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从造物主即上帝的视角去看,丑的出现只是因为没有放在美的整体之中,丑是美的缺乏,作为实体的丑是不存在的。作为奥古斯丁的生存美学给人类生存昭示了其方向,他不仅指出了人类现实的普遍生存的苦难现状,而且还指示了一条解脱困难生命的道途,这条道路即是通向信仰上帝之途。  相似文献   

2.
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中存在许多理论矛盾和困境:在原罪问题上,奥古斯丁把原罪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人的骄傲,这一理论与他强调人类的“社会性”相矛盾;在恩典观上,奥古斯丁的“神恩独作”的观点导致在救赎问题上的预定论,造成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在自由意志问题上,奥古斯丁前后期的自由意志理论不一致,在维护上帝的至善性和绝对权威之间陷入困境。造成这些理论矛盾和困境的原因是奥古斯丁僵化地坚持上帝的“完善性”,而这又是由他的坚持信仰先于理解的态度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本人在1956年12月30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里,发表了一篇“闻一多先生‘诗新台鸿字说’辨正”的文章,郭沫若先生在今年1月5日人民日报登载了一篇“释‘乌雁酿’”,对鄙说多所指正,使我非常感谢。不过还有许多地方,不敢苟同。爱本百家争鸣之意,特申鄙见,再请郭先生指教。郭先生在文章里指出“尔雅”“‘高雁丑’是说乌限之类。丑是丑类之丑,并下是美丑之丑”。这种解释是很正确的。因为我当时要证成闻先生“焦喻美,鸿喻丑”的说法,就根据郝懿行“尔雅义疏”“鸢乌丑,注引  相似文献   

4.
从古希腊的先哲亚里士多德开始,经中世纪的奥古斯丁,到18世纪的康德,再到近现代的柏格森,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哲人们对时间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奥古斯丁区分了客观的时间和"内在时间"1,把时间归结为人的心灵的延展。文章以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为本,首先找出了奥古斯丁时间观中时间的两个向度,即时间是上帝创造的和时间是人的心灵的延展;然后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奥古斯丁时间哲学的重要思想,把他的的时间观拆分为时间的受造、时间的长度、时间如何存在、时间的延展和时间如何度量等5个部分进行探析;最后着重分析了奥古斯丁的时间观的现象学效应,探讨了奥古斯丁时间观对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以及二者在讨论时间问题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奥古斯丁为适应基督教运动发展而著的《上帝之城》,使基督教理论系统化,其中“上帝创世说”、“上帝主宰论”、“赎救论”及教会高于世俗等神学史观,有力地维护了罗马帝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掩盖了帝国的阶级实质,麻痹了人民的斗争意志.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态危机日益严重,欧美作家首先认识到了保护生态的重要性,生态思潮开始涌动,生态文学的作品越来越多。美国著名生态文学作家爱德华·阿比的《孤独的沙漠》强烈体现了生态文学中的审丑意识。美是文学作品研究的永恒的主题,生态文学作品也不例外。首先应是审美的。生态文学作品要描写自然之美、环境之美,更要呵护人类所在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份美。然而生态文学中的审丑意识,更要揭露丑,审视丑,给人以震撼,《孤独的沙漠》中揭露了人性之丑,政策之丑,也描述了自然之丑,这一切丑的揭露和描述都是为了让人们更有心地去维护生态之美。  相似文献   

7.
古代东方术士的“点金术”,只不过是一场诱人的梦幻,但艺术创作中的“点金术”确实是存在的。法国的大艺术家罗丹就曾说过:“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或作家,取得了这个‘丑’或那个‘丑’,能当时使它变形……只要用魔杖接触一下,‘丑’就变成美了。” (《罗丹艺术论》)真正的艺术家可以把现实中的丑变为艺术中的美,而在拙劣作者的手下,美甚至可以变为丑。那么,这个能化丑为美的“魔杖”是什么呢? 世界上没有孤立的、绝对的美与丑,它们是与人的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的。一只老虎,孤立地看很难说出它的美或丑;当人们在深山中与猛虎猝然相遇时,它是凶的、恶的、丑  相似文献   

8.
作为商周文化重要载体的青铜器,其幻想动物纹通常分为兽面纹、夔龙纹、神鸟纹三大类,它们流行的时间及特点各不相同。商周青铜器幻想动物纹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狰狞恐怖之美和朴素流畅之美。此外,商周青铜器幻想动物纹还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即商周先民对上帝、祖先神、自然神的崇拜;商周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艺术上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9.
笛卡尔肇启了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卡尔在追述了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上帝之存在之后,他对认识论上的错误产生的厚因进行了探讨。笛否定了上帝是错误产生的原因;随后笛卡尔发现当人们的判断超出了清晰明白感知的范围时,便会产生错误。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以“不正确地使用了自由意志”而结束了对错误起因的探讨,而他在后来的一本著作《哲学原理》中,又增补了一些其它的原因。而实际上这些补充的原因都与自由意志有关,如果我们一以贯之地把自由意志限制在理智对象范围之内,只对那些我们清晰明白感知的对象作出判断,我们就不会犯错误。  相似文献   

10.
吴冠中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他的艺术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主要的思想有:美与丑是共生的和内在统一的;形式美是绘画的主要语言和唯一语言;油画要民族化,中国画要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美与丑,是一种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物的本质的外化,二者辩证地统一在自然界和人们的生活中。美与丑,只有当相互比较时,才显现出它们各自的实质内涵。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这种辩证关系不仅体现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还更深刻地体现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体现在人类的艺术活动中。文艺是人们对现实审美的最高形式,探讨和追寻美丑的辩证关系,扬美弃丑,也就成为这种最高形式的根本所在。但是具体生活中的美丑和艺术中的美丑是有区别的,二者不是一种顺承关系,而是呈现着十分复杂的状态。比如生活中丑的事物反映到艺术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往往淡化了丑的形态,成为具有美学意义的形象。这种现象冲破了人们单纯的表象思维,难免给人以困惑之感。本文试图通过对美与丑的辩证关系在生活和艺术中的体现的阐述,来证明生活中的丑能够转化成艺术中的美,并同时谈及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艺术教育能通过艺术形象影响大学生们的审美感觉感知、意志等,让他们学会主动去追求美、体验美、创造美。同时对艺术美的感知和判断能够潜移默化地促使他们形成对社会和人生中关丑、善恶、荣辱的正确认识,造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道德品质。这种群体性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在校园内一旦形成,就能升华为一种由道德、情操、人生观、价值观等因素构成的和谐校园人文精神,从而有效地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善与恶的斗争是托尔金《魔戒》系列幻想作品的主题。《魔戒》中体现的善恶观与奥古斯丁关于善恶问题的论述有相似性,具有一元论的特点。《魔戒》中的善恶观基本上是基督教的,强调善恶的不对等性和自由意志的影响,但也带某些古希腊色彩。  相似文献   

14.
作为喜剧审美客体的“丑”从来都是喜剧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西方美学以及中国传统美学将“丑”定位于“美”的反面的同时也将喜剧中的“丑角”定位于“否定性形象”。这一承袭了几千年的观念在中国当代喜剧美学界受到了质疑:“丑”不是“恶”,“丑角”也不只是“否定性形象”,还可以是“肯定性形象”。无疑这是对“审丑”理论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他是个极其普通的男孩,学习成绩很差,又没什么才艺;相貌平平甚至有点丑,他拥有最多的好像就是被忽视,被老师忽视,被同学忽视。他自卑、怯懦,但内心却渴望不凡。一天,男孩遇到了上帝。“我的孩子,你为什么总是闷闷不乐呢?”上帝慈爱地问。男孩倾诉了他的苦恼。“我可以帮你实现一个愿望。”上帝说。“我想变得不凡!”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那么你具体想要什么?”男孩想了一下,说:“让我成为一个美少年吧。”当男孩走到镜子前时,他惊喜地看到一个风度翩翩的美少年,美得让他自己都不忍转身离开镜子,男孩觉得自己真的不凡了。上帝再次遇见了男…  相似文献   

16.
事物有美也有丑,美与丑的存在决定了人们审丑和审美意识的产生:就汉画“无盐丑女钟离春”来看,中国人受儒家、道家审丑思想的影响,对形式的美与丑并不看重,看重的是寓形之中的“德、神、义”,这种审丑思维意识对于我们今天衡量事物的美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异态美浅析     
世界无疑是由真、善、美、假、丑、恶组成的。但世界并不单纯。很多时候,有些事物常令人难以下结论。异态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它与优美不同,优美是善的和谐形式,而异态美是恶的和谐形式;它与崇高不同.崇高的内蕴是善.而异态美的内蕴是恶;它与丑不同,虽然内容都是恶,但丑的形式是不和谐的,而异态美的形式是和谐的。  相似文献   

18.
冷建军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2):165-165,42
本文通过当代美学研究的多元形态,从人与现实的关系着眼,对美与丑的审美属性加以分析,并思考了美、丑相互转化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9.
阿奎那认为人的本性在于人的理性.人性中的罪恶是人的理性违背上帝意愿的结果,社会和国家的产生是人性的必然产物.人的目的在于追求幸福,而最高的幸福在于灵魂的拯救,分享上帝的快乐.只有上帝而不是国家才能实现人的最高幸福.教会作为上帝的代表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王权.  相似文献   

20.
但丁思想中的自由意志是意大利活跃的社会生活在中世纪后期所表现出来的新时代特征。它强调《圣经》的教诲和引导,认为将对上帝的爱上升为对上帝的信仰才能获得灵魂的拯救和升华。其目的在于摆脱教会对人的思想控制,强调人的精神自由和现实生活的意义。试图对自由意志的成因、内容、特点和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