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法官独立制度的确立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司法独立的实现,但是它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有自己产生的基础,有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法官独立的确立往往被认为是法官职业阶层统治的形成,会造成法律领域的专制。实际上,法官独立机制本身包含的要素已经确保了法官专制的不可能。 相似文献
2.
社会公众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媒体关注司法机关对一些社会影响力较大案件的审判活动,本身就是法制的进步和公民意识的觉醒.它保障了司法审判的公正性与透明性,有效地防止司法腐败及暗箱操作的发生.然而,过度与不合适宜的报道与宣传也有其负面效应发酵的一面,如不能在法治的轨道上加以引导,就很有可能损害司法的独立性与公正性,从而滑向众口铄金的泥淖,这是司法独立所必须面对的现实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的司法体制改革中,作为资产阶级法律思想———司法独立一度受到批判和指责,现在却成为实现司法公正的关键因素之一。西方法治实践已证明,司法独立不仅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也是衡量现代法治国家司法文明的重要指标。笔者认为古今中外关于司法独立的经典论述莫过于汉密尔顿的司法独立思想。他提出维护司法独立的核心关键在于保障法官独立性,通过法官任职终身制和工资固定制,才能有效的维护法官独立。通过探究汉密尔顿的司法独立思想以期促进我国司法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众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媒体关注司法机关对一些社会影响力较大案件的审判活动,本身就是法制的进步和公民意识的觉醒。它保障了司法审判的公正性与透明性,有效地防止司法腐败及暗箱操作的发生。然而,过度与不合适宜的报道与宣传也有其负面效应发酵的一面,如不能在法治的轨道上加以引导,就很有可能损害司法的独立性与公正性,从而滑向众口铄金的泥淖,这是司法独立所必须面对的现实之一。 相似文献
5.
司法独立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文章首先从司法独立的内涵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种理想的司法独立的含义,但是我国现行司法体制与司法工作人员素质方面的弊端,使我国现在的司法独立仍处于不成熟的初级阶段,难以向前发展。接着文章讨论了司法独立未来发展的方向及由此而带来的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司法的目的在于通过纠纷的解决实现社会正义,司法救济已经成为人权保障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式。法院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司法机关,但现行的司法体制并不能充分发挥法院人权保障的充分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法院在人权保障功能方面的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7.
传媒作为一种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对于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但传媒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引导者,极易引发大众审判,这也给司法独立制度带来较大的威胁。传媒监督与司法独立对于法治发展进程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司法充分尊重传媒监督权的基础上应如何确保司法独立?传媒在司法面前保持一种谦抑态度将更有利于二者的良性互动,"谦抑态度"强调传媒在监督的同时致力于维护司法权威,理性对待司法审判之结果,这对于法治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舆论监督是特定社会公众群体通过新闻、网络等媒体对当下现实生活中广泛的、一致的观点。舆论监督对司法领域的监督也是其应用最普遍和最深入的监督。当前,随着新闻舆论的快速发展,其对司法公正的影响也不断加深,既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消极作用。因此,要保证舆论监督对实现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避免不必要的消极作用,就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英国判例法在普通法系法律渊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茁壮成长的条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王权的“适当”强大促成了统一的法律秩序;司法权威性和独立性的较早确立和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使判例法得到有效的遵循和发展;经验主义的民族性促使英国选择和偏爱判例法. 相似文献
10.
英国判例法在普通法系法律渊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茁壮成长的条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王权的适当强大促成了统一的法律秩序;司法权威性和独立性的较早确立和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使判例法得到有效的遵循和发展;经验主义的民族性促使英国选择和偏爱判例法。 相似文献
11.
职场化教育教学模式是基于《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别于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着重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强调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13.
沃伦法院在继承进步主义时代司法自由主义传统的基础上,使联邦宪法及其修正案适应了美国当代社会的发展。沃伦法院的影响波及至今,美国当代宪政发展的诸多方面都带有沃伦法院的深刻烙印。 相似文献
14.
论新时代网络编辑的职业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时代的全面来临,网络编辑这一职业也应运而生。一个合格的网络编辑要具备以下素质:强烈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掌握编辑行业基本专业技能;适应网络环境对编辑能力的新要求——掌握新闻知识;了解网络传播的规律;适应网络语言环境,具备网络文字功底;掌握网络技术和相关软件;具有策划推广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1,(1):34-44
典型个案在法治社会建设中具有独特作用。由于许多典型个案涉及普通民众的关切,极易对普通民众的法治观念产生较大影响。良好的典型个案促进民众对法治的信任,而不良的典型个案又往往会让民众对法治产生怀疑。必须深刻分析典型个案对法治社会影响的机理,确保每一个典型个案的质量,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典型个案件中体会到公平正义,并通过对典型个案的宣传与推介等方式,向民众传播法治,实现全民守法,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龚鹏程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1):11-17
当前学界大多以为我国传统政治之流弊,在于主张人治而不重法治,因此,建立法治社会,乃是现代化建设中极重要的工作。这当然是切应时弊的确论。然而,在中国思想史上,对于法治社会的质疑也很多,尤其是明末清初的一些思想家像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对此问题有最为集中的讨论。他们基本上认为法治是必要的,但并非治国之充分条件,而且徒法不足以自行,主导法的仍是人的因素。故制法者应以百姓心为心,谋天下人之福利,勿立一家之法。执法者应宽仁、不忍、哀矜,勿以刻察为得意。对于民众,除了以法律督察纠课以外,更应注意教育。钩稽整理这些人对“法治”的反省状况,对当代法理学及政治学之建设,仍有相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推行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一部分,中小学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最直接的执行者,他们的教育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 相似文献
18.
潘戣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z1):4-5
通过对法律控制与社会规范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论述,进而引申到德治的提出缘由,再论及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最后谈论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既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指出法治和德治作为治国方略中的二个子系统,法治是治国的基本方略,德治能够有效降低法治的成本,二者优势互补,具有密切的关系。认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时要注意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妥善谨慎地处理道德法律化问题,使法律的正义、秩序、人权等价值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