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洞庭湖区地跨湘、鄂两省,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淡水渔业基地之一。现有湖泊面积2,740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地质时期和人类历史时期的洞庭湖曾几经沧桑,尤其晚近一百多年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以往浩翰汪洋的洞庭湖淤积极为严重,湖底迅速淤高,湖面日渐翦削,调蓄长江洪水的能力正在降低,湖区本身在防洪、航运和农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困难不断增加。洞庭湖的改造和治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唐宋时期,随着荆江堤防逐步完善,江面束狭,河底垫高,洪水位开始抬升,使魏晋以来的那种“湖高江低、江不入湖”的局面有所改变,汛期长江顶托、倒灌的机率增大。这种情况导致洞庭湖的洪枯水位变幅加大,汛期汪洋一片,枯季洲滩毕露。湖区人口的自然增殖及北方人口的南迁,对耕地的需求增加,洞庭湖区的围垦有了进一步发展。张修桂同志认为唐宋时期由于湖区的沉陷扩大,“洞庭、青草、赤沙三湖巳连成一片汪  相似文献   

3.
秦汉以来,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与人类的旦殖经营使自然植被遭受破坏,长江和洞庭四水的含沙量有所增加,湖泊的自然淤积过程因此加速发展起来。洞庭湖的不断淤垫,使湖底及湖水位抬高;东汉末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江湖关系”转变,洞庭湖西北的油水故道由南注洞庭改为北入长江,从此洞庭湖不再接受来自上荆江的分水分沙。湘、资、沅、澧四水三角洲及湖中洲滩发育,枯水期的洞庭湖分得出四水的各自泓道,洲滩分隔出一系列边缘小湖群;湖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地区环境演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出发,对洞庭湖地区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的探索,试图为认识洞庭湖,修治洞庭湖提供参考。由于这一问题范围广,牵涉的方面多,作者的水平有限,错误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5.
汉魏时期文人诗歌中的女性题材,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创作者个体生活体验以及自我性格的不同影响,在抒写女性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表现出渐进化的发展态势。总体看来汉魏时期文人的女性题材诗歌文人化倾向不断加强,自我个性的因素时有体现,而曹植大量美人意象的写作,无疑是建安时期的一大亮点。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的泥沙淤积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洞庭湖面积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历史资料,对所谓“洞庭湖方八百里”的说法进行了分析,并论证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湖水面积的变动。作者估算:汉晋南朝时期的湖面积约为6,000平方公里,唐宋时期缩小为3,300平方公里,元明时期扩大到5,600平方公里左右,清代中期,缩小为不足4,000平方公里,清末又扩大达5,400平方公里,二十世纪上半叶基本变动于4,000至5,000平方公里之间。湖面积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原因就在于:湖底淤垫与湖泊水位抬升之间关系的演化,以及围湖垦殖活动的兴衰。  相似文献   

8.
洞庭湖及其周围主要水域的螺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
采用传统统计学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2001—2011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区绝对差异呈持续扩大,相对差异呈波动式缩小;四地市间差异和岳阳、常德内部差异是经济区差异的主要贡献者.高水平县域为地市市区及周围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向东高西低、南高北低转变;县域经济空间相关性不显著,呈"四核"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0.
时空观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空观是人类认识物理世界的一块最重的基石。本文从时空观发展中我的不同阶段论述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过程,以及这种认识对物理学发展所起的生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995 年分别在枯、平、丰水期对洞庭湖的6 个断面底泥进行采样监测,共发现底栖动物58 种,密度为78~544.5 个m2 ,10 种优势种均成聚集分布.采用综合生物污染指数评价水体质量,表明目前整体水质为轻污染,但较1981~1982 年水质明显变差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受围湖造田、三峡水库运行以及高强度经济活动等影响,其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以其益阳市为研究区域,依托GIS平台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并识别其生态空间.结果表明:(1)益阳市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以洪水调蓄和水源涵养为主,其次为生物多样性和水土保持,其极重要区和重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1...  相似文献   

13.
14.
依据1951~2017年洞庭湖流域四水逐年径流资料,运用滑动平均、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探讨洞庭湖流域四水径流变化过程及其对ENSO和东亚夏季风的响应.结果表明:(1)径流量表现出丰枯交替的年际变化,湘潭站、桃源站径流量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桃江站、石门站径流量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2)径流量呈现间歇式周期振荡,以2~4a年际振荡为主,在该年际尺度上径流量对ENSO和东亚夏季风的响应具有显著的滞后性.(3)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径流量对ENSO和东亚夏季风联合作用的响应有所增强,这可能与“ENSO-反气旋/气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亚夏季风”耦合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洞庭湖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对当地农业生产、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研究降雨极值的规律和风险,对当地防洪抗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结合MK检验、概率模型和移动窗口法,基于降雨量(R)、平均降雨强度(Ri)、暴雨天数(R50)和年最大日降雨量(Rx1)为指标,研究了1960—2013年期间洞庭湖流域降雨变化规律及极值的风险特征.结果显示,洞庭湖流域平均年降雨量以-5.6 mm/decade的速率下降,且其中夏季和冬季降雨量上升,春季和秋季下降.然而,Ri、R50、Rx1均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P0.05).概率(风险)分析结果表明,Ri、R50和Rx1的五年一遇值(Ri5、R505和Rx15)均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规律,说明流域东北部洪水风险较高,另外,Ri5、R505和Rx15在总体上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P0.05).这些结果表明,即使流域内降雨量无显著变化(P0.05),但降雨有集中的趋势(Ri上升),极端降雨事件逐渐增强(R50、Rx1上升),洪灾风险显著上升(P0.05).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对黑龙江区域地理环境研完中的部分内容。是从宏观上和整体上进行综合研究黑龙江区域地理环境(古地理环境、现代地理环境)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如何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追溯美国学术自由理念与终身教授制度产生的历史,从学术责任的角度探讨了终身教授制度为何受到批判以及受到哪些批判。审视美国终身教授制度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对目前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具有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依霖 《河南科技》2013,(19):211-212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的起点。本文分析了会计目标的更替及其融合,说明了会计环境变迁对会计目标的决定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我国会计会计目标的选择,以及强化我国会计目标可靠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从范式演变的角度对近年来高校德育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可以观测到高校德育变化呈现出从课堂教学走向生活的多个方位:现实生活揉进了虚拟网络,平面转向多维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