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十多年来我国农技推广所进行的第一步改革虽已取得成效,但由于在计划经济的大框架内进行,故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广工作的需要。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推广的客观规律,我国农技推广第二步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组织农民为核心,实现从农技推广向农业推广、继而向农村推广的两个转化,从而建立农业推广乃至整个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运行机制。本文重点阐述了这种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否胜利地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农业举足轻重。我国人多地少,今后农业的发展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先进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农村教育要为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服务,就要深入进行改革,培养农村建设人才,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业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以邓小平同志“两个飞跃”理论为指导,“第一个飞跃”是在否定“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的基础上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肯定,“第二个飞跃”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实现“第二个飞跃”,必须要进行制度上的创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规模经营,积极促进科技进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民专业协会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任何翻天复地的社会变革的伟力,均深植于民众之中;而这种伟力必须通过一种或若干种卓有成效的自我组织形式,才能淋漓尽致地激扬和发挥出来。我国农村改革成功地迈出了第一大步,但要迈好第二步、第三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农民),最终取得战略上的成功,需要有哪些形态的代表农民切身利益的组织,以及这类组织应以何种机制运行,实已到了急切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回答和解决的关键性时期。本文在这方面的总结和探讨是有益的,今特介绍给读者,以期使已经延续了十多年的有关探讨进一步深入下去,有助于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5.
张枫 《科技信息》2009,(13):147-147
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到那时,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将由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第一产业农业人口最多,第二产业工业人口其次,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人口最少,而将逐步过渡到第三产业人数最多,第二产业其次,第一产业人数最少。据联合国预计,2049年全世界从事农业的人口将在10%以下。我国将会城乡一体化,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人均收入将会达到世界中等水平。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宏远目标,我国将加快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为此,国家教育部劳动部决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技校和高中的规模要和高中同步。近几年来,技校毕业生分配率在96%以上,各个技校生源明显扩大,在这种形势下,作为职业技校的班主任来说,担负的责任和使命更重。  相似文献   

6.
李洁 《当代地方科技》2009,(9):51-51,57
当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面临着一系列制度性难题,使得农民融资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农村和农业发展所需投资无法有效满足,因此,需要探寻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方向、市场定位、理清下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思路,以更好地服务“三农”,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目前,全国的广大农村,出现了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为基础,在保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对农业和农村的主导产业,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经科教一体化等组织方式,实行农业的专业化和规模生产,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化组织,因此,在目前的农村的改革中,加快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目前,全国的广大农村,出现了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为基础,在保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对农业和农村的主导产业、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经科教一体化等组织方式,实行农业的专业化和规模生产,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因此,在目前的农村的改革中,加快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今年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明确提出了我国在新千年的中心任务就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以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形势后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必将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农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的飞跃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农产品短缺的长期困扰 ,人均粮食、棉花、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等均已达到或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这不仅…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是农业的第一生产力,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推进当前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决定性因素,是关系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任务,也是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党的根本宗旨要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实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中共中央<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十五"计划期间,要以农业和农村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为重点,进一步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从根本上讲必须以人为本,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通过加强科技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沉重负担转化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优势,这是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实施农村科教工程,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开发,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以来,我国在总体上进入到了"后农业税时代"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的发展阶段.下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难点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所造成的瓶颈制约,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障碍,加快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做好"放活"这篇大文章,激发农民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的巨大潜能,不断提高和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部活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口最多的是农民,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业,最大的市场在农村,三农问题是中国最根本的问题。这是中国的国情。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农村经济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我国现阶段的农村经济现状出发,对我国未来农村经济的发展作了一个简单的设想,并据此提出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周怀明 《科技潮》2003,(12):1-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实现现代化”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农业是我国最大的产业,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群体,农村是我国最大的区域。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始终是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突出抓好农业和农村的信息化。在当今信息经济时代,信息主导着经济社会各领域和各行各业的发展。农业更不例外,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推动和信息化的支…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我国,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经营方式,是改革与发展的产物。根据我国农业的现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积极作用,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和英明;同时,实践也进一步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需要依靠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来实现。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产品的国际化竞争使我国农业的结构性调整、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等都摆到了突出的位置上。因此,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基础和首要任务。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关心支持下,我县农业科技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科技服务网络不健全、科技人员服务不到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迟缓等几个方面。去年以来,蒙阴县委、县政府针对新形势下农民一家一户闯市场难的问题,农民组织化水平低、劳动力分散、土地分散、农业结构不合理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问题,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三提五统”、“两工”后,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难的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发展的新路子,在全县农村引导农民自发成立农业经济合作社。农业合作社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农业适用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普及,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水平,为今后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陈昌君  陈焱 《科技潮》2001,(12):86-87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其根本实质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我国虽幅员辽阔,可是真正可用于农业耕地面积不足15亿亩,而其中五分之三缺磷、四分之一缺钾,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虽说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农民辛勤劳作,可人均年产粮是美国的四分之一,加拿大的五分之一,中国农业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代表的第一轮改革已取得了成功,农村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进步。但随着城市改革开放的深入,城乡差别有增大的趋势,同时在我国加入 WTO 的形势下,加快农业产业化,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的问题显得更为紧迫。为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无数仁人志士作出巨大的努力,可事实证明这是一条荆刺丛生的坎坷艰难之路。改变不合理的生产关系,让农业走向企业化、产业化之路。使农民看到希望,武汉和平科技集团总裁黄崇胜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探索,终于寻找出答案——让农民变股民,并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希望庄园”——武汉和平农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能否对其实现成功转移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关键。本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点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在体制和制度创新,加快城镇建设和扩大农业内部就业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仅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难点问题,也是我国如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河南作为农村人1:7占75%以上的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尤为突出。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关系到河南省能否顺利搞好现代化建设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入手,找出河南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制约因素,并分析探讨当前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和对策,从而加快河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期早日实现河南由农业弱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途径,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课题。”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看,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好这一重大课题、推动农村经济新跨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一、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要实现农村经济的新的跨越,关键是要解决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的问题,把农业改造成为发达的、强质的、高效益的产业。农业产业化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1.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变弱质农业为强质农业。因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把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