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割前脱联合收割机以其低功耗、高效率、清选干净等诸多优点越来越被科研人员和农民所关注摘脱割台是割前脱联合收割机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整机的工作效果和谷物损失本文通过对割前脱联合收割机割台部分摘脱滚筒的梳脱过程以及其它部件的分析,导出了摘脱割台功耗计算公式,分析了割台功耗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功耗分析了摘脱滚筒角速度的设置得出的功耗计算公式与作物的分布密度、籽粒柄的抗拉强度、摘脱滚筒的作用半径和旋转角速度以及机器的前进速度等9个因素有关,较好地反映了功率与各因素的联系得出的结论对割前脱联合收割机割台的设计、动力的设置及功率的分配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该摘脱割台是一种摘脱滚筒可变速 ,并能改善驾驶员操作环境的装置 ,其获专利技术 为了解决传统联合收割机的收获工艺问题 ,近年来割前脱粒收获工艺成为收获机械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现有的割前脱联合收割机上所使用的摘脱割台如“江南 - 1 50”等 ,摘脱滚筒的转速是不变的 ,难于适应不同作物的需要 ,且排风主要是通过割台输送搅龙上方的网格进行 ,虽然也可排风 ,但易堵 ,而且驾驶员工作环境恶劣 该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摘脱割台上的变速箱改变摘脱滚筒的转速 ,使摘脱滚筒转速在 450~ 950r/min的范围变化 ,其调节装置可对摘脱割台喂入…  相似文献   

3.
摘脱式联合收割机割台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影响摘脱式联合收割机割台损失的几种主要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给出了部分因素对割台损失的影响曲线。基于因次分析,得出了割台损失与机器前进速度、摘脱滚筒旋转角速度和作物穗幅差相关的损失模型,并用试验数据对该模型的系数进行了似合,同时对由该模型得出的损失由线进行了分析。对实际摘脱割台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的确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影响摘脱式联合收割机割台损失的几种主要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 ,给出了部分因素对割台损失的影响曲线 基于因次分析 ,得出了割台损失与机器前进速度、摘脱滚筒旋转角速度和作物穗幅差相关的损失模型 ,并用试验数据对该模型的系数进行了拟合 ,同时对由该模型得出的损失曲线进行了分析 对实际摘脱割台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的确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摘脱割台作物脱粒过程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割前脱粒水稻收获机摘脱滚筒脱粒的一般过程,并对单株禾杆的脱出过程进行了运动分析,认为作物的脱出过程可为分喂入抽出、冲击脱粒及抛扔阶段。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割前脱粒水稻收获机摘脱滚筒脱粒的一般过程,并对单株禾杆的脱出过程进行了运动分析.认为作物的脱出过程可分为喂入抽出、冲击脱粒及抛扔阶段.  相似文献   

7.
割前脱联合收割机的发展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国内外割前脱联合收割机的发展、研究现状,并对我国割前脱联合收割机的研究与开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割前脱联合收割机的发展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国内外割前脱联合收割机的发展,研究现状,并对我国割前脱联合收缩机的研究与开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割前脱联合收割机以其工效高、功耗少、清选干净、结构较为简单正逐渐被推广使用 文中介绍了 4LGT - 1 30型稻麦联合收割机的总体结构、工艺流程 该机主要由割台、割草机、输送装置、复脱分离装置、清选装置、粮箱、液压系统、动力装置和行走装置等组成 作者分析了影响该机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和结构设计特点 ,并给出了技术参数及检测结果 该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家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0.
4LGT-150型联合收割机由摘脱割台、割草机、脱粒清选装置、粮箱、自走底盘、液压系统、操作系统等组成,主要用于小麦、水稻的采收作业。该机工作原理是把生长在田问禾秆上的籽粒直接摘脱下来并输送到脱粒清选装置进行后续作业,与此同时用割草机把摘脱后的禾秆割下并输送到侧边成条状铺放。新型机采用了无级变速装置,其操作系统采用液压转向系统,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立式割台后转向二次切割的试验研究,提出了作物稳定转向和二次切刀合理的工作参数,为二次切割型立式割台小型联合收割机提供了理论与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这种小麦割前脱粒联合收割机的结构特点和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3.
连续采煤机截割滚筒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了研究连续采煤机的动力学行为,提高采煤机工作机构的设计质量,根据实际工况,分析了连续采煤机截割滚筒的运动轨迹,建立了采煤机滚筒截齿的轨迹方程、速度方程和加速度方程,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滚筒转速、垂直摆动速度对截齿运动参数的影响,为合理选择截割滚筒的工作参数和提高工作机构的设计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Pro/E建立截割滚筒运动机构的整体模型,利用Pro/E和ADAMS的联合接口Mechanism/Pro,将模型转入ADAMS中。并添加约束、运动、和动力,模拟连续采煤机截割滚筒的运动情况,获得截割滚筒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分析摇臂摆速、滚筒转速等对机构的影响,为合理选择截割滚筒的工作参数和提高工作机构的性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煤机截割产尘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与假设,文章建立了采煤机械割粉尘与截齿排列参数、滚筒结构参数和采煤机运动参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显著性检验。该模型不仅能计算采煤机截割产尘量大,而且可以用于定量地分析各种因素对截割粉尘的影响,这对于评价采煤机的工作性能和改进其设计与操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采煤机滚筒截割复杂煤层时载荷的变化规律,在构造复杂煤层结构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实验载荷建立了截割载荷的本构模型,并建立了不同结构形式煤层的力学模型。同时,根据井下实际工况建立了滚筒截煤的力学模型,基于突变理论建立了截割过程的尖点突变力学模型,获得了滚筒截煤的刚度和能量条件。分析结果表明:煤层的阻侵刚度需大于采煤机牵引系统的刚度,否则采煤机将出现强烈的振动,使得传动系统损坏;同时,煤层破碎所需的能量应不大于截割滚筒的能量释放率,否则采煤机滚筒将出现堵转现象,严重时截割电机将被损害。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采煤机记忆截割过程中截割轨迹的实时动态调节,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的方法,分析了采煤机滚筒截割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应用最小模糊度方法建立滚筒x、y、z轴受力的隶属度函数,根据采集到的截割力信号判定截齿的实时截割环境,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对传统的记忆截割系统进行优化,并通过实验验证系统的精确性与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系统能优化采煤机的记忆截割路径,大大降低截齿的磨损,延长了滚筒的整体使用寿命,提高了综采工作面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一种悬挂式联合收割机组,该机组采用两段校接式输送槽,割台采用三点悬挂,借助配置于拖拉机前桥中心的液压油缸提升割台.对割台的受力分析及试验证明,割台受力平衡,悬挂平稳,机组质量分配合理  相似文献   

19.
建立连续采煤机截割部的力学模型及截割部的运动学模型,分析作用在连续采煤机截割部、滚筒和截割活塞杆上的力,得到了各部件受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考虑到截割部摆速不稳定导致的瞬时切屑深度的影响,进一步确定截割部所受到的力,然后进行关键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找到零件设计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20.
连续采煤机运动参数对截割载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连续采煤机的运动参数对截割机构载荷的影响,通过对截割机构的受力分析,建立了连续采煤机截割滚筒载荷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不同滚筒转数、不同悬臂摆动速度下连续采煤机截割机构的载荷进行了模拟,得到了连续采煤机截割过程截割机构的三向载荷大小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截割机构的三向载荷中,推进阻力最大,升降阻力的波动最明显,各向载荷随悬臂摆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随滚筒转速的提高而降低,所得结果为合理确定连续采煤机的运动参数、进一步改善连续采煤机的截割性能和工作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