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探讨《长生殿》主题,只能依据剧本中的《自序》、《例言》与《传概》三则材料。《长生殿》只有唯一的主题,即情爱主题。洪升塑造杨妃形象时,情感倾向基本上回归到中晚唐,择取了同情、回味与美化的态度;在价值观上则运用了汤显祖的“至情观”,使杨妃的文化品格得以升华。对于李隆基形象的理解,不同时代的丈人是不断渐进的。洪升写李杨情爱时别具匠心:第一,写出了李杨不断深化与升华的情爱过程;第二,写出了李杨情爱的风流本色;第三,化用织女牛郎故事作合李杨的天上之情。  相似文献   

2.
大学是知识的摇篮,是人才成长的沃土。她每年以她的知识魅力和独特的风采,迎接着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涌入她的怀抱。提起“大学”这一字眼,人们应会联想起——“天之骄子”,未来的专门高级人才。的确,大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战胜了同龄人的挑战,跨入了大学的殿堂,成了同龄人所羡慕的对象。以同龄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去追寻着自我,完善着自我,寻找着自身的价值。 然而,每位大学生的大学时光是否都过得无怨无悔呢?曾有多少大学毕业的学子,回首那难忘的岁月时,感慨万千:有人把大学比作春雨,滋润着自己茁壮成长;有人把大学比作熔炉,炼就了一身“硬工夫”;有人把大学比作走迷宫,浑浑噩噩东撞西闯地到了出口;有人把上大学说成过河,几经波折终抵彼  相似文献   

3.
自从我刊连载《漫话欧洲王室》以来,读者来信提出了关于君主的“世”等问题。现请作者简答如下。为了叙述方便起见,这里主要以英国为例子,兼以别国为辅。我们知道西方人姓名的排列与中国的相反,名在前,姓在后。还有一点不同的是,我们是一姓一名,他们却可以有几个名一个姓同时并列,但只是第一个字是他的本名或教名。如果他(她)登基为君主,便以教名为称号,如英国女王的全名为“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利”,当上女王后,称“女王伊丽莎白”或“伊丽莎白女王”。又如,比利时国王的全名是“博杜安·阿尔贝·夏尔·利奥波特·艾克赛尔·玛利·古斯塔夫”,称为“国王博杜安”。有人问,国王或女王名之后有“×世”,与“第×”有什么差别?这“世”是什么意思?按外文原意来  相似文献   

4.
邓爱华 《科技潮》2009,(9):34-34
冯乐平是个名人,据说她在2001年就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方形西瓜,从而成了赫赫有名的“女瓜王”。  相似文献   

5.
《触龙说赵太后》中有“赵氏求救于齐”,这“赵氏”有的认为指赵太后,有的认为指赵国的国君。它究竟指谁呢?为什么有人把“赵氏”理解为赵太后?因为古代的妇女称“某氏”,直到解放前的农村里还有这样的称呼。但是你稍稍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古代妇女称“某氏”,是在她娘家姓的后面加“氏”,而不是在她夫家的姓后面加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前不久,听一位教师执教“最小公倍数”受到极大的启发,她在练习部分把着眼点放在学生思维上,为我们生动地演示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7.
杜丽娘是汤显祖《牡丹亭》一剧中的女主人公。她是中国文学中极为独特的一位女子形象。她一直生活在极度封闭的家庭和时代,因偶然一次到自家后花园而开始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她接触春天后青春觉醒了。党醒后的杜丽娘集中体现出了汤显祖的“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社会追求和“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人生追求。突出了“情”与“理”、“法”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现了汤显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的一种超越性思考。在他的思考中既体现了他的先进性也体现了他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正我的“野蛮女友”,一个十足的小女汉子,实在是太野蛮了。不信?你瞧——一、穷追不舍,飞毛腿施展神功放学后,我正专心地扫着地,没想到扫把将她的笔筒碰翻在地。我深知她不好惹,怕她变身成“魔鬼”,便飞快地捡了起来,轻轻地放到她的课本上。突然,我感觉背后一股凉气,下意识地回过头一看,妈呀!一张可怕的、扭曲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水的总储量约有13亿立方公里,平铺在地球表面上约有3000米高。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因此有人把地球说成是蓝色星球,又叫水球。地球之水“肚”中来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作为一个在“乱世”之中追求个性、自由、自主写作的独特的一个,作为一位不属主流又漠视政治潮流,而被中国现代正统文学史排挤在边缘的文学家,在近几被“发现”了,甚至成为一些所谓“新都市”作家追慕的“典范”。她的被“发现”,得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海外学者的推崇。在中国大陆80年代以前的文学史上,根本没有张爱玲的名字,即使提及也多当作“反面教材”,而在海外研究者眼里,她却有极高的位置。如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给了鲁迅26个页码,却给了张爱玲43个页码。有人甚至认…  相似文献   

11.
据某报消息,去年某地一个单位举行消防演练, 当“大火熊熊”的时候,工作人员启动了报警器。可是报警器却突然成了“哑巴”。消防演练只得在尴尬中草草收场……事后调查,问题就出在“质量”上。其实,类似应急灯临阵“罢工”、灭火器不灭火反而爆炸伤人的情况屡见不鲜。消防产品有人称之为“安全工程”,它是预防、扑救火灾的主要依靠,是构成消防安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消防产品质量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事情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前“韩国小姐”、著名艺人李成延,因拍摄以慰安妇为题材的“写真集”,引起韩国民众极大愤怒。韩国演艺圈掀起了一场“封杀”和驱逐李成延的行动。李成延的个人网站已经空无一人,为李成延策划写真的公司股价狂跌、面临倒闭,其负责人削发谢罪、辞职出国。李成延登门向幸存的曾被迫充当慰安妇的老奶奶跪地谢罪,但没有得到原谅。一些大学生甚至要求李成延“剖腹谢罪”。不仅如此,中国影星赵薇因为几年前的“日本军旗装”事件,也被宣布为“韩国观众最讨厌”的中国演员,为她建立的网站都被关闭。据报道,一些大中学校表示将把李成延和赵薇列为“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反面教材”。在中国,很多人在关注李成延事件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将它与赵薇的“日本军旗装”事件相联系,尤其是对两件事发生后两位明星的遭遇进行了对比。李成延因“慰安妇写真集”事件落得这样“罪不容赦”的下场,而赵薇在“日本军旗装”事件之后虽然也曾被媒体和民众追究,但在她做了并不深刻的道歉后,中国的媒体和观众给予了她很大的宽容,赵薇也就“电影照拍,广告照做,杂志照出,继续活跃在演艺界”。有人在网上留言:“为什么我们就没有像韩国人那样严肃地处理和对待这件事呢?一个演员如果连国家的历史都不了解,不维护,那她还有什么资格站在公众面前!”韩国的网站上也有这样的帖子,“赵薇,你不生在韩国,你应该感到庆幸。”一位前慰安妇老奶奶对李成延说:“出现这样的后果,只能怪你不是生在别的国家。”对此我们是不是应该自问:“别的国家”,包括中国吗?都是曾经遭受同样苦难的国家,为什么韩国与“别的国家”不一样?这与韩国的“国民性”有关系吗?  相似文献   

13.
从古到今,人们常听到一些闹鬼的事。说者绘声绘色,闻者毛骨悚然。究竟“鬼”是什么模样?让我们走走“鬼”的“谜宫”,寻寻“鬼”的踪迹。“鬼”火某乡村一位大娘夜走山路。突然,眼前隐隐约约出现一些移来移去的火苗,她吓得魂不附体,只好跪在“鬼”火面前,求“鬼”放行。不一会儿,她见“鬼”火远去,以为是“鬼”饶恕了她,便匆匆而归。次日,家人花了几百元钱,请几个道士,敲上两天锣鼓,向鬼谢恩!这“鬼”火究竟是什么呢?大家知道,山  相似文献   

14.
“即使”是个连词,常常同“也”、“还”等副词配合着使用,与它同义的连词还有“就算”、“纵然”、“哪怕”等等。在语言学界中,大家公认“即使”表示假设和让步,但对于重点是表假设还是表让步,意见就不一致了。有人认为“即使”重在表假设,把带“即使”之类连词的句子(以下简称为“即使”句)归为假设复句;[1]有人认为“即使”重在表让步,把“即使”句归为让转复句[2]或单作为让步复句。[3]此外还有人认为“即  相似文献   

15.
在号称“中兴”的清代词坛上,涌现了一个庞大的女词人群,她们以自己富有女性特点的创作,为盛况空前的清词增添了一片绚丽的色彩。吴藻就是这个群体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有人把她与纳兰容若相提并论,有人称赞她的词“直逼漱玉遗音”。这样的评价,都不是任情褒扬的过誉之词。  相似文献   

16.
在科技和中介的关系中,人们习惯把技术中介比成“红娘”,可现在她所扮演的红娘角色职责已在延伸,“她”不仅要帮助项目和资金“谈成朋友”,还要帮助他们“结婚”、“生子”,甚至帮助他们的“孩子”“念大学”……这样看来,技术中介,已不仅是热心红娘,更像是个事事操心的“丈母娘”。 我们知道,技术中介是一种非常专业的工作,贵在  相似文献   

17.
张祜是中晚唐之交的著名诗人,在其宫词中留下了许多唐王朝由盛而衰转捩点上的标志性印记。安史之乱的爆发,陡然打断了大唐盛世霓裳羽衣的艳丽华章。曾经无比辉煌自信的皇朝只能沉浸在无限感伤的追思中,在“忆昔开元全盛日”的自慰声中蹒跚而行。而马嵬事变中的唐玄宗、杨贵妃无疑也成了诗人们反思历史、寄托哀思的最佳象征符号。在张祜宫词中,霓裳羽衣曲、华清池、马嵬坡,乃至玄宗时期的音乐、歌舞、乐伎、庆典等大唐历史转捩点上的重要意象,都成了张祜笔下盛唐情结的一种凭吊符号。  相似文献   

18.
惜春在“金陵十二钗”中,才貌比不上钗、黛,一向来不被人所注意,而在一些评论家的笔下,有人称她为“大观园中的遁世者”;有人称她是“冷面冷心”。笔者认为惜春的性格是冷静,而惜春最后的结局是出家了。本文就她的性格,试分析她出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引言:在柏林城外围转悠了30年后的今天,野猪数量激增,且以与人类平等的姿态,自由自在地随兴闲逛。多年来,我一直跟随着它们的脚步,拍摄它们的生活状态,现在我就将柏林人如何跟这种毛茸茸的邻居友好相处的故事告诉您。早晨8点32分,开往市中心的202路公共汽车停靠在柏林Konradshshe区的Falkenhagener Platz。三月的柏林春寒料峭,清早明媚的阳光,使小公园里的白桦和老橡树投下长长的影子。公共汽车准点进站,乘客挤进车厢。“她”早对这些习以为常,“她”大大的黑耳朵动了动,似乎在听超市的姑娘往货架上摆水果和蔬菜声,汽车的轰鸣夹杂着孩子们的说笑声和克罗地亚餐馆车库门前小道上的清扫声。“她”似乎闻到什么味道,耸了耸圆盘似的鼻尖。“不用担心,每天早晨这条雄性金毛猎犬都会拉着这位老妇人在公园小道上散步。”“她”知道这条猎犬的味道实在……太好了。你会想到吗?“她”是一头野猪,5天前刚生下7只小猪的猪妈妈,“她”就住在柏林市内的这个小公园里。上午10点03分,又一辆202路公共汽车进站了。有人帮助一位年轻的妈妈把乘坐着一对双胞胎的婴儿车从公共汽车上抬下来。年轻的妈妈挥手表示感谢,推看她的宝宝们走上公园的小路。突然,她惊呆了,不远处有一只发育良好、体态丰满的大野猪,还有一队围着它追跑打闹的小猪仔。只有15米左右的距离,大母猪却只是抬头瞟了这位闯入者一眼,然后若无其事地在地上寻找美味。年轻的妈妈困惑又有些害怕,最终凋转婴儿车出了公园。“很多人都和这位女士一样。”Marc Fmnusch说,同时会意地一笑。Marc是柏林市森林部门的50位林务官之一,也是管理公众和野生动物关系的负责人和相关事件印发言人。“每年春天都这样,有时我能接到从四五个地  相似文献   

20.
你知道“六六六”粉吗?它可是一款非常流行的农药杀虫剂。它的巨大威力让很多害虫命归黄泉。可是,它为什么起名叫“六六六”粉呢?很多人对这个奇怪的名字作出了猜测。有^说,它是经历了666次实验才研制成功;有人说,它是用了666种药物配置而成;甚至有人说,它是在某年的6月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