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造礁石珊瑚     
造礁石珊瑚是一类生活于热带浅海底的低等无脊椎动物,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刺胞动物门、珊瑚亚门、六放珊瑚纲、石珊瑚目,其种类繁多。据美国华盛顿史密森研究院Cairns博士与荷兰莱顿国家自然博物馆Hoeksema和Van der Land两位博士共同审定,全球造礁石珊瑚有效种共有656种。我国海域约有300种,接近世界总种数的一半。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证明疣状柳珊瑚(Verrucella umbraculum)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八放二萜类化合物,并获得结构新颖的八放二萜类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反相半制备HPLC等方法分离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以及文献对照方法,确定其结构。【结果】从疣状柳珊瑚分离得到10个八放二萜类化合物,鉴定为junceellin A(1)、renillafoulin A(2)、praelolide(3)、(-)-11α,20α?epoxy-4-deacetyljunceellolide(4)、umbraculolide A(5)、umbraculolide C(6)、junceellolide A(7)、13-deacetylnui-inoalide A(8)、erythrolide T(9)、erythrolide U(10)。【结论】化合物3~10为首次从疣状柳珊瑚中分离得到,丰富了该属柳珊瑚中的化学成分类型。  相似文献   

3.
你也许体验过高山峻岭的巍峨挺拔,目睹过广袤草原的辽阔苍翠,感受过奇丽戈壁的壑岩浩瀚,见识过茂密森林的郁郁葱葱……然而,你若走向深蓝色的海洋,便可看到一个令人惊叹的多彩世界——珊瑚礁,她的神秘与绚烂一定会让你感慨万千. 珊瑚是个统称,包括腔肠动物门的珊瑚虫纲和水螅虫纲中的多种海洋动物.珊瑚虫是海洋生物中进化水平较低的腔肠动物,或称为刺胞动物,身体呈圆筒状,有8个或8个以上的触手,触手中央有口;多群居并结合成一个形状像树枝的群体.珊瑚通常包括柳珊瑚、软珊瑚以及石珊瑚等,我们经常见到的宝石级珊瑚——红珊瑚,其实就是一类柳珊瑚.根据生长环境和特点,石珊瑚又可分为造礁石珊瑚和非造礁石珊瑚两类.  相似文献   

4.
采用断面法对海南大洲岛后港的造礁石珊瑚开展了为期两年的调查研究,调查表明:后港造礁石珊瑚共有12科22属42种,优势种为风信子鹿角珊瑚、鼻形鹿角珊瑚、佳丽鹿角珊瑚、丛生盔形珊瑚、二异角孔珊瑚、精巧扁脑珊瑚、指状蔷薇珊瑚、脆蔷薇珊瑚、多孔鹿角珊瑚和澄黄滨珊瑚等10种.在对比两年的珊瑚覆盖率、死亡率和硬珊瑚补充量变化时发现,2014年后港珊瑚覆盖率和硬珊瑚补充量较2013年略差,而珊瑚死亡率却较2013年的珊蝴死亡率明显增高,经分析认为:2014年珊瑚死亡率大幅上升很可能与强台风有关.  相似文献   

5.
1980年笔者对我国海南岛南部鹿回头地区全新世珊瑚岸礁进行了近两个月的野外观察,采集到与珊瑚礁有关的各种生物标本57件,岩石标本55件,实测的礁坪剖面三条,结合室内  相似文献   

6.
石珊瑚中的块状珊瑚与枝状珊瑚对全球气候变暖胁迫的耐受能力明显不同,但其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选择北部湾涠洲岛的一种属于块状珊瑚的海孔角蜂巢珊瑚(Favites halicora)和一种属于枝状珊瑚的浪花鹿角珊瑚(Acropora cytherea)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分析高温胁迫下(26~34℃) 2种珊瑚共生细菌群落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共生细菌多样性具有差异性,A.cytherea共生细菌的多样性随着温度上升变化显著,Shannon指数由2.20变为4.05,而F.halicora变化幅度较小,在2.69~3.19波动;主导细菌存在差异,在门水平上,F.halicora占主导地位的共生细菌为Proteobacteria (29%~73%)、Cyanobacteria (7%~63%)和Bacteroidetes(3%~13%),而A. cytherea为Proteobacteria (49%~90%)、Cyanobacteria (1%~16%)、Bacteroidetes (3%~16%)、Firmicutes (1%~6%)和一个未分类的细菌门unclassified_k_norank(0.6%~21.0%);升温胁迫时,主导细菌的丰度变化存在差别,Bacteroidetes在F.halicora中显著降低,而在A.cytherea中显著升高,unclassified_k_norank在A.cytherea中也显著升高;随着温度升高,2种珊瑚共生细菌的变化趋势一致,但珊瑚中出现潜在致病菌Vibrio的温度不同,F.halicora在34℃胁迫时出现,A.cytherea在30℃和34℃胁迫时均出现。根据上述结果推测,珊瑚共生细菌的差异性可能是导致块状珊瑚比枝状珊瑚更耐受高温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通过标本鉴定和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了贵州的10个新分布种,它们是凹脉桃叶珊瑚Aucuba cavinervis、勐腊乌蔹莓Cayratia menglaensis、锐齿桂樱Laurocerasus phaeostictaf.ciliospinosa、滇桂木莲Manglietia forrestii、四川木莲Manglietia szechuanica、新宁含笑Michelia xinningia、双蕊野扇花Sarcococca hookeriana var.digyna、团花山矾Symplocos glomerata、长萼栝楼Trichosanthes laceribractea和越南勾儿茶Berchemia annamensis。  相似文献   

8.
石珊瑚起源的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石珊瑚是现代最重要的造礁动物,在地质史的过去和现在都非常重要。石珊瑚的起源一直是珊瑚研究中颇有争议的重大问题:石珊瑚究竟是起源于古生代的皱壁珊瑚、一种石珊瑚形珊瑚,还是一类软体海葵,目前还很难下定论。建立在现代石珊瑚及其化石的形态学特征基础上的传统研究手段和新兴的分子系统学分析手段,是研究石珊瑚起源问题的2种主要方法。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了珊瑚的18S rDNA,构建了珊瑚纲珊瑚的系统发育树,对当前国际上争论纷纷的有关石珊瑚起源问题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的比较研究,以期为更好地解决石珊瑚起源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公开已有珊瑚数据集种类、样本少等问题.为构建种类丰富的大规模珊瑚数据集,本文首先以珊瑚属名为关键词,通过爬虫技术在网络中搜集大量珊瑚图片形成初始数据集;其次使用感知哈希算法对初始数据集中的图片进行去重处理;再次采用YOLO V3深度学习网络对去重后的数据集进行清洗,去除大噪声样本;然后通过旋转、镜像、随机裁剪、改变亮度和对比度等方法进行数据增强,均衡各个珊瑚属包含的图像数量;最后,构建了一个包含34个珊瑚属,218 467张珊瑚图像的珊瑚数据集.所构建的珊瑚数据集种类和样本数均高于已有的、公开的珊瑚数据集.所提出的珊瑚数据集构建方法也适用于其他难以获得样本的数据集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珊瑚岩的深层打桩工程提出了研究珊瑚岩在围压作用下动态力学性能的新科学需求. 通过带围压的霍普金森压杆(SHPB)对珊瑚岩开展冲击试验,得到了不同围压下珊瑚岩的力学响应. 研究表明:无围压情况下,珊瑚岩动态抗压强度与常规岩石一样,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敏感性;随着围压增加,珊瑚岩动态抗压强度不仅有显著的提高,而且其应变率敏感性更强,并归纳出含围压和应变率效应的破坏强度公式. 本文提出的强度公式对深厚覆盖层珊瑚岩地质桩基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国外人工养殖珊瑚的发展和兴起以及我国对石珊瑚养殖技术的研究,同时还论述了人工养殖珊瑚的未来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珊瑚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10年来中国珊瑚(软珊瑚、柳珊瑚和石珊瑚)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新进展;从珊瑚中分离出了许多结构新颖并具有强烈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化合物的类型主要涉及到甾醇类、萜类、含氮化合物类、长链脂肪酸酯和长链醇类.  相似文献   

13.
神奇的水下世界最使人惊叹的是大堡礁的水下世界,在这里生活着大堡礁的建造者——千姿百态的珊瑚.远远看去,一束一束如五颜六色的花丛,一簇一簇如茂密浓郁的树林,一对一对如弯曲伸展的鹿角,一团一团如浑圆巨大的磨盘,阳光下各种珊瑚争相展示它们的颜色,万紫千红、引人注目.在珊瑚组成的海底丛林中,栖息着大约4000种软体动物(包括各种螺类、蛤类等),这些软体动物中的巨人是砗磲,最大的砗磲可以把人装进去.而那些小型软体动物有的比黄豆粒还小、玲珑可爱.它们有的躲藏在珊瑚枝下,有的栖身于礁洞中,让你目不暇接.和珊瑚生长在一起的还有几千种海绵、蠕虫  相似文献   

14.
对海南4种蔷薇珊瑚(疑惑蔷薇珊瑚Montipora aenigmatica,壁垒蔷薇珊瑚Montipora circumvallata,单星蔷薇珊瑚Montipora monasteriata和叶状蔷薇珊瑚Montipora foliosa)的核糖体基因ITS的序列进行分析,并和来自Genbank的其他12种蔷薇珊瑚基因ITS序列进行比较,研究其系统发生关系.结果显示:4种蔷薇珊瑚ITS区(ITS1+5.8S+ITS2)长度为535~545 bp,ITS1和ITS2的长度分别为196~202 bp和181~185bp;两两比对显示,ITS区同源性在96.9%~99.1%,其中,ITS1同源性在95%以上,ITS2同源性在94.1%以上;遗传距离在0.002~0.013之间;进化树显示,16种蔷薇珊瑚主要分为乳突型/瘤突型、平滑型/浅窝型2大支,4种海南蔷薇珊瑚都在乳突型/瘤突型分支上,且分子生物学的分类结果与形态分类的结果吻合.研究表明,以核糖体DNA的ITS序列鉴定蔷薇珊瑚属的珊瑚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及适用性,它对该属的系统进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2010年7月至8月间,采用潜水拍照的方式,对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云龙湾海域的石珊瑚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发现石珊瑚9科17属24种.其中鹿角珊瑚属(Acropora)、蔷薇珊瑚属(Montipora)、角蜂巢珊瑚属(Favites)等为优势类群,常见分布珊瑚种类有肉质扁脑珊瑚(Platygyra carIlosus)...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研究了环境单因子改变对造礁珊瑚的影响.珊瑚礁发育受海平面控制,形成与海平面动荡相适应的功能骨架.大气CO2浓度升高易引起海水CO23-浓度下降,降低CaCO3各种矿物(文石、方解石等)饱和度,减缓造礁珊瑚石灰化过程,对珊瑚礁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海洋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文石海的高x(Mg)/x(Ca)值不利于古代低镁方解石质四射珊瑚的生长,而对现代文石质的六射珊瑚有利.富营养化水体易诱发共生藻游离出珊瑚宿主,造成珊瑚白化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7.
周浩郎  梁文 《广西科学》2023,30(3):532-542
本研究通过分析珊瑚大小频率分布,探讨涠洲岛西局部造礁石珊瑚群落结构特点和种群动态,以了解珊瑚的生活史和所经历的变化。所分析的珊瑚大小数据来自2021年2月24-26日开展的涠洲岛西珊瑚礁的造礁石珊瑚样带调查,利用对数转换将珊瑚大小变换为珊瑚迭代,然后作直方图对珊瑚大小频率分布加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片状的牡丹珊瑚属Pavona和块状的滨珊瑚属Porites、角蜂巢珊瑚属Favites、盘星珊瑚属Dipsastraea等在涠洲岛西局部珊瑚群落中占优势(珊瑚面积和珊瑚个数)。对数转换的大小频率分布呈正态分布,偏斜不明显,变异系数小于0.5,表明这些珊瑚目前处于正常的自然补充、生长和死亡过程。涠洲岛西局部造礁石珊瑚盖度降低,主要是因为个体大的枝状珊瑚锐减。  相似文献   

18.
柳珊瑚酸类似物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中,我们从南海柳珊瑚Suberogorgia sp.发现结构独特的倍半萜——柳珊瑚酸(Subergorgic acid),根据光谱分析,阐明了这种新的天然产物的结构,并通过X-射线衍射确定了柳珊瑚酸的立体化学,如1所示.这种具有新的三环十一烷取代形式的倍半萜骨架命名为柳珊瑚烷或subergane(2).柳珊瑚酸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LD_(50)(小鼠)为20mg/kg,具有强烈的心肌毒性,阻断神经肌肉传递  相似文献   

19.
河南的珊瑚菌科食用菌资源研究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在河南山区的野外调查和采集的大型真菌标本,经室内整理、鉴定,省内生长分布的珊瑚菌科的种类有8种19种。其中可供人类食用的有11种。这类野生食用菌资源可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采自中国大连的钝顶叉节藻(Amphiroa echigoensis Yendo)和鳞形珊瑚藻(Corallina confuse Yendo)被确定为中国珊瑚藻科的2个新纪录.二者分别属于叉节藻属(Amphiroa Lamouroux)和珊瑚藻属(Corallina Lamouroux);对这2种海藻进行了形态观察和生态习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