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以市售碱石灰代替传统缩合剂氢氧化钡,恒压滴液漏斗代替Soxhlet提取器,改进了丙酮缩合生成4-甲基-4-羟基-2-戊酮的实验方法。后者在碘催化下脱水得4-甲基-3-戊烯-2-酮。当碱石灰为5g,I_2为5mg,缩合回流3~5h的最佳条件下,两步反应总收率为58%。该方法反应装置简单,原料价廉易得,反应时间较短,收率中等,适于基础有机实验采用。  相似文献   

2.
提取天然高粱红色素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用液泛提取器从高粱壳中提取出高粱红色素的方法,对比研究了液泛法提取该色素与回流提取法及索氏提取法的不同提取效果。实验表明:液泛提取法提取该色素时色值最高,耗时最短,杂质低,相对省溶剂,无需破碎与过滤。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验论述了恒压滴液漏斗在有机实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提取蔚蓄总黄酮的微型化学实验法(恒压分液漏斗)与常规实验法(超声波、索氏提取器)比较,实验证明微型化学实验法与常规实验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使用试剂量小、污染小、省时间.适合选做天然有机物的提取化学实验.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微型化学实验法提取蔚蓄总黄酮,测得品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1.96%,平均回收率为101%.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提取萹蓄总黄酮的微型化学实验法(恒压分液漏斗)与常规实验法(超声波、索氏提取器)比较,实验证明微型化学实验法与常规实验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使用试剂量小、污染小、省时间.适合选做天然有机物的提取化学实验.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微型化学实验法提取萹蓄总黄酮,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1.96%,平均回收率为101%.  相似文献   

6.
将恒压滴液漏斗用于分水实验中代替常规的分水器.实验证实其操作简单,分水效果明显,且实用性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楠竹叶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用回流法和索氏提取法分别对楠竹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回流法的最佳条件为70%乙醇,以20 1的液固比,提取3次,每次1.5h;索氏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甲醇为溶剂,40 1的液固比,连续抽提3h.实验还研究了测量黄酮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甘草中甘草酸的多级逆流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利用多级逆流技术提取甘草酸的新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级数和液固比对提取效率的影响,确定多级逆流提取甘草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在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下,考察了提取溶剂对提取率的影响,并与室温冷浸法、超声波法、索氏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多级逆流提取甘草酸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70℃,单级提取时间60 min,液比6,提取级数为5.在此最佳条件下,多级逆流提取的提取率高于室温冷浸44.3 h、超声波提取40 min、索氏提取4 h、微波萃取54 min的提取率.多级逆流提取具有快速、高效、节能、节约溶剂的特点,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传统索氏提取装置进行改进,将蒸馏瓶产生的蒸气通过蒸气导气管导入索氏提取筒中,液化放出潜热,提高了提取操作的温度;设计的取样阀,方便了取样操作;增加的尾气吸收装置,提高了操作安全性。将此装置用于提取雅致小克银汉霉菌粗脂肪试验,大大提高了提取效率,提取操作段温度由(27.4±1.2)℃提高到(46.6±0.4)℃,提取时间由5.3h缩减到23h。  相似文献   

10.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甘蔗梢多酚和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分析法考察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时间,对蔗梢多酚和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并优化蔗梢多酚和黄酮的提取工艺参数.依据模型拟合回归分析最终获得索氏提取法制备蔗梢多酚和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0、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2.4 h,在此条件下多酚含量可达7.95 mg·g-1,黄酮提取量可达0.905 mg·g-1.验证试验表明,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98%.研究结果能够为甘蔗梢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应用密闭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玄参中有效成分玄参苷,考察了微波提取条件(包括溶剂、样品粒径、提取时间、固-液质量体积比和提取次数等)对玄参中提取玄参苷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为70%乙醇,玄参的粒径为180目,提取时间为10min,料液比为1:20及提取次数为2次时,玄参苷的提取率最佳。并且与常压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及索氏提取法进行了比较,本法具有快速、高效、绿色环保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蔡毅飞  商洪涛  周娟  罗金鸣 《科技资讯》2014,12(19):186-186
绿色是大学化学实验发展的方向。通过对"茶叶中咖啡因提取"实验中茶叶、提取器、回流提取方法的比对分析,得出红茶更适合咖啡因提取实验,采用恒压漏斗连续回流提取比索氏提取器提取效率大幅提高。对咖啡因提取中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后,得出1 g红茶提取咖啡因的最佳回流时间、CaO用量和升华时间。经过一系列研究,将实验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达到了绿色化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装置中的滴液漏斗出水口端接一尖嘴,控制了单泡出现的速率及均匀性,根据压差大小而引入的误差,确定了毛细管直径的适宜范围,即0.40-0.70mm(对于水与正丁醇系统)。  相似文献   

14.
茶叶中咖啡因提取的微型化实验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出了一种茶叶中咖啡因提取实验的微型化装置,替代常量法中的索氏提取器,茶叶用量由10g降为1g,乙醇由75mL降为10mL,提取时间由原先的1.5h降为0.5h,蒸馏时间和升华时间均降为常量实验时间的1/3以下,整个实验时间由原先的4~6h降为1.5~2h,减少了实验时间对实验开展的限制;实验结果表明此装置简便、易操作、试剂用量少、实验时间短,提取效率高,实验现象明显,对天然产物的提取具有普适性,因此,此微型化设计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清洁护理装置,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盛接漏斗、漏液管和储液壳体,所述漏液管的上端、漏液管的下端分别与盛接漏斗、储液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储液壳体的底部设置漏液口,所述漏液口的边缘铰接密封盖,所述储液壳体上设置限制密封盖转动的限位装置,当打开限位装置时,所述密封盖相对于漏液口与密封盖的铰接处转动从而打开密封盖以卸出污物。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方便污物的自动卸出且盛接漏斗、漏液管、储液壳体的可拆卸安装,方便对其单一部件进行更换。  相似文献   

16.
以橘皮为原料,采用不同溶剂、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抗氧化物质,通过油脂氧化法对提取物作了抗氧化活性评价,并测定了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溶剂采用超声波法和索氏提取法提取抗氧化物的产率均在1.92%~28.12%,其中,用150 mL 95%乙醇和索氏提取法提取的抗氧化物产率最高,无水乙醇次之,乙酸乙酯最少;采用150 mL无水乙醇和索氏提取法得到的产物抗氧化活性最好,和BHT接近,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差;乙酸乙酯提取的抗氧化物对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好.采用超声波法和索氏提取法所提取的抗氧化物的抗氧化性差别不大,但超声波法易于操作且成本低,即超声波法优于索氏提取法.  相似文献   

17.
蕨类植物中总黄酮的提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福建泉州清源山的蕨类植物为试样,对药用蕨类植物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及条件进行比较研究.考察了不同的回流装置、提取溶剂和层析材料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60%的丙酮或7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用索氏回流装置回流提取,提取液用聚酰胺或硅胶分离提纯是提取蕨类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海带脂肪酸的提取及其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带为原料,采用索氏提取器对海带脂肪酸进行提取研究,并应用GC-MS技术对海带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选择石油醚为提取溶剂,在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6h、原料粒度为180~200目时,最有利于海带脂质的提取,经鉴定,此条件下可提取出9种脂肪酸成分,脂肪酸相对质量含量为89.45%,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23.1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的提取方法对提取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效果的影响,为金银花有效成分工业化提取提供选择依据。方法以水煎煮法、索氏提取法、醇提法、酸醇提取法、超声提取法等常见易行的几种方法对金银花中绿原酸进行提取,并以HPLC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通过几种提取方法比较,以酸醇法提取率最高,索氏提取法提取率较酸醇提取法略低,但提取的杂质较少,综合考虑,以索氏提取法较优。结论索氏提取法提取率高且杂质少,操作简单,所需成本低,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乙醇浸提法和索氏提取法等两种方法对没食子的总黄酮进行了含量测定.并通过显色反应和沉淀反应对粗提物进行了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总典酮时索氏提取法效果最佳,总黄酮的得率为0.575%.结沦为本试验的测试结果说明对没食子开发利用,并对没食子新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