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别在普通土和灭菌土中栽培黄瓜幼苗,用愈创木酚法测定其过氧化物酶活力。结果表明:普通土栽培的黄瓜幼苗,经促生菌处理后其过氧化物酶活力比对照组高3.81U,但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无菌土栽培的黄瓜幼苗,经促生菌处理后其植株过氧化物酶活力比蒸馏水对照的低3.10U,且达到了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筛选木质素降解菌株并从中挑出产漆酶(Lac)和锰过氧化物酶(MnP)能力较强的4株菌株,复合培养得到4种复合菌ABC,ACD,ABD和BCD.复合培养后Lac和MnP产酶高峰较单一培养均有所提前,ABC,ACD的Lac和MnP酶活力活在60~72 h达到最大.BCD的Lac和MnP酶活力均高于其他3种,而且其MnP有两个产酶高峰.芦苇浆经4种复合菌处理后,卡伯值均有所下降,经BCD处理后卡伯值降幅最大,达到(5.3±0.12).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吡咯伯克霍尔德菌 JK-SH007基于产嗜铁素的促生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萃取、过柱等操作,分离纯化,获得吡咯伯克霍尔德菌 JK-SH007所产嗜铁素(简称JK-SH007-嗜铁素)的纯品,通过HPLC和LC-MS对其结构进行鉴定,通过与病原菌共培养,测菌丝干质量的方法,分析其对3种杨树溃疡病病原真菌(金黄壳囊孢、拟茎点霉和七叶树壳梭孢)的抑制作用,以商品嗜铁素磺酸去铁胺(DFOB)作为对照,比较JK-SH007-细菌重悬液、1.4 mg/mL JK-SH007-嗜铁素溶液对番茄、黄瓜种子的萌发作用,并继续观察对黄瓜幼苗的促生作用和番茄挂果果品改善效果,评估JK-SH007-嗜铁素的直接与间接的促生作用。【结果】与对照相比,JK-SH007-嗜铁素显示出比DFOB更有效的抑制真菌生长的活性,3种病原真菌抑菌率分别为(89±0.9)%,(76±0.6)%和(90±0.7)%。同时,与JK-SH007-菌悬液相比,JK-SH007-嗜铁素溶液对番茄、黄瓜种子和幼苗活力的提高表现更好,而对于黄瓜幼苗的生长促进作用和番茄挂果的改善作用,其效果与菌悬液相近。【结论】嗜铁素为促生菌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 JK-SH007的主要促生生防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4.
对500mg/L赤霉素(GA3)处理的猕猴桃种子的生理后熟过程进行研究,发现经赤霉素处理的猕猴桃种子比未经处理的猕猴桃种子过氧化氨酶活力、过氧化物酶活力、酸性磷酸酯酶活力明显增强,提前完成生理后熟过程,发芽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猕猴桃种子经赤霉素处理后几种酶的活力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500mg/L赤霉素(GA3)处理的猕猴桃种子的生理后熟过程进行研究,发现经赤霉素处理的猕猴桃种子比末经处理的猕猴桃种子过氧化氢酶活力,过氧化物酶活力,酸性磷酸是酶活力明显增强,提前完成生理后熟过程,发芽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黄瓜尖孢镰刀菌培养初期(1~4d)的粗毒素滤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胚根的长度明显比对照组短,对胚根生长的抑制率为30.00%~45.00%,且处理后的黄瓜种子很难成苗;培养后期(5~10d)的粗毒素滤液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胚根的长度比对照组略长,对胚根生长的促进率为14.29%~28.57%且处理后的黄瓜幼苗的高度比对照组高.对其幼苗进行的尖孢镰刀菌分离的结果表明,从根上1cm的茎段没有分离到尖孢镰刀菌,而根上2~3cm,5~6cm和叶片部位则都分离到尖孢镰刀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绿色木霉固态发酵物对黄瓜幼苗促生作用的影响.方法 以绿色木霉固态发酵物为基质培育的黄瓜幼苗作为实验植株(TK),以灭菌自然土培育的黄瓜幼苗作为对照植株(CK),采用盆栽土培的方法,利用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及WinRHIZO根系扫描分析系统测定黄瓜幼苗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根系指标.结果 与对照植株比较,施加绿色木霉固态发酵物的黄瓜植株光系统Ⅱ的最大量子产量(Fv/Fm)、有效量子产量(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及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等有明显提高;其根系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植株.结论 绿色木霉固态发酵物对黄瓜幼苗有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8.
哈茨木霉对黄瓜幼苗促生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哈茨木霉对黄瓜幼苗促生长作用的影响,以哈茨木霉菌液灌根处理的黄瓜幼苗为实验材料,以土豆培养基(PD)灌根处理的黄瓜幼苗作为对照材料,采用盆栽土培的方法,利用WinRHIZO根系扫描分析系统以及CIRAS-3型便携式光合作用仪,通过测定黄瓜幼苗的根系指标和光合指标,研究哈茨木霉对黄瓜幼苗促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幼苗施加哈茨木霉后,植株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根尖数、分支数、总根体积、交叉数等根系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细胞间隙CO_2浓度(C_i)以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等明显提高.研究表明,哈茨木霉能够通过增强黄瓜幼苗的根系生长能力和光合能力来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9.
经过500Gs—3000Gs磁场处理的冬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都有增加,其中发芽势增加幅度大于发芽率。在500Gs—2500Gs磁场范围内小麦幼苗的呼吸速率和淀粉酶活力随着场强增大而上升,呼吸速率和淀粉酶活方具有相同的变化模式。胚根内过氧化物酶比胚芽内过氧化物酶对磁场的反应敏感,在2500Gs磁场强度下,胚根过氧化物酶活力比对照增加约1倍,胚芽过氧化物酶活力比对照增加30%,并且有过氧化物同工酶新酶带出现。本实验证实了适当强度磁场对小麦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过氧化物酶的多重生理功能与其同工酶体系的多型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10.
小麦不同抗赤霉病品种幼苗和不同品种幼苗感染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Schw.)Potch).其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具有明显的差异,感品种(2个)比抗病品种(2个)和耐病品种(2个)的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活■更高,且酶带数目、颜色深浅、宽窄程度上都有差弱。这种小麦幼苗同工酶的差异,可作为比较不同品种抗赤霉病的生化依据,并为抗病有种及引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土壤磁处理对小麦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健康质量指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室外盆栽试验的方法,通过分析生物磁效应,研究了磁处理土壤对小麦出苗后硝酸还原酶(NR)、过氧化氢酶(CAT)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活性的影响及对土壤健康质量的影响与指示.结果表明,磁处理土壤由于提高了出苗后小麦的硝酸还原酶以及根、叶的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了小麦根、叶的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进而指示土壤磁处理后其健康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入侵植物紫茉莉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培紫茉莉幼苗收集根系分泌物,用3种不同浓度的根系分泌物(低浓度LC,中浓度MC,高浓度HC)处理麦田土,测定其对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茉莉根系分泌物降低了土壤碱解N、有效P和K的含量,在高浓度处理下分别下降37.10%、46.71%和23.85%,达显著水平,而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增加了43.25%;土壤尿酶、碱性磷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在中浓度处理下已达显著水平,而蛋白酶活性与此相反;随着根系分泌物浓度的提高,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表现出降—升—降的变化趋势,而土壤真菌则先升后降.紫茉莉根系分泌物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养分的供求平衡,实现自身生物量快速增长,提高竞争能力,从而实现成功入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对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的接种效应,为桂花节水低碳的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桂花苗为材料,通过园土盆栽的方法,设置接种(40 mL含1 g新鲜印度梨形孢菌丝体的菌剂)+干旱(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20%~25%)、接种+轻度干旱(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5%~50%)、接种+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对照(40 mL灭活菌剂)+干旱、对照+轻度干旱、对照+正常供水共6个处理。【结果】印度梨形孢在桂花根系中定殖率高达81%。与对照组相比,接种印度梨形孢的桂花苗在轻度干旱和干旱胁迫下,株高、地径、干质量均高于对照,尤其是接种+干旱处理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对照+干旱处理相比,接种后的桂花过氧化物酶(POD)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13.8%、37.9%、47.6%、40.7%。接种+干旱组的丙二醛含量比对照+干旱组增长量大幅降低。【结论】印度梨形孢与桂花共生能促进干旱(伴随夏季高温)胁迫下桂花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三叶鬼针草和胜红蓟的叶浸提液对旱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旱稻种子萌发率、根长、苗高、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6项生理指标,研究了三叶鬼针草和胜红蓟的叶浸提液对旱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叶鬼针草和胜红蓟的叶浸提液对旱稻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在较低浓度下,两种植物的叶浸提液降低了旱稻种子的萌发率,抑制了幼苗根和茎的生长,降低幼苗的根系活力,提高了POD和SOD的活性,从而抑制旱稻种子萌发及生长。综合各项指标,在相同浸提液浓度下,胜红蓟对旱稻种子萌发及生长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土壤类型与酸碱度对紫杉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沙壤土、旱田土、腐殖土、河沙和苔藓等5种土壤类型(沙壤土pH分别为4.5,5.0,5.5,6.0,6.5,7.0,7.5,8.5)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对紫杉生长影响不同,在腐殖质中高生长最好,新梢长度达16.9 cm;其次是沙壤土,新梢长度达14.5 cm;在腐殖土和沙壤土中栽培的紫杉总根长度较大,河沙与苔藓基质中侧根和白根数量多.盆土酸碱度影响紫杉生长,土壤pH在5.5~7.0时,树高生长量差异不大,新梢长度为12.6~13.3 cm;当土壤pH小于4.5或大于7.5时,高生长受到抑制;土壤pH在5.5~7.0时,总根长度和侧根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物传感器差分法,将半乳糖苷酶和葡萄糖氧化酶组成的复合酶以及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过氧化氢双电极上,可同时测定样品中乳糖和葡萄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乳糖在0.00~1.50 g/L,葡萄糖在0.00~1.00 g/L内生物传感器法测定乳糖的线性良好,稳定性好,相对标准偏差为1.49%,加标回收率为95%~105%,本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建立的复合膜生物传感器差分法可用于牛奶中乳糖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下麻疯树幼苗根和叶的生理应答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浓度聚乙二醇胁迫模拟干旱的方法,研究比较了麻疯树幼苗不同组织根和叶对胁迫的应答变化.结果表明,麻疯树幼苗根和叶对胁迫都产生明显应答,二者组织中相对含水量都明显下降,活性氧、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持续增加,抗坏血酸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同期上述指标变化幅度都不一样.在整个胁迫期间,根和叶的抗氧化酶系统变化不一致,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还原酶活性的应答启动时间、活性变化幅度和应答持续时间也呈现一定的差异.但是,在整个胁迫处理期,根和叶组织中上述各酶活性均维持高于对照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土壤颗粒对秋茄盐度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土壤颗粒和海水盐度条件下秋茄(Kandelia candel)幼苗生长、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变化。海水盐度能抑制秋茄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但可以通过增加叶片面积以促进秋茄幼苗的生长和干物质生产,其中50%海水处理大于100%海水处理。土壤颗粒对100%海水浓度下秋茄幼苗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颗粒越小,秋茄幼苗的生长越快,干物质生产越多,但在50%海水浓度下,土壤颗粒的影响不明显,在同一海水浓度下,土壤颗粒对海水盐度抑制秋茄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作用不大。颗粒越小,土壤吸收的盐离子越多,Na^ 和H^ 的交换量越大,因此降低了秋茄幼苗根系周围的盐分含量, 有效缓解高盐胁迫对秋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猕猴桃栽培中易遭受水涝胁迫,造成根际低氧,致使土壤中氧化还原电位和pH 值过低,Mn4+被还原成Mn2+,Mn2+大量积累,进而导致Mn2+毒害。为此,本文采用水培通氮气及不同浓度的锰二因素随机区组的方法,从低氧胁迫和锰对秦美及中华猕猴桃幼苗叶、根抗氧化系统的协同影响方面,研究猕猴桃幼苗体内保护酶对活性氧的清除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低氧条件下,10 和200 μmol/L 锰处理时,随着锰浓度的提高,2 个猕猴桃品种叶、根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抗坏血酸(AsA)活性增加,在清除活性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低氧条件下,10 和200μmol/L 锰处理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降低。低氧条件下600 μmol/L 锰处理时,2 个猕猴桃品种叶、根内SOD、POD、CAT、APX、GR 和AsA 活性显著降低,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迅速增加,猕猴桃膜脂过氧化进一步加剧。这表明,高浓度的锰处理不但不能增强猕猴桃对低氧胁迫的抗性,反而会加重低氧对猕猴桃植株的伤害。两种猕猴桃各生理指标变化都表现为一定的相似性,但秦美猕猴桃低氧下对锰的抗性明显高于中华猕猴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