨发达,向外鼓出明显.有下颞窝.前颌骨和齿骨具发达的锥形齿.腭骨有锥形齿2列,基鳃骨也有锥形齿.第2~4咽鳃骨和下咽骨有齿.主后颞骨和后颞骨有小齿.腰带骨基部愈合.  相似文献   

3.
乌鳢鳃表面结构特征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乌鳢鳃适应呼吸功能的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鳃弓、鳃耙和鳃丝的上皮细胞表面都密布有隆嵴和环形刻纹等结构;而鳃小片的上皮细胞表面没有隆嵴和刻纹等结构,只有稀疏的大小和形状不同的小孔。这些结构特点是与其呼吸功能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2000年4月-2001年6月,作者对乌鳢、鲶和黄颡鱼的摄食器官进行了解剖,重点比较了其口腔齿、咽磨、鳃耙的结构,分析了它们的摄食特点。  相似文献   

5.
胡子鲶鳃及鳃上器形态结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胡子鲶(Clariasfucsus)鳃及鳃上器表面亚微形态结构作了详细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鳃弓,鳃丝,鳃小片,鳃耙及鳃上器的上皮细胞各具不同的形态特征,鳃弓,鳃丝,鳃耙上皮细胞表面都有环形隆嵴,继续的短纹和点纹,而鳃小片和鳃上器上皮细胞表面结构与共明不同,这些表面形态结构特点与鳃及鳃上器的功能机理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鳃交换面积变化对鱼类静止代谢率的影响,采用剪除部分鳃弓处理了体质量为(47.6±1.0)g的鲫(Carassius auratus);实验设对照组、剪2个鳃弓组和剪4个鳃弓组,测定鲫剪鳃前后的代谢率、呼吸频率及鳃小片的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剪鳃前,各组的静止代谢率、呼吸频率均无显著差异。剪鳃后,代谢率随时间延长先降低再升高,然后逐渐降低至剪鳃前水平;对照组呼吸频率处理时间点前后变化不显著,剪鳃弓组处理后呼吸频率随剪鳃弓数量的增多而显著增高。鳃小片密度及平均面积在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剪鳃前、后也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剪鳃造成鲫的呼吸交换面积减小,该种鱼则可通过调节呼吸频率维持代谢需要而不依赖于鳃形态的可塑性;因此,在鱼类生理学实验操作中,通过剪鳃改变鳃呼吸面积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用扫描电镜对罗非鱼(Tilapia mossambica Peter)鳃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详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鳃耙、鳃弓、鳃丝和鳃小片的上皮细胞各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特点。鳃耙、鳃弓和鳃丝的上皮细胞均具有刻纹,但不同部位的微嵴形态有差异,如排列方式、宽度和长度,这些形态结构特点是与其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鳃交换面积变化对鱼类静止代谢率的影响,采用剪除部分鳃弓处理了体质量为(47.6±1.0) g的鲫(Carassius auratus);实验设对照组、剪2个鳃弓组和剪4个鳃弓组,测定鲫剪鳃前后的代谢率、呼吸频率及鳃小片的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剪鳃前,各组的静止代谢率、呼吸频率均无显著差异。剪鳃后,代谢率随时间延长先降低再升高,然后逐渐降低至剪鳃前水平;对照组呼吸频率处理时间点前后变化不显著,剪鳃弓组处理后呼吸频率随剪鳃弓数量的增多而显著增高。鳃小片密度及平均面积在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剪鳃前、后也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剪鳃造成鲫的呼吸交换面积减小,该种鱼则可通过调节呼吸频率维持代谢需要而不依赖于鳃形态的可塑性;因此,在鱼类生理学实验操作中,通过剪鳃改变鳃呼吸面积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用扫描电镜对鲢鳃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详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鳃弓、鳃丝、鳃小片和鳃耙的上皮细胞各具不同的形态结构特点.鳃弓、鳃丝和鳃耙的上皮细胞具有刻纹和隆嵴等结构,而鳃小片的上皮细胞只有稀疏的大小和形状不同的小孔,这些形态结构特点是与其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组织学石蜡切片技术和HE染色,对青海湖裸鲤肌肉组织和鳃组织的组织学结构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肌纤维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其间含有一定的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等结构,肌纤维的直径和密度分别为104.37±3.57μm,41.67±1.25根/单位面积;鳃由鳃弓、鳃耙、鳃丝构成,其中鳃丝由许多的鳃小片组成,鳃丝长6.77±0.33 mm,鳃弓宽度403.42±54.35μm,鳃小片长度141.83±9.72μm,鳃丝宽度54.46±4.86μm,鳃丝间隔397.79±3.19μm。青海湖裸鲤肌肉和鳃的组织结构基本与普通鱼类相同,但在肌纤维直径和鳃内毛细血管等方面上仍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正> 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是我国常见的凶猛肉食性鱼类,生活于江河、湖泊的下层,平常游动缓慢,常潜伏在水草丛中,当捕猎食物时则异常迅猛,经常袭击和追捕其他鱼类,由于这种习性,使它的头骨的结构发生了某些相应的变化。关于乌鳢头骨的结构尚未见有系统的记述,作者以20余尾的标本 (体长212~402毫米) 为材料,对乌鳢头骨的形态及其对捕食习性进行了比较观察,现将整理结果予以报导。  相似文献   

12.
斑鳍方头鱼骨骼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鳍方头鱼侧筛骨发达,向后延伸可达额骨中部.缺眶上骨,泪骨特大,有眶下骨架,3、4眶下骨极小.犁骨无齿,前上颌骨、齿骨有钩状小齿,其大小各异,分布不均匀.具主后颞骨,上匙骨2块.  相似文献   

13.
本文比较了乌鳢和月鳢的骨骼特征。通过对两种标本的X射线摄影研究,乌鳢具有发育完好的腰带与腹鳍,而月鳢既无腰带也无腹鳍的痕迹,在脊柱和肋骨的形态及数目上也明显不同。对头骨和肩带的整体以及分离骨片所作的解剖观察表明,无论在外形上,犬牙分布上以及许多分离骨片的形态上,都有重要的差异。鳢类各个种通常都是根据鳞片、鳍条以及斑纹等特征来分类的,属的划分主要是根据腹鳍的有无。究竟为两属或为一属,学者意见尚不一致。通过对骨骼系统的研究,乌鳢和月鳢具有许多重要的差异,把它们作为一个属是否合适,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翘嘴红鲅鲌头骨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其头骨构造的特点与捕食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正> 本文记述了鳑鲏亚科Acheilognathinae鱼类3属6种,现分述如下:鳑鲏亚科:咽齿一列,齿式0·0·5/5·0·0,齿侧扁,两侧对称,咽齿背侧面光滑或具锯齿,先端钩状,咀嚼面狭长,形状各异,微凸、微凹或略平。前角向外突出,后角不明显。鳑鲏亚科各属种检索表A_1咽齿侧面无锯齿B_1前无齿突凹窝面宽约为其突宽的1/2。  相似文献   

16.
应用循环灌注和血管铸型技术对南方鲶循环系统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南方鲶鳃部动脉中入鳃动脉由鳃弓腹侧中部距前端约 1 / 3处入鳃 ,出鳃动脉在鳃弓的前 1 / 2到 2 / 3处分别由两条合并为一条 ;躯干部至尾部具特有的背上动脉和背上静脉 ;静脉系统中有两条肝门静脉 ,尾静脉分为 3支 ,左右两支形成肾门静脉 ,中间一分支形成左肝门静脉 .  相似文献   

17.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结合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单胺氧化酶(MAO)组化方法,对乌鳢尾部神经分沁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在尾部脊髓中可以观察到一些HRP标记的神经分泌细胞和HRP标记末梢。有些标记末梢终止于脊髓中央管,少量终止于腹面脊膜。尾垂体中也有许多HRP标记末梢。2.神经分泌细胞细胞体中的HRP颗粒在电镜下呈圆形、短管状和哑铃状。3.神经分泌细胞体显示AChE活性,并定位于核膜、粗面内质网上。4.神经分泌细胞体周围尚显示MAO活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电生理学方法研究了乌鳢球状囊微音器电位。通过空气中扬声器发出的连续纯音作为刺激信号,将引导电极插入乌鳢球状囊内淋巴液中,记录到了典型的球状囊微音器电位;乌鳢内耳可闻频率范围至少自20Hz至280Hz;以28μV的球状囊微音器电位为指标,绘出了听力曲线,最低听声压值约为13dB,最低听声压值处于33Hz附近。证实乌鳢听觉敏感区处于较低频率区。  相似文献   

19.
<正> 本文记述(鱼句)亚科鱼类11属20种,鲅亚科鱼类2属2种,现将对其咽骨咽齿的比较研究结果予以报导。(鱼句)亚科Gobioninae,咽骨的长宽度常有变异。体长为骨长的12.0一27.0倍,骨长为骨宽的2.5~7.0倍。前肢略长于或等于后肢。前后角圆钝或后角不明显。咽齿1~3列,内列5齿,中列2一3齿,外列1齿,各齿光滑无锯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