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舶分段转运保障了分段在各个工艺之间的有序流动,但消耗了大量成本.船厂管理者需要监测实际转运过程,特别是监测因堆场内分段互相阻挡和返工产生的两类非生产性转运.S船厂由于场地紧张必须一场多用,现有监测技术难以从分段时空数据中获取分段状态,进而难以实现两类非生产性转运的监测.针对这个问题,研究了转运过程中分段状态的时序转化规律和耗时特征,建立了4个隐马尔可夫模型并使用有监督的方法学习其参数,通过维特比算法实现了分段状态识别,其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最高达到了93.5%.将其中1个隐马尔可夫模型应用于船厂分段时空数据,实现了船厂的两类非生产性转运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为优化船厂分段转运过程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2.
西汉时期,转运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西汉政府的放任政策,为转运贸易的发展从法律上开了方便之门:原因之二是西汉时交通及运输工具的进步,大大地促进了转运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用^45Ca^2+放射性标记实验证明,在小麦根细胞中,Ca^2+进入液泡的转运依赖于膜内外的Na^2+梯度,Na^2+/Ca^2+逆向转运系统对温度敏感,可被高浓度Ca^2+转运速度受二价和三价阳离子,如Cu^2+,Cd^2+和La^3+,抑制。TritonX-100破坏Na^2+梯度,导致Ca^2+转运速度减慢或完全停止。  相似文献   

4.
张蕾 《科技信息》2007,(19):184-185
所有的线粒体间隙蛋白质都是在胞质中合成的.这些蛋白质合成以后,通过三种方式被转运至线粒体间隙.第一种需要ATP水解供能,利用膜上的电化学势能进行转运;第二种需要利用蛋白质折叠时获得的能量完成转运;第三种需要利用线粒体间隙内的高亲合力的结合位点协助转运.本文将对这三种转运方式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小肠粘膜细胞铁吸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铁性贫血和运动性低铁状态在运动员中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运动员补铁效果不理想。寻求有效的补铁措施的关键问题是要阐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究竟如何吸收铁,然而有关铁吸收的机制一直不清楚。近几年研究发现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存在DMT1、Dcytb、Fp1和Hp等铁转运蛋白TfR-1和TfR-2在隐窝细胞和绒毛细胞基底侧膜具有相对特异性分布。本根据这些发现以及对其转运机制、转运特性和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勾画出小肠粘膜上皮细胞铁吸收过程和调节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6.
蔗糖转运蛋白属于MFS家族,该家族是已知最大的转运体家族。本研究采用“TA”克隆技术,从‘洛阳红’牡丹中得到牡丹蔗糖转运蛋白基因PsSUT1,基因序列全长为1 846 bp,包含1 55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19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基因序列在进化过程中是保守的。蔗糖转运活性试验表明PsSUT1的表达使SUSY7/ura3酵母菌株能够在蔗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说明PsSUT1编码的蛋白具有蔗糖转运活性。亚细胞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该蛋白定位于细胞膜。将PsSUT1基因异源转化拟南芥,结果表明PsSUT1转基因阳性苗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地上部分干重平均增加了46.35%,株高增加了50.44%,种荚数增加了40.54%;拟南芥蔗糖耐受性检测中,PsSUT1转基因植株生长正常,根系明显比野生型拟南芥植株长,叶片发育也正常,没有花青素积累。本研究为改善盆栽牡丹生长与发育状况提供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离子的跨膜转运是细胞获取养分的重要环节,亦是植物在组织和器官水平上进行养分吸收运移的基础.在植物中镍(Ni)元素主要以Ni^2+的形式存在,并通过Ni^2+转运蛋白将其跨膜转运至相应的组织器官,参与氢酶和脲酶的合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拟南芥中一个Ni^2+转运蛋白AT2G16800含有叶绿体定位信息.克隆该基因5’端编码转运肽的272bp片段,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融合后,在拟南芥中高效表达,对其进行了亚细胞定位的研究.转基因植株通过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观察,发现GFP荧光信号只存在于叶绿体中,该结果表明A他G16800为叶绿体蛋白.  相似文献   

8.
线性分式规划可通过增加变量和约束或单纯形法加以解决,本文给出了分式转运问题的一种类似图上作业法的简便解法,并讨论了分式转运法问题的对偶单纯形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危重新生儿院前转运网络的意义。方法建立以我院新生儿监护中心(NICU)为网络中心,以郴州市及周边地区共41家基层医院为成员单位的区域性危重新生儿院前转运网络系统,对危重新生儿进行转运,对转运新生儿例数、病种分布、愈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转运1003例新生儿,转运新生儿逐年增加(P〈0.05),转运后放弃63例,死亡70例,死亡率逐年降低(P〈0.05)。300例转运新生儿进行了转运前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其中非危重组68例,无死亡;危重组182例,死亡10例,死亡率5.49%;极危重组50例,死亡8例,死亡率16%。评分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完善的院前转运网络系统,掌握转运指征和及时转运,对保证危重新生儿转运救治成功率,提高其日后的生存质量优化本地区人口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四碳二羧酸是细菌重要的碳源与能源物质,四碳二羧酸的转运需要细菌四碳二羧酸转运载体的参与.本文对细菌四碳二羧酸转运载体的分类,四碳二羧酸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机制,以及四碳二羧酸转运系统在生物固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吴海燕 《科技信息》2012,(27):475-475,484
危重症患者常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进行转运,而转运能增加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死亡危险性。因此,转运途中的安全问题十分重要,要求医护人员把有效的初步急救措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患者的身边,进行基础生命支持和抢救,并将患者迅速安全的转运,使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笔者从转运前的准备、转运途径、转运护理三方面做了简单的叙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讨论利用异源表达分离植物养分转运蛋白基因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与DNA重组技术研究转运蛋白分离的三种路线.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各城市,每天都有大量的邮件在市邮政总局和各邮政支局之间转运,要编一组使总的路程最短的运输路线,这样的问题称之为市内邮件转运问题,由此提出了一种市内邮件转运问题的模型及其算法,并用此方法对我国某个大城市的市内邮件转运路线进行了编组,改进效果达8.7%。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谷氨酰胺转运蛋白的结构与功能,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法测定谷氨酰胺转运蛋白2介导的电流.结果表明:谷氨酰胺转运蛋白诱导了底物氨基酸和Na+浓度依赖性电流,可用于测定底物氨基酸和Na+对转运蛋白的表观亲和常数Km,SNAT2野生型对丙氨酸的表现亲和常数KmAla为(200±5)×10-6mol/L,对Na+的表观亲和常数KmNa为(100±7)×10-3mol/L.谷氨酸转运蛋白转运底物氨基酸过程是生电的过程,在膜电势负值时氨基酸转运电流增大,可用于转运机制的研究.因此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法是研究谷氨酰胺转运蛋白分子机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膜铁转运辅助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膜铁转运辅助蛋白(Hp) 是研究性连锁遗传贫血(sla)小鼠时发现的一种新的铁转运相关蛋白.它与铜蓝蛋白(Cp)属同一家族.与Cp不同, Hp是具有一个跨膜结构的完整膜蛋白,主要存在于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作为亚铁氧化酶,Hp在铁从肠上皮细胞转运到血液的过程是必需的,该基因突变将造成机体严重的铁缺乏.脑内Hp的发现,为脑铁稳态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认识.文中综述了Hp的发现、结构、表达、调控及其在脑铁代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气动气控呼吸机特点与现状,简要介绍了新型气动气控袖珍急救转运呼吸机的原理、特点及临床应用情况,通过分析认为该新型袖珍急救转运呼吸机能够满足急救转运所要求的操作快捷、简便,具有基本通气模式、必要的监测和报警功能,体积小、重量轻、持续工作时间长的特点,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转运策略,运送过程中的具体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120转运前在医院的诊治情况、120的转运措施.结果:38例患者均安全从社区转运到医院或下级医院转运到上级医院治疗,途中无病情恶化病例及死亡病例.结论:强调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转运要以综合治疗为主,120的医生应加强与转出医院及接收医院的交接,以保证患者诊断及治疗的连续性,对于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要高度重视,提高救治水平,努力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植物硝酸盐转运蛋白不仅能够吸收、运转硝态氮,而且在植物其他生理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硝酸盐转运蛋白在氮素吸收运转、硝酸盐积累、侧根发育、激素运转以及逆境响应调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概括了硝酸盐转运蛋白的表达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全面了解真核生物锌转运子的研究现状,概述了目前已发现的真核生物转运子的分类及特征,综述了存在于酵母、植物及哺乳动物中的锌转运子的结构、功能及表达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通过锌转运子的功能和结构基因组研究揭示生物锌营养分子机理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小肽转运载体的分子营养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动物体内的小肽转运载体发现的至少有五种,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是PepT l和PepT 2。PepT 1和PepT 2都是依质子的寡肽转运载体(POT)家族的成员。PepT 1是低亲和力、高容量的肽载体,PepT 2是高亲和力、低容量的肽载体。PepT l主要在消化道中表达,在肾脏中也有微弱的表达:PepT 2主要在肾脏中表达。本文主要对小肽转运载体的组织分布、分子结构特征以及影响小肽转运载体转运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