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周敏  佟莹 《科技咨询导报》2009,(22):103-103
分析了汽车前保险杠中间卡盘的形状特点,发现该零件板厚值较小、形状和结构比较复杂,是半敞开及不对称的空心件,用常规单件成形方式受力不对称,不仅难以成形而且无法控制板料成形后的尺寸精度,又由于零件在成形过程中各区域的压边面积不等,造成材料浪费很大。本文采用一种对称成形工艺,提高产品的成形工艺性和产品质量并降低其成本,并设计了一套拉深成形模。  相似文献   

2.
基于数值模拟的汽车翼子板充液成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汽车前翼子板曲面构造复杂、拉深较浅,在冲压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破裂和变形不足问题,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采用大型非线性动力显式分析软件ETA/Dynaform5.5,对零件模具型面进行优化设计,对比分析汽车翼子板在普通拉深与充液拉深两种工艺下的成形规律.以翼子板的成形极限图(FLD)及壁厚分布图为评定标准,研究比较两种工艺对翼子板成形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理的液压加载路径下,充液拉深相对于普通拉深可更有效地控制破裂和变形不足,提高板料的流动均匀性和贴模程度.翼子板充液拉深的最佳加载路径:拉深初始液室压力为0,在板料与凸模大部分贴合的中期,施加2MPa的液室压力并进行一段时间的保压,再增至5MPa,最后快速地增到25MPa.获得的覆盖件质量较高,壁厚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3.
模具补偿是减小冲压件回弹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Dynaform对电视机托架的成形和回弹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提出基于Dynaform回弹补偿功能进行模具型面设计的方法,在成形和回弹过程模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回弹量对电视机托架初始模具型面反向补偿修正,得到了满足电视机托架成形精度要求的模具型面,使模具修正在计算机上达到量化,从而减小生产中的试模时间并且降低试模成本。  相似文献   

4.
双相钢已广泛的应用于汽车工业领域,双相钢成型性能是进行工艺制定和模具制造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双相钢DP500方形盒件的拉深成型工艺过程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值分析,采用正交试验法综合考虑了压边力、板料厚度、摩擦系数和凸凹模间隙因素对拉深成型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压边力和摩擦条件均对双相钢的拉深性能有重要影响,盒形制件在凹凸模间隙为2.1mm,压边力为30 k N,摩擦系数为0.2,板料厚度为2 mm时获得最佳成形质量,研究结果可提供模具制造和成型控制的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顶窗盖上体成形工艺分析,阐述了工件成形及模具设计的难点,提出了预成形小凸包的拉深压形模结构,并介绍了模具结构特点及模具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DYNAFORM软件模拟圆锥保持架板料拉深成形过程和缺陷产生的情况,分析拉深件缺陷产生的原因。通过优化模具结构或工艺参数来减少或避免这些缺陷的产生,提高了拉深成形性能和效率,保证圆锥保持架拉深质量和低成本。  相似文献   

7.
针对汽车油箱拉深模的特点,以AutoCAD R12为图形支持软件,采用AutoCAD与C语言的接口-ADS(Advanced Development System)作为主要开发语言,介绍了其拉深模具CAD系统的二次开发过程。建立了油箱的产品模型,并进行了工艺分析,确定拉深方案,以进行模具结构设计。最终输出模具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研究板材热塑性变形机理以及促进热成形工艺在汽车结构件生产制造中的应用,采用理论、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基于高强度钢板热-力-相变耦合本构关系,结合弹塑性非线性大变形分析建立了热塑性成形动力显式有限元列式,开发了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数值仿真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一款U型试件的热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一致,且通过拉伸试验获得了成形后零件的力学性能,屈服极限在1 100 MPa以上,强度极限可达1 500 MPa以上. 并通过数值仿真对比一款热成形前保险杠与原始冷成形保险杠的碰撞过程,得出保险杠采用热成形件可减重36.5%,比吸能比原始模型增加16.0%.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解决实际生产中优化汽车前轮罩板拉深成形工艺的问题,根据左右轮罩板件的结构及性能要求,设计拉深数模及其工艺,在恒定压边力条件下,对轮罩板件拉深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从典型变压边力加载模式中得到一条最优变压边力加载曲线,使拉深件不出现起皱和拉破现象,并且使零件区域厚度分布最均匀。与恒定压边力下的最优结果进行比较得出,U型变压边力加载模式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高长方盒形件采用的材料和尺寸结构如采用正拉深工艺需要三套模具,在机械传动拉深机上拉深成形,拉深件废品率高达10%左右,且很难拉深成功。而采用正、反拉深相结合的拉深工艺,只需两套模具,经过投产使用,拉深件达到100%合格。高长方盒形件在正、反拉深成形过程中,采用特殊的凹模、压边圈工作型面,在拉深变形时使金属材料进入凸、凹模型腔时流速均匀,采用猪油做润滑剂,对铝金属材料拉深变形很适用。  相似文献   

11.
韩佳  马艳 《科技信息》2011,(21):I0094-I0094,I0050
对弹性夹成形件的成形工艺进行了分析,针对该零件成形的具体要求,决定采用带有活动凹模的三边同时弯曲的模具结构,介绍了模具的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经生产验证该模具结构合理、生产效率高。  相似文献   

12.
齿轮闭式锻造新工艺方案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齿形充填不满和成形力过高是齿轮闭式锻造典型方案的缺陷。模具几何形状是影响金属塑性流动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改变模具的几何形状可以改变金属的塑性流动。文章通过有限单元法,对3种设计方案进行了二维模拟计算,从数值模拟结果中获得了各方案的应变场和速度场的分布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一种合理可行方案,该方案的坯料沿径向流动速度分布较为均匀;最后,通过三维有限元模拟技术进一步对可行方案进行验证,发现齿轮充填饱满,成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现有企业设计开发模具较差基础上,将数值模拟软件Dynaform应用到模具的开发活动中.运用有限元方法和塑性成形技术,对压紧弹簧座零件冲压成形工艺方案进行模拟验证.并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ro/Engineering的自顶向下设计技术,进行模具开发.上述方法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准确地进行模具设计,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双向挤压过程内部缺陷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刚粘塑性有限元法对金属塑性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就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场的变化及其与模具结构设计的关系作了深入分析.进而提出了预测内部成形缺陷的研究方法,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双向挤压成形过程的内部缺陷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词语模是当代社会背景下特别活跃、特别引人注目的一种创造新词语的方式。词语模是一种“模块”,具有开放性和能产性;词语模是一种“模式”,具有抽象性、类推性;词语模是一种“模具”,具有定形性、定性性;词语模是一种“模效”行为,具有仿效性、创新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Dynaform的轴承保持架模具设计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企业设计开发模具较差基础上,将数值模拟软件Dynaform应用到模具的开发活动中.运用有限元方法和塑性成形技术,对轴承保持架零件冲压成形工艺方案进行模拟验证.并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roe/E的自顶向下设计技术,进行模具开发.基于上述方法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准确地进行模具设计,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考虑半固态AZ91D镁合金充型过程的压力和速度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模拟计算所需要的表观黏度数学模型.采用ProCAST软件,对半固态镁合金压铸充型过程进行模拟,预测卷气、夹杂物产生的可能性,以便优化其工艺参数和工艺方案.结果表明,与全液态镁合金充型过程相比,半固态金属充型平稳,模具寿命长,铸件质量好;改变内浇道和溢流槽的设置位置和数量,还可有效地减少铸件本身内部杂质,提高铸件质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空调电机端盖冲压件的复杂多次冲压工艺分析,初步确定工件各道工序的形状与尺寸,然后利用DYNAFORM软件对冲压工序进行动态模拟,分析冲压工序的合理性.通过修改参数,确定切实可行的冲压方案,再根据确定的方案设计制造模具,冲压出符合要求的工件.对冲压工序的设计方法和多道成形的动态模拟方法进行了说明,确保了模具设计的成功,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小型冲压模具,利用基于规则的表示法设计典型工艺库、标准工序库、匹配知识库和工艺编码,运用部件的制造工时定额详细计算成形零件成本。建立标准模架价格数据库,根据得到的成形零件成本,采用模架估算法实现模具快速报价;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这种成本估算方法的有效性,达到了开发实用、合理的冲压模具报价系统,并为模具企业提供科学报价方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把超塑成形技术引入标准件模具的加工中。用这种技术加工标准件模具,周期短,成本低;超塑成形的模具质量高,寿命长,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标准件模具加工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