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从Davydov-Filippov的非轴对称转子模型出发,考虑三轴γ形变较小,用微扰方法,给出了原子核转动谱的新公式,拟合了锕系和稀土区偶偶核基带转动谱以及190区偶A核超形变(SD)带的E2跃迁谱。结果显示,根据Davydov-Filippov模型导出的转动谱公式,不仅较好地再现了锕系和稀土区偶偶核基带的转动谱以及190区偶A核SD带的E2跃迁谱,而且能够给出具有明显物理意义的四极形变β和非轴对称度γ参数。  相似文献   

2.
用Bohr-MottelsonI(I+1)展开四参数转动谱公式系统分析了A-190,150区的超形变转动带,结果表明,四参数和ABCD公式能够相当好地描述上述两个区的超形变带,若干核第二类转动惯量J^(2)的理论计算值能较好地符合实验提取值;A-190区超形变带的四参数数值关系并不支持Harris公式及ab公式的理论预期值,但相对而言,ab公式的理论预期值与实验提取修理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3.
190区超形变核态的形变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DavydovFilippov的非轴对称转子模型推广到超形变核态,给出了一个新的超形变带的转动谱公式;并应用该公式,确定了190区偶A核超形变带的带首自旋;将轴对称四极形变β和非轴对称度γ参数与正常形变带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比正常形变核态大得多,而γ形变虽然普遍较小,但对能谱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维TRS方法研究了161Lu原子核中新发现的一条强布居带X2的三轴超形变特性,从理论上得到一组平衡形变值,证实其存在三轴超形变.通过分析组成总位能面的各部分能量,指出形成这条具有正宇称的三轴超形变带的微观机制:主要是中子壳修正能的作用,同时转动能和高j闯入轨道的形变驱动效应,尤其是质子i13/2和中子i13/2准粒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二维TRS方法研究了161^Lu原子核中新发现的一条强布居带X2的三轴超形变特性,从理论上得到一组平衡形变值,证实其存在三轴超形变.通过分析组成总位能面的各部分能量,指出形成这条具有正宇称的三轴超形变带的微观机制:主要是中子壳修正能的作用,同时转动能和高j闯入轨道的形变驱动效应,尤其是质子i13/2和中子i13/2准粒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Bohr-Mottelson转动谱公式的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Bohr-Mottelson的I(I+1)四参数展开式分析了A~150,190偶偶核超形变带和锕系、稀土区偶偶核正常形变转动带.由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出参数,讨论参数之间的关系,发现ab公式、abc公式和Harris公式的预言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但相对而言,ab公式、abc公式的预言较好.而且超形变带的参数关系和正常形变带相似.  相似文献   

7.
用推转双心壳模型研究了巨超形变核的形状,及在WKB近似下处于高自旋巨超形变态的核的自发裂变寿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除存在超形变态外,还存在一个稳定的巨超形变态,核形状为哑铃型,其长短轴之比约为3:1,预言了A-150区可能存在大巨超形变核,如^14462Sm,其长短轴之比约为4:1,而且这些大巨超形变核可能会构成大巨超形变同位素链,如^140,142,144,62Sm。在^144 62Sm巨超形变  相似文献   

8.
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下,提出了SU(3)对称+具有SU(5)对称微扰的模型,并给出了一个四参数能谱公式利用该公式较好地描述了超形变带的Eγ谱、动力学转动惯量随转动频率的变化以及ΔI=4分岔现象,还将该方案推广到超对称情况,并考虑单粒子能级的影响,定量描述了一些全同超形变带  相似文献   

9.
利用Bohr-MottelsonI(I+1 ) 展开的四参数转动谱公式 ,系统分析了A - 1 90区超形变带。利用所得的四参数A ,B ,C ,D对转动谱的两参数ab公式和三参数abc公式的收敛性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四参数数值关系不支持ab公式和abc公式的理论预期值 ,但相对而言 ,更接近ab公式的理论预期值  相似文献   

10.
三轴投影壳模型是一种完全量子化的理论,它对高速转动核态的描述是量子力学描述,而推转壳模型是半经典的。前者描述核形变随角动量的变化,而后者描述核形变随转动频率的变化。尤其对三轴形变核转动,推转壳模型中关于绕一个固定主轴转动的假设是不合理的,而三轴投影壳模型是壳模型的描述,没有固定轴。A-130区是个典型的三轴形变区。通过该区原子核的三轴投影壳模型描述可以检验该方法在描述三轴形变核的合理性。采用三轴投影壳模型(TPSM)研究了典型三轴形变核128 Xe转动带结构。当γ=29°时,计算很好地再现了真空态下的基带及其γ带,表明该核确实是个典型的三轴形变核。在相同的计算参数下,组态混合下的计算也很好地再现了Yrast带,进一步分析波函数,发现该核中h11/2轨道上的2个中子比2个质子首先破对。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转动谱理论若干问题的最新进展 ,并以Bohr-Mottelson的I(I+ 1 ) 展开转动谱公式为例 ,分析了它们对于正常形变带以及超形变带的能谱拟合 ,参数关系和自旋指定等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12.

利用Davydov-Filippov模型导出的转动谱公式,分析了190区偶-偶Hg,Pb和Po同位素的E2跃迁谱,得到了四极形变β和非轴对称度γ参数,结果表明:偶-偶Hh,Pb和Po同位素的四极形变是主要的,非轴对称度γ形变也对能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 Davydov - Filippov 模型导出的转动谱公式,分析了190 区偶- 偶 Hg , Pb 和 Po 同位素的 E2 跃迁谱,得到了四极形变β和非轴对称度γ参数,结果表明:偶- 偶 Hg , Pb 和 Po 同位素的四极形变是主要的,非轴对称度γ形变也对能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Tb和Dy同位素超形变带的Harris公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Harris公式对 15 0区Tb和Dy同位素 37条超形变带运动学转动惯量的实验提取值进行了拟合 ,发现其中 2 0条超形变带 ,不仅 J(1 ) 的计算值与其实验提取值惊人地符合 ,而且由J(1 ) 拟合所定出的参数算出的动力学转动惯量J(2 ) 也与其实验提取值符合得很好 ,表明这些超形变带 ,用Harris公式指定其能级自旋是合适的 ,特别是1 52 Dy(1)带 ,由Harris公式指定的带首自旋是 2 6 ,更符合物理事实  相似文献   

15.
根据TRS理论计算了36个原子核的位能面,并预言了一组三轴超形变原子核  相似文献   

16.
用Bohr-Mottelson的两参数、三参数和四参数公式对150区30条超形变带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公式都能较好地拟合150区超形变带的E2跃迁谱,而且带首自旋的确定基本一致.大部分带Bohr-Mottelson的三参数数值关系符合ab公式的理论预期值,小部分带的三参数数值关系符合Harris公式的理论预期值.一半以上带的四参数数值关系与ab公式的预期值接近,而与Harris公式的预期值偏离较大.表明两参数ab公式比Harris公式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Harris的运动学转动惯量公式J(1 ) =2α + 43βω2 对 190区 5 6条超形变带的J(1 ) 实验提取值进行了拟合 ,并指定了它们的带首自旋和计算了动力学转动惯量J(2 ) 。发现所有这 5 6条超形变带J(1 ) 和J(2 ) 的计算值都与实验提取值符合得非常好 ,1 94Hg(1,3)和1 94Pb(1)的自旋指定值也与实验测定值一致  相似文献   

18.
利用Bohr-Mottelson的I(I+1)展开三参数公式拟合能谱所定出的展开系数,计算130区和150区的超形变带的带首转动惯量。计算结果显出:它们的带着转动惯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奇偶差,说明130区和150区的原子核内对关联很弱。  相似文献   

19.
 针对Mogi-Coulomb 强度准则是否适用于三轴卸荷试验,基于已有常规三轴及真三轴的试验数据,利用Mogi-Coulomb强度准则,对常规三轴卸荷及真三轴卸荷条件下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和分析,并对拟合得到的相关强度参数和试样的破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ogi-Coulomb 强度准则在常规三轴卸荷条件下有着良好的适用性,而在真三轴卸荷条件下,虽然线性拟合效果较好,但拟合参数反映的岩石黏聚力值出现负数的异常情况。分析现有实验测试结果,可以推测出现参数异常的原因,应是岩石在真三轴卸荷条件下的破坏模式由剪切型破坏转变为强烈的张拉型岩爆破坏所致。这表明Mogi-Coulomb 强度准则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真三轴卸荷的主应力关系,但其本质仍为基于剪切破坏的强度准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张拉为主-剪切共存型的岩爆破坏,有必要建立一种新的岩石强度准则来反映真三轴卸荷下的岩石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