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平衡式低剪切调节阀是在原球阀和调节阀的基础上改进,结合两种阀门的优点提出了聚合物驱油工艺流程。其主要特征是低剪切和可调节。通过现场试验表明.可以有效解决原注聚流程中注聚泵不能同时备用多井的难题,是提高备用注聚泵利用率、提高注聚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液压往复泵及现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桂杰 《甘肃科技》2005,21(6):37-38
随着液压技术的不断发展,国产液压元件的质量已接近国际水平,制约液压往复泵发展的瓶颈已不复存在。我们在分析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针对堵水调剖、注聚特殊的工艺要求,开发出了适合堵水调剖、注聚工艺要求的新型液压往复泵,并投入了现场应用。经过近二年的试验和现场应用,证明该泵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注入设备,能够满足堵调、注聚工艺的各项技术要求,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堵调、注聚的注入设备,达到了各项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3.
单泵同心双管分层注聚工艺的理论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当前在疏松砂岩油藏分层注聚工艺中存在的易堵塞、易剪切、难测试等问题,提出了单泵同心双管分层注聚工艺;并组建了其系统动力学模型,其中包括通过室内实验回归得出的聚合物溶液流变性模型、不同剪切速率下的黏度损耗模型,以及通过理论推导得出的流型判别模型、流体流速及剪切速率模型、压力损耗模型及沿井筒的温度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该系统工作过程中各模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系统模型的数值解法,进而编制应用程序.现场实例应用表明,该工艺技术可有效解决当前疏松砂岩分层注聚工艺所遇问题,且程序计算结果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中二南注聚初期调剖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扩大聚合物驱的波及体积,提高聚合物区块整体开发效果。注聚驱调剖时机应在注聚前或注聚初期,调剖可封堵大孔道改善吸聚剖面,有利于后续聚合物驱动作用。在中二南Na^3-4注聚区块的注聚初期,运用RE油藏工程调剖决策技术,实施调剖工艺10井次,平均注入压力上升5.31MPa,和其它区块同期相比见聚井数下降20.6%,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注聚井的注入压力,提高聚驱开发效果,喇嘛甸油田曾采用过注入解堵剂、热化学等多种解堵方法,但解堵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在注入压力降低幅度小、解堵有效期短。为此,对21口注聚井实施了压裂改造,但21口压裂井的平均有效期只有15天,最长一口井的有效期也仅有31d,压裂所能改造的油层面积和力度是其它物理、化学解堵措施无法相比的,压裂没有使注聚井降低注入压力,其它油层处理措施也很难达到“解堵降压’的目的一所以,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降低注聚井的注入压力,必须针对注聚井特点,改进注聚井的压裂解堵工艺。  相似文献   

6.
在注塞泵运行过程中,需要经常停泵更换盘根,工作量大,效率低,且耽误注水生产时间,研制开发的高压注塞泵加盘根工具解决了更换注塞泵盘根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诸多缺点。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压注塞泵加盘根工具的结构原理及该工具的现场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同井注采井回注层的合理配注,利用劈分方法、注采平衡原理、垂直多相管流计算方法、泵效计算方法以及泵的理论排量计算方法等理论,推导出了一套计算同井注采泵合理排量的方法。该方法表明,应该同时考虑泵筒参数优选与抽油机生产参数调整,以保证井筒举升与地层供液相互协调,稳定生产,从而实现回注层的合理配注。利用该方法对大庆油田同井注采试验区的某一井组进行了实例计算,得到了适用于该井组的泵筒参数以及抽油机参数调整数据,为该井组回注层的合理配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顾永强 《创新科技》2007,(12):35-35
<正>"两台外输泵开着不是运行得好好的吗,眼下怎么只开一台了?"刚休完假回来上班的山东胜利油田某厂注聚站职工于晓波,看到自己承包的两台外输泵只有一台转着,心里就犯起了嘀咕。半个月前刘站长吩咐小于将他承包的两台外输泵都开起来,说注入站母液需求量增加了。  相似文献   

9.
杨洋 《科技促进发展》2010,(8):125-125,123
现如今异步电动机在石化企业的应用极其广泛,大量机、泵、阀均以此为驱动。作为动力核心设备,其重要性获得了日趋广泛的关注。然而,在日常检测及维护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得当,电机故障时有发生。本文结合石化企业现有的机械式、电磁式状态检测手段,依据现场不同的工况,针对异步电机常见故障,梳理、总结了针对电机状态检测的数种方法及相关原理。  相似文献   

10.
在聚合物驱油中黏度是驱油效率的关键参数,而要控制配注过程中聚合物溶液黏度损失,必须从配注工艺的优化入手.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常规的配注工艺过程中,在过滤器、注聚泵、静混器、炮眼等主要环节的黏度损失总和高达50%~60%.而根据实际聚合物驱油配注条件与环境情况,通过合理选择设备与参数进行配注工艺过程优化,可使聚合物溶液总黏度损失减少8%~16%.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用于自动树脂灌注机关键部件定量泵的耐磨密封新结构,并从控制粘度角度出发分析了增大配合间隙刚性密封的原理,给出了新型定量泵的结构及工作参数的选择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结构成功地解决了国产树脂灌注机定量泵长期存在的耐磨与密封性能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用步进电机驱动叶片泵或齿轮泵,既能作为动力向包装容器灌装液体物料,同时又能自动完成计量与控制,具有极高的计量精度和理想的重复性,并且灌装容量不受限,能适应不同规格的包装容器.  相似文献   

13.
应用有限元法预计泵壳铸件的缩孔缩松和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有限元法对核电站主循环泵壳铸钢件进行了二维温度场及应力场数值模拟,预计了铸件中的缩孔缩松和热裂。实际浇铸试析的解剖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相符。同时对拟定的泵壳铸件工艺方案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虚拟现实技术在混凝土泵车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混凝土泵车及布料机构运动学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机器人技术、智能优化技术,对混凝土泵车的工作过程进行了虚拟·重点研究了三维模型的读取,虚拟环境的生成以及遗传算法的智能搜索·在3DMAX中设计的混凝土泵车模型,通过接口将其导入虚拟环境并对其进行控制·采用VisualC++6 0进行编程,开发了混凝土泵车虚拟现实系统·该系统具有界面友好、操作简捷、真实感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捕捉复合齿轮泵的内部流场变化,本文对复合齿轮泵的流场仿真进行了研究。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Fluent软件的动网格技术对复合齿轮泵的二维简化模型进行了流场仿真,为复合齿轮泵的三维流场仿真分析奠定了基础,为基于动网格的齿轮泵内部流场模拟走向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二从动轮式复合齿轮泵的流量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讨论了二从动轮式复合齿轮泵的结构原理,导出了排量、平均流量、瞬时流量和流量脉动率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其流量脉动情况,并得出:在齿数相同时,该泵的排量、平均流量和瞬时流量均比普通齿轮泵增加了一倍,从而提高了泵的功率密度,当取齿数Z=2k 1时,该种泵具有流量脉动频率高,流量脉动率小的流量特性,使齿轮泵能够用于对流量品质要求高的场合。  相似文献   

17.
连续铸造复合轧辊结晶器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湍流两方程模型,对连续铸造复合轧辊组合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拉坯速度及浇注倾角等工艺参数对组合结晶器内钢液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液进入组合结晶器后分为三个流股,其中的两个流股对称地沿周向流动的同时向上反卷,在组合结晶器的上部形成两个对称的漩涡;另一个流股沿周向流动的同时向下流动,最终以几乎相等的流速流出结晶器.涡心位置随着拉坯速度的增大而下移,同一拉坯速度下,漩涡涡心在浇注倾角为60°左右时最低.在相同的拉坯速度下,随着浇注倾角的增大,钢液流股的穿透深度也随之增大.浇注倾角为15°时,钢液对辊芯的冲刷速度较大,而浇注倾角为90°时,钢液对辊芯的冲刷速度较小.  相似文献   

18.
钢/铁双金属复合材料的离心铸造工艺及界面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复合离心铸造工艺制备了碳钢/高铬铸铁双金属复合材料钻井泵缸套,确定了复合离心铸造的工艺参数,设计了阶梯升温的热处理工艺,并对内套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所设计的17CrMoCu高铬铸铁内套材料的耐磨性明显优于原工艺所用的18Cr高铬铸铁;选择合理的参数(铸型转速、金属液浇注温度、2种金属液浇注时间间隔)以及加入防氧化剂,可使碳钢与17CrMoCu达到牢固的冶金结合,且内、外套之间没有出现裂纹、气孔、夹杂等缺陷;采用阶梯升温的热处理工艺,可以避免双金属缸套在热处理时出现裂纹等缺陷.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高度集中化的发展,校园一卡通越来越需要集成第三方系统,以达到信息高度集中化管理。讨论用WebService技术来对一卡通中集成第三方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主要讨论了GPS授时系统在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中的应用。根据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对时间精度的实际要求,具体分析了GPS时间同步原理及实现电路。并利用GPS授时系统构建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远端站和中心站的时间同步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