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意义上的肥料由于营养元素的可溶性,在其施入土壤后在作物尚未利用之前就会发生严重流失或固定,这种施肥方式不但会造成大量的浪费,还会造成土壤板结或沙化,水源富营养化,污染水源,危害自然环境。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开发具有养分释放和作物生长同步、利用率高、对环境友好的可控释肥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潜在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合作研究成功的高效农业节水技术。主要特点:(1)革新地面灌水方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2)革新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3)减轻病害,抗倒伏;(4)该技术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小麦的边行优势,使小麦的穗粒数增加、千粒重提高,一般增产10%左右,而且优化了套种作物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全年均衡增产。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化肥和水资源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干旱缺水和肥料利用率低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重要因素,目前的常规肥料和缓释肥料不具有吸水保水功能,本项目组将吸水性树脂保水功能、控制释放技术与肥料通过工艺技术复合于一体中,研究开发了吸水保水缓释肥料,为解决西部地区农业生产中的肥料利用率低、水资源短缺,节省农业生产中的人力、物力和经济投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等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作物种质资源是控制作物性状的基因载体,是作物育种及其相关学科的生命物质基础.如何从丰富的种质资源中快速、准确地鉴定出育种上迫切需要的新的优异基因,是我国作物育种的急需与作物种质资源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我国农业上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应以培育"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的新品种为突破口.因此本项目以发掘抗旱、抗病(虫)、肥料高效利用及优质基因为研究重点.我们将植物基因组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基因资源研究,提出了核心种质构建→重要新基因发掘→基因克隆的技术路线.项目近两年取得如下进展(1)明确了建立核心种质的策略与方法,建立起了水稻、小麦、大豆初级核心种质.(2)明确了新基因发掘的方法,构建了一批基因作图群体.(3)已克隆到水稻抗白叶枯病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1999,(15):37-38
一、主要技术内容 在农业投入的诸多要素中,化肥投入的比重约占50%.我国目前的化肥氮的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达到50%以上.肥料利用率不高,一方面造成化肥大量浪费,增加农业成本,降低了肥料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化肥挥发、流失对生态环境也会产生不良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一.主要技术内容 八达岭牌高效有机活性肥是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首批认证的绿色食品肥料.该产品是汲取传统肥料之精华结合现代生物创新技术,经科学配方采用先进工艺加工而成的有机、无机、生物复合型的高科技产品.其营养元素集速效、长效、增效为一体,具有提高农产品品质、抑制土传病害、增强作物的抗逆性、促进作物早熟等优点.该产品被列入<1999年国家级星火项目计划>,列入<2000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编号:2000G41D600027 );并还获得高新技术发明金奖.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1999,(11):46-47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管理系统由农业优化决策、生产指导、信息管理以及办公服务等四大部分,十六个子系统构成.第一部分包括农业问题诊断、预测、优化及模型构造5个子系统,用于分析县(市)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制定利用农业资源和调整结构的优化方案,对农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第二部分包括优化施肥和模式栽培以及生产信息管理咨询3个子系统,可提供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油菜等作物生产的模式化栽培和优化施肥方案,通过播前决策和产中调控来进行作物生产管理;第三部分包括农情信息统计、生产资料价格、农副产品价格、通用信息管理4个子系统,对多种农业经济信息实现科学管理;第四部分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4个子系统,提供多种办公自动化服务,包括人事、文档、财务记帐等.  相似文献   

8.
基于过程的玉米生长模拟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作为认识和研究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手段,进行农业生产诊断管理的重要工具,已经成为作物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的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从简单的经验模型发展到复杂的动态机理模型,并在生产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是目前仅有50%的秸秆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其中,约有28.2%的秸秆用于还田,剩余近50%的秸秆在农田直接焚烧或者废弃。为了达到秸秆养分资源高效利用、作物高产稳产、耕地质量提升和农田环境改善的目标,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在安徽省科技项目“秸秆资源养分循环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国家农业“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的支持下,组织联合有关单位开展了“水旱轮作制下秸秆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模式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1999,(16):36-37
一、主要技术内容 尿素肥料是目前世界农业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化肥.它虽具有含氮量高、施用方便、比较稳定的优点,但由于土壤中普遍存在着酶解尿素的脲酶和将其酶解产物进行硝化的还原酶,使尿素施入土壤后在它们的相继作用下,很快地转化成氨态氮和硝态氮,而不能立即被植物吸收利用,常导致对植物幼苗的毒害和较多的气态损失、淋溶损失,造成尿素肥料的利用率多在40%以下.  相似文献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挖掘生物高效利用土壤养分潜力,保持土壤环境良性循环"围绕氮和磷在土壤中损失量大、作物利用率低和污染环境等问题开展系统研究.揭示了小麦等作物通过根系与根际微生物活动,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活化土壤中难溶性营养元素(以磷为主),提高其利用效率的机理;并从小麦及其具异源遗传背景的杂种中筛选能活化和高效利用土壤养分的种质资源,研究其遗传控制及品种改良技术,开辟了作物高效利用土壤养分育种新途径.系统研究了氮磷施入土壤后的去向以及如何提高其利用效率,减少养分对环境的污染,为高效肥料研制和农作物持续增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延续了几千年的雨养农业,都是夏作物或秋作物单一种植。往往当自然环境对夏作物有利时,却种植的秋作物多,当自然条件对秋作物有利时,却种植的夏作物多。人与自然很难合拍,致使雨养农业产量低而不稳。人们形象的把旱作农业称为“种撞田”。我们在观察野生植物群落的演变中,感悟到野生植物群落以不同的植物种群演替应对自然变化、迎合自然界有利因素、使地面长期保持绿色进行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农业转基因作物发展历史,介绍了国内外转基因作物生物安全管理概况,并提出了重庆市对农业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明代后期,伴随着人口激增与农业发展,对肥料的需求日益增加,肥料成为一种稀缺性资源。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士人综合炼丹术、"粪药说"等古老学说,研制出一种新型浓缩肥料"粪丹",试图来缓解肥料供应的危机。本文详细梳理了晚明文献中关于粪丹的史料,分析粪丹的制造技术与理论来源,并讨论促使其出现的社会背景,对它为什么没有被成功应用在农业实践中进行初步解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01,(24):30-32
一、主要技术内容 "以尿素(硝铵)为基础原料的部分料浆法制尿基(硝基)复合肥料"系2001年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2001110204. 复合肥料是近年来我国正在迅速发展的化肥新品种,它含有氮、磷、钾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并逐步代替了单一营养物质的肥料.将多种单一养分的基础肥料通过多种二次加工途径,可以生产多养分、多品种的复合肥料来满足多种土壤和作物的需求.而基础肥料中氮源主要来自尿素、氯化铵、硝铵,由于尿素、硝铵加工工艺的特殊性,因此利用尿素、硝铵生产高浓度复合肥料的生产技术逐渐得到化肥行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05,(8):17-18
国家瓜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3年12月通过国家科技部组建立项.中心运行一年多来,严格按照工程中心"提高创新成果科技化、工程化、产业化水平,建设一流的工程化试验条件和争创一流现代管理水平"等产业化要求,紧密结合新疆瓜类作物科技优势和区域特点,在新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瓜类保鲜及深加工技术开发、瓜类作物种衣剂和专用肥料研究开发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程化、产业化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7.
埃及是非洲工业发达国家之一,但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纺织和食品加工为传统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近十几年来,成衣及皮制品、建材、水泥、肥料、制药、陶瓷和家具等发展较快,化肥可自给.石油工业发展尤为迅速,占国内生产总值18.63%.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人口约占金国总人口的56%,农业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8%.  相似文献   

18.
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范围内信息基础设施的迅速完善,为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的高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农业信息化正成为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提高作物产量、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前沿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9.
消毒是给水处理工艺的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初发现氯可以灭活水传致病微生物后,氯消毒在给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20世纪保护人体健康的重要技术进步之一.但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氯消毒产生有"三致作用"消毒副产物以后,对氯消毒技术的优化和再评价成为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20.
利用环境有益微生物服务农业生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经过8年多的努力,成功地研制出了具有多重功效的农用光合细菌菌剂--艾格里R微生物肥,于2001年获得农业部微生物肥料临时登记,同年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认证.于2002年获得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