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防范舆情风险,分析网络舆情的细粒度演化,提出一种去冗余的衍生事件内容关联演化分析框架。通过文本挖掘技术从海量文本流中提取主要的衍生事件,将舆情内容压缩到人工可判读的数量级;利用词移距计算相邻两个时间片上的衍生事件相似度,构建反映演化关系的衍生事件链图。以“上海特斯拉自燃”事件为例进行事件链演化分析,得到微博网络舆情事件发展不同阶段涉事主体在各个衍生事件中的话题转移关系,最后鲁棒性分析的结果验证了该分析方法具有降低微博短文本冗余信息的能力,提高了事件演化关联识别分析的准确性。该研究方法为舆情事件的事后复盘、同类舆情事件的预判和介入、衍生事件的科学研判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针对舆情话题演化中的话题漂移和衍生效应,提出基于时序主题信息的舆情话题演化分析方法并通过加入时序标签,对舆情热点话题内容和强度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可视化.实例证明,该文提出的话题追踪算法能够有效探测出各阶段的舆情热点话题、分析舆情演化趋势,为突发事件发展态势的预测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探索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机理有利于政府、企业等管控主体根据网络舆情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舆情向不利的方向发展恶化。基于湖南凤凰古城收费事件,从舆情演化的阶段划分、阶段分析和影响因素3个方面,研究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机理。研究发现,根据事件事态和网络关注的变化,网络舆情演化分成孕育、出现、爆发、高潮、回落、反复和长尾7个阶段。社会心态、事件效应、官方言行、媒体行为、网民行为、外部刺激、舆情应对是影响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主要因素,对舆情演化起到推动或遏阻的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重视网络民意、做好舆情监测、规范信息发布和完善政务微博4个方面的网络舆情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市仙霞西路隧道地下穿越虹桥机场绕滑道工程为背景,对其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3个阶段的风险因素及其相互关联性和演化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风险演化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机场飞行区穿越工程的全过程风险识别.结果表明,盾构隧道3个阶段之间的风险演化为其风险识别与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设计阶段应对整个工程各阶段的风险因素及其相互演化关系进行分析,并制定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突发环境事件网络舆情的有效管控对建立政府公信力和营造网络法治化环境意义重大.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和系统动力理论,分析了无政府管控下环境事件网络舆情参与主体策略选择的演化规律,构建了一个政府管控下网媒、网民和政府的三方网络博弈场,并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以“3·21响水爆炸事件”为例进行仿真分析发现:环境事件网络舆情的扩散主要受政府奖惩力度和动态惩罚机制的影响,政府可通过建立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构建科学的动态奖惩治理机制和规范网民诉求表达方式以实现对环境事件网络舆情的有效管控.  相似文献   

6.
城市内涝频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危害城市安全和居民生活,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受到广泛关注。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城市内涝网络舆情进行动态监测,采用网络爬虫等数据挖掘方法动态采集城市内涝舆情数据,深度分析舆情热度演变趋势、关注要点和情感倾向。以"2018.7.16"北京市内涝事件为样本分析城市内涝事件舆情传播特征,揭示其动态演化机理。结果表明:舆情高发时间段与内涝多发期较为吻合,舆情热度与城市内涝事件的影响程度呈正相关。社会对于城市内涝重点关注内容为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内涝灾情及救援进展。城市内涝事件舆情演变过程经历了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反复期及消退期五个阶段,舆情参与者在不同阶段作用机理动态变化。根据舆情演变特征提出相应对策,为内涝事件舆情应对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网络民意表达已经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网络舆情会经历舆论潜伏、网络围观、争辩聚合和影响消退4个阶段,变化过程中集聚效应明显.从量变到质变,网络舆情可以通过“关键词”的计算来确定网络舆情各阶段临界值.同时,根据网络舆情变化规律,可绘制出不规则锯齿型、金字塔型、冰川型3大类曲线图.因此,研究网络舆情变化规律,对于降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概率,维护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有效预测舆情事件的热点内容有利于提高对舆论导向的把控能力和对公众诉求的预判能力. 然而,现有的舆情预测工作大多关注事件整体趋势指标或情感极性的演变预测,鲜有针对舆情事件热点内容的预测研究.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间演化图卷积网络的舆情热点内容预测方法:以舆情事件的热点词作为预测对象,首先,通过演化图卷积网络学习各时间片词语的空间关联关系;然后,使用门控循环单元捕捉各时间片词语特征的时序变化;最后,通过全连接层进行输出,实现对舆情事件热点词的预测. 以微博上两个不同的舆情突发事件的相关文本作为数据集,与两种现有热点词预测方法开展对比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两个数据集上的精确率分别达到51.21%和50.98%,召回率分别达到50.17%和48.15%,F1值分别达到50.68%和49.52%,均高于两种对比方法,能够更好地完成舆情事件中热点词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安全事件的网络舆情是关乎民众健康和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采用改进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分析此类网络舆情的演化趋势及导控策略。通过对元胞空间邻域结构、状态转移函数及演化规则的改进体现农产品网络舆情特点,引入导控因子分析舆情导控策略,并通过仿真实验探究网民情感倾向、相互作用以及信息干预对舆情演化趋势的影响。最后对中国近期发生的"非洲猪瘟"事件相关舆情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本文模型实现了对该事件网民情感倾向变化及舆情发展的合理预测,并提出科学的舆情干预和监管措施。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农产品安全网络舆情特征与演化规律,为网络舆情的有效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板块俯冲碰撞理论曾是花岗岩构造动力学、地球动力学研究的主线.如根据碰撞前的俯冲、同碰撞、后碰撞、碰撞后四个阶段提出了对应的四组花岗岩系列.很多造山带花岗岩具有这种演化(如由俯冲型Ⅰ型→碰撞型S型)的特点,从而常常成为人们的一种思维定势.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花岗岩生成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具有多样性.我们的研究表明,秦岭造山带核部花岗岩在长达700Ma期间发育两期S→H(混合花岗岩,相当于Ⅰ型,Castro,1991;1999)型花岗岩演化.晋宁期较早为S型花岗岩体,多呈线形片麻岩体;略晚为Hss型花岗岩体;之后为Hm型(幔源组分较多).加里东—海西期中略早的为S型花岗岩;略晚的为H型花岗岩体.初步估算,H型花岗岩体中,幔源组分可达10%~70%,显示了由S→H(或Ⅰ)型花岗岩的连续过渡特点.这种S→H型花岗岩的演化可能揭示了在每次构造旋回中,早期以大陆内部物质的调整和再分配的作用为主;晚期以洋陆或壳幔相互作用为主,这有别于一般的板块俯冲→碰撞演化特点.按照目前的认识,这种S→H型花岗岩的演化至少有以下三种动力学解释:(1)大陆构造体制的俯冲碰撞(S型为主)→拆沉(H型为主);(2)或小洋盆构造体制的弱俯冲(岩浆少)→碰撞(S型为主)→拆沉(H型为主);(3)小洋盆构造体制的弱俯冲(初期S型为主,略后H型为主)→洋壳断沉或大陆弱碰撞后的拆沉(H型为主).从目前秦岭造山带各学科综合研究成果来看,后一种可能较大.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多陆块、小洋盆、弱俯冲的动力学特征及其花岗岩演化特点.种种迹象表明,中国造山带可能不一定都是在经典(具开阔大洋)板块构造体制下发育起来的.作者探讨性提出多陆块、小洋盆、弱俯冲的动力学特征,它可能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上述S→H型花岗岩演化也许就是这种大陆动力学演化特点的表征之一.就秦岭造山带而言,其形成演化的构造背景曾有板块构造体制和陆内裂陷、断陷等不同认识,这可能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某种共同的特性;多陆块、小洋盆、弱俯冲的构造体制和动力学特征有可能是这些现象的综合反映,而使两种不同认识达到某种程度的统一;这可能是客观的实体特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一项针对全国9省份医务人员问卷调查结果揭示:超过80%的医务人员不会拒绝患者不必要核磁共振检查要求,揭示出医务人员在尊重患者自主性和坚持医生专业自主性方面存在伦理困惑。调查同时发现,医务人员合法权益保障情况、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情况、执业环境和媒体营造的医患语境等因素与医务人员能否坚持专业自主性具有相关性。本文从伦理学角度对医务人员的困惑进行了分析,指出医生应该尊重患者的价值观,但尊重患者自主性并非没有边界,患者自主性更不能僭越医生专业自主性。结合伦理学论证和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1)医务人员尊重患者自主性,首先应该做到充分告知医疗信息; 2)医患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建立信任的医患关系; 3)有关部门应该重视保障医务人员合法权益,改善执业环境,同时加强对媒体的管理,营造和谐的医患语境。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网络舆情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采用生命周期方法探索了网络舆情的演变机制,并对网络舆情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征和规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以BBS为标的对网络舆情的分析技术进行了探究,建立了以BBS为基础的网络舆情技术分析模型,通过BBS舆情热点事件实验,验证了网络舆情的演变机制,揭示了网络舆情的内在衍生规律.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事理图谱,揭示舆情事件之间的逻辑关联与演化路径,为突发事件的分析与应对提供参考。首先,基于规则模板提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的事件逻辑关系,构建事理图谱。其次,将事件向量化表示后进行泛化处理,采用K-Means++算法对相似事件进行聚类和抽象以构建网络舆情抽象事理图谱,最后在此基础上对目标事件进行推演和预测。结果表明:突发事件事理图谱中的事件关系类型主要为因果、并列和顺承关系,大部分事件的逻辑链条较短,且与其他事件无明显关联;构建突发事件事理图谱有利于分析事件的演化脉络、把握关键事件节点并预测事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媒是党的重要的执政资源之一.党使用新闻传媒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从一个方面折射出其执政能力所达到的水平.应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视野中,以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与党的意志、与受众、与舆情、与事实的关系为参照系,解析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之间的关系:两者在新闻真实性方面有着颇为严格的相同之处;对舆情的调查、分析是舆论引导的起点,也是舆论监督的起点;媒体进行舆论引导,必须善待作为引导对象的媒体受众(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国家主人的身份,尊重其知情权等民主权利,实施舆论监督,则必须善待作为监督行为的主体的受众(人民群众);两者在体现党的意志方面有着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环境下,互联网与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加快了网络舆论的流动性,也影响到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我国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普遍偏好短线交易,大量舆情信息的冲击更容易使投资者增加交易频次。本研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与舆情相关的概念股,研究舆情信息传播与投资者频繁交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舆情信息的传播增加了投资者的交易频次;(2)舆情信息的传播虽然使投资者频繁交易,但并没有促成过度交易;(3)舆情信息通过吸引投资者的关注从而促使投资者产生频繁买卖的行为。研究结论对投资者正确看待舆情信息、监管当局关注媒体舆论导向和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系统动力学建模,考虑网络舆情传播各个环节,建立了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将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从政府和网络媒体两个方面分析了模型。结果表明,运用系统动力学研究网络舆情提高了舆情预警的准确性;通过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加强舆情预防,可以缩短舆情运行周期;加强网络监管,从源头提高预警,减弱其对社会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7.
以最近海南主要旅游热点事件为例,分析旅游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时空分布和演化发展规律;从事件传播途径、特点、传播速度、波及范围和事件衍生性探讨媒体、网民、政府三位一体的传播模式.研究发现,旅游网络舆情事件具有传播速度快、周期短但范围广的分布特点以及普通事件上升为热点事件,单一旅游事件引发相关串联事件,个别事件形成一组事件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理论模型是新媒体研究得以深入的重要基础。新媒体舆论生命周期理论模型的提出,是基于任何一个热点话题引发的新媒体舆论都经历了从有到无的过程,其演变发展符合舆论酝酿期、爆发期、消解期这样的周期规律。综合舆论形成的相关理论和新媒体舆论事件的实际发展情况,我们采用纵向分析法将新媒体舆论的形成、演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议题出现期;(二)新媒体舆论存活期;(三)新媒体舆论归纳整合期;(四)新媒体舆论消散期。据此建立“新媒体舆论的议题出现、存活、整合、消散模型”。  相似文献   

19.
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得高校的宣传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以自媒体为平台,公众,特别是大学生对获取舆论信息有了更加便捷的条件,同时获取的信息也更加多元。文章旨在探讨自媒体背景下,高校实现正面舆论建构的途径。文章认为,建构校园舆论需要转变传统的舆论引导观念,及时把关,化育涉及高校话题的意见领袖以及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