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死刑存废问题是世界范围内激烈争论的问题,目前我国学者也大都主张限制并最终废除死刑。死刑的历史悠久,自从有了刑法便有了死刑,但它最终要退出历史舞台。可是中国何时废除死刑?从时间上说,废除死刑是越快越好,但不能立即废除,而是要废除死刑的条件成熟之后方能废除。从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开始,逐步过渡到全面废除死刑,这是中国通往废除死刑的现实之路。逐步限制乃至废除死刑,应该着眼于人类文明法则的改善,唯有新的伦理和制度,方能剥夺死刑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死刑废除思想从两百多年前贝卡利亚首次提出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理论.废除死刑也成为了世界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基于根深蒂固传统报复观念、严峻的社会治安现状等,我国目前仍应该保留死刑糊度。同时.刑罚的日益文明化和去残酷性也要求我们寻找一条转变死刑制度的道路.以期在将来实现废除死刑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赞成废除死刑的绝大多数法学者都认为中国目前的法制还不健全,尚不具备废除死刑的条件,为废除死刑做准备的重点是改革刑法.本文作者认为除此之外我们也不能忽视从哲学的角度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废除死刑的障碍并不是经济发展水平低或者国民素质不高,而是民众关于死刑的报应观念及政界关于死刑的威慑观念。改变关于死刑的报应及威慑观念是废除死刑的必由之路,而观念的改变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下或国民素质的高低关系不大,主要是一个启蒙、宣传、教育问题,政府应承担起这一重任,学界在改变观念方面也应该有所作为,成立推进死刑废除的民间组织并从事相关活动或可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5.
司法环境不健全将使"废死论"蛰伏许多猫腻废死背后不但存在着基督教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价值分野,也存在着现代性与前现代性的立场不同。6月7日,药家鑫被执行死刑。然而,围绕着药家鑫案所引发的废除死刑的争论,却不会跟着案件一起终结。在药家鑫刺死张妙案的庭审过程中,很多人士呼吁,从药家鑫案开始废除死刑,以推动司法进步和司法文明。当然,这些呼吁也得到了很多知名人士废除死刑的响应。不过,这也同样激起了强烈的反对声音。反对者认为,文明地放过药家鑫那么就是对死者张妙的不正义。在司法独立性不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美国教育百科出版社出版的供美国5~8年级书生使用的数学教材《情景数学》(Mathematics in Context)中的计算单元为载体通过该教材对因数和除数、平方数、实数的处理,从内容、编排以及习题上比较分析了该教材如何借助丰富生动的情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从现实世界走进抽象世界的过程,本文通过该教材与中国教材的比较探讨了研究该教材的意义,得出了包含信息量大、问题串式教学等看法.本文的内容对我国正在进行中的数学课程教材改革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于违禁作品的讨论迄今仍未达成共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学界主要争议集中在以下三点:违禁作品的概念问题、著作权问题和保护问题.违禁作品应指内容违法的作品.有学者从程序和实体、公法和私法的角度对于违禁作品所做的实证意义上的界定,客观上进一步加大了对违禁作品的保护力度.违禁作品在著作权法范围内享有完全著作权;但当作品的出版传播与公共利益相冲突时,则需要予以公法上的限制.关于违禁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应采权利行使限制说.著作权人有权主张侵犯著作人身权的精神损害赔偿,无权主张与著作财产权益相关的损失赔偿。  相似文献   

8.
死刑不引渡原则是现代引渡制度中的重要原则,被许多国家所承认,并在许多双边引渡条约中频繁出现。中国对死刑不引渡原则一向持回避的态度,但是近年来我国的态度发生了转变。随着我国先后与西班牙、法国签署了包含死刑不引渡原则的双边引渡条约,正式确立了死刑不引渡原则在我国的适用。  相似文献   

9.
《世界博览》2012,(18):12-12
美国《商业内幕》杂志,总结了外国人在中国经商最难以理解的四个“怪癖”。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一个典型的案例,分别从法律行为与功能分析、利益分析、经济分析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法律的价值,阐明了法律的任务就是促进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权利界定和程序规定使社会收入分配的成本最小化,以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1.
谷雨 《广东科技》2007,(9):27-29
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在镇一级根据特色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建立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科技发展的区域创新系统,而建立镇域创新系统的核心就是建设以提升特色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为核心的公共技术刨新平台。在南庄。华夏建陶研究中心.华夏陶瓷博览城、小西湾中心等等机构为专业镇刨新工作作出了鲜明的“示范”:因此。本期“专业镇”栏目为读者展示“中国建陶第一镇”的风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根据副词可的重音、替换、共现词等形式特征对可的义项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可1表示程度高,可2是终于义语气副词,可3是推度义疑问副词,可4是转折连词,可5是转折副词,可6是辩驳义语气副词,可7是重要信息标记。以形式特征对副词义项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减少分析过程中的主观任意性,还可以显示出各义项间的紧密程度。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从超长期、长期、短期出发,运用相关性分析、VAR模型以及回归分析,验证了“中国之谜”的存在性。研究发现,超长期时,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中国之谜”现象是不存在的。长期时,中国存在“超额”的货币供给,但“超额”的货币供给对物价变动的影响有限。而在短期季度数据分析得出它们两者存在着非常规关系,“中国之谜”现象确实存在。但时间跨度越大,“中国之谜”现象变得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范卫星 《山西科技》2013,28(2):8-10
通过假设"可口可乐"和"王老吉"在中国饮料市场上进行并购案例,基于SWOT分析方法并根据经典博弈理论,对二者利益进行了并购博弈分析,以展示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博弈的均衡走势。  相似文献   

15.
“高薪养廉”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中国的腐败现象也比较严重,那么“高薪养廉”在中国是否就可行呢?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高薪养廉”在目前的中国还不具备合适的政治、经济条件,不能推行。如果不顾现实条件盲目推行,不仅起不到养廉的效果,反而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使得其迅速成为跨国公司云集的生产基地,于是人们纷纷讨论中国是否已成为"世界工厂"。本文分析了中国目前通往世界工厂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日偶读英国《金融时报》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中国模式风光不再》。文章作者俨然一副中国问题专家的姿态,断言所谓中国模式就是威权资本主义;中国的崛起,是因为实行了市场资本主义;尽管市场资本主义目前处于低潮,但它依然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最佳的、且是惟  相似文献   

18.
在奈达的“动态对应”理论的关照下,论述了中国古诗的可译性。动态翻译注重接受者的反应,旨在使译文对接受者产生与原文对其接受者一样的反应。奈达承认诗歌翻译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他认为关键是保持原著的“风格和精神”。简要介绍中国古诗英译的可译与不可译的矛盾;接着通过对一些中国古诗的研读,肯定了中国古诗的可译性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如风格的移植、音韵的移植、文化的移植等。同时指出动态对应理论有其局限性,因此翻译中国古诗并无一定的方法或原则,关键是保持原诗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迅速崛起,被称为中国奇迹。这一奇迹的产生,得益于一个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不动摇的好思想,赶上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世界经济发展好时代,用好了一条中国比较优势的经济学理论,借助了国际国内两个大市场的一只看不见的手,采用了国家有效宏观调控的一只看得见的脚。  相似文献   

20.
有关钢筋砼工程的“隐形”质量问题,如砼构件的强度差异性、钢筋与砼的粘结力、养护对强度的影响、砼碱—骨料反应、钢筋锈蚀等,必须引起重视,本文作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