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山东省潍坊地区的方言中,“着”的用法跟普通话有相同之处,但不同之处更多。特殊用法表现在,“着”可以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动作的可能;也可以附加在重叠的单音节动词、形容词、名词后边表示状态等。潍坊方言中“着”的分布很广泛,使用频率也相当高。本文以“着”的句法分布为线索,探讨“着”所出现的语义环境,继而概括“着”的语法意义,并讨论相关现象。  相似文献   

2.
英语连词WHEN在句中有时带有一种特殊含义:“突然”。这种用法尽管经常出现,但无论是英语语法书还是英语辞典对此特殊用法大多未作详细论述。本文引用了大量的例子,对这一特殊含义作了分析.并对其用法作了较为全面的归纳整理。使读者对此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蚌埠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属于皖北中原官话区(除怀远县属于皖中江淮官话区)。在蚌埠方言中,“一时”的用法与普通话相比,有其独特的语里意义及语用价值。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探讨:一、方言中的“一时”有哪些特殊的用法;二、对方言中“VP 一时”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三、方言中“一时 VP”结构的语义特征及其时态。  相似文献   

4.
本文归纳了英语以动词表达将来时间的主要语法手段:“shall/will”,“be goingto”“be to”,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体,将来进行体;然后对各种用法及其意义作了说明和比较。  相似文献   

5.
南康客家话中的词缀“子”比起汉语普通话来在用法上更为特殊,功能上也较为丰富,其中又以用在形容词、量词及动词之后显得更为特殊一些,用在形容词之后往往带有上了“使程度降低”的附加意义;用在数量词之后则赋予了“数量减少”的附加意义;用在动词之后,根据动词的不同类型又具有了“不专注、不投入或目的性不明确或出于下意识”或“使人觉得单调、厌倦或者结果不甚明确”等附加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联系动词be 形容词(作表语) 不定式(短语)”这种结构中,不定式(短语)与形容词的关系是很复杂的。请看下列例句:  相似文献   

7.
随着语言的发展,程度副词的用法在逐渐扩大,除了修饰形容词和心理动词的原有用法之外,又出现了很+名词、很+动作动词、很+区别词等新的搭配方式。这些用法虽然外在表现不同,但却存在着共性,即它们都是人在认知上形成的"有界"和"无界"的对立在语法结构中的反映。所以,能够在"很+"框架中出现的词语都是无界的,其内部都具有同质性和可伸缩性。  相似文献   

8.
依据“的”出于“者”及袁毓林“谓词隐含”等理论 ,求证了“NP +的”的渊源历程和结构理据 :“NP +的”来源于“NP +者” ,“NP +的”中隐含了“作、当”一类动词 ,它是“作 /当 +NP +的”的紧缩形式 ,其中“的”提取“(作 /当 )NP”的主语 ,这种“的”跟“VP +的”中的“的”是同一个名词化标记。从汉语的发展趋势看 ,“NP +者”演变为“NP +的”后 ,最终的结果将是名词化标记“的”的脱落  相似文献   

9.
在《左传》中,“之”字出现频率很高。它的意义复杂,用法广泛,可作代词、动词、语气助词和结构助词。“之”作代词,通常都用作宾语,或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可代人、事和处所,所代的对象一般都出现在上下文中,可译为“他(它、她)”、“他(它、她)们“或”这件事、那件事”,有时也可以不译。如: 〔1〕爱共叔段,欲立之。(隐公元年)——(姜氏)喜爱共叙段,想立他(作太子)。〔2〕臣闻之,“俭,德之共也;  相似文献   

10.
禅籍中“得”的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得”本为动词,其本义为“得到、获得”。在禅籍中,它由其本义发展繁衍出不少新的意义和用法。这些意义和用法既不见于隋以前的文献中,又不存在于现代汉语中,诸辞书也皆未载。由于禅籍都是用唐宋口语写成的,因而禅籍中“得”的这些特殊的意义和用法,也就突出地反映了唐宋口语中“得”的意义和用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 俄语副动词在句法结构方面的特殊用法,是许多学生在使用时容易出现错误的语法项目之一。常看到学生出现类似这样的语法病句:究其错误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对俄语副动词在句法结构方面的特殊用法了解掌握不够全面系统、准确。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中有一类特殊的被字句“被 V 成 NP”,有其特殊的句法表现行为和内在的结构复杂性。以Chomsky的最简方案为研究视野揭示,这类被字句中出现“成”的动因是:“成”是一个轻动词,它的嵌入是为了给后面的宾语指派格,但由于在语义上被冲淡,没有能力指派论旨角色,宾语是从由主动词和“成”组成的复合谓语中得到论旨角色的指派,语义上表示“成为”的意思,对“NP 被 (NP) V 成/为/作 NP”这类被字句具有普遍的解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所”字常见的用法有两种:一是名词,当“处所”讲;一是辅助性代词(有人称为助词),通常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使之成为名词性的偏正词组。两种用法之间有联系,后者是由前者虚化而来的。此外,还有一种“所”字,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后面没有动词同它结合,但又不能简单  相似文献   

14.
对动词不定式纷繁复杂的特殊用法从情态意义,语法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黑人英语是美国英语中分布最广、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少数族裔变体语言。从语言学上来说,当代美国黑人英语与白人英语的最大区别是在于语法结构上,如系动词“be”的使用模式,复数形式的差异,动词时态的特殊用法,双重否定或多重否定形式等。从黑人英语的句法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出黑人英语的特点及其与美国标准英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伊”考     
“伊”是汉语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的含义是丰富的,用法是多样的。它主要活跃于实际的口语中,经籍传注和先秦诸子文章把它看成俗字,因此历来字书对“伊”,缺乏全面记载分析。它的主要用法应包括名词、人称代词(特别是第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判断词、动词、语气词等。  相似文献   

17.
方言中"把"表处置和表被动的历史层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在很多方言中既作给予义动词,又用以构成处置句和被动句,宿松方言的“把”也同时具有这三种用法。“把”表处置来源于“执持”义动词“把”,反映的是唐以来的历史层次;“把”作被动标记由给予动词“把”语法化而来,反映的是元明以来的历史层次。  相似文献   

18.
郁达夫小说使用了“VVA”、“V—VA”、“V了VA”、“V了-VA”、“AB了-AB”等特殊动词重叠格式。研究它们,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现代文学阶段(1919—1949)吴方言中动词重叠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读了院刊一九七八年第四期刊登黄著易同志题为《助动词shall和will,should和would的用法》一文后,深受启发。作者以认真的态度探索了这两组词的用法,并努力从理论与实例的结合上作了一定概括性的论述。这对当前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许多同志都在学英语,积极地开展这方面的学习讨论,看来是很有帮助的。在学习这篇文章的同时,本着“百家争鸣”的宗旨,想提出个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一我们在学习中体会到shall和will,should和Would作助动词(Auxiliary Verbs)的用法并不复杂,也易于掌握。问题在于它们作情态动词(Modal Verbs)的用法。在这里,作助动词和作情态动词两个概念是应区分开来。文章题为《助动词shall和  相似文献   

20.
介词with含义广泛,用法繁多、复杂,是英语中重现率最高的词语之一,它可以与众多动词形成固定搭配关系的短语动词,表达各种不同的意义。如abound with(充满)accord with(跟…相符)agree with(赞成)begin with(首先)break with(与…绝交)等,也可以与其他词搭配构成各种不同的短语;如:with a high opinionof尊敬,with an eye to着眼于;be with child怀孕;with regard to至于;inaccordance with按照;in correspon dence with和…相一致,与…有通讯联系,等。但本文所说的with结构主要是指(1)with n.结构(2)with n. o.c.(宾补)结构,现在分别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