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化设施农业是设施农业的高级阶段,是一种科技密集型的高度集约化农业- 它研究的内容包括温、湿、光、气、肥等农产品生长环境以及农产品的培育技术,涉及到生物学、机械学、建筑学、电子学等多种学科,因此也被称为工厂化农业- 文章论述了现代化设施农业的特点、发展现状以及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需要解决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设施农业的有关技术问题,为现代化设施农业的研究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发展设施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指出了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目前存在的及今后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发展设施农业关键是技术和装备的开发与推广,并由此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结合我国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际,分析了农业信息化对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石,可以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改造以及我国农业技术和管理的现代化,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内生性过程和战略方向,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随着前沿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深度融合,我国智慧农业创新实践正蓄势待发,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尽管目前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以及智慧农业技术创新服务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我国智慧农业创新实践依然面临整体发展基础不完善、创新实践同质化、体制机制不完善、以及农业数据利用低效和效益精英俘获等现实挑战和主要问题。我国应持续加强智慧农业创新实践的基础设施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创建区域智慧农业创新服务体系,构建多元创新主体协同合作的智慧农业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数据管理和治理体系、提升小农户共享智慧农业“红利”能力,以充分释放智慧农业创新的巨大潜能,让智慧农业真正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新疆设施农业中的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为研究目的,采用阶段分析、数字对比等方法,对新疆设施农业发展的阶段进行科学划分,剖析了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从新疆设施农业的整体布局,专业化网络服务,产业技术体系,产业链展业技术人才,农户的主体意识等专业维度,宏观视角深度剖析问题的成因。因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设施农业育苗基地建设,加快基础建设改造升级,提高生产技术含量的具体途径以及集成示范设施装备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本世纪中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本文立足我国当前实际,分析了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若干因素:客观因素、主观人为因素及制度因素等,将为探寻我国农业现代化之路提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智慧农业是农业农村从数字化阶段向智能化阶段发展的更高级形式,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大势所趋,对促进农业、农村数字经济转型,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研究借助科学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5.7.R5对2000~2021年期间我国智慧农业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定量分析,分析其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以知识图谱的形式清晰直观展现给读者。分析表明,自2015年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迅猛,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旨,聚焦数字化驱动数字乡村建设,持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本研究在新兴农业科技应用、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要素驱动智慧农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智慧农业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总方向和战略目标。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在我国提出已有近40年了。但要从总体上形成一整套符合中国实际的成熟的农业现代化理论、道路、模式、政策和法规,尚需在实践中作进一步研究。本文试图对我国农业现代化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化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紧缺,在高校人才培养上受到如培养环境与办学条件不足、课程设置与实践联系不强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该文从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以及构筑产、学、研实践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农业信息技术方向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在论述知识农业与农业信息化的涵义以及知识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农业信息化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目前实现农业信息化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人类进入21世纪的信息社会,信息科学与技术已成为改造传统农业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以信息化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是必然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化农业将成为农业的发展方向。文章论述了信息化农业的基本概念,科学支撑体系,技术体系,科技前沿和我国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深化对农业现代化含义的理解入手,分析了正确理解农业现代化所应当包含的内容,包括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及农业发展可持续化.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指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所面临的制约因素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周祥杰 《科技信息》2010,(27):I0371-I0371,I0389
设施园艺工程涉及学科广、科技含量高,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开发,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热点及重要内容,也必将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农业所占比例仍然较大,农业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农业现代化是县域现代化的核心。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保障资源配置、加大投入、促进产业化以及强化农业市场导向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科技创新保障机制,为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中存在的耕地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利用的低效高耗、农业导致的面源污染严重、科技支撑后劲不足等问题,从我国农业作物育种基础理论研究、重大禽疫病的基础研究、设施农业的基础研究、精准农业中多源信息获取与诊断机理研究以及稻麦品质形成及无损监测机理研究几个重要农业基础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为增强科技对农业发展的长远支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16.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发端于50年代,传统农业从那时开始逐步向现代化农业过渡。在60和70年代,相关投入主要表现在化肥用量的增长,播种面积、灌溉面积的扩大,劳动力和土地的集约经营等;农业科技进步表现在多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技术创新,包括培养了一系列新品种、研究推广许多有效的栽培技术等。但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日益严重的人口超重负荷、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下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以及可投入资源尤其是水土等自然资源的刚性约束,特别是随着制度创新推进农业发展的潜力的基本释放,再加之一些主要农产品与国际价格相…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新的可能性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的农业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农业是否有新的产品和服务等不同的视角对农业高新技术创新进行观测。从市场需求、研发优势、产业基础等角度看,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在动植物品种培育与改良、动植物的快速繁殖、农用生物制剂、海洋农业开发、精确农业、节水技术和设施农业、农业信息化、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安全与标准化等领域可能会率先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高和平 《孝感学院学报》2002,22(3):42-44,59
文章从科学发展的方向和水平、亟待解决的与农业有关的问题以及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等方面,讨论了本世纪初我国农业主导技术发展的基本走向。同时,还阐明了本世纪初的农业主导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从现在到2000年,农业继续作为基础产业,要支撑国民生产总产值在1990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在我国未来的经济生活中,农业担负着十分艰巨的使命,本文根据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现状,基本观点和技术体系,参照国内外农业发展的新动向,新理论,新方法,阐述了中国农业走向21世纪存在的十五个问题,根据中国的国情,分析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特点、途径和模式,为中国农业道路的正确选择提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发挥农业工程对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分析了农业工程各分支的不同贡献,并结合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约束条件,提出了我国农业工程发展的重点方向。农业工程各分支对保障粮食安全的贡献分别体现在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保障粮食种植面积;农业水土工程保障水土资源安全;土地整理工程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实施集约化生产,不与粮争地;农村能源与环境工程减轻环境污染;农产品加工工程减少粮食损耗、种子加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工程科技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发挥综合协同左右,其重点研究方向为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提升农产品加工技术、推进种业工程,发展生态农业工程,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粮食安全是综合性工程,统筹实施农业工程技术,可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和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