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路路桥的不同基础或同一各点间的相对沉降量就被称为沉降差,公路路桥的框架结构和地基不均匀,有相邻荷载影响的高耸结构基础,变形由是沉降量控制的。本文旨是先探讨了公路路桥产生沉降差的基本原因,接着探讨了公路路桥沉降差的设计,最后探讨了减少公路路桥沉降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软土地基过渡段差异沉降控制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现有差异沉降控制指标的研究成果,在容许路面纵坡坡差0.4%的基础上,研究过渡段路面纵坡坡差与地基差异沉降的关系,建立了软土地基过渡段差异沉降的计算模型,应用PLAXIS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结合数值计算结果探讨了过渡段差异沉降与过渡段的路堤填筑高度、模量的关系,分析得到不同路堤高度时过渡段的路面纵坡坡差与地基差异沉降的关系式,提出软土地基过渡段的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经与江苏省连盐高速公路过渡段实测沉降资料的对比表明,计算差异沉降控制指标是合理的、可靠的,对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路段修筑过渡段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建筑场地内用不同方法处理软土地基会导致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使结构产生附加内力.本文结合某带轻型吊车的大型门式刚架单层厂房柱沉降观测数据,分析沉降产生的原因,运用ANSYS建立结构的整体模型,考虑空间作用计算不同沉降差对结构附加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柱沉降差在规范限值内,附加内力可忽略;当沉降差接近限值,设计中宜考虑附加内力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拼宽桥承受基础沉降差的能力,将拼宽部分沉降模式分为线性沉降和均匀沉降,基于某T梁桥拼宽工程,采用Midas FEA建立实体模型,在旧桥连接中梁(原旧桥边梁)下设置轴向刚度略低的支座,分析沉降应力,得出轴向刚度略低的支座对拼宽T梁桥造成的不利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但能够使得上部结构最大拉应力和切应力在拓宽部分线性沉降下分别降低38.1%和21.9%,在均匀沉降下分别降低24.2%和18.1%,将线性沉降和均匀沉降下的原设计支座的容许沉降差8mm和3mm分别提高至10mm和4mm.此外,相比传统应对拼宽桥沉降差的措施,低刚度支座还具有实施简单、时间短和成本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隧道穿越方式对地表建筑物变形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地铁隧道穿越地表建筑的工程项目为依托,通过隧道不同穿越角度和偏心比条件下的数值仿真计算,分析隧道穿越方式对地表建筑基础及结构变形形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隧道以不同角度和偏心比条件穿越时,地表建筑基础的沉降过程和分布形态差异明显.随着穿越角度的减少,建筑基础沉降最大增幅达37.3%,基础最 大沉降位置偏移,沉降分布形态由对称分布逐渐向单侧倾斜,横向相邻柱基沉降差迅速增大,纵向相邻柱基沉降差变化较小;建筑物倾斜值增加明显,最大增幅约10倍.随着隧道偏心比的增大,即隧道逐渐偏离建筑中心,一侧基础沉降增大,最大增幅1.64倍,另一侧基础沉降减少,最大降幅1.24倍,基础最大沉降位置由建筑中心转向侧墙,沉降分布形态由对称分布向单侧倾斜,横向相邻柱基沉降差基本不变,纵向相邻柱基沉降差明显增大,最不利情况出现在偏心比为0.8时.偏心比的改变对建筑物横向倾斜影响较大,对建筑纵向倾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乌马河大桥处于地质断层处的(2)号墩、(3)号墩桩基础进行计算分析,得出该两桥墩基础存在沉降差,并提出成桥预压沉降、选用大调高量支座等控制沉降差的措施,对位于地质性状突变或地质变化剧烈的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控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CFG桩-筏复合地基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路堤荷载作用下CFG桩-筏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特性,在京沪高速铁路凤阳试验段进行了沉降变形现场试验.设置沉降板、观测桩和测斜管,分别监测地基面桩土沉降、路基顶面沉降和地基侧向水平位移,分析了沉降变形随路堤填筑高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双曲线沉降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CFG桩-筏复合地基沉降随路堤填筑高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路基经过6个多月的静置后,沉降已趋于稳定;复合地基总沉降量小于15 mm,桩土沉降差小于2 mm;路堤坡脚线外1 m处的地基侧向最大水平位移小于4 mm;采用双曲线法进行路基沉降预测是可行的,且预测精度较高.采用CFG桩-筏复合处理后的地基总沉降、沉降差和水平位移均较小,路基沉降稳定较快,能够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并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8.
秩亏自由网平差在轨道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电厂#1斗轮机轨道可能存在的沉降现象,按Ⅱ等精密水准测量进行变形观测,采用抗差秩亏自由网平差方法进行平差和精度分析,通过基准稳定性检验及监测点的整体沉降显著性检验,得到了合理可靠的监测成果。  相似文献   

9.
长短桩作为地基处理的一种手段,它是通过调节和控制地基的沉降差,使得上部结构不会发生由于较大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的使用功能与安全性能上的障碍,根据围墙与柱状相结合的复合地基基础的沉降特性,本文针对该长短桩进行固结沉降分析。  相似文献   

10.
《河南科学》2017,(2):253-257
通过结合现场实测和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处于预压期软基路堤上的预制梁场的沉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处于预压期的软基路段上布置梁场产生的重载作用将加快路堤的前期固结沉降,而对于路基总体沉降几乎无影响;此外表明,通过压浆处理可提高土体的压缩模量,降低路基的工后沉降.从长期数据来看,梁场沿纵向沉降差较小,而横向沉降差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通过注浆法施工产生的附加沉降在某一多层建筑物加固纠偏中应用的实例,得出注浆加固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同时,通过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利用施工期间产生的附加沉降,还可以减少建筑物的沉降差,达到加固纠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一是由于地基土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产生压缩变形,引起地基过大的沉降或沉降差,使上部结构倾斜、开裂以致毁坏或失去使用功能;另一种是由于建筑物的荷载过大,超过了基础下持力层所能承受的能力而使地基产生滑动破坏。  相似文献   

13.
跳车病害影响了车辆的速度,公路的通行能力降低,主要原因是桥涵台回填土体本身的刚度与桥涵台混凝土刚度不同,引起的变形沉降差引起的。基于桥台和基础与台背回填土及其地基的刚度差异以及台背回填与路堤的刚度差异,该文采取刚柔过渡结构从设计上达到减少沉降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介绍了高层建筑基础沉降产生的因素,讨论了带裙房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时与沉降相关的一些问题,着重提出了主楼与裙房基础的调平设计方法,给出减少沉降差的技术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直接影响该工艺的运行效果,本文详细分析了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差的主要原因,并对出现问题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脱除催化裂化(FCC)油浆中的固体颗粒可以显著提高油浆的价值,沉降脱固是有效的手段之一。影响油浆中固体颗粒沉降的主要因素包括油浆体系的黏度、油浆与固体颗粒密度差和固体的颗粒度,采用添加石油醚溶剂油和改变体系温度的方法调节油浆液固体系的黏度和密度差,用重复深度吸管法计算颗粒沉降速度,得到了沉降过程中油浆物性变化和不同粒径固体颗粒沉降的规律,关联得到了油浆中固体颗粒沉降速度经验公式,建立了油浆中固体颗粒的沉降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误差在10%以内。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油浆沉降脱固工艺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以某一级公路路基拼宽施工为试验段,着重叙述了山碴石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并采用FLAC 3D软件对山碴石路基填筑进行数值模拟,最后与现场试验段实测数据进行对比,二者产生的最终沉降差基本一致,说明采用沉降差作为山碴石路基压实的技术指标是可行的,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安徽省淮北市惠苑小区工作基点组的沉降观测网的布设、观测及数据的处理方法,结合实例,阐明了运用相邻沉降点某一观测周期沉降量之差来检验建筑物状态的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19.
为监测地下煤炭开采对某矿工业广场内主、副井筒的影响,布设了由54个监测点和2个基准点组成的监测网。监测网的基准时段测量采用静态GPS相对定位技术和三等几何水准,以此作为沉降监测基础;监测时段外业观测方法与基准时段的相同,但沉降量采用以似单差法为理论的GQuickS软件进行解算,并与几何水准测得的沉降量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似单差法进行沉降监测可达到三等水准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对地基变形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地基基础设计中控制地基沉降的重要性及预防措施.在开展工程项目设计工作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充分重视地基沉降量和地基沉降差问题,正确地识别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出现超过规定标准值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分析产生的原因,保证建筑物在设计上和使用中的安全稳定.尤其是因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容易引发建筑物倾斜、倒塌等安全问题需要给予高度重视.该文通过对沉降计算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一些减少不均匀沉降及其危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